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与二语习得 |
杨佑文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2
|
|
2
|
“图像论”意义观的本体论解读——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拓展性研究之一 |
谢萌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6
|
|
3
|
“人文”研究能够成为“科学”吗? |
刘清平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5
|
|
4
|
论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影响力——语言哲学与日常语言 |
李郁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5
|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反思 |
范波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6
|
从逻辑图像论到语言游戏说——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探讨 |
王国华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7
|
现代西方哲学家论模糊性的本质 |
何建南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1
|
|
8
|
维特根斯坦语义理论刍议 |
刘龙根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9
|
合乎事实之“真”与合乎逻辑之“明”——析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悖论 |
刘清平
|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1 |
11
|
|
10
|
当代社会理论的实践转向:起源、问题与出路 |
孟强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1
|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概述 |
杨洁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7 |
9
|
|
12
|
意义图式与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语言批判”的方法论特征 |
李建国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3
|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两套概念,两种语言游戏 |
李国山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4
|
魏斯曼论“实指定义” |
徐强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5
|
语言游戏思想关照下的翻译研究 |
苏畅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6
|
维特根斯坦与乔姆斯基的语言思想辨析 |
王和玉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7
|
里斯、维特根斯坦与话语的可能性 |
杜世洪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8
|
维特根斯坦的语境观及其影响 |
苏鹏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9
|
“私人语言论证”论证了什么?--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证的一种简明解析 |
王晓阳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20
|
难以确定的“确定性”——析维特根斯坦哲学生涯的一个内在悖论 |
刘清平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