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溶性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被引量:20
1
作者 孙磊 刘爱心 +3 位作者 黄红莹 陶小军 赵彦保 张治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2-728,共7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单宁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修饰剂制备出了水溶性的表面修饰Ag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等对所得样品的形...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单宁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修饰剂制备出了水溶性的表面修饰Ag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等对所得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肉汤稀释法测试了样品的抗菌性能,考察了样品在水相中的分散稳定性,提出了PVP修饰Ag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具有Ag的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平均粒径为15-17nm.样品在水相中能长时间稳定分散;对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的制备方法易于在工业规模上放大;试剂无毒,使得所制备的PVP修饰Ag纳米颗粒作为抗菌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水溶性 表面修饰 绿色无毒 抗菌性
下载PDF
水溶性聚酯的溶解性能 被引量:10
2
作者 应宗荣 吴大诚 《合成技术及应用》 1998年第4期7-9,共3页
研究了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间苯二甲酸 (IPA)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 5 -磺酸钠 (SIPM)与乙二醇 (EG)和聚乙二醇 (PEG)等共缩聚合成的水溶性聚酯的溶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随分子链中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5 -磺酸钠 (SIPE)链节含量... 研究了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间苯二甲酸 (IPA)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 5 -磺酸钠 (SIPM)与乙二醇 (EG)和聚乙二醇 (PEG)等共缩聚合成的水溶性聚酯的溶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随分子链中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5 -磺酸钠 (SIPE)链节含量的增加 ,聚合物的水溶性增强 ,对外加盐的容忍度提高 ;水溶性聚酯能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但有时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样品的溶解性表现出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酯 溶解性 结构 性能 聚酯
下载PDF
淀粉/WPUR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林 牛明军 +1 位作者 李新法 陈金周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0-43,66,共5页
以玉米淀粉与水性聚氨酯(WPUR)为主要原料,以甘油为增塑剂,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生物可降解热塑性淀粉塑料(TPS)/WPUR共混物。考察了TPS/WPUR共混物的微观结构、成型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等。结果表明,WPUR不仅有利于TPS的塑... 以玉米淀粉与水性聚氨酯(WPUR)为主要原料,以甘油为增塑剂,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生物可降解热塑性淀粉塑料(TPS)/WPUR共混物。考察了TPS/WPUR共混物的微观结构、成型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等。结果表明,WPUR不仅有利于TPS的塑化和改善其熔体流动性,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其拉伸性能和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淀粉塑料 水性聚氨酯 力学性能 耐水性
下载PDF
水溶性聚酯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程贞娟 孙福 唐文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4-46,共3页
在聚酯 (PET)的制备过程中 ,加入了间苯二甲酸 (IPA) ,已二酸 (AA) ,5 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酯 (SIPE) ,聚乙二醇 (PEG)和自制改性单体 (IA)等物质合成了水溶性聚酯 (WSP)。通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 (FTIR)对WSP样品进行化学结构表征 ... 在聚酯 (PET)的制备过程中 ,加入了间苯二甲酸 (IPA) ,已二酸 (AA) ,5 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酯 (SIPE) ,聚乙二醇 (PEG)和自制改性单体 (IA)等物质合成了水溶性聚酯 (WSP)。通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 (FTIR)对WSP样品进行化学结构表征 ,证实了共聚酯大分子链中SIPE的存在。讨论了改性单体SIPE引入后 ,WSP共聚酯的结晶性能的变化。讨论了单体的化学结构、溶解温度、高聚物表面积、表面活性剂、电解质和pH值对WSP水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海岛纺丝的水溶性实验证明 ,所合成的水溶性聚酯具有良好的纺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酯 水溶性聚合物 化学结构 水溶性能
