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兰州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杨元昊 周继术 +3 位作者 吉红 龚月生 杨娟宁 李维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108,共5页
测定了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在不同温度(15℃、20℃、25℃、30℃、37℃4、2℃、47℃)条件下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各种酶活性的变化均表现为先增高后下降直至不... 测定了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在不同温度(15℃、20℃、25℃、30℃、37℃4、2℃、47℃)条件下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各种酶活性的变化均表现为先增高后下降直至不能检出。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2℃;淀粉酶的最适温度除胃和肝胰脏为37℃外,其他部位均为30℃;脂肪酶的最适温度除后肠为30℃外,其他部位均为25℃。消化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其生活水域的水温,反映出消化酶作为酶蛋白的耐热性。最适温度下,蛋白酶活性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胃;淀粉酶活性前肠>中肠>肝胰脏>胃>后肠;脂肪酶活性中肠>后肠>前肠≈肝胰脏>胃。研究结果还表明,前肠和中肠是兰州鲇消化蛋白的主要部位,中肠是其消化脂肪的主要部位,而前肠是其消化淀粉的主要部位。在消化酶表现出活性的温度范围内,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淀粉酶活性。实验还表明脂肪酶具有活性的温度范围较蛋白酶和淀粉酶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兰州鲇 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活性
下载PDF
宁夏鲇属鱼类一新纪录种——兰州鲇形态学特征描述 被引量:30
2
作者 吴旭东 张奇 +2 位作者 赵红雪 侯玉霞 张文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9,共4页
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在黄河宁夏段采集到一批鲇鱼标本。经鉴定,为鲇属(Silurus)宁夏一新纪录种———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兰州鲇(S.lanzhouensis)与小背鳍鲇(S.m icrodorsalis)、鲇(S.asotus)、大口鲇(S.m eridionalis)、... 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在黄河宁夏段采集到一批鲇鱼标本。经鉴定,为鲇属(Silurus)宁夏一新纪录种———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兰州鲇(S.lanzhouensis)与小背鳍鲇(S.m icrodorsalis)、鲇(S.asotus)、大口鲇(S.m eridionalis)、昆明鲇(S.m ento)、抚仙鲇(S.graham i)相似,但也有显著区别。兰州鲇犁骨齿带左右分离,与小背鳍鲇、鲇、大口鲇犁骨齿带连续相区别;兰州鲇臀鳍鳍条77-86、脊椎骨数目63-68,可与昆明鲇臀鳍鳍条61-72、脊椎骨52-56,抚仙鲇臀鳍鳍条68-74、脊椎骨58-59相区别。此外,兰州鲇卵色为黄色,可作为与黄河中生活的鲇相区别的鉴别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鲇属 兰州鲇 新纪录种 宁夏
下载PDF
兰州鲇肌肉生化成分分析及营养学评价 被引量:32
3
作者 杨元昊 李维平 +3 位作者 龚月生 管薇 王绿洲 杨娟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60,共7页
测定了黄河中上游特有鱼类兰州鲇的肌肉生化成分并对其进行了营养学评价。结果表明,兰州鲇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量分数(17.4±0.7)%,粗脂肪(2.22±1.09)%,粗灰分(1.12±0.09)%,水分(80.4±0.8)%。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 测定了黄河中上游特有鱼类兰州鲇的肌肉生化成分并对其进行了营养学评价。结果表明,兰州鲇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量分数(17.4±0.7)%,粗脂肪(2.22±1.09)%,粗灰分(1.12±0.09)%,水分(80.4±0.8)%。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1.29±3.71)%(质量分数,干样),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10.43±0.47)%,含量最低的为胱氨酸(0.663±0.040)%,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0.24±2.18)%,占氨基酸总量的42.38%,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标准。兰州鲇肌肉中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9.3,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24.62%(干样)。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5.21%,并以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为主。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余12种矿物元素(p<0.05),锌在8种微量元素中含量(10.18mg/kg,鲜样)最高,铁(8.31mg/kg,鲜样)次之,硒含量(0.31mg/kg,鲜样)丰富。从营养学角度,兰州鲇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肌肉 生化成分 营养学评价
下载PDF
兰州鲇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24
