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香酸诱导桉树抗青枯病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冉隆贤 曾令才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5-38,57,共5页
 抑菌测定结果表明:在改良的Kelman平板培养基上,1~20mmol的阿魏酸、香豆酸、香草酸、肉桂酸、磺基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钠对青枯病菌的生长没有影响,因此在用水杨酸钠淋根后,植株抗病性的增强是由于桉树苗木产生诱导抗病性...  抑菌测定结果表明:在改良的Kelman平板培养基上,1~20mmol的阿魏酸、香豆酸、香草酸、肉桂酸、磺基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钠对青枯病菌的生长没有影响,因此在用水杨酸钠淋根后,植株抗病性的增强是由于桉树苗木产生诱导抗病性的结果,而不是该化合物的直接毒性;浓度为5~10mmol的水杨酸钠均可以获得较强的诱导效果,并以接种前5~7d处理桉树苗的诱导抗病性最强;其它的芳香酸对桉树抗青枯病没有诱导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青枯病 芳香酸 诱导抗病性 阿魏酸 香豆酸 香草酸 肉桂酸 磺基水杨酸
下载PDF
透析法制备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彩霞 冯霞 +1 位作者 徐芳 吝保瑞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7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作催化剂和缩合剂,合成聚乙二醇-共轭亚油酸(PEG-CLA)聚合物;以PEG-CLA为载体,采用透析法制备了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利用动态光散射法(DLS)、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能谱(XPS)... 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作催化剂和缩合剂,合成聚乙二醇-共轭亚油酸(PEG-CLA)聚合物;以PEG-CLA为载体,采用透析法制备了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利用动态光散射法(DLS)、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能谱(XPS)表征了紫杉醇胶束的粒径与粒径分布、形貌以及表面组分特性,分别在pH值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和1 mol/L水杨酸钠溶液中进行了紫杉醇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紫杉醇胶束外形大致呈球状,粒径在100 nm左右,且粒径分布较窄。X-射线光电能谱显示,胶束表面没有吸附紫杉醇。在体外药物释放实验中,发现水杨酸钠对紫杉醇的释放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聚合物胶束 水杨酸钠
下载PDF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18-3-18/水杨酸钠胶束体系流变和减阻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方波 邹春昱 +5 位作者 何良好 朱广宇 吕婷阳 卢海伟 王进爽 侯向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丰富和发展表面活性剂减阻体系,研究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8-3-18)与水杨酸钠(NaSal)组成的新型胶束体系的流变和减阻性能。考察了不同浓度胶束体系的流变特性,讨论了该胶束体系的摩擦阻力系数和... 为丰富和发展表面活性剂减阻体系,研究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8-3-18)与水杨酸钠(NaSal)组成的新型胶束体系的流变和减阻性能。考察了不同浓度胶束体系的流变特性,讨论了该胶束体系的摩擦阻力系数和减阻率随广义雷诺数的变化关系,并比较了在光滑管及粗糙管中该体系的减阻效果。结果表明,18-3-18/NaSal胶束体系具有良好的黏弹性、触变性和剪切变稀性。随胶束体系浓度增大,减阻效果提高。对18-3-18/NaSal(5 mmol L 1/10 mmol L 1)胶束减阻体系,存在临界广义雷诺数,最大减阻率为78.5%;对18-3-18/NaSal(7.5mmol L 1/15 mmol L 1,10 mmol L 1/20 mmol L 1)胶束体系在光滑管中的最大减阻率可分别达到82.3%和81.7%。该胶束体系在光滑管中的减阻效果优于粗糙管中的减阻效果,表明18-3-18/NaSal胶束是一种新型减阻胶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水杨酸钠 胶束 减阻 流变性
下载PDF
水杨酸钠对大鼠下丘和听皮层内5-羟色胺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俊秀 李学佩 +1 位作者 刘砚星 马芙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水杨酸钠导致耳鸣动物模型的下丘和听皮层内5-羟色胺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利用微透析技术,在水杨酸钠导致的耳鸣动物模型上,监测水杨酸钠对下丘和听皮层内5-羟色胺系统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水杨酸钠(350mg/kg)引起下丘和听皮层... 目的探讨水杨酸钠导致耳鸣动物模型的下丘和听皮层内5-羟色胺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利用微透析技术,在水杨酸钠导致的耳鸣动物模型上,监测水杨酸钠对下丘和听皮层内5-羟色胺系统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水杨酸钠(350mg/kg)引起下丘和听皮层葡萄糖和乳酸水平显著增高,反映局部神经元活动增加。下丘和听皮层部位5-羟色胺的释放分别在给药后2小时和3小时最高,达到基础值的(268±27)%和(277±24)%。结论本研究表明下丘和听皮层内5-羟色胺水平的升高可能和耳鸣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钠 大鼠 耳鸣 血清素
下载PDF
c-fos及NR2A在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5
