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羲之的魏晋风骨与书法境界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岳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140,共11页
文章紧紧围绕魏晋时代精神和书法自觉时代去阐释王羲之的书法所蕴涵的重要文化意义和审美境界,认为王羲之处在魏晋时代氛围中,受老庄玄风的影响,其审美情趣已经逐步从古趣质朴转向自然洒脱,而儒、道、释、玄的融汇,使士人崇尚清谈,寄情... 文章紧紧围绕魏晋时代精神和书法自觉时代去阐释王羲之的书法所蕴涵的重要文化意义和审美境界,认为王羲之处在魏晋时代氛围中,受老庄玄风的影响,其审美情趣已经逐步从古趣质朴转向自然洒脱,而儒、道、释、玄的融汇,使士人崇尚清谈,寄情山水,从而将中和之美发挥到极致,形成传承古代精髓、独标新意的尚韵书法美学理念。王羲之守正创新而形成的中庸、中和、刚柔相济的书法,获得"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之美誉,并雄霸书坛一千六百多年,使得帖学的潇洒流美之风成为中国书法史的主流。王羲之所张扬的神采韵味,从内容和形式和谐入手臻达神采和形质的完美统一,成为中国书法文化中最为亮丽的风景,滋润并影响了一代代书法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魏晋风骨 守正创新 书法神韵 中庸之道
原文传递
论儒道思想对王羲之书法美学思想及书法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阮忠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7-52,共6页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道”互补。儒家推崇“中和”之美,道家向往“自然”之趣。王羲之的书法美学思想是儒道并蓄,因而使他的书法艺术兼具中和、自然之美。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王羲之 书法美学思想 书法创作 中和美 自然美 艺术风格
下载PDF
中国大陆《兰亭序》真伪论辨回顾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雅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兰亭序》传为王羲之的千古书法名作。宋人开始对传世《兰亭序》是否为右军所作表示怀疑 ,但因缺乏出土文物的印证而不得深入。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 ,学者对此进行考证 ,主要立场是否定此帖为王羲之所作。 2 0世纪 60年代 ,南京近... 《兰亭序》传为王羲之的千古书法名作。宋人开始对传世《兰亭序》是否为右军所作表示怀疑 ,但因缺乏出土文物的印证而不得深入。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 ,学者对此进行考证 ,主要立场是否定此帖为王羲之所作。 2 0世纪 60年代 ,南京近郊出土的东晋墓志为《兰亭序》真伪之辨提供新线索 ,中国大陆学界开始进行比较严肃的学术争论 ,史称“兰亭论辨”。这场论辨继承了明末清初兴起的实学思想和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 ,围绕隶书笔意、文字出入、文章风格、智永依托《兰亭序》等焦点问题 ,取得突破性进展。 2 0世纪 80年代的论辨呈现出一种维护传统、驳论否定论者的走向 ,学者们不仅考证兰亭真伪 ,而且把反思的视角投向前期论辨 ,使学术研究趋于客观冷静的分析。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新出土的《高崧墓志》为全面认识六朝书法提供实物资料 ,“《兰亭序》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兰亭现象作了综合探讨 ,真伪之辨日益深入。《兰亭序》真伪是关系到书法史、汉字发展史的问题 ,意义重大。围绕此帖展开的真伪论辨涉及了社会科学学术探讨的种种层域 ,对已成定论的学术观点进行新的探讨 ,体现了学术的开放性和独立的学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兰亭论辨 中国书法史 王羲之
下载PDF
康熙对古代书家的学习及其宗王喜董的书法观 被引量:5
4
作者 梁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康熙对古代书家作品有着较为广泛的学习取法。《石渠宝笈》中著录了康熙临摹二王以降包括智永、褚遂良、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祝允明等名家书迹169件,其中临摹董其昌的作品最多,有63件。从这些作品的时间分布看... 康熙对古代书家作品有着较为广泛的学习取法。《石渠宝笈》中著录了康熙临摹二王以降包括智永、褚遂良、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祝允明等名家书迹169件,其中临摹董其昌的作品最多,有63件。从这些作品的时间分布看,康熙从少年时代开始直到晚年,对古代书家作品的学习都不曾间断。《石渠宝笈》和《佩文斋书画谱》著录了较多康熙对古代书迹的题跋。通过对这些题跋的梳理,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康熙推重晋人书法,以二王作为评价包括董其昌在内的书家水平高下的标准,宗王喜董成为康熙重要的书法观念。同时,其在题跋中也表达了学书是为政余暇之事、书家当重人品修养的主张。康熙宗王喜董书法观念的形成,有书法发展时代背景和自身喜好的因素,也有政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临摹 书法观 宗王喜董
