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病性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姚刚 覃映雪 +5 位作者 邹文政 徐晓津 邢颜丽 纪荣兴 郑天凌 鄢庆枇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8,共6页
采用改良的微孔板法研究静置培养条件下致病性溶藻弧菌ND-01在酶标板上成膜情况。结果显示,溶藻弧菌的生物膜的OD590在16h达到峰值后,随培养时间延长出现下降;在102~108cfu/mL范围内,不同的初始菌密度对生物膜的OD590影响并不显著;NaC... 采用改良的微孔板法研究静置培养条件下致病性溶藻弧菌ND-01在酶标板上成膜情况。结果显示,溶藻弧菌的生物膜的OD590在16h达到峰值后,随培养时间延长出现下降;在102~108cfu/mL范围内,不同的初始菌密度对生物膜的OD590影响并不显著;NaCl质量分数为4.5%时,所形成生物膜的OD590最高;30℃,溶藻弧菌的生物膜OD590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液中加入质量分数1.5%的CaCl2,能够显著促进生物膜形成,而加入MgCl2对于生物膜的影响则不显著;经过大黄鱼表皮黏液包被后,96孔板中生物膜的OD590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组织提取液包被组(P<0.01)。致病性溶藻弧菌ND-01能够在聚苯乙烯材料的96孔酶标板表面形成稳定而明显的生物膜,且其生物膜的形成与多种环境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生物膜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穆小萍 唐玲玲 +3 位作者 纪存委 黄艳芬 张德纯 黄瑞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7-620,共4页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联合亚胺培南(imipenem,IPM)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biofi lm,BF)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平板法建立肺炎克雷伯菌BF模型,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银染法快速鉴定细菌BF,噻唑蓝(MTT)...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联合亚胺培南(imipenem,IPM)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biofi lm,BF)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平板法建立肺炎克雷伯菌BF模型,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银染法快速鉴定细菌BF,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BF中的活菌数,棋盘设计法测定阿奇霉素和亚胺培南对BF的协同抑制作用,用RT-PCR对联合用药前后luxS基因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检测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加入1/16、1/4MIC阿奇霉素可显著增加1/4、1/2及1MIC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BF的抑菌活性;加入1/4、1/2及1MIC的亚胺培南也可显著增加1/16、1/4MIC阿奇霉素的抑菌活性;1MIC IPM与1/4、1/16MIC AZM联合应用;1/2MIC IPM与1/4MIC AZM联合应用可以下调lux S基因的表达。结论阿奇霉素与亚胺培南联合使用可下调肺炎克雷伯菌lux S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其对BF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生物膜 阿奇霉素 亚胺培南 LUXS基因 协同作用
下载PDF
砾间接触氧化技术在入湖河流治理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2
3
作者 葛俊 黄天寅 +3 位作者 胡小贞 王涌涛 庞燕 滕庆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225-12228,共4页
通过介绍砾间接触氧化技术在实际工程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及影响净化效益的主要因子,为砾间接触氧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一定技术参考。砾间接触氧化技术根据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大小可分为砾间接触氧化法和砾间接触曝气氧化法。根据设施设... 通过介绍砾间接触氧化技术在实际工程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及影响净化效益的主要因子,为砾间接触氧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一定技术参考。砾间接触氧化技术根据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大小可分为砾间接触氧化法和砾间接触曝气氧化法。根据设施设置的位置又可分为直接方式和分离方式。工程应用中,砾间接触氧化工艺一般包括预处理设施、取水设施、净化设施和放流设施。影响砾间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理化因子、砾石床设计因子和水力因子。理化因子主要涉及温度和溶解氧,砾石床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填料、填料填充率、污泥储存与排除。水力因子主要是停留时间和水力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强化技术 砾间接触氧化 低污染水 生物膜
下载PDF