作者 贾明辉 秦兆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神经元功能可塑性标记物快反应基因c-fos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亚型NR2A在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探讨听皮层的可塑性变化及其在耳鸣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30只白色Wistar大鼠... 目的通过检测神经元功能可塑性标记物快反应基因c-fos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亚型NR2A在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探讨听皮层的可塑性变化及其在耳鸣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30只白色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耳鸣模型组(12只)、生理盐水组(12只)和空白对照组(6只)。注射水杨酸钠造模并用行为学方法证实动物感受到耳鸣后,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动物听皮层中c-fos和NR2A的表达,并用数字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12只注射水杨酸钠的耳鸣模型组大鼠全部造模成功。c-fos基因的表达产物FOS蛋白主要存在于皮层神经元的胞核,其阳性细胞的数量及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在耳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NR2A受体主要表达在锥形细胞的胞膜上,其阳性细胞的数量、染色强度和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强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耳鸣大鼠听皮层中c-fos和NR2A的表达明显增多,一方面表明神经递质及受体可能参与了耳鸣的发生;另一方面提示耳鸣大鼠听皮层中发生了功能可塑性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在耳鸣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基因 fos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听觉皮质 水杨酸钠
原文传递
分光光度法测定甜蜜素 被引量:12
6
作者 桑宏庆 王丽 王光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分光光度法测定甜蜜素的方法。方法:将甜蜜素中的氮转化为铵,在碱性条件下与水杨酸钠-次氯酸钠反应生成蓝色物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进行定量。结果:吸光值与甜蜜素的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最大吸收波长为658 nm,甜... 目的:探讨分光光度法测定甜蜜素的方法。方法:将甜蜜素中的氮转化为铵,在碱性条件下与水杨酸钠-次氯酸钠反应生成蓝色物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进行定量。结果:吸光值与甜蜜素的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最大吸收波长为658 nm,甜蜜素在0~16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相对标准偏差2.74%~3.94%,平均回收率为94.12%~96.04%。结论:方法准确可靠、易于掌握,适宜饮料、蜜饯等食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蜜素 水杨酸钠 次氯酸钠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水杨酸法检测水质氨氮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芮 刘嘉骥 刘永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0-164,共5页
该氨氮检测方法是对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的改进,通过将50g/L的水杨酸改为150g/L的水杨酸钠,将有效氯为3.5g/L的次氯酸钠溶液改为5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增加了检测试剂的稳定性和贮存时间,同时将氨氮测定上限从1mg/L提高至2.5mg/L,并将... 该氨氮检测方法是对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的改进,通过将50g/L的水杨酸改为150g/L的水杨酸钠,将有效氯为3.5g/L的次氯酸钠溶液改为5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增加了检测试剂的稳定性和贮存时间,同时将氨氮测定上限从1mg/L提高至2.5mg/L,并将显色时间从60min优化为30min,使得此方法更为便捷。该方法的氨氮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准确性和精密度高,加标回收率良好,适用于不同类型水质中氨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水杨酸钠 二氯异氰尿酸钠 便捷
下载PDF
水杨酸钠对豚鼠耳蜗单离外毛细胞游离钙浓度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树华 韩东一 +1 位作者 杨伟炎 姜泗长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63-266,I018,共4页
目的 观察水杨酸钠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 (outerhaircells,OHC)内游离钙浓度 [Ca2 + ]i的影响 ,并对钙通道调控药物的拮抗作用进行观察 ,以深入探讨水杨酸钠耳毒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豚鼠全身麻醉后断头活杀 ,酶 机械法分离获得... 目的 观察水杨酸钠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 (outerhaircells,OHC)内游离钙浓度 [Ca2 + ]i的影响 ,并对钙通道调控药物的拮抗作用进行观察 ,以深入探讨水杨酸钠耳毒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豚鼠全身麻醉后断头活杀 ,酶 机械法分离获得耳蜗单离OHC。 10 μmol/L的Fluo 3/AM负载30min后用ACASUltima型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药物灌流下OHC[Ca2 + ]i的变化。结果 OHC在标准细胞外液灌流过程中 [Ca2 + ]i保持稳定。 1mmol/L水杨酸钠灌流致 8/ 10个细胞的 [Ca2 + ]i明显升高。无钙细胞外液中灌流亦有 10 / 10个细胞 [Ca2 + ]i明显的升高。经 3mmol/L利多卡因作用1h后 ,水杨酸钠灌流不能使细胞 [Ca2 + ]i升高 (n =10 )。盐酸氟桂嗪可以明显阻断水杨酸钠导致的OHC[Ca2 + ]i升高效应 (3/ 12细胞的 [Ca2 + ]i升高 ) ,而尼莫地平无此效应 (7/ 7细胞的 [Ca2 + ]i升高 )。结论 水杨酸钠可以导致OHC[Ca2 + ]i明显增加 ,OHC[Ca2 + ]i升高来源于细胞内钙库的动员和释放。使细胞内 [Ca2 + ]i升高可能是水杨酸钠的耳毒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外毛细胞 水杨酸钠 豚鼠
