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创造全球化时代的学习文化与教育智慧 被引量:47
1
作者 桑新民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58-65,共8页
本文认为,在以工业文明为背景的20世纪文化、教育土壤中,不可能直接生长出21世纪的学习文化和教育体系。当前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化新环境,正在孕育出新一代教师和学生,但却受到各种现行观念、政策、体制的阻碍和束缚。信息时代学习新文化... 本文认为,在以工业文明为背景的20世纪文化、教育土壤中,不可能直接生长出21世纪的学习文化和教育体系。当前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化新环境,正在孕育出新一代教师和学生,但却受到各种现行观念、政策、体制的阻碍和束缚。信息时代学习新文化的生成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坎坷的过程,为了寻找、选择阻力和代价较少的前进道路,需要具有全球化战略眼光和教育智慧的教育改革家们联合起来,不断总结和提升来自教育实践中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经验,设计和推动教育系统在复杂、渐进的矛盾运动中实现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文章总结了笔者近15年来在学习文化创新中经历的三个阶段,从学习方式的教育哲学视野中提出了"整体生成学习论",和其中所包含的"学习技能整体结构模型";"学校变革的理念和策略模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考试创新模型",并从五个方面概括了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教育 学习文化 学校变革 考试创新 教育智慧
原文传递
“县管校聘”模式下的轮岗教师管理审思 被引量:46
2
作者 操太圣 卢乃桂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3,共6页
教师轮岗交流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教师流动实现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变人才的单位所有制为区域共享机制,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转变,以此化解教师"县管校聘"制度创新所带来的与现有制度的矛盾,... 教师轮岗交流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教师流动实现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变人才的单位所有制为区域共享机制,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转变,以此化解教师"县管校聘"制度创新所带来的与现有制度的矛盾,寻找教师轮岗交流政策之理论基础的合理性。教师管理的系统化策略: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教育公共性理念;坚持整体性决策思维,形成共同治理机制;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优化区域内师资结构;尊重教师发展需求,聚焦学校内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教育公共性理念 教师轮岗交流 学校变革
原文传递
从外在支援到内在发展:教师轮岗交流政策的实施重点探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操太圣 吴蔚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105,共11页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轮岗交流在未来3-5年将制度化、常态化。相关配套措施重外在激励,而流入学校与轮岗教师之间的相互适应多有忽视,这不利于教师对流入学校产生组织认同。文章认为,未来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学校层面,充分发...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轮岗交流在未来3-5年将制度化、常态化。相关配套措施重外在激励,而流入学校与轮岗教师之间的相互适应多有忽视,这不利于教师对流入学校产生组织认同。文章认为,未来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学校层面,充分发挥轮岗教师的专业力量,激发学校内在发展动力的形成,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该政策的既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轮岗 学校变革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挑战、支持与发展:伙伴协作模式下的教师成长 被引量:28
4
作者 操太圣 卢乃桂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7-31,共5页
教育改革需要在教师愿意承担新的角色和责任的基础之上进行。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模式有利于打破学校及教师固有的平衡状态,并在以平等、民主为价值诉求的协作环境中,化解教师面对改革创新的保守态度及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使教师在“... 教育改革需要在教师愿意承担新的角色和责任的基础之上进行。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模式有利于打破学校及教师固有的平衡状态,并在以平等、民主为价值诉求的协作环境中,化解教师面对改革创新的保守态度及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使教师在“高挑战、高支持”的理想情境中获得积极的心理和情绪体验,进而提升其专业知识、能力和自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伙伴协作 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变革
原文传递
新技术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学校变革的核心 被引量:26
5
作者 丁钢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13年第1期3-7,共5页