下载PDF
水溶性离子对聚合物-有机铬凝胶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腾巍 杨欢 张黄鹤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5年第7期11-15,3,共5页
用不同离子的水溶液配制聚合物溶液,加入自制有机铬交联剂,形成聚合物-有机铬凝胶体系,考察不同水溶性离子对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聚合物-有机铬凝胶体系配方为: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5g/L,交联剂质量浓度为0.2g/L。随着NaCl质... 用不同离子的水溶液配制聚合物溶液,加入自制有机铬交联剂,形成聚合物-有机铬凝胶体系,考察不同水溶性离子对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聚合物-有机铬凝胶体系配方为: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5g/L,交联剂质量浓度为0.2g/L。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凝胶体系的成胶时间会明显降低,当NaCl质量浓度超过40g/L时,凝胶强度会变弱;Ca2+、Mg2+会影响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导致成胶时间缩短,凝胶强度降低;Fe2+、S2-会引起聚合物分子降解,严重破坏凝胶形成,其中Fe2+氧化形成的Fe3+会占据聚合物分子链上的交联点从而阻碍凝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离子 聚合物-有机铬凝胶体系 凝胶性能
下载PDF
水溶性紫杉醇前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素华 杨秀勤 +3 位作者 朱伟 郑朋成 汪晋京 单玲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11-1717,共7页
目的紫杉醇是具有良好抗肿瘤疗效的化学药物,由于紫杉醇本身化学结构复杂,难溶于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紫杉醇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改善紫杉醇水溶性是解决紫杉醇药物不足的关键问题。方法本实验选用水溶性叶酸配体作为"导... 目的紫杉醇是具有良好抗肿瘤疗效的化学药物,由于紫杉醇本身化学结构复杂,难溶于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紫杉醇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改善紫杉醇水溶性是解决紫杉醇药物不足的关键问题。方法本实验选用水溶性叶酸配体作为"导向基团",谷氨酸为连接叶酸和紫杉醇的Linker,氨基PEG(MW:350)为药物增溶剂和稳定剂,制备水溶性叶酸-PEG-谷氨酸-紫杉醇前药。用LC-MS鉴定前药的化学结构,通过对前药溶解性及释药动力学曲线的测定,确定前药的理化性质。用MTT实验分析并对比紫杉醇原药与前药在不同肿瘤细胞(MCF-7、MDA-MB-231、A549)和正常细胞HELF(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的毒性和药效作用。用荧光标记法直观观察紫杉醇前药在肿瘤细胞和组织中的靶向性。结果实验结果证明已成功合成叶酸-PEG-谷氨酸-紫杉醇前药,并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原药释放动力学曲线,细胞实验表明在叶酸受体-配体作用的介导下,叶酸-PEG-谷氨酸-紫杉醇前药靶向叶酸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减少对叶酸受体低表达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结论叶酸-PEG-谷氨酸-紫杉醇前药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紫杉醇前药 水溶性 MTT实验 肿瘤细胞 靶向性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肉桂醛包合物的水溶性与缓释抗菌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盛周煌 胡均鹏 朱良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3-237,共5页
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壁材制备肉桂醛包合物,并对包合物缓释抗菌性能与水溶性进行检测。研究HP-β-CD与肉桂醛的包合作用,旨在解决肉桂醛难溶于水、易挥发、易氧化等问题,为肉桂醛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所制备微... 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壁材制备肉桂醛包合物,并对包合物缓释抗菌性能与水溶性进行检测。研究HP-β-CD与肉桂醛的包合作用,旨在解决肉桂醛难溶于水、易挥发、易氧化等问题,为肉桂醛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所制备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2.63%;100mmol/L HP-β-CD(23.54%)可以使肉桂醛的溶解度达到9.82%(45℃),可显著提高肉桂醛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包合物在壁材的保护下菌体抑制率下降缓慢,具有持久而稳定的抑菌效果。因此,该包合物具有缓释抑菌效果与较好的水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缓释抑菌性 水溶性
原文传递
大豆皮水溶性多糖组成及其流变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汪洪涛 周艳红 余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4-139,共6页
