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师实地调研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研究 被引量:97
1
作者 曹新伟 洪剑峭 贾琬娇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1-150,共10页
本文关注了分析师实地调研这一重要的私有信息获取活动,探讨了分析师实地调研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本文发现分析师的实地调研强度越大,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越低,这说明分析师的实地调研可以促进更多的公司特有信息融人股价,提高了资... 本文关注了分析师实地调研这一重要的私有信息获取活动,探讨了分析师实地调研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本文发现分析师的实地调研强度越大,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越低,这说明分析师的实地调研可以促进更多的公司特有信息融人股价,提高了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研发投入较大的上市公司,分析师实地调研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作用更大,这表明在公开信息有限或不足时,分析师实地调研的信息挖掘作用更显著。综上,本文结论表明分析师的实地调研活动可以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本文的研究为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分析师的信息媒介作用提供了有力的经验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分析师行业发展、完善分析师行业规范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师实地调研 私有信息 股价同步性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基础理论分析 被引量:59
2
作者 谢平 程均丽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1,共8页
货币政策透明度是中央银行的政策性私人信息披露,它与信息对称或确定性相对应。如果着眼于货币政策交流问题,它可以划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货币政策信息不对称有两个源泉,一是中央银行的偏好不可观测;一是中央银行拥有信息优势。总体上... 货币政策透明度是中央银行的政策性私人信息披露,它与信息对称或确定性相对应。如果着眼于货币政策交流问题,它可以划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货币政策信息不对称有两个源泉,一是中央银行的偏好不可观测;一是中央银行拥有信息优势。总体上,货币政策透明度包括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决策透明度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不确定性 私人信息 偏好
原文传递
基于R^2的中国股市私有信息套利分析 被引量:74
3
作者 冯用富 董艳 +1 位作者 袁泽波 杨仁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59,98,共11页
R2在统计学中是模型对实证数据拟合优度的度量指标,自Roll(1988)"R2"开创性研究后,R2在金融学研究中得以更为广泛地度量应用。遗憾的是,在对Roll(1988)进一步研究中所进行的大胆理论延伸,造成了R2在金融领域度量标准在经济意... R2在统计学中是模型对实证数据拟合优度的度量指标,自Roll(1988)"R2"开创性研究后,R2在金融学研究中得以更为广泛地度量应用。遗憾的是,在对Roll(1988)进一步研究中所进行的大胆理论延伸,造成了R2在金融领域度量标准在经济意义上的混乱。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解读和评价,采用逻辑演绎的方法推导出R2可作为私有信息套利的度量指标。本文对2005—2007年上证180中的140只股票进行实证研究表明:(1)几乎所有股票都存在着私有信息套利,且60%的股票私有信息套利程度较深。(2)通过面板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私有信息套利的主要变量,发现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限售股比例与R2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股权分置改革完成时间、公司规模与R2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信息 套利 R2
原文传递
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69
4
作者 程啸 《财经法学》 2020年第4期32-53,共22页
我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并基于社会现实的需要而在人格权编系统地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该制度最主要的创新与发展集中在五个方面:第一,明确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将之界定为人格权益;第二,区分私密信息与其他个人信... 我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并基于社会现实的需要而在人格权编系统地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该制度最主要的创新与发展集中在五个方面:第一,明确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将之界定为人格权益;第二,区分私密信息与其他个人信息,明确私密信息的保护中隐私权保护规则与个人信息保护规则的适用关系;第三,统一使用“处理”涵盖个人信息的相关行为,实现对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使用、提供和公开等行为的全面规范;第四,明确了个人信息权益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充分实现对自然人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的保护;第五,明确侵害个人信息的免责事由,有助于很好地实现权益保护与自由维护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人格权益 私密信息 处理 民法典
下载PDF
分析师能有效发挥专业解读信息的作用吗?——基于汉字年报复杂性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66
5
作者 丘心颖 郑小翠 邓可斌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83-1506,共24页
借助汉字环境下的年报复杂性/可读性指标,研究表明:(1)年报复杂性与分析师跟进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中国分析师会积极跟进那些年报较复杂的公司;(2)年报复杂性与分析师预测信息含量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分析师未有效发挥专业... 借助汉字环境下的年报复杂性/可读性指标,研究表明:(1)年报复杂性与分析师跟进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中国分析师会积极跟进那些年报较复杂的公司;(2)年报复杂性与分析师预测信息含量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分析师未有效发挥专业解读信息作用;(3)年报复杂性与分析师预测质量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再次说明分析师在专业解读方面作用有限。最后利用中国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变革的"自然实验",发现分析师跟进年报复杂性高的公司主要源于其过度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师 年报复杂性 私有信息
