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村落向旅游特色小镇转型的驱动因素研究──以陕西袁家村为例 被引量:41
1
作者 陈水映 梁学成 +1 位作者 余东丰 徐燕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85,共1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界亟须探索和总结出更多可供借鉴的乡村发展经验。文章以传统村落转型发展为分析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陕西省袁家村向旅游特色小镇转型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袁家村转型过程可分为村落再...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界亟须探索和总结出更多可供借鉴的乡村发展经验。文章以传统村落转型发展为分析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陕西省袁家村向旅游特色小镇转型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袁家村转型过程可分为村落再生(2007—2011年)、村落发展(2012—2016年)和村镇形成(2017年至今)3个阶段,体现了袁家村由空心村式微经济到乡村旅游经济,再到村镇综合经济的发展历程。(2)袁家村3个转型阶段的驱动因素存在动态差异,村落再生阶段以精英治理、村民参与、资源和市场为关键驱动因素;村落发展阶段以制度治理、村民协动、旅游深度体验为关键驱动因素;村镇形成阶段以社区营造和公共性建构为关键驱动因素。(3)袁家村转型发展过程中,多元参与、利益共享的包容性基层治理,村民能动性参与和合作行为,特色文化地方性建构和价值再生产始终发挥着主导力量,推动着袁家村纵深发展。研究结果从本土经验角度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旅游特色小镇 转型 驱动因素 袁家村
下载PDF
从两种不同的空间形态——看欧洲传统城市广场的社会学含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蔡永洁 《时代建筑》 2002年第4期38-41,共4页
欧洲传统城市广场有线形的街道式市场和点式广场两种不同的空间形态。在它的周围聚集着城市里三大主要社会力量,它包括市议会,教会和封建贵族。这些力量影响着广场空间乃至城市的发展。这三种力量在广场周围的聚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城... 欧洲传统城市广场有线形的街道式市场和点式广场两种不同的空间形态。在它的周围聚集着城市里三大主要社会力量,它包括市议会,教会和封建贵族。这些力量影响着广场空间乃至城市的发展。这三种力量在广场周围的聚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城市广场在城市社会生活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 街道式广场 市场 中世纪 传统城市 社会学
下载PDF
对巴渝历史古镇保护的区域性认识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万民 《重庆建筑》 2003年第4期6-8,共3页
文章从重庆的区域和地理环境入手,讨论“巴”文化的由来、延续和发展,对巴渝地区传统聚居所产生的作用,讨论在巴渝山地、江河环境中传统古镇和建筑形态的一些特征。面对城镇化发展对古镇的保护和文化延续带来的影响,以及今天对古镇保护... 文章从重庆的区域和地理环境入手,讨论“巴”文化的由来、延续和发展,对巴渝地区传统聚居所产生的作用,讨论在巴渝山地、江河环境中传统古镇和建筑形态的一些特征。面对城镇化发展对古镇的保护和文化延续带来的影响,以及今天对古镇保护的客观要求,提出对重庆区域古镇保护工作的一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历史古镇保护 城镇化 建筑形态 古文化遗址
下载PDF
传统聚落社会结构的空间形态表征研究——以安居镇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石亚灵 黄勇 +2 位作者 邓良凯 蔡浩田 邱瑛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35-41,共7页
为探究传统聚落的社会结构构成及其表征的空间形态,以重庆安居镇为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聚落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模型,可视化社会关系结构构成,并分析反映血缘关系的宗祠、地缘关系的会馆、业缘... 为探究传统聚落的社会结构构成及其表征的空间形态,以重庆安居镇为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聚落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模型,可视化社会关系结构构成,并分析反映血缘关系的宗祠、地缘关系的会馆、业缘关系的商会等物质空间物质现状,尝试挖掘与建立传统聚落的社会结构和空间形态的相互联系,进而从现有空间形态反映上分析传统聚落社会结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形态 安居镇
原文传递
基于游客感知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意象评价——以南岳古镇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曹帅强 李敏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5年第1期22-30,共9页
传统聚落是地球表面上较为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定性识别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数理统计方法,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开展对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意象评价。根据南岳古镇景观基因识别结果基础上,采用景观基因感知提取法,构建南岳古镇景观基因意象评... 传统聚落是地球表面上较为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定性识别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数理统计方法,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开展对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意象评价。根据南岳古镇景观基因识别结果基础上,采用景观基因感知提取法,构建南岳古镇景观基因意象评价指标体系;辅以结构式访谈,向游客随机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并结合AHP方法进行南岳古镇景观基因意象的量化测评,对于综合识别该古镇的景观特征并指导社会生产与传承规划实践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南岳古镇的总体景观意象评价结果较高;(2)该古镇是以寿岳宗教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商贸祭祀型古镇,表现了多种独特的景观差异;(3)寿岳文化景观意象的感知程度最高,是该古镇中的优势性基因(主体基因);佛、道、儒等宗教文化景观意象的感知程度次之,是该古镇中的外在唯一性基因;茶文化景观意象的感知程度再次之,是该古镇中的内在唯一性基因;抗战文化景观意象的感知程度最低,是该古镇中的局部唯一性基因。该古镇景观基因的意象主要受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旅游经济、游客自身等因素的主导影响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景观基因 游客感知 意象评价 南岳古镇