教育信息化已经呈现从数字革命到教学方式的转变趋向,信息通讯新技术的发展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必将成为学校变革的核心,本文围绕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认知和环境的可变性研究这一核心问题,强调研究基础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为... 教育信息化已经呈现从数字革命到教学方式的转变趋向,信息通讯新技术的发展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必将成为学校变革的核心,本文围绕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认知和环境的可变性研究这一核心问题,强调研究基础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为趋向一种新的教学文化探寻可行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 学习 教学方式 学校变革
下载PDF
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炎轩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61,共4页
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是指影响学校变革发生和发展的诸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或过程。学术界对学校变革的诸动力因素进行了分类和分析,而对学校变革诸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或过程等深层动力机制缺乏研究。本文的研究表明:综合互动... 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是指影响学校变革发生和发展的诸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或过程。学术界对学校变革的诸动力因素进行了分类和分析,而对学校变革诸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或过程等深层动力机制缺乏研究。本文的研究表明:综合互动是学校变革诸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差异概念化、概念文化化和文化制度化是学校变革诸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变革措施 动力机制 管理制度
原文传递
学校变革压力、机制与能力建设策略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东娇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7-56,共10页
学校变革包括适应性变革和转型性变革,具有塑造性、多维性、进步性特征,嵌入、濡化、博弈和平衡是其发生机制。学校发展、公众认同、先进流行、政策环境压力引发变革,也会遭受来自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情感阻力、认知阻力和行为阻力。变革... 学校变革包括适应性变革和转型性变革,具有塑造性、多维性、进步性特征,嵌入、濡化、博弈和平衡是其发生机制。学校发展、公众认同、先进流行、政策环境压力引发变革,也会遭受来自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情感阻力、认知阻力和行为阻力。变革管理者的任务是建设学校组织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变革能力和智慧培育至关重要。益于能力建设的学校变革管理策略包括结果指向、一致性培育、知行重构和力量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变革 变革压力 变革机制 变革管理 能力建设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价值取向及其反思
8
作者 李永涛 程亮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学校变革总会受到某种价值驱动,而不同价值取向将会直接影响学校变革的具体行动与实际成效。因而,从变革的有效性,即学校变革的预期目标与实际达成的角度出发,系统梳理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实践,发现四种具有明显价值倾向的学校变革实践样... 学校变革总会受到某种价值驱动,而不同价值取向将会直接影响学校变革的具体行动与实际成效。因而,从变革的有效性,即学校变革的预期目标与实际达成的角度出发,系统梳理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实践,发现四种具有明显价值倾向的学校变革实践样态,即问题导向、政策驱动、理论引导和综合变革。通过分析不同价值取向下学校变革的内涵与特征,归纳不同取向的学校变革发生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审思不同价值取向下学校变革的正当性及面临的风险,以期为我国未来学校变革提供参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学校变革 价值取向 学校变革正当性 学校变革风险
下载PDF
学校变革中的情绪管理:校长的新挑战 被引量:7
9
作者 操太圣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7,共5页
在崇尚理性的社会里,无论是作为人的校长或教师,还是作为行动的变革或管理,都凸显了其工具理性的一面,而掩藏了其非理性或情绪化的一面。如今,频繁出现的、两极摆动的各类教育改革项目令人无所适从,不仅挑战着人们的智商,更挑战着人们... 在崇尚理性的社会里,无论是作为人的校长或教师,还是作为行动的变革或管理,都凸显了其工具理性的一面,而掩藏了其非理性或情绪化的一面。如今,频繁出现的、两极摆动的各类教育改革项目令人无所适从,不仅挑战着人们的智商,更挑战着人们的情商。因此,管理学校变革中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当前两极化改革模式背景下,从情绪的视角关注学校变革的性质,讨论教师的情感体验,进而探讨校长在情绪管理方面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变革 情绪管理 校长 教育改革
原文传递
谈学校变革动力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韩晓霞 代建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31,共4页
学校变革的动力来自学校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动力要依赖动力机制的运行才能得以呈现和发挥作用,明晰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功能定位、作用方式、运作机理有助于学校变革的深度推进。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功能定位为动力激发、动力聚合、动力维... 学校变革的动力来自学校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动力要依赖动力机制的运行才能得以呈现和发挥作用,明晰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功能定位、作用方式、运作机理有助于学校变革的深度推进。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功能定位为动力激发、动力聚合、动力维持,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作用方式是制度规约、利益驱动、权力赋予、绩效问责。建立学校变革的共同愿景、激发学校变革的正向能量、设计学校变革的实施路径是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运作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变革 动力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学校变革中的管理、领导与治理:类型区别与阶段转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庞庆举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8-13,共6页
