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香开窍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倪彩霞 曾南 +4 位作者 许福会 苟玲 刘金伟 王建 夏厚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562-2566,共5页
目的:研究麝香、冰片、安息香和苏合香4味芳香开窍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透射电镜观察缺血侧半球额顶区皮质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ELISA法测定缺血侧脑组织... 目的:研究麝香、冰片、安息香和苏合香4味芳香开窍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透射电镜观察缺血侧半球额顶区皮质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ELISA法测定缺血侧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结果:电镜结果显示,模型和溶媒组大鼠缺血侧半球额顶区皮质区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星型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打开,基膜溶解,细胞水肿较为严重。冰片(200 mg.kg-1)组大鼠的3种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紧密连接结构较清晰,多数细胞器无显著异常表现;麝香(66.6 mg.kg-1)组大鼠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结构基本规则,但神经元内的电子分布不均匀;苏合香(1.332 g.kg-1)组大鼠星型胶质细胞结构基本正常,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元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表现;安息香(1.0 g.kg-1)组大鼠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水肿明显,部分神经元有轻微水肿现象。此外,冰片能显著降低缺血侧脑组织中VEGF含量,但对MMP-9影响不明显;麝香有降低VEGF与MMP-9含量的趋势;苏合香与安息香的作用不明显。结论:芳香开窍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结构的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MMP-9水平有关,其中冰片作用为优,麝香次之,苏合香和安息香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开窍药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 血脑屏障 超微结构 vegf MMP-9
原文传递
COX-2、VEGF的表达和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红霞 苌新明 +1 位作者 和水祥 宋政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1-473,483,共4页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 (COX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5例胃癌、癌旁组织COX 2、VEGF和MV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COX 2、VEGF和MVD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COX 2 (+)或VEGF(+)...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 (COX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5例胃癌、癌旁组织COX 2、VEGF和MV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COX 2、VEGF和MVD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COX 2 (+)或VEGF(+)组MVD(6 1.2 9± 14 .31;6 0 .0 7± 15 .86 )均显著高于COX 2 (- )或VEGF(- )组 (45 .38± 12 .4 2 ;4 3.0 6± 18.91,P <0 .0 5 ) ,COX 2、VEGF均为阳性组MVD(6 2 .4 6± 14 .34)明显高于两者均阴性组 (41.2 4± 13.6 5 ,P<0 .0 5 )或仅一项阳性组 (P <0 .0 5 )。COX 2、VEGF均与MVD显著正相关 (P <0 .0 1) ,COX 2与VEGF显著正相关 (P<0 .0 1)。结论 COX 2可能参与胃癌血管生成 ,VEGF可能是C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生成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宫颈癌CT灌注成像与VEGF、MVD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永 余莹莹 +2 位作者 郭云泉 文智 张忠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临床拟诊为宫颈癌的患者35例行宫颈CT灌注扫描,并与11例宫颈良性病变作对照。根据灌注所得图像得到时间-密度曲线,分析CT灌... 目的探讨宫颈癌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临床拟诊为宫颈癌的患者35例行宫颈CT灌注扫描,并与11例宫颈良性病变作对照。根据灌注所得图像得到时间-密度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并结合病理、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灌注时间-密度曲线特点为速升缓降或中高位强化型,短时间达峰值,峰值高于宫颈良性对照组。宫颈癌组的灌注参数BF、BV、PEI、PMB、MTT、TTP与宫颈良性病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与宫颈癌灌注参数BF、BV、PEI、PMB呈正相关,与MTT、TTP呈负相关。宫颈癌Ⅰ期与Ⅱ期MVD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组之间、不同的肿瘤临床分期之间及不同病理类型之间,VEGF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组之间、不同的肿瘤临床分期之间,MVD计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之间VEGF表达及MVD计数有差异(P<0.05),但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为富血供、高灌注肿瘤,CT灌注成像参数结合VEGF、MVD分析,对宫颈癌的诊断、分期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三棱、莪术对大鼠皮下移植人工海绵新生血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叶兰 徐哓玉 +1 位作者 李荣亨 陈怡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10-1612,共3页
目的:研究三棱、莪术抑制海绵内新生肉芽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复制大鼠皮下海绵移植模型,连续灌胃给药2周,观察三棱、莪术对海绵内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及其新生血管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法进行内皮细胞特异性Ⅷ因子、血管... 目的:研究三棱、莪术抑制海绵内新生肉芽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复制大鼠皮下海绵移植模型,连续灌胃给药2周,观察三棱、莪术对海绵内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及其新生血管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法进行内皮细胞特异性Ⅷ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三棱、莪术高剂量组大鼠海绵内新生肉芽组织侵入生长、血管数量、VEGF蛋白及VEGFmRNA的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或P<0.05)。