原文传递
史實與傳説之間:關于《蘭亭序》的永恒之謎
5
作者 《书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61,198,共25页
世界上很少有專門以“真僞”爲題名的探討單一藝術品的論文集。可是在東亞,從唐代以來一直被當作是最高級的一幅藝術品——王羲之《蘭亭序》,其真實性却屢受質疑。一方面是《世説新語》《藝文類聚》等歷史文獻對現存摹本製造過程的叙述... 世界上很少有專門以“真僞”爲題名的探討單一藝術品的論文集。可是在東亞,從唐代以來一直被當作是最高級的一幅藝術品——王羲之《蘭亭序》,其真實性却屢受質疑。一方面是《世説新語》《藝文類聚》等歷史文獻對現存摹本製造過程的叙述過于含蓄,使歷代學者産生種種疑惑;另一方面初唐以後的文獻多是記述把《蘭亭序》與王羲之神化到極致的“傳奇”故事,對《蘭亭序》作爲一幅文學作品和書法作品而存在産生了多重影響。筆者通過客觀地梳理和解讀文獻并且結合相關史實情况,擬對《蘭亭序》的創作語境做出合乎邏輯的探討,并指出認爲《蘭亭序》墨迹及文本爲贋品的“否定派”忽略了古代文獻的傳寫及藝術品的複製的具體問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蘭亭序》 《蘭亭詩》 王羲之 書法複製
原文传递
书法衄挫的艺术实践研究
6
作者 潘池勇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衄挫萌芽于隶变初期,发展于隶书的形成过程,成熟于章草,完善于王羲之。衄挫形成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在书写过程中追求快速、便捷、美观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尤其是书家在书写过程中通过对笔锋的调控有意识地使用衄挫。使用衄挫书写时巧妙... 衄挫萌芽于隶变初期,发展于隶书的形成过程,成熟于章草,完善于王羲之。衄挫形成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在书写过程中追求快速、便捷、美观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尤其是书家在书写过程中通过对笔锋的调控有意识地使用衄挫。使用衄挫书写时巧妙地提按换锋,振笔挥运,点画时起时伏,造成笔画线迹内外变化多端,使人回味无穷。笔、墨、纸这些书写工具客观上影响着衄挫的表现。衄挫的用笔,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是点画线条富有力量感、节奏感、立体感。衄挫是深化线质效果的笔法,伴随着书法笔法的始终。研究衄挫要深入到书法作品之内进行具体的分析,细心体察衄挫之所以形成的内在原因及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法 衄锋 挫锋 曲笔 王羲之
下载PDF
王羲之亲属有关问题的考证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汝涛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9-14,共6页
《晋书·王羲之传》及其他文献资料中,对王羲之一家及其亲属的记载,多有空白处,且多有互相矛盾处。依据业经验证、比较可靠的资料,对父亲王旷谜一般的遭际、母亲及老师并不姓卫、父亲王旷排行为大而非行二、王敦和王导是叔父而非伯... 《晋书·王羲之传》及其他文献资料中,对王羲之一家及其亲属的记载,多有空白处,且多有互相矛盾处。依据业经验证、比较可靠的资料,对父亲王旷谜一般的遭际、母亲及老师并不姓卫、父亲王旷排行为大而非行二、王敦和王导是叔父而非伯父、王羲之和王献之结婚的时间、女儿的名字等七个问题进行了考证和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亲属 考证
下载PDF
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冷卫国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5,共7页
东晋100多年间,玄言和山水是辞赋创作的主要取向。在赋学批评的理论形态上,则展现出儒学与玄学杂糅并存的色彩。强调赋是陶冶性灵、抒发怀抱之具,重视赋作声韵的和谐、文气的酣畅,是东晋赋学批评所表现出的新的特点。而本时期辞赋作家... 东晋100多年间,玄言和山水是辞赋创作的主要取向。在赋学批评的理论形态上,则展现出儒学与玄学杂糅并存的色彩。强调赋是陶冶性灵、抒发怀抱之具,重视赋作声韵的和谐、文气的酣畅,是东晋赋学批评所表现出的新的特点。而本时期辞赋作家对声韵的讨论研求,更是我们探讨永明声律说以及赋的诗化和骈化所应当注意的重要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赋学批评 孙绰 王羲之 陶渊明 谢灵运
下载PDF
关于《兰亭序》的真伪问题
9
作者 黄永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4,共10页
