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生态度取向与翻译的选择及策略——谈林语堂《浮生六记》的翻译 被引量:32
1
作者 葛校琴 季正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74,共4页
“文化转向”将翻译研究从语言层次的规定性研究转向文化关照下的描述性研究。林译《浮生六记》说明 ,译本的选择与翻译主体的性格气质、人生态度取向紧密相关。在翻译策略上 ,林译既有归化 ,又有异化 ,并非如温努提认为的那样译者选取... “文化转向”将翻译研究从语言层次的规定性研究转向文化关照下的描述性研究。林译《浮生六记》说明 ,译本的选择与翻译主体的性格气质、人生态度取向紧密相关。在翻译策略上 ,林译既有归化 ,又有异化 ,并非如温努提认为的那样译者选取一种方法并一以贯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浮生六记 翻译选择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从《浮生六记》等作品的英译看翻译规范的运作方式 被引量:25
2
作者 孙会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7-71,共5页
本文通过对《浮生六记》等作品的英译进行分析,发现为了使弱势文化的文本顺利进入处于强势的目的语文化,并较容易地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文本的选定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择的文本一方面不能与目的语文化的各种规范形成激烈... 本文通过对《浮生六记》等作品的英译进行分析,发现为了使弱势文化的文本顺利进入处于强势的目的语文化,并较容易地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文本的选定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择的文本一方面不能与目的语文化的各种规范形成激烈的冲突,另一方面还要符合目的语文化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期待,同时还应能够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需求。翻译策略一般以归化翻译为主、异化翻译为辅,一方面方便目的语读者对原作的理解与接受,另一方面则适度满足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异质性"、"差异性"特征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好逑传 目的语文化 规范 期待规范
下载PDF
文化差异现象在汉译英中的处理——兼评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9-72,共4页
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差异存在可译性。因此 ,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现象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翻译实践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可参照的方法。林氏译本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有下... 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差异存在可译性。因此 ,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现象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翻译实践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可参照的方法。林氏译本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有下面三个特点 :译文在说法上尽量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有时需要保留中国文化的特点 ;有时需要在形式上作适当的变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英译本 《浮生六记》 文化差异 汉译英 英语表达习惯 汉语特点 变通 翻译
下载PDF
寻求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浮生六记》林译本文化翻译策略新解 被引量:17
4
作者 汪宝荣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121,共6页
译者姿态理论是最新的社会翻译学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某些译作的文本细节(尤指选词措辞等翻译决策)体现出一种力图"寻求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为研究者解释译者采用的某些翻译策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本文运用该理论对《... 译者姿态理论是最新的社会翻译学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某些译作的文本细节(尤指选词措辞等翻译决策)体现出一种力图"寻求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为研究者解释译者采用的某些翻译策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本文运用该理论对《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中某些文化翻译策略做出新的解释。通过个案研究发现,林语堂对他视为荣耀的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忠实的保留性翻译策略,对他认为不荣耀的文化信息予以删减或淡化,这体现出其旨在寻求中华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译者姿态理论适用于解释具有中华文化身份的译者从事的中华文化外译实践,其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姿态 寻求文化荣耀 林语堂 《浮生六记》 新解
原文传递
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被引量:11
5
作者 翟红梅 张德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运用"译者中心"论,从译者与原文、原语世界及译语世界三者的关系入手,分析林语堂选择英译《浮生六记》的原因,指出林语堂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具体实施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关键词 译者中心 文本选择 林语堂 《浮生六记》
下载PDF
林语堂“解殖民化”的话语翻译策略:后殖民视阈 被引量:13
6
作者 梁满玲 胡伟华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82,共5页
后殖民翻译理论致力于探寻促进文化交流的新型话语模式,译者的文化身份定位决定了其翻译策略的选择,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后殖民视角,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分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指出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实质上是&qu... 后殖民翻译理论致力于探寻促进文化交流的新型话语模式,译者的文化身份定位决定了其翻译策略的选择,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后殖民视角,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分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指出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实质上是"解殖民化"的话语翻译策略:中国主流诗学考量下的文本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本位的翻译取向和保留"异质性"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策略不仅成就了林语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典籍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起到了积极的推介作用,也对今后中国当代文学的外译具有直接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林语堂 翻译标准 解殖民化 《浮生六记》
