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袭警罪限缩适用研究
1
作者 杨素素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8期112-117,共6页
自《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以来,涉及袭警罪的案件数量激增,司法实践中对于袭警罪构成要件的理解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袭警罪的适用存在泛化问题,且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为了加强人民警察执法的权威性和正当性,实现... 自《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以来,涉及袭警罪的案件数量激增,司法实践中对于袭警罪构成要件的理解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袭警罪的适用存在泛化问题,且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为了加强人民警察执法的权威性和正当性,实现和谐的警民关系,同时防止袭警罪成为“口袋罪”,应当对袭警罪的适用进行合理限缩。袭警罪的保护法益应当仅包括警察的执法权,而不包括警察的人身安全;袭警罪中的“暴力”应达到警察轻微伤及以上的程度;行为人实施的直接针对物而间接伤害警察人身的暴力行为属于袭警罪中的暴力;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中“正在”的理解应结合警察公务的关联行为进行实质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袭警罪 暴力袭警 执行公务 人民警察
下载PDF
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蒋传东 宋之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33-136,共4页
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践行“四种形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发挥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高校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 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践行“四种形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发挥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高校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队伍建设不够扎实、职责定位不够明确、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从激发履职内生动力、提高履职业务能力、夯实履职制度基础、推动履职有为有畏等四个方面提出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纪检委员 履职
下载PDF
人民银行县支行有效发挥职能作用探讨——基于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天安 覃毛 +7 位作者 凌维聪 林春蕾 李广华 黄志星 莫微微 刘唐意 陆素洁 黄家奎 《区域金融研究》 2010年第6期48-51,共4页
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的主要工作职责集中体现为提供"金融服务",并在反馈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中大有可为。本文以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为切入点,总结基层人民银行在推进农村金融服务... 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的主要工作职责集中体现为提供"金融服务",并在反馈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中大有可为。本文以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为切入点,总结基层人民银行在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中的作用,得出基层人民银行履行职责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支行 履职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基层寿险机构反洗钱履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
作者 梁飞越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3-76,共4页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要求和指导下,保险机构普遍建立了反洗钱组织架构及配套的工作制度。文章着眼于市级基层寿险机构的反洗钱工作现状,对目前存在的组织保障力度欠缺、业务条线执行不严、客户配合度不高、员工发展空间受限和信息获取困...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要求和指导下,保险机构普遍建立了反洗钱组织架构及配套的工作制度。文章着眼于市级基层寿险机构的反洗钱工作现状,对目前存在的组织保障力度欠缺、业务条线执行不严、客户配合度不高、员工发展空间受限和信息获取困难等共性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针对性地从加强组织管理、落实代理人职责、加大信息保密与反洗钱宣传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拓宽信息获取渠道等角度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洗钱 基层寿险机构 组织保障 履职
下载PDF
浅谈行政监察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地位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凯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92-93,共2页
行政监察在企业管理和企业监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立一个高效、廉洁、公正的行政执法系统,对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和政府机关勤政、廉政具有重要意义。行政监察作为一种内部监督机制,是企业系统内的廉洁自... 行政监察在企业管理和企业监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立一个高效、廉洁、公正的行政执法系统,对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和政府机关勤政、廉政具有重要意义。行政监察作为一种内部监督机制,是企业系统内的廉洁自律行为,是任何外部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它有效地扼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保持队伍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监察 廉洁自律 履行职责
下载PDF
基层干部履职压力影响因素及路径优化研究
6
作者 谢丹妮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7-33,共7页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干部是社会治理干部队伍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基层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新时代基层干部在履职中面临角色超载问题、形式主义问题、激励约束问题、思想能力问题等挑战。分析形成这些挑战的深层次原因是环...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干部是社会治理干部队伍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基层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新时代基层干部在履职中面临角色超载问题、形式主义问题、激励约束问题、思想能力问题等挑战。分析形成这些挑战的深层次原因是环境、制度、个体等综合因素影响。其中,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为传统治理理念转变、治理环境复杂化、治理方式滞后等;制度因素体现为正向激励失衡、问责压力加大等;个体因素体现为基层干部能力有待提升、担当不够等。可通过优化基层干部履职环境、完善基层干部履职制度,以及提升基层干部履职素质本领等路径,促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以及社会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基层干部 履职
下载PDF
广西大学生村官履行职责的现状及对策
7
作者 张明媚 《贺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9-72,共4页