1965年郭沫若发文称《兰亭序》非王羲之手迹,高二适与严北溟著文反对。双方之根本分歧在于,高、严二先生未能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尊重客观事物并力求找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字体来看,《兰亭序》属于稿、行之间的新体——行书,而王羲... 1965年郭沫若发文称《兰亭序》非王羲之手迹,高二适与严北溟著文反对。双方之根本分歧在于,高、严二先生未能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尊重客观事物并力求找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字体来看,《兰亭序》属于稿、行之间的新体——行书,而王羲之属于守成派,故写不出新体的《兰亭序》。另外,从南北书派的异同角度考察,王羲之生活的东晋以及其后的南北朝前期的书法,尚未出现南北的不同书派;而今本《兰亭序》与北朝碑志之间存在南帖北碑的差异。可见,郭老认为《兰亭序》非王羲之手迹是有道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真伪 王羲之 郭沫若 南帖北碑
下载PDF
从王羲之到徐渭:越文化变革影响下的绍兴书法高峰
10
作者 陈静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4-62,共9页
越文化具有原始的刚野性和谋变创新的基因,其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呈持续和稳定的创新变革现象,这种现象既具量的丰富,又有质的飞跃,其中两座高峰即是王羲之和徐渭代表的两次重大书法变革尤为突出。王羲之和徐渭的书法变革,以自然观的书法... 越文化具有原始的刚野性和谋变创新的基因,其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呈持续和稳定的创新变革现象,这种现象既具量的丰富,又有质的飞跃,其中两座高峰即是王羲之和徐渭代表的两次重大书法变革尤为突出。王羲之和徐渭的书法变革,以自然观的书法审美为宗,并分别将之向前推进了一步:王羲之将书法的“尚象”审美推进到了“意象”层面,完成了文人书法的表达;徐渭又将之推进到“崇真”层面,开创了纯艺术书法的表现。越文化的突进和变革,带动了哲学思想之转变,王羲之和徐渭的书法变革,对应越地的“玄学”流行和“阳明心学”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文化 王羲之 徐渭 书法变革 书法审美
下载PDF
王羲之行书刍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夫彬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33-38,共6页
中国书法史上 ,行书是应用最广泛 ,最具艺术表现力的字体。王羲之在行书以至在书法文化方面的成就与影响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 ,学习、认知和解悟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艺术 ,是当前西风东渐大潮中 。
关键词 行书 王羲之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走向神坛:《兰亭序》对王羲之“书圣”地位的造就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文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114,共8页
王羲之被后世尊为“书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兰亭雅集和《兰亭序》。兰亭雅集是中国古代文人集会的典范,集会的地理、时间、人员和内容等是王羲之走向书法神坛的基本条件,即他受人推崇的圣人风范在这一事件中持续得到酝酿和发酵.《... 王羲之被后世尊为“书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兰亭雅集和《兰亭序》。兰亭雅集是中国古代文人集会的典范,集会的地理、时间、人员和内容等是王羲之走向书法神坛的基本条件,即他受人推崇的圣人风范在这一事件中持续得到酝酿和发酵.《兰亭序》文本的书写和流传等充满了神秘性,给后人留下了想象和研究的空间,其巨大的文化包容力和艺术创造力是造就王羲之“书圣”地位的关键。此外,历代帝王不断推崇《兰亭序》.使其地位愈加神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羲之在这种推崇中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唯一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兰亭雅集 《兰亭序》 唐楷笔法 帝王推崇
下载PDF
“崇王”论与儒家书学道统的形成
13
作者 张兴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162,共12页