结论:三棱、莪术可抑制海绵内新生肉芽组织的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新生血管表达VEG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莪术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补肾中药对药物流产大鼠子宫内膜修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慧 谢波 +1 位作者 陈小平 饶优花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药复方左归胶囊对于药物流产大鼠子宫内膜的修复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妊娠大鼠灌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完全流产模型48例,随机分为空白组、西药组、祛瘀组、补肾组,于流产次日开始分别灌胃相应药物... 目的:探讨补肾药复方左归胶囊对于药物流产大鼠子宫内膜的修复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妊娠大鼠灌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完全流产模型48例,随机分为空白组、西药组、祛瘀组、补肾组,于流产次日开始分别灌胃相应药物5天,用药结束后观察各组药物流产大鼠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及子宫内膜组织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祛瘀组和补肾组VEGF和E_2的表达明显升高,西药组E_2含量明显升高,补肾组P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西药组比较,祛瘀组和补肾组VEGF的表达明显升高,补肾组P含量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祛瘀组比较,补肾组E_2含量升高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药复方左归胶囊可提高药流大鼠雌激素水平,降低孕激素水平,提高子宫内膜组织VEGF含量,达到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产 子宫内膜 补肾中药 雌二醇(E2) 孕酮(P) 内皮生长因子(vegf) 动物实验 大鼠
原文传递
蜈蚣油对中国白兔深Ⅱ度烧伤组织中VEGF、IL-8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媚月 黄湘俊 +1 位作者 刘秀芝 夏传林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蜈蚣油对白兔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揭示蜈蚣油减轻烫伤创面水肿、促进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深Ⅱ度烫伤创面的白兔随机分3组,观察组给予经验... [目的]通过检测蜈蚣油对白兔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揭示蜈蚣油减轻烫伤创面水肿、促进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深Ⅱ度烫伤创面的白兔随机分3组,观察组给予经验方蜈蚣油外敷,对照组用湿润烧伤膏外敷,模型组仅造成白兔深Ⅱ度烫伤、创面不做任何处理。在烫伤即刻及烫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5个时点进行创面形态学观察,病理取样烫伤前、烫伤造模成功后、用药7d后进行创面组织HE染色及免疫组化VEGF、IL-8检测。[结果]烫伤第7天各组间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创面组织VE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蜈蚣油可促进创面组织VEGF表达、减少IL-8表达,从而减轻深Ⅱ度烫伤创面水肿和炎症反应,促进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油 深Ⅱ度烫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8 实验研究
下载PDF
Surviv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聂涛 戴闽 宗世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3-685,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VEGF在骨肉瘤和正常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15%,VEGF在骨...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VEGF在骨肉瘤和正常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15%,VEGF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26%,二者在正常骨组织中均未见表达;Survivin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关,与Enneking外科分期及WHO组织学分型有相关性;Survivin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Survivin在骨肉瘤中呈高表达,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判断骨肉瘤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2)Survivin、VEGF的表达对肿瘤血管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对了解肿瘤血管形成的机理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SURVIVIN vegf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柴胡皂甙d对实验性大鼠肝癌Ang-2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艳丽 宋涛 +4 位作者 胡雅楠 卢新兰 张雅欣 刘恩岐 和水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s-d,SSd)对实验性大鼠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SSd干预组和DMSO对照组。模型组经口灌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initrosamine,DEN)溶液造模,每周5...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s-d,SSd)对实验性大鼠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SSd干预组和DMSO对照组。模型组经口灌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initrosamine,DEN)溶液造模,每周5次至14周;DMSO对照组和SSd干预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每日给予腹腔注射SSd 1mg/kg和等体积量的DMSO。至18周末处死所有大鼠,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取肝脏标本,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及血清中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SSd可抑制肿瘤形成,减轻肝脏损害,降低死亡率。免疫组化和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SSd下调大鼠肝癌组织及血清中Ang-2和VEGF表达,与模型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d可以抑制实验大鼠肝癌发生及血管形成,下调Ang-2和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肝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甙D 肝癌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HIF-1α和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岷 邝胜利 史成章 《实用癌症杂志》 2004年第2期142-143,147,共3页
目的 探讨HIF 1α、VEGF、CD3 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68例大肠癌组织 ,常规石蜡包埋进行HIF 1α、VEGF、CD3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HIF 1α在大肠癌组中的平均表达阳性率为 6... 目的 探讨HIF 1α、VEGF、CD3 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68例大肠癌组织 ,常规石蜡包埋进行HIF 1α、VEGF、CD3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HIF 1α在大肠癌组中的平均表达阳性率为 67.6% ( 4 6/68) ,与正常黏膜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HIF 1α表达随Dukes分期而增强 ;大肠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72 .1%VS 0 ,P <0 .0 1) ,大肠癌组织中HIF 1α表达与VEGF表达有一致性 (P <0 .0 5 )。结论 HIF 1α可通过诱导VEGF生成而刺激大肠癌血管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促愈活血方辅助急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换新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1202-1205,共4页