4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1 位作者 王远吉 白文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07-410,共4页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了体质量(278.6±26.7)g兰州鲇肌肉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兰州鲇肌肉(鲜样)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水分77.63%,蛋白质17.43%,脂肪3.46%,灰分1.33%,无氮浸出物0.15%。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了体质量(278.6±26.7)g兰州鲇肌肉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兰州鲇肌肉(鲜样)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水分77.63%,蛋白质17.43%,脂肪3.46%,灰分1.33%,无氮浸出物0.15%。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8.28%(质量分数,脱脂干样),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37.15%,占氨基酸总量的47.46%,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2.15,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1.11%,占氨基酸总量的39.74%。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脂肪酸的33.39%,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分别为5.12%、7.65%。微量元素比值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肌肉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兰州鲇与鲇、黄河鲤肌肉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元昊 贺玉良 +6 位作者 周继术 李蕾 王绿洲 杨娟宁 李海滨 陈冰 王艳玲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61,共8页
为深入探究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品质特性,对黄河中兰州鲇、鲇(Silurus asotus)和黄河鲤(Cyrinus carpio)肌肉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兰州鲇肌肉的pH、滴水损失、熟肉率、胶原蛋白、肌原纤维耐折力、黏附性、内聚性... 为深入探究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品质特性,对黄河中兰州鲇、鲇(Silurus asotus)和黄河鲤(Cyrinus carpio)肌肉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兰州鲇肌肉的pH、滴水损失、熟肉率、胶原蛋白、肌原纤维耐折力、黏附性、内聚性、胶黏性、咀嚼性、弹性和回复性等指标与鲇差异不显著(P>0.05),失水率、肌纤维直径和硬度在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兰州鲇肌肉的pH、肌纤维直径、硬度、黏附性、回复性、胶黏性和咀嚼性与黄河鲤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滴水损失、熟肉率、失水率、胶原蛋白、肌原纤维耐折力、内聚性和弹性在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兰州鲇肌肉咀嚼性与硬度呈极正相关,其关系式为:y=0.3651x+25.339(R=0.97);回复性与内聚性呈极正相关,其关系式为:y=0.6279x 0.0929(R=0.91);胶黏性与硬度呈极正相关,其关系式为:y=2.4104x 41.155(R=0.97)。对兰州鲇7个质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6.08%,其中硬度是影响兰州鲇质构特性的主要因素。黄河中兰州鲇和鲇作为鲇属鱼类中形态十分相似的两个物种,在肌肉品质特性上既有很大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不同,这可能与这两种鱼种质特性的异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黄河鲤 肌肉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兰州鲇与鲇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及组织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元昊 王立新 +5 位作者 李学智 周继术 王绿洲 李锋刚 任惠丽 韩改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4-181,共8页
为探究黄河濒危鱼类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点,以鲇(Silurus asotus)为对照,对兰州鲇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兰州鲇与鲇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形态相似,具有肉食性鱼类的... 为探究黄河濒危鱼类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点,以鲇(Silurus asotus)为对照,对兰州鲇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兰州鲇与鲇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形态相似,具有肉食性鱼类的特征。兰州鲇消化道较短,有发达的"U"型胃,胃内皱褶明显,无幽门盲囊,肠道短且粗,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前肠粗大,后肠较细。两种鲇属鱼类都有独立致密的肝脏和胰脏。(2)兰州鲇的比肠长显著大于鲇(P<0.05),比胃重、比肝胰脏重显著低于鲇(P<0.05),但二者的比肠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3)兰州鲇胃的皱襞幅度小于鲇,且环肌层比兰州鲇薄。兰州鲇与鲇前肠的肠黏膜均形成了大量皱襞,肠黏膜、褶皱粗大,但鲇的褶皱分支较细密。兰州鲇与鲇的后肠与前肠相比,肠腔变小,褶皱数量明显减少,高度降低。黏膜层分布有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兰州鲇与鲇的肝脏肝小叶间缺少结缔组织,分界不明显,而兰州鲇肝细胞的密度大于鲇。综上所述,兰州鲇与鲇的消化系统相似,均符合肉食性鱼类消化系统特征,结合消化生理等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的消化能力弱于鲇,这可能是在自然情况下兰州鲇的分布区域及适应性不及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消化系统 组织学 形态学
下载PDF
兰州鲇对4种饲料原料的离体消化率和酶解能力 被引量:12
7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1 位作者 王远吉 白文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5,共5页