当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创造性地落实"治理"理念。结合学校组织及其成员的特殊性,发现阻碍学校变革推进的瓶颈问题是运行重心太高、价值取向模糊、缺乏系统综合思维。为此,本文在理论上通过比较相关概念,进一步厘清&q... 当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创造性地落实"治理"理念。结合学校组织及其成员的特殊性,发现阻碍学校变革推进的瓶颈问题是运行重心太高、价值取向模糊、缺乏系统综合思维。为此,本文在理论上通过比较相关概念,进一步厘清"治理"的理念;在实践上,努力提炼当代学校变革走向治理的转化路径。最后指出,实现治理需要重心下移的运行方式、成人成事的价值取向和综合融通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变革 治理 运行方式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教师能否成为教育变革的主体?——基于结构化理论视角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红艳 卢迎丽 《民族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9,共9页
教师是推动自下而上学校变革和基层教育改革的重要主体。以结构化理论为分析视角,以深度访谈为方法,研究发现,教师参与教育变革存在被动执行者、艳羡观望者、主动担责者、先行领跑者4种不同的角色类型,其中主动担责者与先行领跑者可被... 教师是推动自下而上学校变革和基层教育改革的重要主体。以结构化理论为分析视角,以深度访谈为方法,研究发现,教师参与教育变革存在被动执行者、艳羡观望者、主动担责者、先行领跑者4种不同的角色类型,其中主动担责者与先行领跑者可被视为变革主体,此类教师在变革资源的加持下在一定程度上可突破结构限制,主动实施教育变革行为。其中,反思、系统思维能力是教师成为变革主体的起点与关键能力;信任关系、教师合作社会网络是教师成为变革主体的促进因素。但是,教育权力结构限制、教育管理制度约束、学校变革资源缺失阻碍教师成为变革主体。因此,通过建构合作网络、加固信任关系、破除结构限制等补足所需资源,增强教师能力,为其成为变革主体提供可能空间与持续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变革 结构化理论 教师能动性 学校变革 变革主体
原文传递
学校教育生态变革中的教师参与:价值、问题与路径设计
13
作者 李莉 《教师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0,共7页
本文以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的实践为基础,整体分析了学校教育生态变革中教师参与的内涵、价值,在对教师参与学校良好教育生态建构中关键问题的把握基础上,从“以共同价值理念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生态变革的意识,以深度协同教研培育教... 本文以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的实践为基础,整体分析了学校教育生态变革中教师参与的内涵、价值,在对教师参与学校良好教育生态建构中关键问题的把握基础上,从“以共同价值理念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生态变革的意识,以深度协同教研培育教师参与教育生态变革的素养,以教学改革实践搭建教师参与教育生态变革的平台,以和谐关系打造建构教师参与教育生态变革的支撑”等维度设计了引导教师有效参与学校教育生态变革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 学校变革 教师参与
原文传递
场域:解读学校变革的一种社会学视角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颖东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3,共6页
基础教育的学校变革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目标,它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行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因此对于学校变革的研究不仅需要基于教育学立场的理论思考,还需要将其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进行... 基础教育的学校变革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目标,它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行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因此对于学校变革的研究不仅需要基于教育学立场的理论思考,还需要将其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进行社会学的思考。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恰好为我们深入研究学校变革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社会学视角,通过这个视角,我们能更清晰地理解作为一种"社会事件"的学校变革所具有的真实内涵,由此能更深入地洞察到影响学校变革的社会因素并进而找到促进学校变革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学校变革 教育改革
下载PDF
教育改革“加法逻辑”的审议与批判
15
作者 张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8-64,共7页
以改革来解决改革带来的问题,或将成为滋生新问题的温床,从而陷入改革的“加法逻辑”。简单割裂思维下的自我繁殖、内生动力薄弱造成的改革脱敏和疲劳效应,以及过度寻求确定性导致的“既...又...”思维是“加法逻辑”盛行的内在缘由。... 以改革来解决改革带来的问题,或将成为滋生新问题的温床,从而陷入改革的“加法逻辑”。简单割裂思维下的自我繁殖、内生动力薄弱造成的改革脱敏和疲劳效应,以及过度寻求确定性导致的“既...又...”思维是“加法逻辑”盛行的内在缘由。教育改革“加法逻辑”的消解,并不意味着马上转向“减法”逻辑,而应克服其对立思维,重构教育改革中的复杂性思维与留白思维,激活与培育教育改革主体的内生自觉,悦纳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美丽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学校变革 “加法逻辑” 复杂性思维 内生自觉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校教育发展研究——对一所县域中学变革实践的解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郝琦蕾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11,共7页