下载PDF
耳鸣动物行为学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明辉 秦兆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 改进饮水抑制法耳鸣动物模型,为耳鸣研究提供一种更为实用的动物模型。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18只,随机平均分成3组,第1、2组为水杨酸钠组,腹腔注射水杨酸钠,每日350mg/k异,第3组为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时... 目的 改进饮水抑制法耳鸣动物模型,为耳鸣研究提供一种更为实用的动物模型。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18只,随机平均分成3组,第1、2组为水杨酸钠组,腹腔注射水杨酸钠,每日350mg/k异,第3组为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时间为训练前3小时,其中,第1、3组动物在条件反射建立前即开始给药,第2组动物在条件反射消退期开始给药。适应性喂养1周后禁水2天,将干渴的动物置于隔声室内进行条件反射训练,训练只在夜晚进行,隔声室内持续给予背景白噪声,强度为72dB SPL,以背景噪声停止为条件刺激,电击为非条件刺激,将条件刺激出现前后各1min动物的舔水时间作为观察指标。经强化训练后形成“背景噪声停止-舔水减少”的条件反射。最后,所有动物不再给予电击,观察条件反射的消退时间,以判断动物是否产生耳鸣。结果 经过3~5天的条件反射训练,所有动物均建立了稳定的条件反射。在消退期,第1组动物条件反射的消退时间最长,第2组最短,第3组居中,统计分析显示,各组间的差别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大鼠注射水杨酸钠后确实产生了耳鸣。结论 在饮水抑制法耳鸣动物模型的制作过程中,用“舔水时间”代替“舔水率”同样能够证实水杨酸钠造成动物耳鸣,且所需设备简单,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动物模型 水杨酸钠 条件反射
下载PDF
Effect of sodium salicylate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duced by free fatty acids 被引量:10
10
作者 He, Bing Zhao, Sheng +2 位作者 Zhang, Wei Li, Yan Han, Ping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10年第1期49-53,共5页
BACKGROUND: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high-dose salicylates improve free fatty acids (FFAs)-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and beta-cell dysfunction in vitro, but the mechanism remains uncertain. In insulin-resistant rats... BACKGROUND: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high-dose salicylates improve free fatty acids (FFAs)-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and beta-cell dysfunction in vitro, but the mechanism remains uncertain. In insulin-resistant rats, we found that the supplementation of sodium salicylate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of plasma malondialdehyde (MDA), a marker of oxidative stress.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alicylates on oxidative stress levels in insulin-resistant animal models.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odium salicylate on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by which it improves hepatic and peripheral insulin resistance. METHODS: Intralipid+heparin (IH), saline (SAL), or intralipid+heparin+sodium salicylate (IHS) were separately infused for 7 hours in normal Wistar rats. During the last 2 hours of the infusion, hyperinsulinemic-euglycemic clamping was 3 performed with [6-(3)H] glucose tracer. Plasma glucose was measured using the glucose oxygenase method. Plasma insulin and C-peptide were determined by radioimmunoassay. MDA levels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 activity in the liver and skeletal muscle were measured with colorimetric ki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infusion of SAL, IH infusion increased hepatic glucose production (HGP), and decreased glucose utilization (GU) (P<0.05). The elevation of plasma free fatty acids increased the MDA levels and decreased the GSH-PX activity in the liver and muscle (P<0.01). Sodium salicylate treatment decreased HGP, elevated GU (P<0.05), reduced MDA content by 60% (P<0.01), and increased the GSH-PX activity by 35% (P<0.05). CONCLUSIONS: Short-term elevation of fatty acids induces insulin resistance by enhancing oxidative stress levels in the liver and muscle.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anti-inflammatory drug sodium salicylate reduces the degree of oxidative stress, therefore improving hepatic and peripheral insulin resistance. IKK-beta and NF-kappa B provide potential pathogenic links to oxidative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 fatty acids sodium salicylate oxidative stress insulin resistance hepatic glucose production