2种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修复微污染河水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曹文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7-971,共5页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BR),在水温为(19.0±1.5)℃,DO≥4.5 mg/L条件下,比较基于2种生物膜填料(竹丝和空心塑料球)上的微生物对微污染河水中高锰酸钾指数(COD Mn)、总氮(TN)和总磷(TP)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 ...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BR),在水温为(19.0±1.5)℃,DO≥4.5 mg/L条件下,比较基于2种生物膜填料(竹丝和空心塑料球)上的微生物对微污染河水中高锰酸钾指数(COD Mn)、总氮(TN)和总磷(TP)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 h的运行,竹丝作为生物膜载体时,COD Mn、TN的去除分别为17.5%~48.8%和49.38%~70.93%,但TP的去除效果不明显;而基于空心塑料球的生物膜对COD Mn的去除率仅为2.4%~42%,对TN和TP去除效果均不明显。通过显微分析发现,基于竹丝填料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种类、数量明显多于空心塑料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生物修复 生物载体 微污染河水 生物反应器
原文传递
克拉霉素和环丙沙星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文元 杨亚冬 +2 位作者 唐靓 盛清 何浙生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 :研究克拉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板法培养细菌生物被膜 ,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银染法快速鉴定细菌生物被膜 ,噻唑蓝 (MTT)比色法测定生物被膜中的活菌数。结果 :1/1... 目的 :研究克拉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板法培养细菌生物被膜 ,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银染法快速鉴定细菌生物被膜 ,噻唑蓝 (MTT)比色法测定生物被膜中的活菌数。结果 :1/16、1/4MIC克拉霉素可显著增加1/4、1/2MIC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菌活性。结论 :克拉霉素与环丙沙星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被膜 铜绿假单胞菌 克拉霉素 环丙沙星 合用 MIC 噻唑蓝 结论 培养 目的
下载PDF
对生物膜载体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爽 阎冬 侯绍刚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9期118-121,128,共5页
生物膜法作为一种水处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生物膜是生物膜法处理的基础。而生物膜的产生和生长离不开载体材料的使用,载体在废水处理中是起净化作用的主体部分。文章就生物膜载体的类型以及载体表面性能对微生物... 生物膜法作为一种水处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生物膜是生物膜法处理的基础。而生物膜的产生和生长离不开载体材料的使用,载体在废水处理中是起净化作用的主体部分。文章就生物膜载体的类型以及载体表面性能对微生物附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不同的载体以及不同材料的同一载体对生物固着量以及硝态氮的处理能力的影响,最后简单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膜载体-新型软性纤维载体,提出了今后生物膜法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载体 表面性能 硝化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lasI/lasR群体感应系统与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琬琛 魏殿军 +2 位作者 李立艳 宋林 刘双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685-3687,共3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多糖合成相关基因,lasI/lasR群体感应系统及鼠李糖脂转移酶合成相关基因rhlA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PAE生物膜形成中的关系及调控作用。方法分别收集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多糖合成相关基因,lasI/lasR群体感应系统及鼠李糖脂转移酶合成相关基因rhlA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PAE生物膜形成中的关系及调控作用。方法分别收集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浮游菌及生物被膜菌,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对基因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pslA1d的浮游菌表达量略高于6d生物膜菌外,algD、pelA、LasI、LasR、RhlA生物被膜菌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浮游菌,并且pslA、pelA、RhlA的mRNA相对表达量趋势一致,均是培养1d生物膜菌表达最高。结论 algD、pslA、pelA、LasI、LasR、RhlA的表达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密切相关,在生物膜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群体感应系统很可能参与pslA、pelA、RhlA的正向转录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多糖 群体感应系统 鼠李糖脂转移酶
原文传递