采用离体消化法,测定了离体状态下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278.6±26.7)g的胃、肠道及肝胰脏对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等4种饲料原料的消化率和酶解速度。结果显示:离体状态下兰州鲇消化道各部位的消化能力和酶解能力依次为... 采用离体消化法,测定了离体状态下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278.6±26.7)g的胃、肠道及肝胰脏对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等4种饲料原料的消化率和酶解速度。结果显示:离体状态下兰州鲇消化道各部位的消化能力和酶解能力依次为前肠、中肠、肝胰脏、后肠和胃。离体状态下,胃、肠道及肝胰脏对鱼粉的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最高,其次为豆粕、菜粕和棉粕(P<0.05);对鱼粉的酶解速度最高,其次为豆粕、菜粕和棉粕。结果表明,兰州鲇前肠和中肠消化能力较强,饲料的消化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部位;在离体状态下,鱼粉的蛋白易于被各部位酶解产生氨基酸,比其他3种饲料更易被兰州鲇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饲料原料 离体消化率 酶解速度
下载PDF
兰州鲇野生群体和人工繁育群体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旭东 连总强 +2 位作者 侯玉霞 李力 肖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8,共5页
采用19对大口鲇(Silurus meriaionalis)微卫星引物对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野生和人工繁育2个不同群体进行微卫星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2个不同种群检测出11个有效微卫星位点,共94个等位基因;各基因座位间除DQ223153与... 采用19对大口鲇(Silurus meriaionalis)微卫星引物对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野生和人工繁育2个不同群体进行微卫星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2个不同种群检测出11个有效微卫星位点,共94个等位基因;各基因座位间除DQ223153与DQ223150,DQ223177与DQ223182,DQ223164与DQ223176存在一定程度连锁(P<0.05),其余连锁关系不显著。(2)2个种群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28,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887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732,PIC值0.7055,均为高度多态,但人工繁育群体的总扩增位点数和遗传多样性均低于野生群体;(3)两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I)为0.9915,遗传距离(D)为0.0086;各位点F-统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392~0.0754,平均值为0.0205;基因流(Nm)为1.6625。综合结果说明,虽然兰州鲇人工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降低,但两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分化较低,属于同一个种内水平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野生群体 人工繁育群体 微卫星标记 遗传结构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兰州鲇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远吉 任晓月 +2 位作者 冯占虎 齐昂 邱小琮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测定了不同生长阶段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兰州鲇蛋白酶活性大小为: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胃,阶段1[体重(51.9±6.0)g]>阶段2[体重(... 测定了不同生长阶段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兰州鲇蛋白酶活性大小为: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胃,阶段1[体重(51.9±6.0)g]>阶段2[体重(228.6±16.6)g]>阶段3[体重(448.9±26.5)g],且差异显著;淀粉酶活性: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肠,阶段1>阶段2>阶段3,差异显著;脂肪酶活性大小为:后肠>中肠>前肠>肝胰脏>胃,但各阶段差异不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兰州鲇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下载PDF
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兰州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连总强 滚双宝 +3 位作者 李力 张锋 肖伟 吴旭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45,共12页
研究采用高通量第二代测序技术,构建获得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全序列特征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为16523 bp,碱基组成具有高A+T低G+C含量的偏向性,具有脊椎动物... 研究采用高通量第二代测序技术,构建获得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全序列特征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为16523 bp,碱基组成具有高A+T低G+C含量的偏向性,具有脊椎动物典型的结构组成。13个PCG基因中存在2种启动子(ATG、GTG)、3种终止子(TAG、TAA和T或TA)。除t RNA-Ser^(AGN)基因二级结构中DHU臂缺失,其余21个t RNA基因可折叠成典型三叶草结构。12S rRNA二级结构由45个茎环结构组成4个结构域,16S rRNA由54个茎环结构组成6个结构域。含有关键序列标签的控制区(CR)可分为3个不同的结构域:终止序列区(TAS1、TAS2)、中央保守区(CSB-F、CSB-E和CSB-D)和保守序列区(CSB1、CSB2和CSB3)。非编码区含有一段保守的控制轻链复制起始的序列区(O_L)。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和通用标签COX1基因标记可区分兰州鲇同其他鲇形目鱼类种质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线粒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系统发育
下载PDF
磁珠富集法筛选兰州鲇微卫星分子标记 被引量:10
11