下载PDF
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C18-4-C18·2Br的流变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洪 叶仲斌 +1 位作者 韩利娟 罗平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81-1085,共5页
对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四亚甲基-1,2-双(十八烷基二甲基烷基溴化铵)(C18-4-C18.2Br)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水杨酸钠质量分数及温度对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和黏弹性的影响。C18-4-C18.2Br溶液的黏度随着质量分... 对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四亚甲基-1,2-双(十八烷基二甲基烷基溴化铵)(C18-4-C18.2Br)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水杨酸钠质量分数及温度对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和黏弹性的影响。C18-4-C18.2Br溶液的黏度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水杨酸钠质量分数的增加,C18-4-C18.2Br溶液的黏度和黏弹性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过程。温度对C18-4-C18.2Br溶液的黏度有较大影响,水杨酸钠的加入可明显提高C18-4-C18.2Br溶液的抗温性。TEM结果表明,适量的水杨酸钠能够促进C18-4-C18.2Br胶束从球形向蠕虫状转变,过量的水杨酸钠又会使蠕虫状胶束向囊泡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黏度 水杨酸钠 流变性
下载PDF
耳鸣模型大鼠听皮层生长相关蛋白-43和细胞骨架活性调节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0
12
作者 苏文玲 赵德安 +3 位作者 高兴强 刘庆华 魏婷婷 赵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检测神经元功能可塑性基因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3)和细胞骨架活性调节蛋白(activity regulated cytoskeleton associated protein,ARC)在水杨酸诱导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耳鸣产生中的作用。... 目的检测神经元功能可塑性基因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3)和细胞骨架活性调节蛋白(activity regulated cytoskeleton associated protein,ARC)在水杨酸诱导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耳鸣产生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白色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水杨酸钠组(8只)、生理盐水组(8只)和空白对照组(8只)。前两组从条件反射建立前开始于每次条件反射训练前2小时分别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mg/kg)和同体积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通过行为学方法证实水杨酸钠组动物感受到耳鸣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动物听皮层中GAP-43和ARC的表达。结果水杨酸钠组大鼠听皮层中GAP-43和ARC蛋白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分别为2.17±0.72、4.90±2.13)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1.05±0.20、1.13±0.42)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96±0.97、1.07±0.70)(P<0.01),而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神经元功能可塑性基因GAP-43和ARC蛋白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增加,推测它们可能在耳鸣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基因 ARC GAP-43 听皮层 水杨酸钠
下载PDF
跳台反射法耳鸣动物行为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恩柱 宋为明 +1 位作者 刘俊秀 潘滔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建立跳台反射法耳鸣动物行为学模型,丰富动物耳鸣的建模方法。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2组:水杨酸组和对照组(每日分别经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350mg/kg/天和生理盐水)。动物于隔音室内进行条件反射训练。经10~14天的强化训... 目的建立跳台反射法耳鸣动物行为学模型,丰富动物耳鸣的建模方法。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2组:水杨酸组和对照组(每日分别经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350mg/kg/天和生理盐水)。动物于隔音室内进行条件反射训练。经10~14天的强化训练后,动物形成“声刺激-跳台逃避”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建立后动物给药,分别记录两组动物在给声期间及刺激间期跳上跳台的次数。结果水杨酸组动物给药后每10次刺激间期中出现的跳台动作为(3.9±1.6)次,经方差分析,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大鼠经注射水杨酸钠后有耳鸣的产生。结论跳台法耳鸣动物模型可有效验证水杨酸动物耳鸣的产生,可为耳鸣的基础研究提供一种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大鼠 模型 动物 水杨酸钠