原文传递
社会失信环境与民营企业成长——来自城市失信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1
6
作者 余泳泽 郭梦华 胡山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7-155,共19页
本文以中国地级城市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社会失信环境的视角出发,以地区佛教寺院数量为工具变量,整合微观层面的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社会失信环境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社会失信环境阻碍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 本文以中国地级城市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社会失信环境的视角出发,以地区佛教寺院数量为工具变量,整合微观层面的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社会失信环境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社会失信环境阻碍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失信环境对于本地区民营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尤其表现在经济更为发达的东中部地区、一二线城市和高收入城市;就企业规模而言,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成长更加受制于本地区的失信环境,而大型民营企业由于其规模和品牌做“背书”,受社会失信环境的影响较小;中间机制检验表明,社会失信环境会通过提高交易成本、加深融资约束程度和阻碍企业创新来抑制本地区民营企业成长。研究结论对于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实施为契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失信 民营企业 交易成本 信息不对称
原文传递
央行沟通、适应性学习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被引量:54
7
作者 郭豫媚 周璇 曹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91,共15页
沟通已成为发达国家央行引导市场预期的主要方式,那么央行究竟是否应该进行沟通,央行沟通是否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适应性学习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央行公共信息和公众私人信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 沟通已成为发达国家央行引导市场预期的主要方式,那么央行究竟是否应该进行沟通,央行沟通是否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适应性学习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央行公共信息和公众私人信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央行沟通影响公众学习和预期的传导机制。这不仅弥补了已有文献中对公众预期形成机制刻画的不足,而且从适应性学习角度为解释央行沟通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一条新机制。研究发现,由于信息噪声和学习偏差的存在,公众预期会偏离理性预期。此时,央行通过提供准确度较高的公共信息不仅能够降低公众可获得信息的噪声,而且能够促进公众的学习过程,降低公众预期偏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央行沟通能够加快适应性学习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的速度,降低福利损失,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央行沟通存在边界。当央行的公共信息不如私人信息准确时,央行沟通反而会增加福利损失。因此,对于目前仍不够重视沟通的中国央行而言,应在提高信息准确度的基础上重视并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从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沟通 适应性学习 货币政策 公共信息 私人信息
原文传递
盲目炒作还是慧眼识珠?——基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挖掘行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5
8
作者 张宗新 杨通旻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150,164,共14页
近年来基金的一些市场炒作行为引致了舆论对其投资行为和专业能力的质疑。本文通过对基金信息挖掘机制的考察来分析上述异质行为背后的本质和逻辑。通过区分不同信息特点的上市公司和不同层面的公司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 近年来基金的一些市场炒作行为引致了舆论对其投资行为和专业能力的质疑。本文通过对基金信息挖掘机制的考察来分析上述异质行为背后的本质和逻辑。通过区分不同信息特点的上市公司和不同层面的公司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总体上显现出一定的信息挖掘能力,但其信息挖掘行为存在结构性差异。对于信息环境较好和基本面波动较小的大市值公司样本而言,基金挖掘关注了与公司价值相关的基本面信息,并通过较强的信息挖掘能力获取了私有信息,是真正的"知情交易者"。但对小市值公司而言,尽管基金对公司特质信息进行了挖掘,但并没有体现出对基本面信息的关注,说明基金对小市值公司的投资更多是基于信息噪音的市场炒作。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定位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市场性质和专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信息挖掘 基本面信息 私有信息
原文传递
机遇、挑战与对策: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变革 被引量:44
9
作者 周美云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16,共7页
人工智能浪潮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教育,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发展机遇:教学层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层面促使教师角色多样化;学生层面有利于私人定制化的来临。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缺乏人文关怀,教师权威遭遇威胁,学生能力... 人工智能浪潮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教育,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发展机遇:教学层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层面促使教师角色多样化;学生层面有利于私人定制化的来临。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缺乏人文关怀,教师权威遭遇威胁,学生能力遇到挑战,个人信息面临泄露等情况。鉴于此,在人工智能时代,回归教学的育人本质是其应有之义,教师"走进"人工智能为其主体之维,健全法规、加强监管是其实现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学变革 私人定制 信息泄露 育人本质
