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员太空协同操作虚拟训练仿真系统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学文 刘玉庆 +4 位作者 朱秀庆 周伯河 安明 王金坤 胡福超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48-2354,共7页
针对多名航天员在太空完成协同操作的实际需求,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地面模拟一个太空协同操作训练系统。提出并实现航天员太空协同操作训练仿真系统结构、软件组成、仿真流程、协同仿真策略及网络通信协议。该系统能支持多名航天员逼... 针对多名航天员在太空完成协同操作的实际需求,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地面模拟一个太空协同操作训练系统。提出并实现航天员太空协同操作训练仿真系统结构、软件组成、仿真流程、协同仿真策略及网络通信协议。该系统能支持多名航天员逼真地模拟太空协同操作训练任务、能实现各参训航天员计算机虚拟场景的实时一致、能处理访问冲突问题。最后,以仿真神七任务两名航天员协同完成"取载荷—传递载荷—接收载荷"的操作应用实例验证该操作仿真系统,并对操作响应时间进行分析,数据显示满足操作实时性要求,该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操作 航天员 训练仿真 虚拟现实
下载PDF
中国航天员选拔训练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伟芬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5-181,共7页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是载人航天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和飞行安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各国载人航天计划中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载人航天实践的经验表明,能否选拔训练出合格的航天员将直接影响到载人航天...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是载人航天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和飞行安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各国载人航天计划中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载人航天实践的经验表明,能否选拔训练出合格的航天员将直接影响到载人航天计划的顺利实施和飞行任务的成败。本文阐述了航天员选拔训练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回顾总结了我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各阶段在选拔训练体系的创建、首批航天员的选拔训练、两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的选拔训练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并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的规划及选拔训练的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了我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体系未来建设的目标、发展方向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员 选拔 训练 预备航天员 神舟 载人航天
下载PDF
基于虚拟手交互的航天员虚拟装配训练仿真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弘 晁建刚 +2 位作者 林万洪 熊颖 杨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2期200-203,219,共5页
针对我国载人航天任务中的航天员虚拟训练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手交互的航天员虚拟装配训练仿真方法。该方法利用Leap Motion设备采集的手部信息,构建出符合人手结构特征的虚拟手进行训练交互,提出了交互按钮设计方法和抓取规则,以... 针对我国载人航天任务中的航天员虚拟训练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手交互的航天员虚拟装配训练仿真方法。该方法利用Leap Motion设备采集的手部信息,构建出符合人手结构特征的虚拟手进行训练交互,提出了交互按钮设计方法和抓取规则,以某在轨装配设备的装配训练需求为依据建立虚拟装配训练系统,并设计了主、客观评价实验及其评价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该交互按钮设计方法与抓取规则适用于航天员虚拟训练的交互要求,与传统的手册学习训练方法相比,该基于虚拟手交互的航天员虚拟装配训练方法具有更高的训练沉浸感和主观认可度,训练效率高,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 人机交互 抓取规则 虚拟装配 航天员训练
下载PDF
基于GPU的地球大气散射现象可视化仿真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芳 张炎 +1 位作者 晁建刚 王金坤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47-150,共4页
渲染真实的地球环境可以提高视景仿真系统的逼真度,增强航天员训练时的沉浸感。为了提高视景显示的真实感和实时性,研究基于可编程图形硬件GPU仿真地球大气散射现象的方法,探讨了大气散射模型,并基于GPU的可编程性给出了实现方法和过程... 渲染真实的地球环境可以提高视景仿真系统的逼真度,增强航天员训练时的沉浸感。为了提高视景显示的真实感和实时性,研究基于可编程图形硬件GPU仿真地球大气散射现象的方法,探讨了大气散射模型,并基于GPU的可编程性给出了实现方法和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实时渲染效率,增强了视景仿真系统的真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散射 可编程GPU 可视化仿真 航天员训练