下载PDF
基于风水学与GIS技术的传统民居选址比较研究——以重庆龙兴古镇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曹福刚 冯维波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4,F0003,共7页
从自然因素考虑分别以风水学和GIS技术研究重庆龙兴古镇的选址,按照风水学选址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古镇选址,借助ArcGIS、ENVI软件分析古镇选址的适宜性。比较两种选址方法得知,风水学选址更侧重于以定性研究的视角进行选址,而GIS技术选址... 从自然因素考虑分别以风水学和GIS技术研究重庆龙兴古镇的选址,按照风水学选址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古镇选址,借助ArcGIS、ENVI软件分析古镇选址的适宜性。比较两种选址方法得知,风水学选址更侧重于以定性研究的视角进行选址,而GIS技术选址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选址方法。虽然GIS选址比风水选址更具科学性,但风水选址中也存在着合理内容。借鉴两种选址方法并使之有机地结合,为统筹规划与保护传统民居以及现代选址过程中如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学 GIS技术 传统民居 龙兴古镇 选址
原文传递
古镇民居保护与更新原则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波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古镇是历史对居民聚居地的选择,是自然环境与人类千百年来相互交融的结晶。如何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下,把我们的古镇建设成为更加美好、宜人的家园的任务,应该受到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古镇民居的保护与更新,和其他文物古迹、自然生... 古镇是历史对居民聚居地的选择,是自然环境与人类千百年来相互交融的结晶。如何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下,把我们的古镇建设成为更加美好、宜人的家园的任务,应该受到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古镇民居的保护与更新,和其他文物古迹、自然生态的保护利用一样,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民居 保护 更新
下载PDF
基于文化自觉的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武欣 杨和平 +1 位作者 武文溥 陈煜彬 《小城镇建设》 2020年第4期82-87,共6页
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活态地保护与传承,需要居民自觉地进行参与。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非遗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现场调研、案例分... 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活态地保护与传承,需要居民自觉地进行参与。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非遗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现场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沙湾镇提高居民文化自觉意识的手段进行系统总结,指出建立自上而下的保护机制、对传承人及传承队伍进行支持、利用社会传播体系等途径提高居民与非遗的接触度、增强社会组织的推动力及借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式是提高传统村落居民对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自觉意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背景下推进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传统村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居民参与 沙湾镇
下载PDF
龙潭古镇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7
9
作者 赵万民 李泽新 《重庆建筑》 2003年第4期9-13,共5页
本文从总结酉阳龙潭古镇人居环境的构成特点入手,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筑环境等方面,结合山地地域特色与土家族、苗族民族文化特色,提出了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 龙潭古镇 人居环境 土家族 建筑环境 自然环境
下载PDF
传统村落的空心化与AMTR规划设计策略——以尤溪县桂峰村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樊海强 刘淑虎 张鹰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本文以桂峰村为例,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空心化现象与危害:空心化加速了传统民居的损坏,制约着村落环境的改善,造成土地与文化资源的浪费。剖析了传统村落空心化的成因:农业低收益率是根本原因,城镇就业机会是外部拉力,管理不当是直接诱因... 本文以桂峰村为例,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空心化现象与危害:空心化加速了传统民居的损坏,制约着村落环境的改善,造成土地与文化资源的浪费。剖析了传统村落空心化的成因:农业低收益率是根本原因,城镇就业机会是外部拉力,管理不当是直接诱因。针对传统村落的空心化,提出了激活(activation)、蜕变(metamorphosis)、转型(transformation)、重生(rebirth)规划设计策略(AMTR)。激活——重塑产业,激活发展引擎;蜕变——整治美化村貌,实现村落蜕变;转型——推动功能转型;重生——探寻新型发展道路,实现传统村落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心化 桂峰村 AMTR模式
下载PDF