下载PDF
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信息结构下供应链定价和销售努力决策 被引量:44
10
作者 张廷龙 梁樑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77,共10页
本文针对零售商销售努力和销售价格影响需求情况下的制造商-零售商两级供应链,研究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信息结构下供应链的分散决策。基于博弈理论和建模方法,对几种权力结构和信息结构情景建立相应模型,通过理论与数值分析对不同博弈均... 本文针对零售商销售努力和销售价格影响需求情况下的制造商-零售商两级供应链,研究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信息结构下供应链的分散决策。基于博弈理论和建模方法,对几种权力结构和信息结构情景建立相应模型,通过理论与数值分析对不同博弈均衡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随着零售商势力逐步增强制造商利润会逐步恶化;但零售商势力增强能否带来更多利润,取决于需求对价格和销售努力的敏感度、销售努力成本以及信息结构。占优一方可以通过获取对方更多信息来改善自己处境。若占优零售商不得不依赖于对制造商成本先验分布进行决策,当估计的均值大于真实成本时,适度的方差对零售商更有利。最后,讨论了销售努力成本分担的合作机制,针对非合作博弈给出了帕累托改进的合约区间和Nash讨价还价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渠道权力 制造商占优 零售商占优 销售努力 私人信息
原文传递
隐私权与个人信息关系的再思考 被引量:43
11
作者 石佳友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1年第5期81-98,共18页
隐私与个人信息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个人信息是在隐私权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隐私权的本质在于权利人保持其个别特性的"差异权",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个人对其私人事务的决定权,排斥他人的不合理关注或干预。个人信息的本... 隐私与个人信息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个人信息是在隐私权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隐私权的本质在于权利人保持其个别特性的"差异权",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个人对其私人事务的决定权,排斥他人的不合理关注或干预。个人信息的本质则在于确保个人对其信息的控制权,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信息处理过程的透明度。《民法典》关于私密信息的法条竞合模式未能厘清二者的本质及功能差异,未来应通过法解释技术来实现符合立法目的的司法适用。为此,需强调个人信息规则的特别法属性及优先适用地位,并将隐私权中的私密信息限定为身份识别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个人信息 私密信息 合理期待 法条竞合
下载PDF
《民法典》与信息社会——以个人信息为例 被引量:40
12
作者 王洪亮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4,共12页
从信息社会的基本内涵、特征出发,处理个人信息问题时需协调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流动的关系,构建政府、信息处理者以及信息主体之间共生共存关系。首先,《民法典》第1034条规定了比较窄的个人信息范围,没有完全反映技术的发展,也没有完... 从信息社会的基本内涵、特征出发,处理个人信息问题时需协调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流动的关系,构建政府、信息处理者以及信息主体之间共生共存关系。首先,《民法典》第1034条规定了比较窄的个人信息范围,没有完全反映技术的发展,也没有完全覆盖信息主体的核心利益。其次,《民法典》将个人信息分为私密信息、公开信息以及一般个人信息,对于私密信息,通过隐私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双重保护,但双重保护会带来规则之间的冲突,也没有必要性。依据《民法典》,信息主体享有查询、复印、更正以及删除等权利。这些权利均不构成对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流动的障碍,属于信息主体的核心利益。最后,《民法典》第1035条规定了收集、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的原则。适用该规则的主体既包括信息收集者,也包括信息处理者,甚至包括信息处理各个环节的主体。信息处理者在收集、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合法、正当、必要且最小够用。最为重要的是,信息处理者在收集、处理个人信息时,须取得信息主体的同意。知情同意是信息主体的核心利益,不可让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信息主体 私密信息 信息控制者 信息处理者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特征与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 被引量:41
13
作者 徐媛媛 洪剑峭 曹新伟 《投资研究》 2015年第1期121-136,共16页
关于分析师实地调研的话题近年来受到市场各方面的关注,从分析师实地调研动机来看,分析师倾向去什么样的上市公司实地调研呢?本文以2009-2012年被分析师跟踪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来回答此问题。实证发现,分析师倾向去机构投资者关注... 关于分析师实地调研的话题近年来受到市场各方面的关注,从分析师实地调研动机来看,分析师倾向去什么样的上市公司实地调研呢?本文以2009-2012年被分析师跟踪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来回答此问题。实证发现,分析师倾向去机构投资者关注度更高、盈利能力更强、经营不确定性更大、公开信息披露质量更好、实地调研距离更近以及公司规模更大的上市公司实地调研。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分析师实地调研背后的动机,以帮助投资者更为全面的解读分析师研究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实地调研 公司特征 私有信息
原文传递
《民法典》视域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 被引量:40
14
作者 喻海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8,共8页