下载PDF
水杨酸钠对大鼠下丘多巴胺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俊秀 刘轶君 +2 位作者 毛兰群 李学佩 马芙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听觉中枢核团下丘内多巴胺水平的变化在耳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水杨酸钠诱导建立的耳鸣动物模型基础上,利用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活体、动态研究水杨酸钠作用后大鼠下丘内多巴胺水平的变化。结果水杨酸... 目的探讨听觉中枢核团下丘内多巴胺水平的变化在耳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水杨酸钠诱导建立的耳鸣动物模型基础上,利用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活体、动态研究水杨酸钠作用后大鼠下丘内多巴胺水平的变化。结果水杨酸钠引起大鼠下丘多巴胺水平显著性地降低。大约3小时后下丘内多巴胺水平降至最低,达到基础值的49±9%,然后缓慢的升高,大约5小时后恢复到基线水平。生理盐水对照组未引起任何明显的变化。结论大鼠下丘内多巴胺水平的显著性降低可能与水杨酸钠诱导的耳鸣产生有关,这些活体数据为多巴胺这一调节人们精神活动的重要递质参与耳鸣的发生提供直接的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钠 耳鸣 下丘 多巴胺 微透析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铂族金属及其伴生元素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绮萍 王园朝 +1 位作者 刘锦春 程介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9-263,共5页
本文报道以2-(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MBTAE)作柱前衍生试剂,以甲醇/水=82/18(V/V),含 10mmol/L pH 5.0醋酸盐缓冲溶液,10 mmol/L水杨酸钠,5 mmol/L TBA·Br作流动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离测定 Ru(Ⅱ)、Rh(Ⅱ)... 本文报道以2-(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MBTAE)作柱前衍生试剂,以甲醇/水=82/18(V/V),含 10mmol/L pH 5.0醋酸盐缓冲溶液,10 mmol/L水杨酸钠,5 mmol/L TBA·Br作流动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离测定 Ru(Ⅱ)、Rh(Ⅱ)、Pd(Ⅱ)、OS(Ⅳ)、Ir(Ⅳ)、Pt(Ⅱ)、Co(Ⅱ)、Ni(Ⅱ)和Cu(Ⅱ).当S/N=3时,各金属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ng/mL):Ru 2.14,Rh 0.10,Pd 0.46,Os1.11,Ir 1.20,Pt 2.0,Co 0.10,Ni 0.10,CU 0.24.是目前已见报道的反相HPLC分离元素最多,对铂族金属检测灵敏度(包括正相和反相)最高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 高效液相色谱 水杨酸钠 分离
下载PDF
利用微透析技术对利多卡因治疗耳鸣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俊秀 李学佩 +2 位作者 董钰 韩慧婉 刘国诠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0-444,I005,共6页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神经递质学方面的机制。方法 利用微透析技术和微柱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利多卡因对耳鸣动物模型下丘和颞皮层 5 羟色胺 (5 hydroxytryptamine,5 HT)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  2 6只白色Wistar大...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神经递质学方面的机制。方法 利用微透析技术和微柱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利多卡因对耳鸣动物模型下丘和颞皮层 5 羟色胺 (5 hydroxytryptamine,5 HT)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  2 6只白色Wistar大鼠水杨酸钠造模耳鸣 ,显示下丘和颞皮层部位 5 HT的水平显著升高 ,分别在水杨酸钠腹腔注射 2h和 3h升高到基础值的 2 6 8%±2 7% ( x±s,以下同 )和 2 77%± 2 4 % ,通过局部脑组织灌流 ,利多卡因能显著性地降低下丘和颞皮层升高了的 5 HT的水平 ,分别降低至基础值的 85 %± 8%和 92 %± 2 6 %。结论 听觉中枢下丘和颞皮层这两个重要部位 5 HT水平的改变可能与利多卡因抑制耳鸣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技术 利多卡因 治疗 耳鸣 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神经递质学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复合造模法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雨溪 王璐 +3 位作者 龙凯花 刘洋 靳景瑞 张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 评价复合造模法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及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及模型组(n=50)。对照组正... 目的 评价复合造模法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及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及模型组(n=50)。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自由饮用+水杨酸钠隔日灌胃+脱氧胆酸钠隔日灌胃+不定期禁食复合造模法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造模时间为6个月。于造模第3,4,5,6个月比较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病理程度,造模后采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胃泌素17(G-17)。结果 模型组大鼠复合刺激4个月开始出现胃腺体萎缩,5个月出现纤维化,6个月出现胃腺消失及异型增生,1只出现癌变。模型组6只大鼠异常死亡,造模死亡率为1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PGⅠ升高(P<0.05),PGⅠ与PGⅡ比值(PG R)降低(P<0.05),G-17降低(P<0.05)。结论 采用复合造模法制备大鼠CAG模型成功率高,结果较稳定,但制备时间较长,且由于大鼠个体差异,造模进程难以完全统一,所有大鼠均出现胃黏膜萎缩,部分大鼠出现PLGC特征,个别大鼠出现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复合造模法 水杨酸钠 脱氧胆酸钠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下载PDF