三峡库区传统风貌场镇的重生——以大昌古镇迁建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阎波 谭文勇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6,共5页
以大昌古镇为例,首先指出古镇的独特价值,然后简要地介绍了大昌旧城的现状,随后重点阐述了因为三峡工程,大昌古镇将进行异地迁建,并对迁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如何保护并延续传统风貌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传统场镇 大昌古镇 迁建 重生
下载PDF
以节事活动为触媒的传统城镇文化复兴策略研究——以乌镇与乌镇戏剧节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磊 刘诗棋 《小城镇建设》 2022年第1期69-75,共7页
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决定了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去展望传统城镇的未来。从空间构成到文化内涵,对于当今发展语境下的我国传统城镇文化复兴,我们不仅要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要立足于自身历史与地域的文化特性,做到与世... 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决定了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去展望传统城镇的未来。从空间构成到文化内涵,对于当今发展语境下的我国传统城镇文化复兴,我们不仅要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要立足于自身历史与地域的文化特性,做到与世界文化的共同前行。文章以对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节事活动之一的乌镇戏剧节为切入点,重点解析戏剧节的剧目结构、表演空间及人这三个关键要素,寻找乌镇戏剧节与乌镇的内在关联。最后,通过对乌镇戏剧节这一传统城镇文化复兴的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提出关乎当前传统城镇文化复兴的四大策略,即提升当地居民参与度、丰富地方内涵、优化内容结构和拓展空间广度,并尝试找出一条适合我国传统城镇文化复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性 文化体验 传统城镇 乌镇 乌镇戏剧节
下载PDF
从聚落到城市——西藏泽当城市形成探源 被引量:4
13
作者 焦自云 汪永平 《华中建筑》 2010年第5期108-111,共4页
该文以藏文化发祥地——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的泽当镇为调研对象,探讨泽当镇选址、形成及发展演变的过程,剖析其城市布局及空间格局模式,揭示其独具特色的西藏传统城市的发展规律;藉此带给西藏城镇建设与保护的启示。
关键词 西藏 泽当镇 传统城镇 空间格局 聚落 城市
下载PDF
茶马古道双镇记——兼论传统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翟辉 《华中建筑》 2005年第B07期95-99,共5页
该文介绍了云南省两个茶马古道上的传统城镇——中甸独克宗和丽江束河。作者通过这两个古镇的多方位的描述、比较,特别是旧城更新思路的对比。指出:①传统城镇的现状不容乐观,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实际解决办法刻不容缓;②传统城镇的保护... 该文介绍了云南省两个茶马古道上的传统城镇——中甸独克宗和丽江束河。作者通过这两个古镇的多方位的描述、比较,特别是旧城更新思路的对比。指出:①传统城镇的现状不容乐观,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实际解决办法刻不容缓;②传统城镇的保护不能等待机会而是要创造机会,只有发展才能促保护;③传统城镇的更新要着力挖掘并凸显地方最具特色的文化底蕴;④保护与发展同等重要,把握其中的“度”最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茶马古道 束河 独克宗 传统城镇 更新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云南潞江镇传统村落振兴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海燕 张东强 《重庆建筑》 2023年第4期12-16,共5页
传统村落是见证乡村人居环境演变规律的遗产宝库,潜藏着传统营造智慧和生计策略,是中华农耕文明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家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前沿阵地,探索其振兴路径成为新时期的重点任务。研究以潞江... 传统村落是见证乡村人居环境演变规律的遗产宝库,潜藏着传统营造智慧和生计策略,是中华农耕文明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家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前沿阵地,探索其振兴路径成为新时期的重点任务。研究以潞江镇老城和坪河传统村落为对象,通过漫步叙事方法,以居民简述视角开展传统村落资源禀赋识别,从场所、村域、区域三个尺度解析资源特征和发展问题。基于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背景,提出以多民族共建共荣共享为主线、以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为核心、以自然资源共生与转化为途径、以区域内三产共生共融为骨架和以构建点到点联动机制为经脉的“人村境业制”传统村落乡村振兴路径,同时,基于不同尺度挖掘和识别民族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特征,探索传统村落融合联动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振兴路径 乡村振兴示范区 潞江坝
下载PDF
Spati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ountain Sett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organization : A Case Study of Anju Ancient Town in Tongliang District, Chongqing
16