作为重要的前置法,《民法典》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必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关于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立法思路,将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特别是政策把握产生重大影响。关于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设... 作为重要的前置法,《民法典》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必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关于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立法思路,将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特别是政策把握产生重大影响。关于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设定,将直接影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前提要件"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认定和其他构成要件的把握。关于个人信息的范围界定,特别是私密信息和非私密信息以及公开信息与非公开信息的划分,将直接影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对象界定和其他构成要件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私密信息 公开信息 司法适用
下载PDF
债券市场的评级信息能改善股票市场信息环境吗?——来自分析师预测的证据 被引量:38
15
作者 林晚发 赵仲匡 +1 位作者 刘颖斐 宋敏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6-185,共20页
本文研究发现,信用评级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同时没有减少分析师预测的私有信息,即信用评级信息能够改善股票市场信息环境。具体地,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发现,信用评级能显著提高分析师预测精度、降低分析师预测... 本文研究发现,信用评级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同时没有减少分析师预测的私有信息,即信用评级信息能够改善股票市场信息环境。具体地,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发现,信用评级能显著提高分析师预测精度、降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与乐观偏差,且这种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低能力分析师跟踪的企业以及外资参股的评级机构中更加显著,这说明信用评级向分析师提供了新的信息。进一步地,信用评级只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对私有信息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也不影响分析师的调研行为,上述结论表明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并不影响分析师拥有私有信息的优势,且信用评级机构与分析师之间存在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因此,金融监管应该加强对评级机构尽职调研的要求,充分发挥信用评级机构的信息中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分析师预测 公共信息 私有信息
原文传递
个人私密信息的再厘清——从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关系切入 被引量:34
16
作者 许可 孙铭溪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1年第1期3-19,共17页
随着数字社会的来临,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交叠不可避免。2021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二元化架构,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合理界分二者的内涵、范围并施以相适应的保护方式,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数字社会的来临,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交叠不可避免。2021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二元化架构,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合理界分二者的内涵、范围并施以相适应的保护方式,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法律规定的重合领域,“个人私密信息”是化解该问题的关键。通过“不愿为他人知晓”(主观要件)和“信息的私密性”(客观要件)的解释论建构,既坚持逻辑融贯又保持弹性、既包含核心外延又兼具场景内容的“个人私密信息”概念,不但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下的个人敏感信息和一般个人信息相区隔,而且积极回应了产业发展、社会交往和公共利益的多种诉求,必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奠定实践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 个人信息 敏感信息 私密信息 隐私合理期待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私人信息、散户投资者情绪与IPO首日回报率 被引量:33
17
作者 陈鹏程 周孝华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44,共8页
针对影响IPO首日回报率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因素,本文将机构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和散户投资者的情绪结合起来,以我国新股发行市场为背景建立模型,对IPO破发或抑价产生的微观机制给出一种理论上的解释。模型结论表明:IPO是否破发主要取决... 针对影响IPO首日回报率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因素,本文将机构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和散户投资者的情绪结合起来,以我国新股发行市场为背景建立模型,对IPO破发或抑价产生的微观机制给出一种理论上的解释。模型结论表明:IPO是否破发主要取决于散户投资者的情绪,而不是机构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并且散户投资者情绪越乐观,IPO破发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发现IPO首日回报率与散户投资者情绪正相关,与机构投资者的私人信息负相关。以2010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且披露网下具体报价情况的477家IPO公司为样本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了模型结论。研究结果对于如何提高IPO发行效率提供了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私人信息 散户投资者情绪 IPO首日回报率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保护法》视野下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益的相互关系——以私密信息的法律适用为中心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建文 时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7,共12页