下载PDF
当代出舱活动技术发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庞之浩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21-27,共7页
出舱活动技术有多种分类方法和广泛用途,并需使用气闸舱、舱外航天服等一些先进而复杂的硬件设备。40多年来,经过苏联/俄罗斯、美国等国的专家的不断开发,出舱活动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俄美两国在出舱活动系统方面各有特色,在出舱训... 出舱活动技术有多种分类方法和广泛用途,并需使用气闸舱、舱外航天服等一些先进而复杂的硬件设备。40多年来,经过苏联/俄罗斯、美国等国的专家的不断开发,出舱活动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俄美两国在出舱活动系统方面各有特色,在出舱训练技术方面也各有千秋。中国航天员将进行首次出舱活动,成为世界上第3个完全独立实现出舱活动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舱活动 气闸舱 舱外航天服 机动装置 航天员训练 中国航天
下载PDF
航天员低重力运动模拟训练方法与研究综述 被引量:7
6
作者 江一帆 乔兵 赵颖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针对主要应用于航天员模拟失重训练与低重力环境下的人体科学研究的低重力环境模拟方法,介绍了包括抛物线飞行、中性浮力水池、虚拟现实技术、悬吊式重力补偿系统以及新近出现的被动式外骨骼系统等在内的国内外模拟低重力环境主流方法... 针对主要应用于航天员模拟失重训练与低重力环境下的人体科学研究的低重力环境模拟方法,介绍了包括抛物线飞行、中性浮力水池、虚拟现实技术、悬吊式重力补偿系统以及新近出现的被动式外骨骼系统等在内的国内外模拟低重力环境主流方法的工作原理与利用这些方法开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发现抛物线飞行的低重力模拟效果较好,但持续时间有限;中性浮力水池为低重力模拟训练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但液体阻力会影响训练的效果;虚拟现实技术无法提供对低重力的体感;气浮台与悬吊式重力补偿系统虽然能对航天员受到的重力进行补偿,但其结构对航天员的运动构成了一定的限制。提出研发低重力模拟功能完善、低重力模拟范围可调、多运动自由度、人机工效良好以及支持多人与人机协同训练的新一代低重力模拟系统,作为开展航天员低重力环境模拟训练和低重力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的平台,以满足未来载人航天任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重力 航天员训练 被动外骨骼 载人航天
下载PDF
航天员虚拟交互操作训练多体感融合驱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邹俞 晁建刚 杨进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2-751,共10页
针对航天员虚拟训练中的人机自然交互问题,基于体态/手势识别和人体运动特性,提出一种多通道数据融合的虚拟驱动与交互方法。结合Kinect设备能够完整识别人体姿态特点及Leap Motion设备能精确识别手势姿态的优势,提出了基于判断的数据... 针对航天员虚拟训练中的人机自然交互问题,基于体态/手势识别和人体运动特性,提出一种多通道数据融合的虚拟驱动与交互方法。结合Kinect设备能够完整识别人体姿态特点及Leap Motion设备能精确识别手势姿态的优势,提出了基于判断的数据传递方法,在人体关节识别的基础上对手部关节进行识别与数据处理计算,采用多通道体感识别融合方法将二者结合,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Leap Motion和Kinect对手部识别的判别,当手势在Leap Motion识别范围内,能够在实现人体体感识别的基础上增加较为精确的手势识别。此方法成功实现了人体姿态识别和手势精确识别的结合,可应用于航天员虚拟训练中的人机自然交互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员 虚拟训练 体感识别 数据融合 交互
下载PDF
中国航天员选拔训练发展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7
8
作者 黄伟芬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4,共8页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是载人航天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选拔训练出合格的航天员将直接影响到载人航天计划的顺利实施和飞行任务的成败。本文回顾总结了我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各阶段在选拔训练体系的创建、两批...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是载人航天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选拔训练出合格的航天员将直接影响到载人航天计划的顺利实施和飞行任务的成败。本文回顾总结了我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各阶段在选拔训练体系的创建、两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六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的选拔与训练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并根据我国载人空间工程任务特点及后续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体系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航天员 选拔 训练 飞行乘组 空间实验室 空间站
下载PDF
针灸缓解肌肉疲劳的肌电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朱昭苇 许东 +1 位作者 项燕 丁立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7-352,共6页