作者 Xin QU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research and urban design analysis methods, based on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ttlement space of Anju Ancient Town with significant charact...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research and urban design analysis methods, based on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ttlement space of Anju Ancient Town with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mountain settleme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n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ummarized. Finally, appropriat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such as reasonably planning functional zones, breaking through the single structure, and creating a good living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innovation of this study is that it integrates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into the 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mountain settlement space, and discuss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ountain settlement space and the traditional regional context under the modern development concept, so as to seek the benign protection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ountain settlement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mountain settlements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ju Ancient town
下载PDF
区域关联视野中传统市镇聚落景观形态及类型研究——以荆襄历史廊道地区为例
17
作者 许广通 何依 孙亮 《新建筑》 2024年第6期137-143,共7页
传统市镇作为区域历史环境的网络节点和城乡沟通媒介,其聚落形态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关联性和景观整体性。针对当前聚落遗产保护普遍缺乏区域视野与系统观念的问题,从个体聚落转向地理单元、从重点要素转向整体秩序,将传统市镇聚落及其地... 传统市镇作为区域历史环境的网络节点和城乡沟通媒介,其聚落形态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关联性和景观整体性。针对当前聚落遗产保护普遍缺乏区域视野与系统观念的问题,从个体聚落转向地理单元、从重点要素转向整体秩序,将传统市镇聚落及其地景环境视为一个有机互动的景观综合,提出一种“立足区域、观照整体、兼及内外”的区域聚落遗产观和结构关联分析方法,并以荆襄历史廊道地区为例,在区域关联中揭示出四种典型市镇聚落景观形态及其类型特色——围垸堤市、关隘寨市、渡头水市与古道街市,以期为聚落景观遗产的精准保护与特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照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遗产 传统市镇 形态类型 区域关联 荆襄历史廊道
下载PDF
传统文化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存莉 李曦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年第11期125-126,共2页
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将传统文化融入特色小镇可以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注入灵魂,同时可以有效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论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的应用,希望为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特... 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将传统文化融入特色小镇可以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注入灵魂,同时可以有效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论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的应用,希望为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小镇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特色小镇 规划 应用
下载PDF
传统城镇在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保护与更新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晓堂 《山西建筑》 2006年第13期25-26,共2页
对传统城镇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针对传统城镇作为旅游地的各个阶段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更新措施,从而达到传统城镇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传统城镇 旅游开发 旅游地生命周期 保护与更新
下载PDF
乡土文化视野下成都平原传统场镇的空间意象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永黎 沈中伟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年第4期107-111,共5页
成都平原传统场镇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本文归纳了传统场镇空间所具有的山水意象、街市意象与文化共生意象特征并以洛带古镇的更新设计为例,对构成空间意象的实体要素诸如街道、界面、区域、节点与标志建筑的可识别性等方面进行了... 成都平原传统场镇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本文归纳了传统场镇空间所具有的山水意象、街市意象与文化共生意象特征并以洛带古镇的更新设计为例,对构成空间意象的实体要素诸如街道、界面、区域、节点与标志建筑的可识别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在乡土人居环境的建设中,如何营造具有鲜明乡土文化特色的传统场镇空间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 成都平原 传统场镇 空间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