板式换热器黏液形成菌生物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志明 王景涛 +3 位作者 贾玉婷 王丙林 陈洋 张一龙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探讨黏液形成菌在板式换热器里的结垢规律,对不同流速、温度及体积分数下黏液形成菌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污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黏液形成菌的污垢热阻渐近值逐渐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黏液形成菌结垢的诱导期缩... 为探讨黏液形成菌在板式换热器里的结垢规律,对不同流速、温度及体积分数下黏液形成菌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污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黏液形成菌的污垢热阻渐近值逐渐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黏液形成菌结垢的诱导期缩短,并且达到稳定的时间增加,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污垢热阻渐近值在35℃时最大;而随着细菌体积分数的增加,污垢热阻值呈现明显幅度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黏液形成菌 生物膜 污垢特性
原文传递
电气石对硝化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熟化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姚志通 夏枚生 +1 位作者 张红梅 胡彩虹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1-464,共4页
在培养基中添加电气石培养硝化菌,研究电气石对硝化菌生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将电气石添加到普通陶粒(CM)原料中制备了功能性陶粒(FCM),通过测定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含量变化,比较功能性陶粒和普通陶粒两种载体上生物膜... 在培养基中添加电气石培养硝化菌,研究电气石对硝化菌生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将电气石添加到普通陶粒(CM)原料中制备了功能性陶粒(FCM),通过测定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含量变化,比较功能性陶粒和普通陶粒两种载体上生物膜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添加电气石的培养基中的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数量明显高于未添加电气石的对照组;FCM上的生物膜熟化过程对氨氮的去除率在第14 d趋于稳定,硝酸盐氮含量从第12 d逐渐升高,分别比CM早7 d和6 d,能较早发挥生物硝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硝化菌 生长 生物膜 熟化 载体
下载PDF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th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YfiBNR system 被引量:2
10
作者 Min Xu Xuan Yang +4 位作者 Xiu-An Yang Lei Zhou Tie-Zheng Liu Zusen Fan Tao Jiang 《Protein & Cel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03-416,共14页
YfiBNR is a recently identified bis-(3'-5')-cyclic dimeric GMP (c-di-GMP) signaling system in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It is a key regulator of biofilm formation, which is correlated with prolonged persistence o... YfiBNR is a recently identified bis-(3'-5')-cyclic dimeric GMP (c-di-GMP) signaling system in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It is a key regulator of biofilm formation, which is correlated with prolonged persistence of infection and antibiotic drug resistance. In response to cell stress, YfiB in the outer membrane can sequester the pariplasmic protein YfiR, releasing its inhibition of YfiN on the inner membrane and thus provoking the diguanylate cyclase activity of YfiN to induce c-di-GMP production. However, the detailed regulatory mechanism remains elusive. Here, we report the crystal struc- tures of YfiB alone and of an active mutant YfiB^L43P complexed with YfiR with 2:2 stoichiometry. Structural analyses revealed that in contrast to the compact conformation of the dimeric YfiB alone, YfiB^L43P adopts a stretched conformation allowing activated YfiB to penebate the peptidoglycan (PG) layer and access YfiR. YfiBL43P shows a more compact PG-binding pocket and much higher PG binding affinity than wild-type YflB, suggesting a tight correlation between PG binding and YfiB activation. In addition, our crystallographic analyses revealed that YflR binds Vitamin B6 (VB6) or L-Trp at a YfiB-binding site and that both VB6 and L-Trp are able to reduce YfiBL43P-induced biofilm formation.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and biochemical data, we propose an updated regulatory model of the YfiBN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YfiBNR system C-DI-GMP Vitamin B6 L-Trp peptidoglycan layer bioflim formation