目的探讨促愈活血方辅助急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病人共134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试验组(67例),均... 目的探讨促愈活血方辅助急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病人共134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试验组(67例),均行急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促愈活血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术后外侧皮肤皱褶试验阳性出现时间、术后切口干燥愈合时间、治疗前后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成蛋白-2(BMP-2)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2.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1%(P<0.05);试验组术后外侧皮肤皱褶试验阳性出现时间、切口干燥及愈合时间分别为(3.20±0.62)d,(3.81±1.04)d、(12.97±3.5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68±0.97)d,(5.45±1.39)d、(15.23±4.58)d(P<0.05);试验组治疗后中HIF-α水平为(54.34±7.52)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06±8.89)ng/L、治疗前的(85.22±11.22)ng/L(P<0.05);试验组治疗后VEGF、TGF-β及BMP-2水平分别为(73.55±8.10)mol/L,(217.23±38.41)mol/L,(40.37±6.39)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43±6.68)mol/L,(169.89±29.69)mol/L,(33.86±5.48)mol/L、治疗前的(60.41±5.68)mol/L,(123.87±19.90)mol/L,(25.37±3.82)mol/L(P<0.05);同时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0%(P<0.05)。结论促愈活血方辅助急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有效改善术后足部功能,加快机体康复进程,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而这一疗效优势可能与该方案调节HIF-α、VEG平、TGF-α及BMP-2水平作用更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损伤 跟骨骨折 中医药 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骨形成蛋白-2(BMP-2)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VEGF、MMP-9及COX-2蛋白表达与淋巴道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杰 许俊龙 +2 位作者 张学东 贾爱华 任玉波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化酶-2(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PTC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PTC(有淋巴结转移者39例,无淋巴结...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化酶-2(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PTC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4例PTC(有淋巴结转移者39例,无淋巴结转移者35例)中VEGF、MMP-9、COX-2的表达,并对CD34表达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结果VEGF、MMP-9、COX-2的表达与M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TC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MMP-9、COX-2的表达与MVD值正相关(P<0.05),VGEF、MMP-9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VEGF、MMP-9、COX-2蛋白表达与其淋巴道转移和MVD有关,检测这几种蛋白表达将有助于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潜能、血管生成能力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 淋巴道转移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vegf)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环氧化酶-2(COX-2)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春富 李卫 +2 位作者 许军 翟博 宫金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6期5104-5108,共5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手术切除乳腺癌蜡块标本及其周围正...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手术切除乳腺癌蜡块标本及其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检测标本为乳腺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B组为实验组,检测标本为乳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形态计量检测TGF-β1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CD34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al mier oveseulardensity,MVD),并分析其与TGF-β1和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65例乳腺癌组织中,TGF-β1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45/65),TGF-β1阳性表达者MVD值(25.31±4.05)显著高于TGF-β1阴性表达者(21.23±4.29);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8.46%(51/65),VEGF阳性表达者MVD值(26.62±3.41)亦明显显著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18.95±6.52)(均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TGF-β1、VEGF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GF-β1、VEGF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且组织学分级越高、淋巴结转移越多,MVD值越大。结论:TGF-β1与VEGF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并与乳腺癌肿瘤血管的生成有关,二者有望作为乳腺癌恶性程度、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中E-CD、CD44s和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卓星 郭其森 贾慧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579-582,共4页