"大学生村官"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在新形势下,农村改革面临着诸多困难,大学生村官在实际的村务中履职情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执行,根据广西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履职现状,分析其原因,从而找到... "大学生村官"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在新形势下,农村改革面临着诸多困难,大学生村官在实际的村务中履职情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执行,根据广西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履职现状,分析其原因,从而找到更新观念,树立长期服务基层的意识,锻炼适应基层的知识和技能,改善农村基层环境,健全各类保障制度等有效途径,提高广西大学生村官的职责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履行职责 途径
下载PDF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事故责任分析与履职对策——基于186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的统计分析
8
作者 王利群 毕雅静 曾明荣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2年第11期75-78,共4页
通过对公开的186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的统计分析,总结当前政府安监人员事故责任追究的根本原因,建议通过科学界定政府安监人员的各项监管责任、有效提高安全监管的透明化和可追溯化水平等方面,合理保障政府安监人员的执法地位,免受... 通过对公开的186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的统计分析,总结当前政府安监人员事故责任追究的根本原因,建议通过科学界定政府安监人员的各项监管责任、有效提高安全监管的透明化和可追溯化水平等方面,合理保障政府安监人员的执法地位,免受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安全监管 法律责任 履职
下载PDF
人大代表履职保障机制研究
9
作者 程同顺 王虹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8-45,共8页
作为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关键制度,人大代表履职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人大代表履职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代表的发言表决免责权尚未完全落实,人身安全尚未得到充分保护,履... 作为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关键制度,人大代表履职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人大代表履职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代表的发言表决免责权尚未完全落实,人身安全尚未得到充分保护,履职时间保障不充分,履职经济保障不足,履职组织保障存在障碍等。改进人大代表履职保障机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的法律保护,推进建立人大代表专职化制度,强化人大代表履职的物质基础,建立和完善代表履职的服务性和辅助性机构,加强人大代表的专业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大代表 履职 保障机制
下载PDF
假定因果关系、结果避免可能性与客观归责 被引量:104
10
作者 车浩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5-163,共19页
假定因果关系与结果避免可能性是客观归责领域里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前者不影响归责;后者是否影响归责,要根据"合义务替代行为"的思考方法来确定。只有在遵守义务能避免结果时,才能归责给违反义务的行为人;当遵守义务也不能... 假定因果关系与结果避免可能性是客观归责领域里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前者不影响归责;后者是否影响归责,要根据"合义务替代行为"的思考方法来确定。只有在遵守义务能避免结果时,才能归责给违反义务的行为人;当遵守义务也不能避免结果时,义务违反与结果之间欠缺内在关联,应排除归责;当结果避免的可能性不确定时,应根据罪疑唯轻原则对行为人做有利认定,视为义务违反关联性欠缺,从而排除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不是条件说或相当因果关系说能够代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定因果关系 结果避免可能性 合义务替代行为 罪疑唯轻 客观归责
原文传递
论职务违法认定的体系化构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曹鎏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1,共7页
职务违法的内涵和外延直接决定了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的边界,对于提升公职人员履职的红线意识和高压线思维具有决定性作用。《监察法》首次对职务违法类型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职务违法认定存在着实体法依据抽象、分散等难题。在充分考虑... 职务违法的内涵和外延直接决定了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的边界,对于提升公职人员履职的红线意识和高压线思维具有决定性作用。《监察法》首次对职务违法类型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职务违法认定存在着实体法依据抽象、分散等难题。在充分考虑法治反腐阶段性目标基础上,结合职务违法的特殊性,专门研究体系化构成问题,这对于精准识别职务违法与违纪、职务犯罪异同,实现职务违法类型化区分,具有对症下药的根本意义。这也是已经颁布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违法 认定标准 体系化 依法履职
原文传递
行政公益诉讼中被告依法履行职责的判断标准及其程序应对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加良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60,共13页
对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如何判断是检察公益诉讼中公认的核心问题。依法履行职责的判断须同时覆盖到行政处理决定的作出阶段和实现阶段。以行为要件、职权要件、结果要件作为判断标准是经由指导性案例、司法文件和司法解释所表明的实务... 对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如何判断是检察公益诉讼中公认的核心问题。依法履行职责的判断须同时覆盖到行政处理决定的作出阶段和实现阶段。以行为要件、职权要件、结果要件作为判断标准是经由指导性案例、司法文件和司法解释所表明的实务立场。与采用行为标准相比,采用谋求公益受损状态“有效消除”的结果标准,更有利于确保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效能。行政公益诉讼审理阶段依法履行职责的判断标准应严于诉前程序阶段。审理阶段被告依法履行职责而使诉讼请求全部实现时,撤回起诉方案成为优先于变更诉讼请求方案的选项,背后的原因可从法院、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的角度进行反思性分析。为增强公益诉讼检察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撤回起诉方案应从时间要件、程序要件、实体要件三个方面予以从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依法履行职责 结果标准 撤回起诉 变更诉讼请求
原文传递
论行政公益诉讼中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认定标准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红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判定行政机关是否存在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形,应从其有无监督管理职责、有无具体履职手段和是否穷尽履职手段三个方面来审查。在行政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职责不同于普通诉讼中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法定职责是指行政机关的... 判定行政机关是否存在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形,应从其有无监督管理职责、有无具体履职手段和是否穷尽履职手段三个方面来审查。在行政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职责不同于普通诉讼中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法定职责是指行政机关的对外管理职责,而监督管理职责既包括对外管理职责,也包括对内监督职责等。行政机关的履职手段既包括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责令纠正违法、征收税费等执法性措施,也包括检查报告、转交、代为修复等事实性手段。在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时,应重点从其主观上是否有不履行的故意,客观上是否穷尽法律法规授权的履职手段进行审查,而不能简单将公共利益是否脱离受损状态的结果作为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不作为 监督管理职责 履职手段