对大豆皮水溶性多糖(SHWP)的组成及流变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为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先碱处理豆皮,再在酸性条件下提取SHWP,对提取的SHWP用气相色谱测定其单糖的组成,用液相色谱测定多糖的组成及分子量,用流变仪和黏度计分析... 对大豆皮水溶性多糖(SHWP)的组成及流变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为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先碱处理豆皮,再在酸性条件下提取SHWP,对提取的SHWP用气相色谱测定其单糖的组成,用液相色谱测定多糖的组成及分子量,用流变仪和黏度计分析其流变学性质。结果表明:SHWP单糖组成主要为阿拉伯糖和甘露糖,SHWP平均分子量约为30085;SHWP溶液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呈现假塑性流体,其流动特性符合Power-law模型;SHWP溶液的黏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剪切变稀越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SHWP溶液在温度10~75℃温度范围内没有凝胶;此外,pH对SHWP溶液黏度有较大影响,在低pH下,SHWP溶液不凝胶也不沉淀。与果胶和CMCNa相比,在相同浓度相同剪切速率下SHWP黏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皮 水溶性多糖 组成 流变学性质
下载PDF
石墨烯复合棉织物的电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志华 张炜栋 +1 位作者 郝云娜 曲丽君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3,共4页
研究石墨烯复合棉织物的电热性能。通过喷涂法制备了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棉织物,并研究了其电热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棉织物的表面形态;利用红外热像仪等测试了复合棉织物的电热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棉织物的电热性能提升幅... 研究石墨烯复合棉织物的电热性能。通过喷涂法制备了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棉织物,并研究了其电热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棉织物的表面形态;利用红外热像仪等测试了复合棉织物的电热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棉织物的电热性能提升幅度较大,在8 V外加电压下温度最高可达118℃,最高温升速率可达8.37℃/s,并且试验表现出了优异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认为:复合棉织物可用于热疗、保暖服饰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水溶性聚氨酯 棉织物 电热性能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浆料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福菊 祝志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68,共5页
为探索水性聚氨酯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丙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并采用1H-NMR(氢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二羟甲基丙酸和聚丙二元醇的量,研究了水性聚氨... 为探索水性聚氨酯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丙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并采用1H-NMR(氢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二羟甲基丙酸和聚丙二元醇的量,研究了水性聚氨酯分子结构对其水溶性、黏附性能和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羟甲基丙酸量的增加,水性聚氨酯的水溶性提高。降低聚丙二元醇的量,有利于提高水性聚氨酯的黏附性能和浆膜强度,但会损害浆膜的耐磨性能。综合考虑各项性能指标,当上述4种原料之间物质的量比为1.05∶0.3∶0.3∶0.4时,水性聚氨酯浆料的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浆料 黏附性能 浆膜性能
下载PDF
水溶性聚酯/PET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应宗荣 吴大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7,共3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水溶性聚酯/PET(WSP/PET)共混物的相结构和热性能,并用Instron 3211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WSP/PET体系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WSP的加入降低了共混物的结晶度,共混物熔...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水溶性聚酯/PET(WSP/PET)共混物的相结构和热性能,并用Instron 3211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WSP/PET体系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WSP的加入降低了共混物的结晶度,共混物熔体表现出切力变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酯 PET 共混物 改性
下载PDF
水溶性聚酯与甘油对淀粉/PBAT复合材料增容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金汤 夏发明 +2 位作者 王晓广 王洪龙 王紫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5-130,共6页