原文传递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及其英译《浮生六记》 被引量:8
7
作者 胡兴文 史志康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5-40,共6页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一篇见解深刻独到的翻译论文——《论翻译》里。首先就其论文中阐述的翻译思想本身进行评介,然后以最见其翻译功底的英译作品《浮生六记》为基本素材来分析林语堂是如何把他的翻译思...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一篇见解深刻独到的翻译论文——《论翻译》里。首先就其论文中阐述的翻译思想本身进行评介,然后以最见其翻译功底的英译作品《浮生六记》为基本素材来分析林语堂是如何把他的翻译思想成功地应用于翻译实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翻译思想 《浮生六记》
下载PDF
《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研究述评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福莲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86-88,共3页
学术界对林语堂译《浮生六记》的研究呈现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研究相结合、翻译主体与翻译客体研究相结合的特点,但研究视角相对粗糙、研究方法也有待改善。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林语堂 翻译
下载PDF
林语堂《浮生六记》中文化负载词的语用评估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新 朱艳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具有民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直是翻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语用翻译理论主张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方面达到翻译等效,这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即使从语用评估的角度,以《浮生六... 具有民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直是翻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语用翻译理论主张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方面达到翻译等效,这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即使从语用评估的角度,以《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为例,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语用翻译 《浮生六记》
下载PDF
林语堂《浮生六记》自我改译研究——基于两个英译版本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全功 王娅婷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09-120,160,共13页
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在国内外都广受欢迎。中国发行的版本大多以1939年西风社出版的《浮生六记》为依据,而在国外兰登书屋1942年出版了林语堂用英语创作的《中国与印度的智慧》,其中包含的林译《浮生六记》更为英语读者所熟知。通... 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在国内外都广受欢迎。中国发行的版本大多以1939年西风社出版的《浮生六记》为依据,而在国外兰登书屋1942年出版了林语堂用英语创作的《中国与印度的智慧》,其中包含的林译《浮生六记》更为英语读者所熟知。通过对比1939年与1942年的版本不难发现林语堂对前译进行了许多修改,这些修改大致可分为两类,即译者对译文的进一步润色以及针对不同的发行环境而对译文进行的修改,涉及措辞置换、句子重组、语篇调整、文化负载话语重译等多个方面。林语堂不厌其改、精益求精的翻译家精神以及对接受语境的精准把握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不无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浮生六记》 自我改译 翻译家精神
下载PDF
文化图式理论视域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以林译《浮生六记》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巧玲 张贯之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2-46,共5页
《浮生六记》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其英译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增进中西方间的文化交流。本文以图示理论为基础,以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中出现的... 《浮生六记》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其英译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增进中西方间的文化交流。本文以图示理论为基础,以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为语料,旨在分析文化负载词在文化图示重合、文化图示冲突和文化图示缺省情境下的翻译策略,以期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图示理论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浮生六记》
下载PDF
《浮生六记》的山水园林境界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小青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615-619,共5页
沈复的《浮生六记》笔墨纯净,明莹韶秀,以神写形地呈现出了空灵、幽雅、朴逸、委婉等丰富的境界。他的表达方式十分质朴,却能于质朴中传达出浓厚的江南色彩。江南的清艳与幽微,自然与深婉都展现在了他的笔下。
关键词 《浮生六记》 山水园林 境界
下载PDF
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13
作者 殷鸯 陈科芳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林语堂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杰出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者,其翻译思想别具特色,为中国翻译学界留下了诸多有待深挖的话题。生态翻译学从整体关系论视角出发,可以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林语堂翻译思想研究。本文通过对《浮生六记》英译本的解析,对... 林语堂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杰出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者,其翻译思想别具特色,为中国翻译学界留下了诸多有待深挖的话题。生态翻译学从整体关系论视角出发,可以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林语堂翻译思想研究。本文通过对《浮生六记》英译本的解析,对林语堂在《论翻译》一文中所体现的翻译思想进行生态翻译学诠释。林语堂翻译思想在理论层面体现了翻译标准的“多维整合”、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和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在实践层面则表现为文本选择的“多维适应选择”、文化策略的“汰弱留强”和语言表述的“译有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翻译思想 生态翻译学 《浮生六记》
下载PDF
副文本对自传体散文特征的建构——以《浮生六记》4种英译本为例
14
作者 袁梦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6-30,37,共6页
