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基于董事会投票的证据 被引量:311
1
作者 叶康涛 祝继高 +1 位作者 陆正飞 张然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39,共14页
本文利用中国特有的强制披露数据,即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对董事会议案发表意见和进行投票的数据,考察了独立董事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及其监督作用。本文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独董并不会公开质疑管理层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Mace(1986... 本文利用中国特有的强制披露数据,即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对董事会议案发表意见和进行投票的数据,考察了独立董事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及其监督作用。本文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独董并不会公开质疑管理层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Mace(1986)对独董投票权属于橡皮图章的描述。然而,当公司业绩不佳时,独董更有可能对管理层行为提出公开质疑;并且,声誉越高、具有财务背景、任职时间早于董事长任职时间的独立董事更有可能对管理层决策提出质疑。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异议独董的公司市场价值也更高。这表明当公司面临危机时,独立董事能够发挥监督作用,并且独立董事的监督行为能够缓解代理问题,提高公司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董事会独立性 董事会投票 公司价值
原文传递
董事网络、独立董事治理与高管激励 被引量:182
2
作者 陈运森 谢德仁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82,共15页
独立董事的治理行为受到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基于"董事在董事会同时任职的直接或间接联结关系"而形成的董事网络,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检验了独立董事的网络特征对其发挥在促进高管激励有效性影响中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 独立董事的治理行为受到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基于"董事在董事会同时任职的直接或间接联结关系"而形成的董事网络,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检验了独立董事的网络特征对其发挥在促进高管激励有效性影响中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公司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相关关系更弱;进一步研究发现,用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解释的高管薪酬部分对未来业绩有促进作用。结论丰富了"网络和治理"研究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网络 高管激励 社会网络分析 独立董事
原文传递
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 被引量:91
3
作者 谭劲松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4-73,共10页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核心和灵魂。本文认为 ,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包括独立董事个体的独立性和独立董事整体的独立性。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也是动态的 ,而且与独立董事的选拔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关 ,恰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核心和灵魂。本文认为 ,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包括独立董事个体的独立性和独立董事整体的独立性。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也是动态的 ,而且与独立董事的选拔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关 ,恰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确保独立董事独立性的重要因素 ,中等程度的激励和中等程度的约束是最佳的“度”。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多数地位是独立董事整体独立性的基本保证 ,独立董事工作条件的配套也是提高独立董事工作效率 (这也是“独立性”的最终目的 )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制度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独立性 工作效率 股份公司
原文传递
我国《公司法》移植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75
4
作者 刘俊海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52,共12页
独立董事制度源于英美国家。我国具有导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土壤 ,新《公司法》应授权公司章程自由选择单层制和双层制 ,寻求良好的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的构成比例 ,完善独立董事的能力建设机制、选拔机制、利益激励机制 。
关键词 公司法 独立董事制度 中国 法律移植 英美法系 外部董事 独立董事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与公司业绩的研究 被引量:86
5
作者 袁萍 刘士余 高峰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32,共10页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特征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采用大样本Panel数据(所有A股上市公司1999~2003年5年共3589组“公司——年度”Panel数据),并引入年份虚拟变量,我们发现:(1)从整体上看,董事会对公...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特征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采用大样本Panel数据(所有A股上市公司1999~2003年5年共3589组“公司——年度”Panel数据),并引入年份虚拟变量,我们发现:(1)从整体上看,董事会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而监事会对公司业绩无显著影响。(2)分项来看,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不同于以往国内用Panel数据得到的独立董事对业绩无明显正向影响或负影响的实证结果);董事的学历水平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董事学历是以往国内实证研究中没有引入的变量);董事人数、两职状态、董事会会议频率、持股董事比率对公司业绩无显著影响;监事会的所有相关变量对公司业绩指标都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董事会 监事会 独立董事
原文传递
国有企业改制、董事会独立性与投资效率 被引量:85
6
作者 刘慧龙 吴联生 王亚平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7-140,共14页
