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中西审美方式的差异看旅游资料中景物描写的翻译 |
高金岭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3 |
10
|
|
2
|
关于当代美育的生态转型 |
曾繁仁
|
《美育学刊》
|
2020 |
17
|
|
3
|
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的审美转变 |
柴焰
杨馥华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4
|
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推进高校美育工作的思考——“新境况下中国高校美育工作的现状和对策高端研讨会”侧记 |
雷雷
任晟姝
|
《美育学刊》
|
2020 |
10
|
|
5
|
关于新时代高校普通艺术教育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
杜卫
|
《美育学刊》
|
2020 |
10
|
|
6
|
传统译论关键概念范畴的“美学回归” |
刘军平
|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7
|
再论“以美育代宗教”——兼与李丕显、赵惠霞先生商榷 |
薛富兴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
8
|
|
8
|
消费时代审美文化现象的反思 |
李树玲
|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4
|
|
9
|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及其时代创新 |
郝凝曦
骆冬青
|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中华戏曲文化美学及其现代转型 |
廖奔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0 |
6
|
|
11
|
美学转型的旧命题、新思路与未决疑难——三问“居间美学” |
李嘉华
|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
2024 |
0 |
|
12
|
尼采的游戏——对一种喻像的几个文本考察 |
余明锋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3
|
论无锡梅园的审美特征与历史价值 |
郭明友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4
|
艺术美感增强的图像任意风格迁移 |
李鑫
普园媛
赵征鹏
李煜潘
徐丹
|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从“地方”到“空间”:非遗的美学构建及其转化 |
张娜
|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美育命题的现代性转换 |
许金
|
《滨州学院学报》
|
2005 |
4
|
|
17
|
近代城市山水风景公园化:认知、营建与事功 |
毛华松
王雪纯
吴映华夏
|
《风景园林》
|
2021 |
6
|
|
18
|
飞天图像与丝路审美文化的再生产机制 |
王大桥
陈晓彤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4
|
|
19
|
略论新时代美育视域下的高校学生艺术社团转型发展 |
张昌羽
|
《美育学刊》
|
2021 |
5
|
|
20
|
当代中国书法现代性的艺术表达机制 |
黎东明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