以《浮生六记》4种英译本的副文本为语料,旨在挖掘并阐释英译副文本对自传体散文的构建价值,主要包括重构历史文化语境,促进跨场域情感共鸣,有效实现跨文化传播等方面。英译副文本研究既有益于拓宽翻译理论的阐释空间,也有助于深入理解... 以《浮生六记》4种英译本的副文本为语料,旨在挖掘并阐释英译副文本对自传体散文的构建价值,主要包括重构历史文化语境,促进跨场域情感共鸣,有效实现跨文化传播等方面。英译副文本研究既有益于拓宽翻译理论的阐释空间,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操控和制约《浮生六记》翻译过程的各种因素,挖掘翻译文本内外的文化内涵和诗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文本 《浮生六记》 翻译 自传体
下载PDF
言无达译——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中的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军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55-59,共5页
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受到许多研究者的赞誉,然认真研读和比对中英文文本,林语堂译本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对原文本浅层理解的错误;由文化、历史原因导致其对文本的理解失误,以及文化背景和翻译手法引发的读者理解障碍;从文学接受和文... 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受到许多研究者的赞誉,然认真研读和比对中英文文本,林语堂译本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对原文本浅层理解的错误;由文化、历史原因导致其对文本的理解失误,以及文化背景和翻译手法引发的读者理解障碍;从文学接受和文化传播角度认为译文中存在解释不充分,导致无法完美地传达出原文体现的情感,以致削弱了文本对读者的感染力。文言文翻译除了要认真研究原文本及相关文化背景,以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愫外,还要考虑读者对译文的接受问题。这是文学翻译和文化传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浮生六记 误解 理解之碍 注解
下载PDF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漪涟 张顺生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8-44,共7页
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一直都是英汉互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给灵活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分析研究林语堂的翻译处理手段表明:林语堂的翻译成功之处在于既注重突显异域语言文化的异质性,又注重突显异... 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一直都是英汉互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给灵活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分析研究林语堂的翻译处理手段表明:林语堂的翻译成功之处在于既注重突显异域语言文化的异质性,又注重突显异域语言文化的艺术性,切合其提出的忠顺美翻译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浮生六记 文化负载词 翻译
下载PDF
关联理论视角下《浮生六记》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笑 《肇庆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7-30,34,共5页
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关联理论翻译观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原文语境和读者的认知环境。《浮生六记》中的文化负载词为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也给翻译工作带来困难。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指导下,林语堂的译文与原文实现了最佳关... 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关联理论翻译观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原文语境和读者的认知环境。《浮生六记》中的文化负载词为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也给翻译工作带来困难。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指导下,林语堂的译文与原文实现了最佳关联,在考虑语境和认知环境的基础上,恰当地将《浮生六记》中的文化负载词译出,成功地把中国文化传播给了西方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浮生六记》 文化负载词
下载PDF
论《浮生六记》陈芸之悲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丽珈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0-23,31,共5页
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时代,女性的命运必然是悲剧性的,因此生活在封建时代的《浮生六记》中的女性,其命运也一定是悲剧性的。本文拟通过陈芸之悲的探析,以期人们对封建时代的女性之悲有较为深入、具体的理解,并进一步认识旧时代旧制度吞... 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时代,女性的命运必然是悲剧性的,因此生活在封建时代的《浮生六记》中的女性,其命运也一定是悲剧性的。本文拟通过陈芸之悲的探析,以期人们对封建时代的女性之悲有较为深入、具体的理解,并进一步认识旧时代旧制度吞噬美好人性之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陈芸
下载PDF
晚清民初小说第一人称叙事的演变——从《从浮生六记》到《沉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静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48-51,共4页
中国小说第一人称叙事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学自觉地发展,又受到近代翻译小说的影响。《浮生六记》、《断鸿零雁记》以及《沉沦》三部带有自叙传性质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小说叙事角度从传统单一的第三... 中国小说第一人称叙事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学自觉地发展,又受到近代翻译小说的影响。《浮生六记》、《断鸿零雁记》以及《沉沦》三部带有自叙传性质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小说叙事角度从传统单一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向现代第一人称叙事转变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叙事 《浮生六记》 《断鸿零雁记》 沉沦
下载PDF
从目的论看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20
作者 钟慧连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于译文预期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决定它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翻译不是纯语言的转换活...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于译文预期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决定它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翻译不是纯语言的转换活动,它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现象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据"目的法则",林语堂在《浮生六记》的英译本中善于兼用归化和异化的方法,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点,达到了两者的满意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译文预期目的 《浮生六记》 归化方法 异化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