个人信息权益究竟属于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抑或是一项独立的权利,在理论上尚存争议。我国在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模式上经历了从一体化保护到逐渐分离,再到《民法典》对二者进行严格区分的制度变迁。这种严格的区分保护在实践中面... 个人信息权益究竟属于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抑或是一项独立的权利,在理论上尚存争议。我国在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模式上经历了从一体化保护到逐渐分离,再到《民法典》对二者进行严格区分的制度变迁。这种严格的区分保护在实践中面临个人信息的私密性检验难题、私密信息与敏感信息的关系难题、非私密信息保护力度的降低问题等。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实施后,应当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调整领域分别界定为社会交往关系和个人信息处理关系,突出强调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在私密信息处理中的优先适用地位,并将作为隐私权保护客体的私密信息限缩为自然人在个人或家庭事务场景中处理的私密信息,以实现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融合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个人信息 私密信息 区分保护 一体化保护
下载PDF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和演化路径:一个理论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葛立新 张国光 郭新强 《金融监管研究》 2012年第8期41-55,共15页
针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我国民间金融的内生理论,并依此分析了民间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和演化路径。研究发现,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内生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大型(国有)银行的融资供给之间的融资缺口;... 针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我国民间金融的内生理论,并依此分析了民间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和演化路径。研究发现,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内生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大型(国有)银行的融资供给之间的融资缺口;民间金融的演化趋势是从互助性金融组织发展为盈利性金融组织,最终融入正式金融体系。其政策启示是,解决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方法是在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同时,规范民间金融发展,而政府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应重在营造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保护中小(民营)企业的内源融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金融 资源禀赋 内生机制 体制内金融支持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Privacy Computing: Concept, Computing Framework,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被引量:24
20
作者 Fenghua Li Hui Li +1 位作者 Ben Niu Jinjun Che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9年第6期1179-1192,共14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personalized ser- vices, huge amounts of data are accumulated by large internet companies in the process of serving users. Moreo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personalized ser- vices, huge amounts of data are accumulated by large internet companies in the process of serving users. Moreover, dynamic data interactions increase the intentional/unintentional persistence of private infor- mation in different information systems. However, problems such as the cask principle of preserving pri- vate information among different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he dif culty of tracing the source of privacy viola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refore, existing privacy-preserving schemes cannot pro- vide systematic privacy preservation.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links of the information life-cycle, such a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torage, processing, distribution, and destruction. We then propose a the- ory of privacy computing and a key technology system that includes a privacy computing framework, a formal de nition of privacy computing, four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privacy computing, ffect algorithm design criteria, evaluation of the privacy-preserving effect, and a privacy computing language. Finally, we employ four application scenarios to describe the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privacy computing, and discuss the prospect of future research trends. This work is expected to guid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user privacy preservation within open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vacy computing private information description Privacy 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privacy-preserving effect Privacy computing langua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