目的探究针灸刺激对于肱二头肌疲劳产生和恢复的影响,以及能否通过肌电信号来量化针灸刺激的影响。方法利用BTE PrimusRS运动康复系统,令受试者肱二头肌达到疲劳状态,针刺足三里、内关穴,进行肌电时频域分析、幅频联合分析、疲劳阈分析... 目的探究针灸刺激对于肱二头肌疲劳产生和恢复的影响,以及能否通过肌电信号来量化针灸刺激的影响。方法利用BTE PrimusRS运动康复系统,令受试者肱二头肌达到疲劳状态,针刺足三里、内关穴,进行肌电时频域分析、幅频联合分析、疲劳阈分析。结果在疲劳产生阶段,针灸能使肌肉疲劳产生的时刻延后;针灸刺激能提高肌肉疲劳恢复的能力。结论针灸刺激可用于解决肌肉疲劳问题;可以通过肌电信号来量化针灸刺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员训练 肌肉疲劳 针灸 肌电
下载PDF
航天医学工程助推中国空间站建设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伟波 陈金盾 邓一兵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0-96,共7页
在我国航天员出舱活动任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和空间实验室任务等载人航天工程研制中,以航天医学工程理论为指导,逐步凝练出以人为中心、以提高航天员在轨工作效能为目的的"培养人、保障人、研究人"三位一体的航天医学工程组... 在我国航天员出舱活动任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和空间实验室任务等载人航天工程研制中,以航天医学工程理论为指导,逐步凝练出以人为中心、以提高航天员在轨工作效能为目的的"培养人、保障人、研究人"三位一体的航天医学工程组织实施方法。以这一工程组织实施方法为指导,从航天员能力培养、航天员能力保障、深化对人的研究三个方面,高效地推进我国空间站工程研制,确保航天员长期在轨飞行"安全、健康和高效工作"目标,同时践行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提升国内相关领域技术能力和影响力。这一方法丰富和发展了航天医学工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航天医学工程 培养人 保障人 研究人
下载PDF
航天员低重力步行训练被动外骨骼机器人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乔兵 陈卓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4-480,共7页
针对月球或火星登陆航天员在地面进行低重力步行模拟训练的需要,提出一种采用被动重力平衡技术的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该系统由一台跑步机和一套可穿戴的被动机械外骨骼组成,通过将人体各主要部件的重力按比例分布转嫁到外骨骼上来达到低... 针对月球或火星登陆航天员在地面进行低重力步行模拟训练的需要,提出一种采用被动重力平衡技术的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该系统由一台跑步机和一套可穿戴的被动机械外骨骼组成,通过将人体各主要部件的重力按比例分布转嫁到外骨骼上来达到低重力模拟效果,因此其不但可以平衡任意比例(0%-100%)的人体重力,而且可以使受训者感受到各主要关节失去相同比例重力载荷的效果,从而达到逼真模拟低重力步行。由于系统完全被动,无需施加主动关节控制力矩,同时也不用进行关节运动的离线或在线精确规划,从而避免了复杂的关节控制器及其稳定性设计和分析。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该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能够逼真地模拟出不同重力条件下的步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员训练 外骨骼机器人 被动重力平衡 低重力步行
下载PDF
航天特因环境影响及有关选拔训练项目和模拟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水红 闫利 +5 位作者 马爱军 赵维 张磊 逯忠国 邓金辉 毕建智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航天员在航天活动中不可避免将遇到特殊而复杂的航天环境因素作用,其对人体会产生特殊影响,常人很难耐受和适应。而在地面模拟航天特殊因素环境并通过试验来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提高航天员对这些环境的适应和耐受能力的有效方法。文章... 航天员在航天活动中不可避免将遇到特殊而复杂的航天环境因素作用,其对人体会产生特殊影响,常人很难耐受和适应。而在地面模拟航天特殊因素环境并通过试验来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提高航天员对这些环境的适应和耐受能力的有效方法。文章简要介绍了航天特因环境及其对人体的影响,航天特因环境选拔训练项目以及载人航天环境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特因环境 航天员选拔 航天员训练 载人航天环境模拟
下载PDF
PhysX物理引擎在航天员虚拟现实训练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佳民 刘玉庆 周伯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55-158,162,共5页
为了在航天员虚拟现实训练系统中仿真太空失重状态下人体及物体运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hysX物理引擎的仿真方法,利用PhysX物理引擎结合数据手套和位置跟踪仪等人机交互设备建立了基于碰撞体的可驱动虚拟人模型,并通过PhysX物体引擎实... 为了在航天员虚拟现实训练系统中仿真太空失重状态下人体及物体运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hysX物理引擎的仿真方法,利用PhysX物理引擎结合数据手套和位置跟踪仪等人机交互设备建立了基于碰撞体的可驱动虚拟人模型,并通过PhysX物体引擎实现了太空操作中人体与飞船及被操作物体之间的碰撞检测,完成了手部接触力计算及力反馈设备与PhysX接口。最后,对所建立的模型及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仿真人体及物体运动,增强了虚拟现实训练系统的沉浸感和真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引擎 虚拟现实 航天员训练
下载PDF
