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户承包地的退出路径:一个地方试验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同山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11期38-43,共6页
为了解决规模经营受阻和农业投资受限的问题,重庆梁平县作为全国三个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试点之一,顺应农地经营"进退"双方需求,兼顾农民、集体、用地主体和政府四方利益,在明确退出前提条件的基础上,设计出"整户退出、... 为了解决规模经营受阻和农业投资受限的问题,重庆梁平县作为全国三个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试点之一,顺应农地经营"进退"双方需求,兼顾农民、集体、用地主体和政府四方利益,在明确退出前提条件的基础上,设计出"整户退出、集中使用"和"部分退出、进退联动"两种模式,并安排退出补偿周转资金,为农户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提供制度通道和资金支持。梁平的试验表明,承包地退出具有可行性。但是关于承接人的限定、退出土地的连片利用、补偿标准的确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做好承包地退出工作,应为退地者建立风险保障机制,统筹推进承包地和宅基地退出,并考虑实行退出土地的国家收储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进城 承包地退出 三农问题
下载PDF
农民市民化的成本解构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玲玲 蔡炉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3期43-50,共8页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农民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群体。农民市民化成本是影响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因素。首先总结农民市民化群体的类型,即分为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和留守农民。利用以文献研究为主,其他研究方法为辅等研究方法,分析三种市...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农民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群体。农民市民化成本是影响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因素。首先总结农民市民化群体的类型,即分为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和留守农民。利用以文献研究为主,其他研究方法为辅等研究方法,分析三种市民化群体的市民化成本的构成,且对多元合理分担成本的机制进行分析,同时对核算市民化成本金额的三种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制约市民化成本分担的制度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市民化 三农问题
下载PDF
产权保护视野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演进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璐璐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11期29-37,共9页
在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梳理和明确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发展有助于把握土地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规律,找准当下改革的突破口。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从产权关系的角度梳理新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变轨迹,发现经历... 在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梳理和明确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发展有助于把握土地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规律,找准当下改革的突破口。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从产权关系的角度梳理新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变轨迹,发现经历了五个调整阶段:房屋地基私有;宅基地"三权分离"和无偿取得;农村和城镇居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只有集体成员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公平取得、高效利用、权益保障、用途管制是当下制度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三农”问题 农村宅基地
下载PDF
留守经济实践与农户行为的关联度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明宝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6期77-83,共7页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成为当前农业转型的路径选择。调查发现,留守群体仍然是当前农业经营的主要劳动力,并保持着劳动替代资本和多种经营的选择,其目标是开发家庭剩余劳动力以提高家庭经济的总产出和总收益。留守群体从...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成为当前农业转型的路径选择。调查发现,留守群体仍然是当前农业经营的主要劳动力,并保持着劳动替代资本和多种经营的选择,其目标是开发家庭剩余劳动力以提高家庭经济的总产出和总收益。留守群体从事农业生产不仅可以充分挖掘留守劳动力的土地产出率,又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留守经济对维持农民家庭生计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转型背景下,留守农业经营模式适应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具有合理性和长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转型 留守经济 三农问题
下载PDF
农村社区建设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红霞 李达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11期21-28,共8页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缘起于党和政府的具体实践。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农村社区这一时政议题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热点议题,同时也是一项具有多重意义的实践课题。为提高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指导价值,需要在...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缘起于党和政府的具体实践。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农村社区这一时政议题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热点议题,同时也是一项具有多重意义的实践课题。为提高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指导价值,需要在分析农村社区研究进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农村社区理论研究的积累与进展,主要包括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与范围的界定、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观点、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的主要议题。本文在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和述评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社区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布局,以期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社区,让广大专家学者继续从不同视角和学科对农村社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进而为全面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缩小城乡社区差距及共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建设 三农问题 农村发展
下载PDF
略论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
6
作者 田澍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1-63,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一直关注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基本思想为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 ;依靠制度和政策 ,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决“三农”问题要因地制宜 ,发展农村经济要综合经营 ;农业发展靠科学 ... 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一直关注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基本思想为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 ;依靠制度和政策 ,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决“三农”问题要因地制宜 ,发展农村经济要综合经营 ;农业发展靠科学 ,农民素质需提高 ;通过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之路 ,解决农业劳动力富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基本思想 “三农”问题
下载PDF
基于“三农”问题的新时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罗伟 鄢志武 刘保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025-6027,共3页
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严重地区发展旅游的制约因素,阐释了乡村旅游开发对"三农"的贡献及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同时就新时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三农”问题 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
下载PDF
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被引量:2
8
作者 韩凝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年第3期29-30,共2页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进入新世纪后三农问题日益引起党、政府和学术界极大关注。当前,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明确了"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多予少...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进入新世纪后三农问题日益引起党、政府和学术界极大关注。当前,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明确了"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决 三农问题 “五个新基本”
下载PDF
