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且非盲的临床试验中,将吉西他滨、顺铂、强的松和沙利度胺(GDPT)与标准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分别应用于初诊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2016年初诊为P...目的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且非盲的临床试验中,将吉西他滨、顺铂、强的松和沙利度胺(GDPT)与标准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分别应用于初诊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2016年初诊为PTCL的89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CHOP方案组(44例,接受CHOP方案治疗,8例在治疗中出组)和GDPT方案组(45例,接受GDPT方案治疗)。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主要研究终点,总生存期(OS)及应答率为次要研究终点,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研究,并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在81例患者中,GDPT组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CHOP组(64.4%比44.4%,P<0.05),GDPT组2 a PFS(62.2%比36.1%)和2 a OS(71.1%比50%)高于CHOP组(均P<0.05)。结论对于初诊的PTCL患者,GDPT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时,预后优于CHOP方案,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治疗PTCL的一线方案。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PTCL)患者记忆T细胞(CD45RO+T)以及初始T细胞(CD45RA+T)在外周血中的不同分布特点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7例PTCL患者,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目的: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PTCL)患者记忆T细胞(CD45RO+T)以及初始T细胞(CD45RA+T)在外周血中的不同分布特点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7例PTCL患者,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通过比较PTCL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外周血中CD45RO+T、CD45RA+T的分布差异,分析不同临床分期的PTCL患者外周血中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PTCL患者的淋巴结中T细胞抗原呈多样性表达,以CD4+为主要免疫表型,无B细胞相关抗原表达;患者组外周血CD4+/CD8+、CD4+CD45RO+T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CD4+CD45RA+T、CD8+CD45RA+T、CD8+CD45RO+T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I/II期PTCL患者外周血CD4+/CD8+、CD4+CD45RO+T显著高于III/IV期患者(P<0.05),CD4+CD45RA+T、CD8+CD45RA+T、CD8+CD45RO+T显著低于III/IV期患者(P<0.05)。结论:CD45RO+T和CD45RA+T在PTCL患者中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针对其不同分布情况制定相应PTCL的处理方案,可提高PTCL的确诊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应用CHOPE与CHOPE-L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PTCL-U)的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月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65例PTCL-U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CHOPE与CHOP...目的:评价应用CHOPE与CHOPE-L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PTCL-U)的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月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65例PTCL-U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CHOPE与CHOPE-L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20例应用CHOPE方案治疗,完全缓解(CR)4例(20.0%),部分缓解(PR)5例(25.0%),总有效率(OR)为45.0%;1、2、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5.0%、40.0%及15.0%。45例应用CHOPE-L方案治疗,CR 12例(26.7%),PR 19例(42.2%),OR为68.9%;1、2、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2.2%、62.2%及40.0%。 Ann Arbor分期Ⅰ~Ⅱ期、结外侵犯0~1个、无骨髓侵犯、Ki-67≤50%及应用CHOPE-L方案的患者较Ann Arbor分期Ⅲ~Ⅳ期、结外侵犯≥2个、有骨髓侵犯、Ki-67〉50%及应用CHOPE方案的患者化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状况评分(ECOG评分)0~1分、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Ki-67≤50%及应用CHOPE-L方案化疗的患者较ECOG评分2~4分、IPI评分〉2分、Ki-67〉50%及应用CHOPE方案化疗的患者3年生存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是本组病例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PTCL-U是一类预后不良的疾病,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的应用提高了化疗有效率及3年生存率,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Ann Arbor分期、结外侵犯、骨髓侵犯、Ki-67及化疗方案是影响近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患者的ECOG评分、IPI评分、Ki-67及化疗方案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且非盲的临床试验中,将吉西他滨、顺铂、强的松和沙利度胺(GDPT)与标准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分别应用于初诊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2016年初诊为PTCL的89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CHOP方案组(44例,接受CHOP方案治疗,8例在治疗中出组)和GDPT方案组(45例,接受GDPT方案治疗)。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主要研究终点,总生存期(OS)及应答率为次要研究终点,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研究,并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在81例患者中,GDPT组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CHOP组(64.4%比44.4%,P<0.05),GDPT组2 a PFS(62.2%比36.1%)和2 a OS(71.1%比50%)高于CHOP组(均P<0.05)。结论对于初诊的PTCL患者,GDPT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时,预后优于CHOP方案,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治疗PTCL的一线方案。
文摘目的: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PTCL)患者记忆T细胞(CD45RO+T)以及初始T细胞(CD45RA+T)在外周血中的不同分布特点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7例PTCL患者,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通过比较PTCL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外周血中CD45RO+T、CD45RA+T的分布差异,分析不同临床分期的PTCL患者外周血中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PTCL患者的淋巴结中T细胞抗原呈多样性表达,以CD4+为主要免疫表型,无B细胞相关抗原表达;患者组外周血CD4+/CD8+、CD4+CD45RO+T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CD4+CD45RA+T、CD8+CD45RA+T、CD8+CD45RO+T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I/II期PTCL患者外周血CD4+/CD8+、CD4+CD45RO+T显著高于III/IV期患者(P<0.05),CD4+CD45RA+T、CD8+CD45RA+T、CD8+CD45RO+T显著低于III/IV期患者(P<0.05)。结论:CD45RO+T和CD45RA+T在PTCL患者中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针对其不同分布情况制定相应PTCL的处理方案,可提高PTCL的确诊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文摘目的:评价应用CHOPE与CHOPE-L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PTCL-U)的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月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65例PTCL-U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CHOPE与CHOPE-L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20例应用CHOPE方案治疗,完全缓解(CR)4例(20.0%),部分缓解(PR)5例(25.0%),总有效率(OR)为45.0%;1、2、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5.0%、40.0%及15.0%。45例应用CHOPE-L方案治疗,CR 12例(26.7%),PR 19例(42.2%),OR为68.9%;1、2、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2.2%、62.2%及40.0%。 Ann Arbor分期Ⅰ~Ⅱ期、结外侵犯0~1个、无骨髓侵犯、Ki-67≤50%及应用CHOPE-L方案的患者较Ann Arbor分期Ⅲ~Ⅳ期、结外侵犯≥2个、有骨髓侵犯、Ki-67〉50%及应用CHOPE方案的患者化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状况评分(ECOG评分)0~1分、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Ki-67≤50%及应用CHOPE-L方案化疗的患者较ECOG评分2~4分、IPI评分〉2分、Ki-67〉50%及应用CHOPE方案化疗的患者3年生存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是本组病例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PTCL-U是一类预后不良的疾病,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的应用提高了化疗有效率及3年生存率,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Ann Arbor分期、结外侵犯、骨髓侵犯、Ki-67及化疗方案是影响近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患者的ECOG评分、IPI评分、Ki-67及化疗方案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