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宇 贺达 沈玉杰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考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武汉市普仁医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 目的考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武汉市普仁医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300万单位/次,1次/2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胶囊,6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体征改变情况和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87.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疱止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机体炎性因子平衡,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VAS评分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雪 刘炜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9期1855-18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2例)和治疗组(7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2例)和治疗组(7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胶囊,6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西雅图心绞痛评分,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E)、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和可溶性CD105(sCD105)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83.33%、81.94%,均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89%、97.2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显著下降,而西雅图心绞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EE明显升高(P<0.05),而LVESD和LVESV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改善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K-MB、NT-pro BNP、s CD105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明显高于治疗组的2.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促进血清生化指标的平衡,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非洛地平缓释片 冠心病心绞痛 硝酸甘油 左室射血分数 肌酸激酶同工酶 N-端脑利钠肽前体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学军 田国祥 +3 位作者 詹中群 胡元会 曾宪涛 翁鸿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428-1434,共7页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11期)、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11期)、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1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然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个RCT,共212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心绞痛临床疗效方面,血府逐瘀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总有效率:RR=1.24,95%CI:1.17-1.32;显效率:RR=1.29,95%CI:1.11-1.51),血府逐瘀胶囊联合硝酸酯类优于单用硝酸酯类(总有效率:RR=1.26,95%CI:1.15-1.38;显效率:RR=1.43,95%CI:1.07-1.91),单用血府逐瘀胶囊优于单用硝酸酯类(总有效率:RR=1.11,95%CI:1.02-1.20;显效率:RR=1.28,95%CI:1.06-1.55)和单用复方丹参片(总有效率:RR=1.30,95%CI:1.18-1.44;显效率:RR=1.66,95%CI:1.20-2.30);在心电图疗效方面,血府逐瘀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总有效率:RR=1.29,95%CI:1.17-1.42;显效率:RR=1.53,95%CI:1.23-1.91),血府逐瘀胶囊联合硝酸酯类优于单用硝酸酯类(总有效率:RR=1.42,95%CI:1.19-1.70;显效率:RR=1.57,95%CI:1.07-2.31),单用血府逐瘀胶囊优于单用复方丹参片(总有效率:RR=1.59,95%CI:1.34-1.88;显效率:RR=1.56,95%CI:1.11-2.18),单用血府逐瘀胶囊与单用硝酸酯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RR=1.05,95%CI:0.88-1.24;显效率:RR=1.60,95%CI:0.89-2.87)。试验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单用或联合西药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样本量的限制,该结论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冠心病 心绞痛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中成药中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艳 易进海 +3 位作者 刘云华 黄志芳 刘玉红 陈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以丁苯酞为内标一测多评法测定都梁滴丸、白带丸、血府逐瘀胶囊中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方法待测药物以甲醇提取,HPLC分析采用的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2∶48)。测定洋川芎... 目的以丁苯酞为内标一测多评法测定都梁滴丸、白带丸、血府逐瘀胶囊中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方法待测药物以甲醇提取,HPLC分析采用的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2∶48)。测定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考察其校正因子的重现性,并与外标法进行比较。结果都梁滴丸和血府逐瘀胶囊能同时检测出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而白带丸仅检测出藁本内酯。在Agilent Eclipse XDB-C18、Phenomenex Luna C18和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上测定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好,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显著差异。结论本法可用于川芎、当归的质量控制,解决了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对照品不稳定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梁滴丸 白带丸 血府逐瘀胶囊 相对校正因子 洋川芎内酯A 藁本内酯 丁苯酞 一测多评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韩丽 李鹏超 +1 位作者 张志敏 谭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591-1594,共4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苷肌肽注射液,10 m L/次加生理盐水25...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苷肌肽注射液,10 m L/次加生理盐水25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胶囊,6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理状况检验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8%、9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脑苷肌肽注射液 血管性痴呆 理状况检验量表(MMSE)评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
原文传递
蒿芩清胆汤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对盆腔炎疾病所致痛经患者血清Th1/Th2和GM-CS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谭志平 陈观尚 林玲莉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了解蒿芩清胆汤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对盆腔炎疾病所致痛经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1(Th1)/Th2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0例盆腔炎疾病所致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 目的了解蒿芩清胆汤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对盆腔炎疾病所致痛经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1(Th1)/Th2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0例盆腔炎疾病所致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蒿芩清胆汤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局部体征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IL-4、IL-10、Th1/Th2、GMCSF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局部体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IL-2、IFN-γ、Th1/Th2低于对照组,IL-4、IL-10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GM-CS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蒿芩清胆汤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盆腔炎疾病所致痛经,可有效缓解患者痛经、月经异常等症状,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芩清胆汤 血府逐瘀胶囊 GM-CSF 盆腔炎疾病 痛经 TH1/TH2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郭忠娟 刘颖 刘妍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3059-30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克林霉素磷...