“崇王”论塑造了唐以来中国书法的审美精神、信仰体系和学术传统,也深刻改变了后世对先唐书法的想象与认识。初唐政治和文教的大一统需要,儒学与文学、艺术的南学化,是唐太宗明确提出“崇王”论的历史背景。唐太宗以行、草书碑,作《王... “崇王”论塑造了唐以来中国书法的审美精神、信仰体系和学术传统,也深刻改变了后世对先唐书法的想象与认识。初唐政治和文教的大一统需要,儒学与文学、艺术的南学化,是唐太宗明确提出“崇王”论的历史背景。唐太宗以行、草书碑,作《王羲之论》,将王羲之塑造成美学与道德高度合一的典范,既与其自身的审美取向有关,亦是借王书以实施书学改制。唐以来人们对二王法书的反复临摹与翻刻,思想史对王羲之形象的层累塑造,加之宋明理学道统论影响下以王羲之为中心的笔法授受体系的不断拓展,使得王羲之在书学史上的宗主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构建出一个由文化精英主导的、建立在圣人和经典崇拜基础之上的儒家书学道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 王羲之 崇王论 唐太宗 道统
下载PDF
王羲之辞官原因新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永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77-79,共3页
王羲之是因为和王述矛盾激化而辞官的传统说法不全面。王羲之与司马昱之间、琅琊王氏和司马氏之间 ,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以及它们与东晋权臣桓温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导致了王羲之的辞官。所以说 。
关键词 王羲之 辞官 王述 士族
下载PDF
王羲之的“逸民之怀”与经世情结
15
作者 胡秋银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东晋名士王羲之既有“逸民之怀” ,又有经世情结。其仕隐生活及心态表明 :其时仕隐都是个人自愿的选择 ,都考虑到家族命运 ;仕隐生活的实际区别表现为有无政务需处理 ;寄意山林与身处庙堂可以并行不悖。
关键词 王羲之 东晋 隐逸 经世
下载PDF
《郗氏墓识》考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汝涛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26-131,共6页
2006年2月8日,浙江《绍兴晚报》披露:王羲之夫人郗璿的墓碑重见天日,以为“此碑的发现对考证王羲之生平及其家族史意义重大”。但从两晋墓志文的结构来看,《郗氏墓识》既不合乎各类传世墓志的规格,其独成一格之处又不大合理。全篇没有... 2006年2月8日,浙江《绍兴晚报》披露:王羲之夫人郗璿的墓碑重见天日,以为“此碑的发现对考证王羲之生平及其家族史意义重大”。但从两晋墓志文的结构来看,《郗氏墓识》既不合乎各类传世墓志的规格,其独成一格之处又不大合理。全篇没有墓主的名字,除了全篇都是人名以外,没有一字涉及墓主生平。结合碑文的多处记事疏失论之,不像东晋时人写的,赝作的可能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郗蝽 墓识 王羲之 赝作
下载PDF
石崇《金谷诗序》与王羲之《兰亭集序》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雅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6-50,91,共6页
《金谷诗序》与《兰亭集序》是两篇特别的序文代表作,它们记录了文学史上两场令人向往的文人集会,反映特定时期中国文人自发组织文学活动的某些特点。从序文的内容、思想、形式将两篇序文进行对比,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冀图有助于深入了解... 《金谷诗序》与《兰亭集序》是两篇特别的序文代表作,它们记录了文学史上两场令人向往的文人集会,反映特定时期中国文人自发组织文学活动的某些特点。从序文的内容、思想、形式将两篇序文进行对比,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冀图有助于深入了解两篇序文特色以及两晋文人雅集活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谷诗序》 《兰亭集序》 石崇 王羲之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悖论与消解:论汉晋士族生命意识之转向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运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107,158,共14页
从辩证哲学上说,人是二元悖论的存在,人的意识也是二元悖论的存在。本体生命的生与死、价值人生的取与舍、自然人性的得与失,既是生命的悖论存在,也是意识的悖论存在。焦灼与平和、执着与超然、桎梏与自由的二元对立,是汉晋士族生命存... 从辩证哲学上说,人是二元悖论的存在,人的意识也是二元悖论的存在。本体生命的生与死、价值人生的取与舍、自然人性的得与失,既是生命的悖论存在,也是意识的悖论存在。焦灼与平和、执着与超然、桎梏与自由的二元对立,是汉晋士族生命存在的双重悖论的表征;始终摇摆于生命存在的二元悖论之间,是汉晋士族生命意识的双重悖论的表征;试图消解生命存在的二元悖论,使生命呈现和谐的状态,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东晋士族渴望建构的自由审美的人生境界。然而,这种境界以消解价值人生为前提,以超越现实为基点,以退归心灵为归趣,在诗意化的消解过程中,也逐步走向丧失了社会责任的冰点人生境界。因此,诗意斑斓的背后,浸透着一份不得已的生命苍凉。深入研究生命的二元悖论关系,既可勾勒汉晋士族生命意识发展的基本曲线,也可昭示人类生命所面临的深层次的精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士族 生命意识 二元悖论 艺术人生 王羲之