在信息化时代,一些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以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继续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对教育部首批"信息化示范校"山西Z中学十多年的学校变革状况进行研究,将其变革分为探索起步、规范发... 在信息化时代,一些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以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继续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对教育部首批"信息化示范校"山西Z中学十多年的学校变革状况进行研究,将其变革分为探索起步、规范发展、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并从学校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组织管理制度等层面进行探析。认为发挥校长领导力和执行力是变革成功的首要因素,教师是影响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构建学习共同体以促进学校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学校变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研究旨在为其他中小学的变革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校变革 教学模式 组织管理 学校文化
下载PDF
学校变革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变革主体的视角 被引量:4
17
作者 伍红林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5-49,共5页
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反思,既可以从宏观层面入手,也可以从变革的"细胞"式构成——学校入手。如果聚焦于学校变革的具体承担者——变革主体,我们会发现变革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冲突、胶着并非不可解决,关键是要强化校长、其他领导... 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反思,既可以从宏观层面入手,也可以从变革的"细胞"式构成——学校入手。如果聚焦于学校变革的具体承担者——变革主体,我们会发现变革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冲突、胶着并非不可解决,关键是要强化校长、其他领导者及教师等变革主体的内在力量,并在变革过程中不断积聚生成的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变革 变革主体 实践智慧
原文传递
学校变革的生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加强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6-30,共5页
基于教育生态的价值取向和研究视角,学校变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校生态过程,是学校生态流量和学校生态格局同时变化的过程。学校变革动力源自学校病理和学校愿景。学校病理是影响学校生态健康持续发展的关系失调。学校愿景是反映学校生... 基于教育生态的价值取向和研究视角,学校变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校生态过程,是学校生态流量和学校生态格局同时变化的过程。学校变革动力源自学校病理和学校愿景。学校病理是影响学校生态健康持续发展的关系失调。学校愿景是反映学校生态主体内心渴望,描绘学校改革目标的具体图景。学校变革过程可分为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每个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变革机理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变革 生态分析 学校变革动力 学校变革过程
下载PDF
教育理论介入学校变革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润洲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1,共5页
在教育改革中,教育理论通过不同的机制介入学校变革。这些机制主要有政府/政策/权力、专家/课题/合作、学校/规划/需求与媒体/舆论/劝导。对于学校变革来说,多元机制并存是教育理论介入学校变革机制优化的前提,而完善各种机制和构建教... 在教育改革中,教育理论通过不同的机制介入学校变革。这些机制主要有政府/政策/权力、专家/课题/合作、学校/规划/需求与媒体/舆论/劝导。对于学校变革来说,多元机制并存是教育理论介入学校变革机制优化的前提,而完善各种机制和构建教育共同体则是教育理论介入学校变革机制优化的途径与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 学校变革 机制
原文传递
乡土文化:现代学校变迁中逝去的挽歌--以南京市栖霞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变革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亮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4,29,共5页
城市是从乡土上生长起来的,城市文化源于乡土文化。现代城市的发展背离了乡土文化的自然纯朴,城市化带来了学校教育的改变,首先是儿童游戏方式的改变。城市化学校教育过于功利化的教学目的、精英化的人才培养取向使基础教育的性质发生... 城市是从乡土上生长起来的,城市文化源于乡土文化。现代城市的发展背离了乡土文化的自然纯朴,城市化带来了学校教育的改变,首先是儿童游戏方式的改变。城市化学校教育过于功利化的教学目的、精英化的人才培养取向使基础教育的性质发生某种程度上的变异。乡土文化的城市化发展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文化的再造。课程与教学是在文化变迁的背景中发生的,研究课程与教学离不开对变迁着的文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 城市教育 学校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