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片,0.3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下腹疼痛、腰骶胀痛、盆腔包块、盆腔积液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片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缩短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克林霉素磷酸酯片 慢性盆腔炎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血液流变学指标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陶红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6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 目的探讨采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6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胶囊,6粒/次,2次/d。所有患者均经过规律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25%和96.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明显降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临床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P-9水平显著降低,CBV和CBF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MMP-9、CBV和CBF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丁苯酞注射液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血容量 脑血流量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原文传递
枳壳及其制剂血府逐瘀胶囊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8
9
作者 周燕 薛磊冰 金佩芬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78-780,共3页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枳壳和血府逐瘀胶囊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Sun FireTM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磷酸调pH至2.5;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柚皮苷在0.1...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枳壳和血府逐瘀胶囊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Sun FireTM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磷酸调pH至2.5;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柚皮苷在0.166~2.074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7%;新橙皮苷在0.162~2.020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枳壳及其制剂血府逐瘀胶囊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血府逐瘀胶囊 柚皮苷 新橙皮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胶囊辅助化疗对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廖碧常 邹立华 李惠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EP方案化疗配合血府逐瘀胶囊,对照组仅予EP方案化疗,连续治疗4个周期。观...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EP方案化疗配合血府逐瘀胶囊,对照组仅予EP方案化疗,连续治疗4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评价2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肿瘤体积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为98.0%,对照组为84.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化疗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辅助EP方案化疗可以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提高化疗效果,且未增加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血府逐瘀胶囊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瘀血内阻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云华 詹根龙 刘烨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0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瘀血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脑卒中后失眠瘀血内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瘀血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脑卒中后失眠瘀血内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0.39%(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瘀血内阻证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失眠 瘀血内阻证 血府逐瘀胶囊 右佐匹克隆片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Barthel指数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血府逐瘀胶囊中7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正 付鹏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9期69-72,85,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一测多评法同时对血府逐瘀胶囊中芍药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方法:以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柱温为30℃;波长为220 n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一测多评法同时对血府逐瘀胶囊中芍药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方法:以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柱温为30℃;波长为220 nm;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以芍药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他6种指标性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CFs)及计算各成分的含量。结果:7种指标性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778~55.510μg·mL^(-1)(r=0.9999)、2.333~46.664μg·mL^(-1)(r=0.9998)、1.615~32.290μg·mL^(-1)(r=0.9999)、3.117~62.343μg·mL^(-1)(r=0.9997)、2.225~44.692μg·mL^(-1)(r=0.9998)、3.685~73.701μg·mL^(-1)(r=0.9998)、1.261~25.224μ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8%(RSD=1.12%)(n=9)、101.80%(RSD=1.10%)(n=9)、105.07%(RSD=0.53%)(n=9)、98.98%(RSD=1.21%)(n=9)、101.22%(RSD=1.23%)(n=9)、100.99%(RSD=1.31%)(n=9)、98.79%(RSD=1.02%)(n=9),一测多评法计算5批血府逐瘀胶囊中7种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实测值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7种成分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血府逐瘀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一测多评法 高效液相色谱 芍药苷 柚皮苷 芸香柚皮苷 橙皮苷 新橙皮苷 甘草苷 甘草酸铵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梦华 程序 +2 位作者 赵梦竹 魏琼 张冬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61,共8页
目的:以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1(Notch1)/锯齿典型Notch配体1(Jagged1)/Hes家族BHLH转录因子1(Hes1)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高脂饮食4周制备... 目的:以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1(Notch1)/锯齿典型Notch配体1(Jagged1)/Hes家族BHLH转录因子1(Hes1)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高脂饮食4周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血府逐瘀胶囊组、阿托伐他汀组,以C57BL/6小鼠常规饲养作为正常组。血府逐瘀胶囊组给予血府逐瘀胶囊(0.728 g·kg^(-1)·d^(-1))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6.07 mg·kg^(-1)·d^(-1))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连续干预12周。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态,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面积及脂质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组织CD86、CD206阳性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1、IL-10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Notch1、Jagged1、Hes1mRNA相对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组织iNOS、Arg^(-1)、Notch1、Jagged1、Hes1蛋白相对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有明显的主动脉斑块和脂质沉积,促炎因子TNF-α、IL-1β表达显著升高(P<0.01),抗炎因子TGF-β1表达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CD206出现阳性表达;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Arg^(-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相关通路分子Jagged1 mRNA及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胶囊组斑块面积与脂质沉积有下降趋势,TNF-α、IL-1β表达有下降趋势;TGF-β1表达明显升高(P<0.05),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表达下降,CD206表达显著升高(P<0.01);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Arg^(-1)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极化 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1(Notch1)信号通路 炎症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海勋 侯凤芝 张强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0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5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治...