作者 魏大为 连总强 +3 位作者 吴旭东 王发新 肖伟 张利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1-796,共6页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又名黄河鲶,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鲇科(Siluridea)、鲇属(Silurus),是我国黄河中上游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俗有“黄河鲶鱼活人参”之称...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又名黄河鲶,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鲇科(Siluridea)、鲇属(Silurus),是我国黄河中上游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俗有“黄河鲶鱼活人参”之称[1]。但由于过度捕捞、水利工程等因素,兰州鲇野生种群数量日益减少,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微卫星标记 磁珠富集 筛选及特征
下载PDF
兰州鲇不同组织同工酶及群体遗传结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元昊 周继术 +6 位作者 李蕾 何力 甘金华 贺刚 张涛 王绿洲 何双恒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9,57,共6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心脏、肝脏、脑、脾脏、肾脏和眼睛等7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醇脱氢酶(ADH)、山梨醇脱氢酶(SDH)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等6种同...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心脏、肝脏、脑、脾脏、肾脏和眼睛等7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醇脱氢酶(ADH)、山梨醇脱氢酶(SDH)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等6种同工酶的表达模式,并对各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6种同工酶在兰州鲇7种组织中的分布均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6种酶共记录出17个基因位点,其中EST-2、EST-3、MDH-3和SDH-2为多态位点;兰州鲇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为23.53%,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4;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137 2和0.105 1,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305 4,杂合子处于过剩状态。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兰州鲇野生群体遗传变异程度较大,但是有效等位基因数偏低,有必要对兰州鲇野生种质资源及时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同工酶 组织特异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多重PCR技术的兰州鲇亲子鉴定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兰兰 邢露梅 +7 位作者 俞兆曦 肖伟 赛清云 刘彦斌 田永华 王燕 刘哲 连总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0-540,共11页
针对目前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种质资源救护保存和良种选育等研究工作中面临的亲子鉴定及系谱管理等问题,研究应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多重PCR与自动测序分型技术,建立了2组四重PCR和2组三重PCR体系,并成功应用于3个家系亲子鉴定中... 针对目前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种质资源救护保存和良种选育等研究工作中面临的亲子鉴定及系谱管理等问题,研究应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多重PCR与自动测序分型技术,建立了2组四重PCR和2组三重PCR体系,并成功应用于3个家系亲子鉴定中。利用Cervus v.3.0软件对110尾兰州鲇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筛选的14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750,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66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24,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已知系谱信息的3个兰州鲇家系的90尾子代和20尾候选亲本进行亲子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双亲基因型未知累积排除概率(CE-1P)、单亲基因型已知累积排除概率(CE-2P)和双亲基因型已知累积排除概率(CE-PP)分别为0.99753092、0.99983971和0.99999964。4组多重PCR累积模拟鉴定率为100%,累积实际鉴定率为83%。采用50尾个体进行双盲验证,利用MEGA7.0对3个家系50尾个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家系94%的个体聚类分析结果与系谱关系一致。研究构建的兰州鲇4组微卫星多重PCR亲子鉴定技术为兰州鲇不同种质混养保存、种质选配扩繁、选育系谱管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微卫星 多重PCR 亲子鉴定
下载PDF
黄河鲇幼鱼对饲料蛋白和能量需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赛清云 王远吉 +1 位作者 吴旭东 邱小琮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58,共6页