SUP/HUT反复体位改变对心血管反应和脑血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敏 宫献文 +4 位作者 吴萍 李赢 谷志明 吴斌 黄伟芬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6期720-726,共7页
反复体位改变是航天员立位耐力的测试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为找到平卧位/头高位(SUP/HUT)反复体位改变对立位耐力有显著提高的相对较短时长,15名健康志愿者在旋转床上进行SUP/HUT(0°,2 min→+75°,2 min;重复10次)模式的实验,研... 反复体位改变是航天员立位耐力的测试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为找到平卧位/头高位(SUP/HUT)反复体位改变对立位耐力有显著提高的相对较短时长,15名健康志愿者在旋转床上进行SUP/HUT(0°,2 min→+75°,2 min;重复10次)模式的实验,研究该模式反复体位改变对心血管功能和脑血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10次倾斜平卧位和头高位SBP、DBP、MAP和TPR均分别显著高于第1次倾斜时的平卧位和头高位(*P<0.05);第5、10次倾斜时头高位的O2Hb和t Hb显著高于第1次(*P<0.05);实验前后SST结果表明,SBP、DBP和MAP在实验后蹲位和站立的20 s和30 s内的值明显高于实验前(*P<0.05)。此研究表明(0°,2 min→+75°,2 min;重复10次)实验可显著提高人体立位耐力,是相对较短时长的、能够提高立位耐力的SUP/HUT模式,可用于提高航天员训练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体位改变 航天员训练 较短时长 立位耐力 心血管反应 脑血氧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载人飞行航天员处置突发故障的能力训练需求分析与方法探索
15
作者 张贵平 黄伟芬 +7 位作者 吴大蔚 赵静 王焰磊 孙洪义 马广 田勇 赵鹏程 周晓艳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418,共8页
载人飞行中处置突发故障的能力是航天员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介绍了中国载人飞行空间站任务组合体应急与故障的分类,利用胜任力洋葱模型从组合体应急与故障处理的内容、任务要求等方面对航天员具备的胜任能力由内到外分层剖析,得出组... 载人飞行中处置突发故障的能力是航天员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介绍了中国载人飞行空间站任务组合体应急与故障的分类,利用胜任力洋葱模型从组合体应急与故障处理的内容、任务要求等方面对航天员具备的胜任能力由内到外分层剖析,得出组合体应急与故障处理胜任能力各元素,根据组合体应急与故障处理航天员应具备的能力特点构建了组合体应急与故障处理能力的结构模型;对训练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从训练的途径和举措方面出发对需要关注的问题开展了研究。通过多次在轨飞行任务航天员应对各类故障的处置情况及失压失火在轨演练中航天员的表现,验证了训练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飞行 空间站 航天员 应急与故障处理能力 训练
下载PDF
索驱动机构在航天工程领域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晓强 王禹衡 +2 位作者 侯森浩 黄伟 隋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索驱动机构相比于刚性机构有着工作空间大、较高的载荷质量比、易于重新布置等诸多优势,近年来成为机器人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在天文观测、物流搬运、康复医疗和航天工程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将集中介绍索驱动机构在航天工... 索驱动机构相比于刚性机构有着工作空间大、较高的载荷质量比、易于重新布置等诸多优势,近年来成为机器人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在天文观测、物流搬运、康复医疗和航天工程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将集中介绍索驱动机构在航天工程领域的各类应用,从针对航天器的应用和针对宇航员的应用两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最后,给出了索驱动机构未来在航天工程领域应用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驱动机构 索驱动并联机器人 航天工程 重力卸载 航天员训练
下载PDF
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地质学训练综述
17
作者 赵静 黄伟芬 +3 位作者 张贵平 管春磊 张相 姚志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针对中国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训练任务分析的需要,综述了NASA在阿波罗号登月任务时期及近期航天员的地质训练情况,以及ESA行星模拟地质学和天体生物学训练进展;另外,还介绍了中国航天员地质学训练情况,以及国内地质学教育主要课程和方法... 针对中国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训练任务分析的需要,综述了NASA在阿波罗号登月任务时期及近期航天员的地质训练情况,以及ESA行星模拟地质学和天体生物学训练进展;另外,还介绍了中国航天员地质学训练情况,以及国内地质学教育主要课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国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地质学训练的必要性、训练设计要求和训练实施要求,并对中国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地质学训练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 航天员训练 地质学 科考
下载PDF
我国空间站航天员在轨训练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开明 赵静 +2 位作者 田立平 黄伟芬 吴斌 《载人航天》 CSCD 2011年第5期14-18,共5页