采用高压反应釜制备糊化淀粉,以甘油作为增塑剂,以水溶性聚酯(PVE)为新型高分子增容剂,将淀粉、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不同含量的PVE、不同含量的甘油混合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制备淀粉/PBAT/PVE/甘油共混切片,研究了... 采用高压反应釜制备糊化淀粉,以甘油作为增塑剂,以水溶性聚酯(PVE)为新型高分子增容剂,将淀粉、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不同含量的PVE、不同含量的甘油混合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制备淀粉/PBAT/PVE/甘油共混切片,研究了新型增容剂PVE对淀粉/PBAT相容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表征其微观相容性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PVE质量含量增加,淀粉/PBAT相容性变好,共混材料热分解温度均下降;结晶性能方面,随甘油、PVE的加入,淀粉/PBAT特征峰强度均减弱;PVE以20%(占淀粉干基)、甘油以30%(占淀粉干基)添加入共混材料中,其性能改善明显,强力拉伸强度可达30.4 MPa。相容性显著影响宏观力学性能,因此PVE和甘油的合理用量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酯 淀粉 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增容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水溶性丙烯酸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义锋 张玉敏 刘小辉 《化学建材》 2008年第2期1-3,共3页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交联单体,以水和乙醇为溶剂,合成水性丙烯酸乳液。讨论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溶剂选择和反应温度对水性丙烯酸树脂性能的影响。将上述树脂加入颜料、分散剂...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交联单体,以水和乙醇为溶剂,合成水性丙烯酸乳液。讨论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溶剂选择和反应温度对水性丙烯酸树脂性能的影响。将上述树脂加入颜料、分散剂、润湿剂、稀释剂等制得水性涂料,结果表明,该涂料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 丙烯酸树脂 涂料 涂膜性能
下载PDF
壳聚糖Fe(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小强 李小芳 +2 位作者 杨声 郭峰 王廷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6期922-925,938,共5页
合成了壳聚糖Fe(Ⅲ)配合物,利用IR、UV、和TG-DTA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及壳聚糖铁(Ⅲ)配合物对常见的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水溶性的壳聚糖在配合前后,其结构表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 合成了壳聚糖Fe(Ⅲ)配合物,利用IR、UV、和TG-DTA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及壳聚糖铁(Ⅲ)配合物对常见的两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水溶性的壳聚糖在配合前后,其结构表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壳聚糖铁(Ⅲ)配合物的抑菌性能比水溶性壳聚糖本身显著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壳聚糖 壳聚糖Fe(Ⅲ)配合物 表征 抑菌性能
下载PDF
羟基硅酸盐在水溶液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嘉 陈波水 +2 位作者 方建华 王九 候滨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7-41,共5页
将羟基硅酸盐通过表面修饰分散在水中,并与不同比例的水溶性润滑剂进行复配。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查不同配比的羟基硅酸盐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AX)分析了磨斑表面形貌和元素构成。结果表明,... 将羟基硅酸盐通过表面修饰分散在水中,并与不同比例的水溶性润滑剂进行复配。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查不同配比的羟基硅酸盐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AX)分析了磨斑表面形貌和元素构成。结果表明,单独的羟基硅酸盐或水溶性润滑剂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均不高,但以羟基硅酸盐与水溶性润滑剂复配的水溶液在合适配比下PB值大于1962N,有较高的承载性,在834N下,其减摩抗磨作用也非常明显。羟基硅酸盐–水溶性润滑剂体系的良好摩擦学性能的主要原因是羟基硅酸盐粒子提高了水溶性润滑剂形成的润滑膜的粘弹性,同时水溶性润滑剂对羟基硅酸盐粒子“微轴承”进行“润滑”,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硅酸盐 水溶性润滑剂 水溶液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水溶性聚酯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洪星 《聚酯工业》 CAS 2009年第6期20-23,共4页
介绍了COPET的合成路线和制备方法,并对COPET的常规性能进行检测,利用红外光谱对它进行了结构分析。同时研究了SIPE,IPA和PEG的加入对COPET水解性能、热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水溶性聚酯 性能 合成工艺
下载PDF
水溶性壳聚糖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锦绣 李梅 +2 位作者 柳召刚 胡艳宏 王觅堂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8-1042,共5页