以粗蛋白、总能、赖氨酸、非植酸磷为试验因素,各设6个水平,采用均匀设计U6*(64)制成6种配合饲料,饲喂黄河鲇(Silurus lanzhouensis)幼鱼60 d,研究黄河鲇对饲料粗蛋白和能量的需要量。以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值为指标,... 以粗蛋白、总能、赖氨酸、非植酸磷为试验因素,各设6个水平,采用均匀设计U6*(64)制成6种配合饲料,饲喂黄河鲇(Silurus lanzhouensis)幼鱼60 d,研究黄河鲇对饲料粗蛋白和能量的需要量。以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值为指标,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降维分析和优化求解。结果显示:摄食第3组饲料(蛋白质42%,总能19.50 kJ/g)试验鱼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均获得最大值,分别为84.83%、1.02%、2.98;随着饲料中粗蛋白、总能的增加,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黄河鲇幼鱼对饲料粗蛋白的需要量为42.48%~42.96%,对总能的需要量为19.3~19.4 k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鲇(silurus lanzhouensis) 营养需求 粗蛋白 总能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兰州鲇等鱼类肌苷酸的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娟宁 杨元昊 +4 位作者 李蕾 王绿洲 周继术 兀洁 李海滨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3,共4页
为全面了解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品质,建立了兰州鲇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5%pH 6.5~6.8的高氯酸溶液提取,C18反相色谱柱分离,254 nm波长处测定,外标法定量,测定了兰州鲇、鲇(Silurus asotus)、... 为全面了解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品质,建立了兰州鲇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5%pH 6.5~6.8的高氯酸溶液提取,C18反相色谱柱分离,254 nm波长处测定,外标法定量,测定了兰州鲇、鲇(Silurus asotus)、黄河鲤(Cyrinus carpio)3种鱼类肌肉中的肌苷酸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灵敏度高,检出限为2.5×10-4g/kg;加标回收率≥94.0%;方法精密度好,RSD≤2.5%。兰州鲇、鲇和黄河鲤的肌苷酸含量分别为1.18 g/kg、0.733 g/kg和0.504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肌苷酸
下载PDF
兰州鲇生长激素(G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发新 连总强 +3 位作者 吴旭东 魏大为 肖伟 李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5,共6页
利用长片段PCR及T-A克隆技术,从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基因组DNA中首次克隆兰州鲇GH基因全序列并提交至Genbank获得登录号KM215221,同时,使用DNAstar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研究。兰州鲇GH基因全长2 067 bp,由5个外显子和... 利用长片段PCR及T-A克隆技术,从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基因组DNA中首次克隆兰州鲇GH基因全序列并提交至Genbank获得登录号KM215221,同时,使用DNAstar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研究。兰州鲇GH基因全长2 067 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完整编码序列(Complete coding sequence,CDS)为603 bp。5个外显子大小分别为10、140、117、132和204 bp;4个内含子大小分别为229、103、565和103 bp;内含子与外显子的连接区序列遵循基因组成规则。编码区编码1条由2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多肽。5个科8种鲶形目鱼类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区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它们之间GH基因编码区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平均达到了92.4%,其中,兰州鲇和南方大口鲇之间的同源性最高,为99.5%,兰州鲇和革胡子鲇之间的同源性最低,为90.0%,并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同时也表明,GH基因编码区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生长激素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兰州鲇与鲇形态特征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元昊 周继术 +5 位作者 卢玲 李超 吉红 李蕾 王绿洲 王路平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1,共5页
比较了黄河中上游水域中特有鱼类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与鲇(Silurus asotus)主要形态学特征和血清生化指标,以期对兰州鲇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兰州鲇的颌须长/全长显著大于鲇(P<0.05);眼径/全长以及口裂... 比较了黄河中上游水域中特有鱼类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与鲇(Silurus asotus)主要形态学特征和血清生化指标,以期对兰州鲇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兰州鲇的颌须长/全长显著大于鲇(P<0.05);眼径/全长以及口裂宽/全长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兰州鲇眼径显著低于鲇(P<0.05);兰州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显著高于鲇(P<0.05),血清钙(Ca)、磷(P)和白球比(A/G)显著低于鲇(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球比(A/G)、尿素(BUN)、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兰州鲇眼径较小,第一颌须较长,2种鲇在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上存在一定差别,在钙磷矿物营养代谢上有较大差异,而在蛋白与脂代谢强度上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形态特征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砷对兰州鲇组织中代谢酶活性及RNA和蛋白质含量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旭东 连总强 侯玉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3-1078,共6页