下载PDF
从创新到复古:王羲之书法精神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文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8-196,共9页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主要是因为他的书法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这是其书法领跑时代的关键。这种创新精神使王羲之的诸体书法皆有一定成就,并且创制出行、草掺杂的"新体",成为最具典型特征的时代新书风。但是,王羲...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主要是因为他的书法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这是其书法领跑时代的关键。这种创新精神使王羲之的诸体书法皆有一定成就,并且创制出行、草掺杂的"新体",成为最具典型特征的时代新书风。但是,王羲之没有停留在这种创新成功的喜悦中,而是在晚年开始寻求对于古法的恢复,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追求完美的艺术表现。这是其书法艺术能长保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今草 创新 新体 汉分古法
下载PDF
How the Yue Yi lun Was Lost: Calligraphy, the Cultural Legacy, and Tang Women Rulers
20
作者 Rebecca Doran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7年第3期427-461,共35页
Abstract Dating back to at least the Han dynasty, calligraphy has been a powerful object of culture and a medium of elite education, document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 evaluation. Discourses surrounding rulers and ca... Abstract Dating back to at least the Han dynasty, calligraphy has been a powerful object of culture and a medium of elite education, document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 evaluation. Discourses surrounding rulers and calligraphy form an important sub-strand in materials on calligraphy, and these accounts often depict calligraphy as a vehicle capable of reflecting a ruler's moral character. This paper explores narratives that blame early Tang women power-holders, in particular, the Taiping and Anle Princesses, for borrowing and subsequently losing precious calligraphic items that were considered the authentic work of Wang Xizhi.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ways in which the different narratives describe the physical movement or location of the Wang Xizhi pieces in relation to contemporary rule and factional politics. The narratives interpret the calligraphic manuscripts as an example of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to which the ruler should properly relate in particular ways. In this way, the fate of the Wang Xizhi artifacts is understood in terms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erial power and the court's cultural leg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LIGRAPHY Taiping Princess Anle Princess Wu Zhao wang xizhi Yue Yi lun cultural legac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