水杨酸钠抑制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爽 韦嘉章 +2 位作者 高萌 唐小兰 苏纪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在水杨酸钠致听力下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记录膜片钳技术研究水杨酸钠对急性分离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的影响。结果:水杨酸钠(10~1000μmol/L)作用于大鼠螺... 目的:研究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在水杨酸钠致听力下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记录膜片钳技术研究水杨酸钠对急性分离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的影响。结果:水杨酸钠(10~1000μmol/L)作用于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后,钠电流(INa)的电流幅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该作用具有可逆性。水杨酸钠不改变INa的电压门控特性和稳态激活曲线。结论:水杨酸钠对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INa具有可逆性抑制作用,但不改变钠通道激活的电压依赖特性,这可能与水杨酸钠致听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钠 电压门控钠通道 螺旋神经节神经元 膜片钳技术
下载PDF
微量水杨酸钠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量效关系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安玉香 夏书红 +1 位作者 刘金海 王岸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5,84,共5页
目的:研究微量水杨酸钠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将54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Ⅰ组(按1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实验Ⅱ组(按2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实验Ⅲ组(按30mg/kg... 目的:研究微量水杨酸钠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将54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Ⅰ组(按1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实验Ⅱ组(按2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实验Ⅲ组(按3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实验Ⅳ组(按4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和实验Ⅴ组(按5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每组9只。记录给药后120min每只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仔细观察小鼠一般游泳状态的变化,测定游泳前、后血中乳酸含量。结果:用药剂量在10mg/kg^40mg/kg之间,水杨酸钠可明显延长负重游泳时间、提高游泳速度、减小乳酸堆积(P<0.01),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当用药剂量增至50mg/kg时,药物效应开始下降,只能延长负重游泳时间(P<0.01)、轻度减小乳酸堆积(P<0.05),不能提高游泳速度。结论:微量水杨酸钠对小鼠运动性疲劳有明显的干预作用,水杨酸钠抗疲劳作用的阈剂量为10mg/kg,最大效应剂量为4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钠 抗疲劳 剂量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肾上腺色腙片剂及注射液的有效性安全性回顾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华君 黄磊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11期683-685,共3页
目的分析评估肾上腺色腙片剂及注射液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查阅"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9年)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年)有关肾上腺色腙的临床研究、不良反应报道文献,分析临床研究数据,不良反... 目的分析评估肾上腺色腙片剂及注射液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查阅"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9年)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年)有关肾上腺色腙的临床研究、不良反应报道文献,分析临床研究数据,不良反应严重性。结果肾上腺色腙的临床研究涉及片剂、注射液,所有临床研究未能做到双盲随机对照,片剂文献报道临床有效率为70%~90%,注射液的报道有效率为20%。文献报道不良反应均为注射液所致,作者均推测为其中水杨酸钠所致。结论应加强肾上腺色腙临床研究的设计,肾上腺色腙注射液处方设计合理性欠充分,其不良反应的危险性超过了临床有效性,已有安全性有效性较强的产品可以替代,建议淘汰肾上腺色腙注射液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色腙 注射液 水杨酸钠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