采用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安全浓度(1.288 mg/L)条件下亚砷酸钠(NaAsO2)对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脑、鳃、肝脏、肌肉4种组织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RNA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毒21d时,... 采用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安全浓度(1.288 mg/L)条件下亚砷酸钠(NaAsO2)对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脑、鳃、肝脏、肌肉4种组织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RNA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毒21d时,As(Ⅲ)可显著降低4种组织中G-6-PDH和LDH活性、RNA和蛋白质含量(P≤0.05)。撤毒后21d,除脑和肝组织中蛋白质含量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肝脏中G-6-PDH活性超过了对照组水平(P≤0.05)外,其余各组织中G-6-PDH和LDH活性、RNA和蛋白质含量均可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As(Ⅲ)对兰州鲇组织中代谢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致组织细胞RNA损伤和可溶性蛋白质减少,但这种影响是可逆的,撤毒后一定时间内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sO2 兰州鲇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 RNA 蛋白质
下载PDF
兰州鲇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及细胞损伤检测 被引量:7
19
作者 邢露梅 肖伟 +5 位作者 李兰兰 张利平 赛清云 俞兆曦 吴旭东 连总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7-556,共10页
为保护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Chen)种质资源,促进新品种选育,文章开展了兰州鲇精液超低温冻存抗冻剂筛选及程序保存技术研究,并通过精子解冻激活率、核DNA检测、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测技术对冻存效果和冻存损伤情况进行了评测... 为保护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Chen)种质资源,促进新品种选育,文章开展了兰州鲇精液超低温冻存抗冻剂筛选及程序保存技术研究,并通过精子解冻激活率、核DNA检测、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测技术对冻存效果和冻存损伤情况进行了评测。结果表明:兰州鲇精液以10%DMSO为抗冻剂, 4℃平衡20min,–80℃平衡30min后立即置于液氮超低温保存,并于40℃水浴解冻时精子冻存效果较佳,冻精激活率达(75.56±3.91)%。SCGE检测DNA损伤结果显示超低温冻存10d、20d及30d兰州鲇精液的彗星率和损伤系数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检测显示兰州鲇精子明显分头部,中段及尾部3部分,属于单鞭毛型,无顶体,无侧鳍,中心粒相互垂直呈"T"形,鞭毛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冻存结构损伤主要表现为膜损伤,细胞质膜与染色质膜发生破损、折皱、囊泡化或整体脱落,细胞核膜与质膜空隙加大,核发生变形,核质疏散,线粒体结构弥散,线粒体内容物外流,中心粒复合体易位,鞭毛外膜变形脱离,中段位置断裂,微管结构基本完好。研究筛选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可长期有效保存兰州鲇精液,为兰州鲇种质资源保护及今后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精液 超低温冷冻 细胞损伤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野生和养殖兰州鲇肠道菌群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阮超岭 赖章龙 +11 位作者 肖伟 俞兆曦 刘凯 刘彦斌 赛清云 田永华 李敏敏 柳婷 杨立强 杨瑞兰 连总强 王玉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34-1744,共11页
研究以不同生境兰州鲇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菌16S rDNA V3—V4区域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开展不同环境下肠道菌群组成、丰富度、多样性差异和功能预测的研究。实验共分为4组,其中养殖型为池塘组(CT)和网箱组(WX);野生型为陶乐组(TL)和磴口... 研究以不同生境兰州鲇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菌16S rDNA V3—V4区域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开展不同环境下肠道菌群组成、丰富度、多样性差异和功能预测的研究。实验共分为4组,其中养殖型为池塘组(CT)和网箱组(WX);野生型为陶乐组(TL)和磴口组(DK)。结果显示,兰州鲇肠道核心菌门为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核心菌属为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肠道菌群α和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6.5℃较20℃的兰州鲇肠道菌群多样性更高;单一种类的网箱养殖较其他养殖模式的兰州鲇肠道菌群多样性更低。进一步对兰州鲇肠道菌群组成及丰度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CT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与TL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WX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T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野生型两组(P≤0.05),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丰度显著高于WX组和TL组(P≤0.05)。进一步结合环境因子分析表明,温度、pH和氨氮浓度可能是兰州鲇肠道菌群组成和丰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预测的肠道菌群功能表明,不同的环境会影响兰州鲇肠道菌群的代谢能力。综上所述,不同的生长环境对兰州鲇肠道菌群的组成、丰富度和预测的菌群功能具有显著影响,这有助于通过改善pH、温度和氨氮浓度,有效控制兰州鲇肠道菌群,进而降低兰州鲇患病概率和提高兰州鲇苗种的驯食转化率,从而促进兰州鲇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 肠道菌群 多样性差异 功能预测 兰州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