目的:研究上皮型钙粘附素(E-CD)、标准型CD44(CD44s)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NSCLC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NSCLC组织中E-CD、CD44s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3项被检测物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上皮型钙粘附素(E-CD)、标准型CD44(CD44s)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NSCLC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NSCLC组织中E-CD、CD44s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3项被检测物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E-CD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P<0.01),E-CD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CD44s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CD44s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CD、CD44s和VEGF在NSCLC中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及靶向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型钙粘附素 标准型CD4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lt-1结合小肽的融合表达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和田 吴健 +1 位作者 杨峻山 寿成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通过结合其酪氨酸激酶受体KDR、fms样酪氨酸激酶 1(Flt 1)调节新生血管形成 ;筛选能封闭VEGF结合Flt 1的小肽 ,可以通过阻断肿瘤血管形成 ,抑制实体瘤生长 .将从噬菌体 12肽库中筛选获得的 2个能与Flt 1结...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通过结合其酪氨酸激酶受体KDR、fms样酪氨酸激酶 1(Flt 1)调节新生血管形成 ;筛选能封闭VEGF结合Flt 1的小肽 ,可以通过阻断肿瘤血管形成 ,抑制实体瘤生长 .将从噬菌体 12肽库中筛选获得的 2个能与Flt 1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 (F5 6和F90 )十二肽DNA(36bp)克隆到表达载体pQE4 2中 ,在大肠杆菌M15中稳定表达二氢叶酸还原酶融合蛋白(DHFR F5 6 F90 ) ,经变性、复性后得到纯度达 90 %的可溶性蛋白 .ELISA检测表明 ,DHFR F5 6 F90能结合可溶性受体sFlt 1和血管内皮细胞 ;12 5I VEGF竞争抑制实验显示 ,DHFR F5 6能竞争抑制VEGF同可溶性受体sFlt 1结合 .结果提示 ,F5 6可能是VEGF受体Flt 1的有效拮抗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vegfR 小肽 vegfR-1 拮抗剂 融合表达 活性鉴定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15
作者 李宏云 贾宝辉 +3 位作者 秦超 任红梅 刘培杰 余春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肿瘤微血管密度(MVD)2项指标与非小细胞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8例非小细胞肺癌、13例癌旁和13例正常肺上皮组织VEGF...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肿瘤微血管密度(MVD)2项指标与非小细胞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8例非小细胞肺癌、13例癌旁和13例正常肺上皮组织VEGF、FVⅢ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对FVⅢ因子相关抗原标记的血管计数MVD。结果肺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明显高于正常肺上皮组织和癌旁组织;肿瘤直径≥5.0cm者MVD值明显高于直径<5.0cm者;腺癌MVD值明显高于鳞癌;有远处器官转移的肺癌MVD值明显高于无远处器官转移者;Ⅳ期肺癌MVD值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者,Ⅲ期MVD明显高于Ⅰ期,MVD值随TNM分期增加有逐渐增高的趋势;VEGF表达阳性的肺癌MVD值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并且随着VEGF表达程度的加强,MVD值增加。结论血管生成与肺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肺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是肺癌血管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子之一;MVD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预测其发生发展的1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肿瘤微血管密度 阳性表达率 临床病理因素 因子相关抗原 vegf表达 癌生物学行为 上皮组织 肺癌组织 器官转移 TNM分期 MVD 病理检查 血管计数 抗原标记 癌旁组织
下载PDF
A peptide fusion protein inhibits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 by blocking VEGF binding to KDR 被引量:1
16
作者 LEI Hetian SHOU Chengchao +5 位作者 LIU Xiaoyin HE Luowen WU Jian JIANG Beihai LIU Meisheng YANG Junsh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8期682-687,共6页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binding to its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KDR/FLK1, Flt-1) induces angiogenesis. In search of the peptides blocking VEGF binding to its receptor KDR/FLK1 to inhibit tumor-angi...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binding to its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KDR/FLK1, Flt-1) induces angiogenesis. In search of the peptides blocking VEGF binding to its receptor KDR/FLK1 to inhibit tumor-angiogenesis and growth, we screened a phage display pep-tide library with KDR as target protein, and some candidate peptides were isolated. In this study, we cloned the DNA fragment coding the peptide K237 from the library, into a vector pQE42 to express fusion protein DHFR-K237 in E. coli M15. The affection of fusion protein DHFR-K237 on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ngiogenesis was investigated. In vitro, DHFR-K237 could completely block VEGF binding to KDR an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VEGF-medi-ated proliferation of the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vivo, DHFR-K237 inhibited angiogenesis in chick embryo chorioa- llantoric membrane and tumor growth in nude mi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K237 is an effective antagonist of VEGF binding to KDR, and could be a potential ag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vegf) vegfR PEPTIDE antiangiogenesis.