原文传递
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煜 刘振民 游春苹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7年第3期20-23,共4页
假单胞菌是原料乳中常见的污染微生物,其会在乳品生产设备表面形成生物膜,导致设备腐蚀,且假单胞菌难以清除。同时假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能促进假单胞菌耐热酶的分泌,还可以作为致病菌的生长基质,从而给乳品安全带来风险。本文总结了假... 假单胞菌是原料乳中常见的污染微生物,其会在乳品生产设备表面形成生物膜,导致设备腐蚀,且假单胞菌难以清除。同时假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膜能促进假单胞菌耐热酶的分泌,还可以作为致病菌的生长基质,从而给乳品安全带来风险。本文总结了假单胞菌生物膜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和影响生物膜形成的环境因素,为假单胞菌生物膜的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生物膜 原料乳 调控机制
下载PDF
预氯化对输水管道净水效能影响及恢复研究
12
作者 赵乐乐 李星 +2 位作者 杨艳玲 朱永娟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6-110,共5页
为保障原水输水过程中水质安全性,采用生物膜环状反应器(BAR,Biofilms Annular Reactor)考察预氯化对管道生物膜净水效能的影响及其性能恢复过程.结果表明,管道预氯化后,对管道生物膜损伤较大,影响NH4+-N、NO2--N、COD Mn、TP去除效果;... 为保障原水输水过程中水质安全性,采用生物膜环状反应器(BAR,Biofilms Annular Reactor)考察预氯化对管道生物膜净水效能的影响及其性能恢复过程.结果表明,管道预氯化后,对管道生物膜损伤较大,影响NH4+-N、NO2--N、COD Mn、TP去除效果;出水出现短暂的COD Mn和TP质量浓度上升、NO2--N积累现象,出水NO2--N最大积累量可达7倍.冲击实验后稳定运行阶段,生物膜对NH4+-N去除效能恢复时间较NO2--N快2 d,NH4+-N、NO2--N分别在第8天和第10天完成恢复;稳定运行至第8天,管壁生物膜完成对COD Mn和TP去除效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水输水管道 生物膜 净水效能 效能恢复 预氯化 生物膜环状反应器
下载PDF
新型一体化反应器的启动及其脱氮性能初试
13
作者 郭海燕 冯腾腾 陈建冬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54-58,共5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用于生活污水脱氮的处理,考察了反应器启动阶段出水的变化.生物膜驯化成熟后,考察了系统对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进水总氮37.69 mg/L时,反应器总氮去除率达到85%.此状态下,对... 提出一种新型的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用于生活污水脱氮的处理,考察了反应器启动阶段出水的变化.生物膜驯化成熟后,考察了系统对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进水总氮37.69 mg/L时,反应器总氮去除率达到85%.此状态下,对反应器单个运行周期的脱氮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连续出水水质稳定,氨氮去除率达到98%,出水氨氮基本维持在1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反应器 脱氮 生物膜 连续出水
下载PDF
高压液相脉冲放电技术去除船体钢表面SRB微生物膜
14
作者 赵江潮 傅增祥 +1 位作者 赵雅莎 孙利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12期88-91,共4页
对高压液相脉冲放电技术去除船体钢表面附着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微生物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液相脉冲放电技术所产生的机械冲击波、空化作用、紫外光、高密度等离子体等复合效应对去除SRB微生物膜具有很好的效果。初步确定最佳... 对高压液相脉冲放电技术去除船体钢表面附着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微生物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液相脉冲放电技术所产生的机械冲击波、空化作用、紫外光、高密度等离子体等复合效应对去除SRB微生物膜具有很好的效果。初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放电电压10 kV、储能电容1.5μF,在此条件下,高压液相脉冲放电技术的有效控制时间约为6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硫酸盐还原菌 高压液相脉冲放电技术 开路电位
下载PDF
人工湿地植物缓释碳源的预处理方式及释碳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晓崴 贾亚红 +2 位作者 李冰 杜斌 高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6-48,52,共4页
人工湿地可应用于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但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制约了其脱氮能力。本试验拟利用人工湿地现有的芦苇、香蒲及玉米秸秆作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以提高其脱氮效能,对比了3种不同的植物秸秆预处理方式,分析了秸秆的释碳规律及其... 人工湿地可应用于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但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制约了其脱氮能力。本试验拟利用人工湿地现有的芦苇、香蒲及玉米秸秆作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以提高其脱氮效能,对比了3种不同的植物秸秆预处理方式,分析了秸秆的释碳规律及其对水质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的预处理方式为粉碎处理;秸秆碳源释放速率:玉米秸秆(10.08 mg/(g·d))>芦苇(5.32 mg/(g·d))>香蒲(3.81 mg/(g·d)),芦苇为最佳的缓释碳源;伴随有机物的释放,植物秸秆虽有一定量的N、P释放,但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物秸秆 反硝化 碳源 生物膜载体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生物膜清洗液清洗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夏菁 王悦 常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258-4260,共3页