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改制模式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独立董事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续分立公司的大股东代理问题和管理者代理问题比非存续分立公司严重,使得其投资效率显著低于非存续分立公司,独立董事可以减少因大... 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改制模式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独立董事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续分立公司的大股东代理问题和管理者代理问题比非存续分立公司严重,使得其投资效率显著低于非存续分立公司,独立董事可以减少因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而造成的投资不足问题,但没有证据显示独立董事可以减少因管理者代理问题而产生的过度投资问题。上述结果说明,国有企业改制模式和董事会独立性对于国有企业改制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形成机制不同,因而独立董事对其的公司治理作用也有所差异。本文丰富了国有企业改制和独立董事公司治理作用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制 公司治理 独立董事 投资效率
原文传递
机构投资者影响下独立董事治理效率变化研究 被引量:70
7
作者 吴晓晖 姜彦福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5-111,共7页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及混和截面数据模型(PoolingData)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独立董事治理效率的实际影响。发现引入机构投资者后,独立董事治理效率发生显著的提升,而且在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的样本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后...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及混和截面数据模型(PoolingData)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独立董事治理效率的实际影响。发现引入机构投资者后,独立董事治理效率发生显著的提升,而且在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的样本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后一期独立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从而证实了机构投资者在促进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上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结果的政策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发展机构投资者,从而将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变为市场效率的自觉要求,并且由此提高独立董事制度运行效率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机构投资者 绩效 公司治理
原文传递
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监管效果研究——来自财务舞弊的证据 被引量:36
8
作者 杨忠莲 殷姿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6年第1期93-96,F0003,共5页
本文是对我国监管部门2001年以来提出的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执行效果研究。通过对沪深两市2002-2004年51家舞弊公司进行配对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在我国自2002-2004年的执行效果显著于独立董事。为此文章提出了一些政策... 本文是对我国监管部门2001年以来提出的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执行效果研究。通过对沪深两市2002-2004年51家舞弊公司进行配对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在我国自2002-2004年的执行效果显著于独立董事。为此文章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独立董事 财务舞弊
下载PDF
独立董事制度的移植及其本土化——基于对50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46
9
作者 唐跃军 肖国忠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7-130,140,共15页
中国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决定了移植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但是,"二元制"的公司治理及"一股独大"等特殊国情,又决定了中国必须实现独立董事制度的本土化而不能不加改造地全盘照搬国外的做法。基于这样的认识... 中国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决定了移植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但是,"二元制"的公司治理及"一股独大"等特殊国情,又决定了中国必须实现独立董事制度的本土化而不能不加改造地全盘照搬国外的做法。基于这样的认识,文章首先介绍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和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有关作用。然后分析中国移植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从基于中国实际的三个方面,着重探讨如何实现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制度 公司治理 移植 本土化
下载PDF
中国式监事会:安于何处,去向何方?——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再审思 被引量:67
10
作者 郭雳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87,共14页
在我国公司治理体系下,监事会的表现堪称失败。理论上均衡周到的安排实践中却饱受批评,被指形同虚设。作为该项机制的主要形成国和主要继受国,德国与日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系,特别是后者在2002年、2014年两次修法集中展现了制度变迁、现... 在我国公司治理体系下,监事会的表现堪称失败。理论上均衡周到的安排实践中却饱受批评,被指形同虚设。作为该项机制的主要形成国和主要继受国,德国与日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系,特别是后者在2002年、2014年两次修法集中展现了制度变迁、现实考量及利益博弈。通过细致比对,中国式监事会貌合而神离,其失灵主要源于:其一,移植时对制度背景因素的遗失或忽视;其二,立法中过多诉求造成的迷失。此外,我国公司普遍存在的控制权特征也具有制约作用。监事会改革的出路在于简化功能,确立更加单纯而切实的定位。允许公司进行模式选择的做法,也可以被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事会 公司治理 独立董事 职工保护和参与 公司法修改
原文传递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制度的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孙泽蕤 朱晓妹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5年第1期21-29,共9页