通过分析国外航天员在轨训练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载人空间站任务发展规划,明确我国航天员在执行中长期空间站任务过程中开展在轨训练的必要性及训练的基本原则和训练课程体系的创建流程,并对训练科目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了计算机... 通过分析国外航天员在轨训练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载人空间站任务发展规划,明确我国航天员在执行中长期空间站任务过程中开展在轨训练的必要性及训练的基本原则和训练课程体系的创建流程,并对训练科目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训练、模拟训练、交叉训练等训练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航天员训练 在轨训练 计算机辅助训练 模拟训练 交叉训练
下载PDF
Hybrid force control of astronaut rehabilitative training robot under active loading mode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宇鹏 张立勋 +1 位作者 马慧子 秦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121-4132,共12页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space adaptation syndrome(SAS)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iciency of the astronauts, a novel astronaut rehabilitative training robot(ART) was proposed. ART can help the astronauts ...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space adaptation syndrome(SAS)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iciency of the astronauts, a novel astronaut rehabilitative training robot(ART) was proposed. ART can help the astronauts to carry out the bench press training in the microgravity environment. Firstly, a dynamic model of cable driven unit(CDU) was established whose accuracy was verified through the model identification. Secondly,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the speed of the active loading, an active loading hybrid force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CDU. Finally,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hybrid force controller was tested by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ybrid force controlle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ecision and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active loading with the maximum phase lag of the active loading being 9° and the maximum amplitude error being 2% at the frequency range of 10 Hz. The controller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adaptation syndrome astronaut rehabilitative training robot model identification hybrid force control
下载PDF
宇航员训练机器人卧推模式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立勋 邹宇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79-1184,共6页
针对微重力环境下宇航员的训练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柔索驱动的宇航员训练机器人,帮助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完成卧推训练.在对卧推训练运动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机器人的构型设计.在该机器人构型的基础上,给出了机器人的可控工作空... 针对微重力环境下宇航员的训练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柔索驱动的宇航员训练机器人,帮助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完成卧推训练.在对卧推训练运动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机器人的构型设计.在该机器人构型的基础上,给出了机器人的可控工作空间并建立了柔索牵引力规划数学模型.针对控制系统的力控制任务,将基于位置的力外环控制策略应用于并联柔索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最后对人机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跟踪卧推运动并完成动态负载力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航员训练 力控制 并联柔索机器人 卧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