目的调查临床内镜复用过程中细菌生物膜的污染情况,检测生物膜清洗液在内镜清洗消毒中对细菌生物膜的清洗效果。方法参照GB15982和WS507《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监测2017年1月-2017年3月临床80例内镜使用后的消毒效果,并采用活菌... 目的调查临床内镜复用过程中细菌生物膜的污染情况,检测生物膜清洗液在内镜清洗消毒中对细菌生物膜的清洗效果。方法参照GB15982和WS507《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监测2017年1月-2017年3月临床80例内镜使用后的消毒效果,并采用活菌计数法评价内镜生物膜去除效果。结果在高水平消毒合格的前提下,10.0%电子胃镜检出细菌生物膜,15.0%电子肠镜检出细菌生物膜。生物膜清洗液对电子胃镜和电子肠镜细菌生物膜的去除率高达99.0%以上,能彻底清除内镜腔体内形成的细菌生物膜,保证后续消毒(灭菌)效果。结论与常规多酶清洗液相比,生物膜清洗液能有效去除内镜腔内的细菌生物膜,保证了消毒(灭菌)效果,避免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清洗液 细菌生物膜 消化内镜 去除效果
原文传递
牙周病药物治疗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亚菲 赵蕾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396-399,共4页
牙周病是最常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我国成人患病率高达70%以上。牙周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而且是全身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
关键词 牙周病 菌斑生物膜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厌氧浮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清雪 郭静 +1 位作者 王冬云 李福勤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7年第3期8-11,共4页
本文探讨了厌氧浮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0℃~28℃,容积负荷为5.38~20.62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23.4h,COD去除率在90%以上。反应器内污泥持留量高... 本文探讨了厌氧浮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0℃~28℃,容积负荷为5.38~20.62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23.4h,COD去除率在90%以上。反应器内污泥持留量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微生物既有附着生长系统,也有大量悬浮颗粒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浮动生物膜 反应器 高浓度 有机废水
下载PDF
反硝化生物滤池的挂膜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胜楠 高会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利用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对反硝化生物滤池进行挂膜实验研究,采用逐增投加碳源和逐渐提高进水流量的方式进行自然挂膜,对挂膜过程中COD、总氮及硝酸盐氮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全过程的考察研究,找到了判定生物膜挂膜成功的标志,实验稳定运行期... 利用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对反硝化生物滤池进行挂膜实验研究,采用逐增投加碳源和逐渐提高进水流量的方式进行自然挂膜,对挂膜过程中COD、总氮及硝酸盐氮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全过程的考察研究,找到了判定生物膜挂膜成功的标志,实验稳定运行期,进水TN 75~85 mg/L,出水TN稳定在20 mg/L以下,满足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膜 反硝化滤池 生物膜 反硝化
下载PDF
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生物膜厚度及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彬彬 赵明富 +3 位作者 周晓军 黄德翼 王少飞 曹雪梅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8-812,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单端腐蚀结构的光纤Bragg光栅(FBG),用于膜反应器内生物膜厚度和温度的同时测量。给出单端腐蚀FBG对外部介质折射率(SRI)与温度同时测量的理论模型,制作腐蚀区直径约为7.1-7.4μm的单端腐蚀FBG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传... 提出一种基于单端腐蚀结构的光纤Bragg光栅(FBG),用于膜反应器内生物膜厚度和温度的同时测量。给出单端腐蚀FBG对外部介质折射率(SRI)与温度同时测量的理论模型,制作腐蚀区直径约为7.1-7.4μm的单端腐蚀FBG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在SRI为1.333-1.355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度,折射率灵敏度为6.894 nm/riu,与理论值6.83 nm/riu基本吻合,若采用波长分辨率为1pm的光谱分析仪,则对生物膜厚度和温度的分辨率分别为15.36±0.85μm和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光纤Bragg光栅(FBG) 生物膜厚度 温度 折射率 单端腐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