独立董事薪酬激励的传统理论解释是委托代理理论,而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要求则与该理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制约了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激励研究。本文从新的角度--专业性和公共监督--对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进行了理论探讨,为独立董事的... 独立董事薪酬激励的传统理论解释是委托代理理论,而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要求则与该理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制约了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激励研究。本文从新的角度--专业性和公共监督--对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进行了理论探讨,为独立董事的激励制度和薪酬制度的研究和实施提供了积极的探索。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研究对独立董事的薪酬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我国独立董事薪酬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薪酬制度 上市公司 委托代理理论 薪酬激励 激励制度 实证研究 性要求 理论探讨 监督
下载PDF
董事会控制、经理报酬与公司经营绩效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亚静 朱宏泉 +1 位作者 黄登仕 周应峰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9,共10页
对影响企业经营者报酬的一些因素--董事会控制、经理个人特征、公司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董事会在对企业主要管理者--经理(CEO)的激励约束机制控制中的作用.基于我国200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中独立... 对影响企业经营者报酬的一些因素--董事会控制、经理个人特征、公司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董事会在对企业主要管理者--经理(CEO)的激励约束机制控制中的作用.基于我国200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经理报酬的相关性都不显著,CEO的双重性与经理报酬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强,董事会、独立董事在公司经理激励约束机制控制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实证结果还表明,经理个人特征对经理报酬的解释能力远大于董事会结构变量和公司经营绩效变量对经理报酬的解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控制 独立董事 CEO双重性 经理报酬 公司经营绩效
原文传递
日本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27
13
作者 吴建斌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5,共7页
2002年5月29日,日本完成战后50余年来规模最大的商法、公司法修改,其一大特色就是引进美国式的独立董事制度,改善日本公司的治理结构。以上市公司为主的大型公司设立独立董事还是强化独立监事,在法律上仅作任意性规定,交由公司自己选择... 2002年5月29日,日本完成战后50余年来规模最大的商法、公司法修改,其一大特色就是引进美国式的独立董事制度,改善日本公司的治理结构。以上市公司为主的大型公司设立独立董事还是强化独立监事,在法律上仅作任意性规定,交由公司自己选择适用;实行独立董事的公司,原来的监事制度随即废除,另设执行经理,而独立董事的责任也有别于其他董事,制度设置颇具合理性。反观我国上市公司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规则,有许多不足。我们应及早吸收他人的经验教训,将我国的制度性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提供科学的法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独立监事 日本式任意规范 经验及启示
原文传递
大股东存在下的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基于内生视角的审视 被引量:50
14
作者 萧维嘉 王正位 段芸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7,共8页
我国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的治理效果一直是学者们感兴趣的话题,但此前的研究一直忽视了独立董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四种模型检验了当大股东存在时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排除内生性之后,独立董事对业绩的影响并不显... 我国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的治理效果一直是学者们感兴趣的话题,但此前的研究一直忽视了独立董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四种模型检验了当大股东存在时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排除内生性之后,独立董事对业绩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当公司存在大股东的时候,公司董事会的构成会受到大股东的控制,从而使得独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大股东 公司业绩 内生性
下载PDF
中国上市银行董事会秘书持股降低了信息披露质量吗?--基于2007-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8
15
作者 翟光宇 武力超 唐大鹏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历来为资本市场发展所重视,而信息披露是身为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董事会秘书的重要职责,因此研究董事会秘书与银行信息披露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Kim和Verrecchia(2001)对信息披露的度量方法,对银行董事会秘...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历来为资本市场发展所重视,而信息披露是身为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董事会秘书的重要职责,因此研究董事会秘书与银行信息披露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Kim和Verrecchia(2001)对信息披露的度量方法,对银行董事会秘书持股是否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银行董事会秘书持股并没有遵循传统观点,不但没有造成信息披露质量下降,相反却使信息披露质量得到了提高;董事会秘书的个人特征没有较好的得到发挥,上市银行整体的信息披露质量没有相应提高。研究表明持股的长期性及城市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较单一可能约束了董事会秘书持股对披露信息的选择,从而减弱了其"内部人控制"效应。建议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及完善董事会秘书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秘书 信息披露 独立董事
原文传递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反思和重构——康美药业案中独董巨额连带赔偿责任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42
16
作者 刘俊海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7,共27页