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5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绞痛情况、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70.0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45%,高于对照组的6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疗效确切,可缓解心绞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心血瘀阻型 血府逐瘀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患者TXNIP、EMMPRIN表达影响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孟庆冬 李振国 王成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8期1394-1398,共5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伊伐布雷定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表达的影响。方法:14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伊伐布雷定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表达的影响。方法:14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伊伐布雷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3个月后,综合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指标(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最大运动量心率、静息心率)、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以及血清TXNIP、EMMPRI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3%(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指标、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血清TXNIP、EMMPRIN表达水平也较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伊伐布雷定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症状,提高心脏泵血功能,降低TXNIP、EMMPRIN表达水平,治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伊伐布雷定 血府逐瘀胶囊 临床疗效 心功能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孟瑶 赵丹阳 隋月皎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1990-1997,共8页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循证医学图书馆(T...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循证医学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依据Jadad评分量表评估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RCTs,包括冠心病患者9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3.75,95%CI=(2.42,5.80),P<0.00001]、心电图总有效率[OR=4.05,95%CI=(2.21,7.42),P<0.00001];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SMD=-5.64,95%CI=(-8.10,-3.18),P<0.0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SMD=-1.55,95%CI=(-2.62,-0.48),P=0.004]、总胆固醇水平[SMD=-1.03,95%CI=(-1.49,-0.56),P<0.0001]。结论在化学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血脂水平;但文献质量偏低,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RCTs以加强证据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府逐瘀胶囊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大鼠含药血清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闫寒 付衍 +5 位作者 彭娟 郭娜 聂颖兰 范斌 高冬 宋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89-91,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含药血清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血府逐瘀胶囊中芍药苷含量,HPLC-MS-MS测定血清中芍药苷含量。结果:血府逐瘀胶囊中芍药苷含量1.68 mg/粒,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血清中芍药苷质量浓度在4.57~... 目的:建立大鼠含药血清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血府逐瘀胶囊中芍药苷含量,HPLC-MS-MS测定血清中芍药苷含量。结果:血府逐瘀胶囊中芍药苷含量1.68 mg/粒,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血清中芍药苷质量浓度在4.57~585μ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8 3,高、中、低质量浓度的绝对回收率101.7%~115.5%。结论:HPLC-MS-MS测定大鼠含药血清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血府逐瘀胶囊在大鼠血清中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含药血清 芍药苷 HPLC-MS-MS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普瑞巴林胶囊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井祥云 井祥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8期51-53,57,共4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普瑞巴林胶囊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五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其...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普瑞巴林胶囊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五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NF-α、SP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普瑞巴林胶囊用于PHN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可发挥镇痛效果,调节血清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血府逐瘀胶囊 普瑞巴林胶囊 疼痛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抗凝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亚蕊 郝闪闪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抗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低...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抗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抗凝,比较两组下肢周径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凝血-纤溶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大腿、小腿周径差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APTT、PT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D-D、FIB、FD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降低下肢周径差、VAS评分和下肢DVT发生率,改善凝血-纤溶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胶囊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抗凝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纤溶
下载PDF
消癥止痛汤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云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消癥止痛汤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服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对照组加服血府逐瘀胶囊,观察组加服消癥止痛汤,2组均连续观察3个月... 目的:观察消癥止痛汤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服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对照组加服血府逐瘀胶囊,观察组加服消癥止痛汤,2组均连续观察3个月经周期。痛经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个月经周期进行评价,并应用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对痛经症状进行评价。治疗前后评定盆腔疼痛症状、体征评分和气滞血瘀证评分、子宫内膜异位症专用生存质量评价量表(EHP-5)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疼痛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第1~3个月经周期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2组CMSS痛经持续时间评分和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疼痛相关症状、体征评分,气滞血瘀证评分和EHP-5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的基础上加予消癥止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气滞血瘀证患者,可有效减轻痛经及盆腔疼痛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疼痛 气滞血瘀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消癥止痛汤 血府逐瘀胶囊 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