原文传递
涎腺腺癌COX-2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晓光 高慎强 +3 位作者 张晓红 王延秀 亓春花 李宁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达和涎腺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涎腺腺癌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涎腺腺癌COX-2表达与VEGF、iNOS表达密切相关(P<...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达和涎腺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涎腺腺癌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涎腺腺癌COX-2表达与VEGF、iNOS表达密切相关(P<0.05)。涎腺腺癌COX-2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涎腺腺癌COX-2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关,iNOS和VEGF可能参与COX-2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癌 环氧合酶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缺氧预处理提高骨髓基质细胞促进血管新生能力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晓波 曾秋棠 +1 位作者 王祥 曹林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研究缺氧对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促进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BMSCs置于缺氧环境下培养24h后,研究其VEGF表达的变化。将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研究缺氧对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促进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BMSCs置于缺氧环境下培养24h后,研究其VEGF表达的变化。将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3组。未处理组在梗死后4w移植未经缺氧处理的BMSCs;缺氧组将经缺氧预处理的BMSCs注射到心肌梗死区;对照组仅注射无血清的培养液。在梗死后6w取各组标本观察梗死区及周围VEGF的表达和血管新生状况。结果体外培养的BMSCs经缺氧预处理后VEGF的表达明显增加。缺氧组和未处理组梗死区及周围VEGF的表达和毛细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缺氧组VEGF的表达和毛细血管密度又较未处理组明显增加。结论体外缺氧可诱导BMSCs高表达VEGF。BMSCs移植后促进梗死区及周围VEGF的表达,对血管新生有积极作用。移植前缺氧预处理使BMSCs促进缺血心肌组织表达更多的VEGF从而提高其促进血管新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心肌梗死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下载PDF
乳腺癌近癌区、远癌区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荣梅 马榕 王建丽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通过对Ⅰ、Ⅱ期乳腺癌及癌周组织血管生成的研究 ,为临床决定乳腺癌局部切除范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在光镜下观察乳腺癌及癌周组织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乳腺癌及癌周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比较它... 目的 通过对Ⅰ、Ⅱ期乳腺癌及癌周组织血管生成的研究 ,为临床决定乳腺癌局部切除范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在光镜下观察乳腺癌及癌周组织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乳腺癌及癌周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比较它们在不同组织区域的表达差异。结果 微血管密度在癌区、癌周组织差异无显著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癌区表达显著高于癌周组织 ,近癌区与远癌区表达无差异。结论 乳腺癌癌周组织除癌细胞浸润外 ,细胞微环境 -间质的变化即癌周血管生成丰富 ,可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 ,也应为乳腺癌局部切除的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近癌区 远癌区 血管生成 切除范围 局部切除术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检测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淑莉 翁志红 +2 位作者 曾令兰 杨晓铭 王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34-235,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为其预后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80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VEGF检出率分别为39·09%和81·... 目的:探讨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为其预后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80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VEGF检出率分别为39·09%和81·36%。慢性期恢复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存活组和死亡组检出率分别高于正常组,存活组恢复期检出率达81·96%(P<0·01),而死亡组恢复期检出率明显下降达21·05%(P<0·05)。血清VEGF检测灵敏度为15pg/ml,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板内板间变异系数均<9·5%。结论:血清VEGF水平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反映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再生程度,是临床观察重型肝炎患者预后具有特征性的疗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