康美药业案是推动我国独董制度变革的里程碑案例。为激活独董功能、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培育独董职业共同体、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现代化,亟需从立法论、监管论、治理论、控制论、履职论、维权论、裁判论和评价论等八个方面完善独董制度。... 康美药业案是推动我国独董制度变革的里程碑案例。为激活独董功能、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培育独董职业共同体、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现代化,亟需从立法论、监管论、治理论、控制论、履职论、维权论、裁判论和评价论等八个方面完善独董制度。上市公司“独董”仅指“独立非执行董事”。应在《公司法》及配套法规中构建具有可诉性、可裁性和可执行性的独董规范群。独董是董事会决策参与者、公司合规监督者和专业顾问。但独董并非公司治理承重墙。为缓解独董压力,建议独董与公权力、自律监管权和市场力量协同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应激活股东直接民主治理机制。独立性是独董的核心资产。应将独董选择权回归公众股东。要夯实独董专业性赋能机制。独董聘请的中介服务应前置于独董表决。要重构监管者与独董之间新型亲清监管合作关系,强调独董勤勉义务的特殊性,确立中庸折衷的理性独董履职标准,引入独董责任合理减免机制。对2022年证券虚假陈述司法解释中独董无过错认定规则的解释要体现独董友好型理念。应建立独董赔偿责任最高限额。健全独董激励机制,推动津贴市场化改革,导入独董责任强制险,推行独董股权激励计划,鼓励独董职业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独立董事 康美药业 公司治理 责任减免
原文传递
独立董事背景特征、辞职行为与企业价值 被引量:40
17
作者 唐雪松 马畅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共11页
利用2007年-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数据,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辞职时企业价值显著下降,不同背景独立董事辞职时,企业价值下降幅度并不相同。学历较高、具有政府官员或企业高管背景的独立董事辞职时,企业价值下降幅度较大;年龄较... 利用2007年-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数据,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辞职时企业价值显著下降,不同背景独立董事辞职时,企业价值下降幅度并不相同。学历较高、具有政府官员或企业高管背景的独立董事辞职时,企业价值下降幅度较大;年龄较大、具有学者背景或非会计类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辞职时,企业价值下降幅度较小。研究结论表明,不同背景独立董事在影响企业价值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辞职 企业价值
下载PDF
独立董事报酬的决定因素与公司治理特征 被引量:32
18
作者 夏冬林 朱松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5年第4期85-96,共12页
我国上市独立董事的功能受到很多质疑,直接涉及到独立董事获得的报酬的恰当性。本文采用2001—2003年的数据分析影响独立董事报酬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报酬与其声誉、劳动付出正相关,但与公司风险的关系不明确;同时,公司在制定... 我国上市独立董事的功能受到很多质疑,直接涉及到独立董事获得的报酬的恰当性。本文采用2001—2003年的数据分析影响独立董事报酬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报酬与其声誉、劳动付出正相关,但与公司风险的关系不明确;同时,公司在制定独立董事报酬时深受高管报酬的制约。不同治理结构在独立董事报酬上也有明显表现,国有控股公司给予独立董事的报酬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来讲较低,但是国有控股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独立董事报酬正相关,两类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都与独立董事报酬正相关,表明处于弱势地位的第二大股东对独立董事寄予厚望。监管部门要求有一名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报酬上没有体现这种特殊要求。研究结果也意味着,从报酬角度看,独立董事并不是“无功受禄”,但是发挥作用的程度因治理结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报酬 公司治理 决定因素 国有控股公司 第一大股东 研究结果 治理结构 持股比例 2003年
下载PDF
独立董事的网络特征与公司代理成本 被引量:38
19
作者 陈运森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7-76,共10页
以往,独立董事治理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过于关注独立董事的属性特征,使得结论互相矛盾。更有甚者,认为独立董事只是"花瓶"。本文则从独立董事所处董事网络的位置特征出发,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衡量了独立董事在整个董事网络中位... 以往,独立董事治理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过于关注独立董事的属性特征,使得结论互相矛盾。更有甚者,认为独立董事只是"花瓶"。本文则从独立董事所处董事网络的位置特征出发,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衡量了独立董事在整个董事网络中位置的差别及其对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代理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公司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管理层—股东的第一类代理问题及大股东—中小股东的第二类代理问题都越低,但公司的产权背景会削弱这种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地,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公司资产运营越有效率,即代理效率也越高。结论表明,不同董事网络背景的独立董事治理行为是有差异的,这为"独立董事作用之谜"的解决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网络 独立董事 代理成本 社会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产权制度与财权配置——兼议公司财务治理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淑娥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6,共6页
文章通过对企业产权的再认识 ,重新界定了企业财产权属于“他物权”中“用益物权”的一种 ,是明显与“自物权———所有权”相分离的 ,公司中的财权在两个层面 (自物权和他物权 )上均有分布或配置。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财权的静态配置与资... 文章通过对企业产权的再认识 ,重新界定了企业财产权属于“他物权”中“用益物权”的一种 ,是明显与“自物权———所有权”相分离的 ,公司中的财权在两个层面 (自物权和他物权 )上均有分布或配置。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财权的静态配置与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认为 :“财务治理结构”是一种静态的理解 ,具体表现为财权配置结构和利益关系。它是由两类财务治理主体、多维度的财务治理客体及一系列财务治理中的经济利益关系构成 ;而“财务治理”则是从动态上看 ,一方面表现为财权配置中的动态制衡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 ,另一方面表现为新的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加入———融资结构的形成以及对现有资本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文章第三部分专题讨论了当前在公司财务治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阐述了笔者关于独立董事、国企财务治理及财务总监制度的若干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财权配置 动态融资结构调整 独立董事 财务总监 国企财务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