新阶段西部“三农”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小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0期525-528,共4页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特别是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通过阐述中国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表现形式以及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西部“三农”问题应从推进制...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特别是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通过阐述中国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表现形式以及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西部“三农”问题应从推进制度创新,实现城乡统筹,加大“三农”投入,建设现代农业,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素质和深化农村改革,保障农民利益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西部地区 农业产业化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广红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3-16,共4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就现时期进行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就现时期进行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大生产运动中实行的政策与现今三农政策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波 任海滨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中国共产党在大生产运动中实行的政策和现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政策,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学说和生产经营理论,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大生产运动是抗战时期一次成功地自救生产运动,也是解放前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最大一次... 中国共产党在大生产运动中实行的政策和现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政策,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学说和生产经营理论,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大生产运动是抗战时期一次成功地自救生产运动,也是解放前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最大一次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农村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三农政策的实施,保证了农业农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生产运动 三农问题 政策分析
下载PDF
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湖北实施农业名牌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德平 沈翠珍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0,41,共3页
文章联系湖北三农问题实际,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创名牌产品对解决湖北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名牌战略 “三农”问题 农民收入 农村社会进步 农业经营效益 名牌产品 湖北
下载PDF
浅议当前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以昌江黎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俊 李执勇 《科技创业月刊》 2007年第12期164-166,共3页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只有通过深化改革,通过社会各界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对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三农问题 民族地区 农村社会保障
下载PDF
做好“三农”报道是新闻宣传的责任
14
作者 安奋伟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1期95-96,共2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是经济、社会、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是人民关注的热点,随着社会的转型,原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农产品市场放开,农民流动量增大,农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是经济、社会、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是人民关注的热点,随着社会的转型,原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农产品市场放开,农民流动量增大,农村各类矛盾日益显现。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不断提高"三农"方面的政策理论水平,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方法,为农业的兴旺,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繁荣摇旗呐喊,是我们新闻宣传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新闻宣传 “三农”报道
下载PDF
论《状元羊》中的圆形结构及其他
15
作者 徐祖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A1期85-89,137,共6页
中篇小说《状元羊》运用一种圆形结构艺术,凸显了主人公冯来财及其布尔羊群大起大落的悲剧命运及其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出"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和艰巨性,为21世纪之初的中国农民书写了一首善良、真诚、执著... 中篇小说《状元羊》运用一种圆形结构艺术,凸显了主人公冯来财及其布尔羊群大起大落的悲剧命运及其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出"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和艰巨性,为21世纪之初的中国农民书写了一首善良、真诚、执著的人性诗篇和一幅沉重、忧患、痛苦的生活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元羊 悲剧命运 偶然性与必然性
下载PDF
日本农业问题的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国才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07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现代化过程中,日本产业素质层面的农业问题已经解决了,但产业职能和产业开放层面的农业问题还比较突出。日本的经验昭示我们,农业问题展开于农业产业的多个层面,且在不同层面上的展开是非均衡的;农业问题存在于农业发展的多个阶段,且... 在现代化过程中,日本产业素质层面的农业问题已经解决了,但产业职能和产业开放层面的农业问题还比较突出。日本的经验昭示我们,农业问题展开于农业产业的多个层面,且在不同层面上的展开是非均衡的;农业问题存在于农业发展的多个阶段,且在不同阶段的存在形式是各异的;农业问题导源于经济社会的多种因素,而不仅仅是由农民问题派生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农业问题 结构特征 农业现代化 农民问题
下载PDF
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发挥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积极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国强 张晓妮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遵循 WTO规则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强化以专利制度为核心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 ,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保护 ,调动和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特别是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问题 )尤为... 在遵循 WTO规则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强化以专利制度为核心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 ,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保护 ,调动和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特别是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问题 )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专利制度 农业科技人员 农业知识产权 中国
下载PDF
对达州市发展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朝莉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的必由之路。当前达州市各地对发展表业产业化积极性很高,但也还有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本文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出发,对有针...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的必由之路。当前达州市各地对发展表业产业化积极性很高,但也还有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本文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出发,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州市 农业产业化 发展 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农业问题 农业技术研究 市场竞争意识 农业市场化
下载PDF
发展小城镇与建设新农村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卫宾 孙宏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9-51,共3页
小城镇是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小城镇发展和当前正在广泛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之间不存在战略重叠和矛盾,而是相互起着促进作用。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引导和牵动着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小城镇发展拓展了更大... 小城镇是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小城镇发展和当前正在广泛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之间不存在战略重叠和矛盾,而是相互起着促进作用。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引导和牵动着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小城镇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提供了新的契机,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小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三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小城镇 “三农”问题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非“零和博弈”:小农经济与集体主义——评《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
20
作者 郭凯 涂玲 《中州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67-69,共3页
《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是一本以乡镇企业的兴衰历程为主线,探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政治学著作。书中,作者批判了部分学者盲目照搬西方理论的做法,强调基层政权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又强调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于... 《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是一本以乡镇企业的兴衰历程为主线,探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政治学著作。书中,作者批判了部分学者盲目照搬西方理论的做法,强调基层政权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又强调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于农业经济之中,而且其特性将长期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因而作者认为快速城市化才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小农经济 城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