以水溶性壳聚糖(CS)与稀土离子La^3+,Nd^3+,Sm^3+,Eu^3+和Dy^3+在常温和pH值为4~5的条件下制备了水溶性壳聚糖稀土配合物CS—La,CS-Nd,CS—Sm,CS-Eu和CS—Dy.并运用FT-IR,UV和TG—DTA对其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研究了配体... 以水溶性壳聚糖(CS)与稀土离子La^3+,Nd^3+,Sm^3+,Eu^3+和Dy^3+在常温和pH值为4~5的条件下制备了水溶性壳聚糖稀土配合物CS—La,CS-Nd,CS—Sm,CS-Eu和CS—Dy.并运用FT-IR,UV和TG—DTA对其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5种配合物均有选择性抑菌性能;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其对5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0-500μg/mL,低于800μg/mL,且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的壳聚糖和稀土硝酸盐.CS—S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最好,MIC为125μg/mt;而CS-Nd和CS—S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最强,MIC均为120g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壳聚糖 稀土 合成 表征 抑菌性能
原文传递
水溶性有机磷酸酯润滑剂的制备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雪红 许国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4-526,共3页
The water-soluble organic phosphate compounds as lubricant were synthesied and analyzed by IR spectrometry.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in a self-made four-ball tester. It is found that... The water-soluble organic phosphate compounds as lubricant were synthesied and analyzed by IR spectrometry.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in a self-made four-ball tester. It is found that the lubrication properties of the water-soluble organic phosphate are affected by the alkyl chain length of the organic lubricant and the longer the chain with the hydrophobic group, the better the lubrication property of the phosphate. The highest load capacity of the phosphate was 676 N, and the wear scar diameter on the four-ball tester was 0.46 mm. The SEM and EDAX results indicate that phosphors are adsorbed on the worn surface in the form of ironic phosphate which provides high antiwear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 润滑剂 有机磷酸酯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水溶性脱脂粉末注射成型制备PLZT压电陶瓷及其压电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春林 秦帅 +3 位作者 吴盾 方必军 曹峥 成骏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2-800,共9页
以聚乙二醇(PEG)为水溶性脱脂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甲醛(POM)为粉末包覆及保型树脂,研究了水溶性脱脂粉末注射成型(PIM)制备锆钛酸铅镧(PLZT)压电陶瓷的工艺流程及黏结剂配比对注射成型喂料(简称喂料)脱脂率、流变... 以聚乙二醇(PEG)为水溶性脱脂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甲醛(POM)为粉末包覆及保型树脂,研究了水溶性脱脂粉末注射成型(PIM)制备锆钛酸铅镧(PLZT)压电陶瓷的工艺流程及黏结剂配比对注射成型喂料(简称喂料)脱脂率、流变行为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脱脂坯的微观形貌,通过热重分析确定烧结条件,研究了陶瓷的压电性能。结果表明:当黏结剂配比(质量比)为PEG:PVB:POM=6:2:2时(固含量50%),喂料具有较高的生坯强度和较低的黏度,PEG脱除速率快。脱脂坯以2℃/min升温至1 285℃完成烧结,与压制成型相比,PIM法制备的PLZT陶瓷晶粒生长更完善,尺寸均匀且致密度高,压电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脱脂 粉末注射成型 锆钛酸铅镧 压电性能
原文传递
脂肪族单体结构对水溶性聚酯浆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恩琪 李曼丽 张玲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1,共6页
为研究脂肪族酯类单体分子结构对脂肪族-芳香族水溶性共聚酯浆料上浆性能的影响,选取具有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族二羧酸酯(ADE)单体,以酯交换-缩聚法合成出一系列具有不同酯基结构的水溶性共聚酯,再通过与酸解淀粉共混对涤/棉(65/35)经纱... 为研究脂肪族酯类单体分子结构对脂肪族-芳香族水溶性共聚酯浆料上浆性能的影响,选取具有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族二羧酸酯(ADE)单体,以酯交换-缩聚法合成出一系列具有不同酯基结构的水溶性共聚酯,再通过与酸解淀粉共混对涤/棉(65/35)经纱进行上浆实验,测试了浆纱的强伸性、耐磨性及毛羽数量。结果表明:ADE单体的碳链长度对水溶性共聚酯浆料的浆纱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以丙二酸二醇酯为ADE单体合成出的共聚酯浆料具有较为优异的上浆性能,与原纱相比,以此单体合成出的共聚酯与淀粉浆料共混时,浆纱的断裂强度提高了45.72%,断裂伸长率仅降低了11.73%,耐磨次数达到原纱的近2倍,毛羽数量大为降低,生物可降解性能亦比纯芳香族聚酯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族单体 酯基结构 水溶性共聚酯 浆纱性能 生物可降解性 涤/棉纱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