下载PDF
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行职责”认定的实质回归及其展开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本荣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74,共13页
“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认定是行政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有关“行为——结果标准”的学术论争普遍将“不依法履行职责”作为单一的行为来对待,忽视了《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中“不依法履行职责”包括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等多个构成要... “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认定是行政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有关“行为——结果标准”的学术论争普遍将“不依法履行职责”作为单一的行为来对待,忽视了《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中“不依法履行职责”包括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等多个构成要件的特点,应当回归这一基点并由此明晰“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实质意蕴。行政公益诉讼的督促(纠正)之诉性质内在规制着“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要件、结果要件的涵义。《公益诉讼办案规则》从正反两方面规定“不依法履行职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有必要消除“三要件说”中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对司法实践的不当影响,尤其需要直面依职权行政不作为侵害公益的特殊性,破解依职权依法行政履职行为的“程度要求”,从抽象的职责职权规定确定具体的作为义务,认定“公益得到有效保护”之“有效”等理论实践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不依法履行职责 行政不作为 行为标准 结果标准
原文传递
企业管理中的公文收文工作流程优化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聂洁 《铁道经济研究》 2014年第3期44-46,共3页
公文收文工作流程的优化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依法行政履职能力。分析收文办理工作流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对企业管理水平、依法行政履职能力的影响,探讨在审核签收和登记、拟办、批办和承办、传阅、催办和督办、电子公文的... 公文收文工作流程的优化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依法行政履职能力。分析收文办理工作流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对企业管理水平、依法行政履职能力的影响,探讨在审核签收和登记、拟办、批办和承办、传阅、催办和督办、电子公文的收文办理六个方面如何通过流程优化,防止问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文 企业管理 依法行政 履职能力 收文办理 工作流程 探讨
下载PDF
论过失犯中结果避免可能性的判断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仙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20年第4期100-111,共12页
结果避免可能性是过失犯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探讨具体案件尤其是疑难案件中结果避免可能性的判断方法,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判断结果避免可能性的过程中,应当将合义务替代行为确定为“最低限度的合义务行为”,引起结果的主... 结果避免可能性是过失犯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探讨具体案件尤其是疑难案件中结果避免可能性的判断方法,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判断结果避免可能性的过程中,应当将合义务替代行为确定为“最低限度的合义务行为”,引起结果的主体只能是现实中引起结果的因素,尚未发生的后备原因即便会引起同一结果,也不能免除行为人的责任。结果避免可能性中的结果是构成要件上的结果,应当被理解为对规范所保护法益的一种负面改变,而非法益被改变后的一种状态。在过失竞合情形中,判断其中某一行为人能否避免结果时,还需假设其他违反义务的人也履行了必要注意义务,因为此时结果避免义务的具体内容是行为人通过作出其支配领域内可能的贡献,以便另一个人能够利用该贡献,最终实现结果的避免。在对结果避免可能性的证明上,采取的是假设性的调查方法,只有当合义务行为近乎肯定能够避免结果时,才能达到刑事证明中“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无事实根据的“结果不可避免”不能否定结果避免可能性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义务替代行为 同一结果 过失竞合 排除合理怀疑
下载PDF
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行职责”之认定标准
17
作者 李一君 武俊山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3-38,63,共7页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中国对于解决环境资源侵害问题的一项创新性法律制度,对于保护环境资源意义重大。如何认定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而我国法律对这一关键问题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在对理论...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中国对于解决环境资源侵害问题的一项创新性法律制度,对于保护环境资源意义重大。如何认定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而我国法律对这一关键问题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在对理论界及司法实务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标准、结果标准、复合标准、二阶层说的核心观点、理论依据以及弊端或缺陷等内容进行分析后,提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认定标准应以结果标准为原则,以行为标准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不依法履行职责 认定标准 行为标准 结果标准
下载PDF
高校附属公立医院兼职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宝义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0期167-171,共5页
党支部书记是高校附属公立医院党支部的“领头羊”,对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和业务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兼职党支部书记存在着“头雁”作用不突出,推动党建工作与医教研工作融合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需要积极探索新时代公立医院兼职党支... 党支部书记是高校附属公立医院党支部的“领头羊”,对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和业务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兼职党支部书记存在着“头雁”作用不突出,推动党建工作与医教研工作融合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需要积极探索新时代公立医院兼职党支部书记培育方式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党支部书记 兼职 履职能力
下载PDF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基层央行提升履职效力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韵竹 王晓军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5-88,共4页
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是"双支柱"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措施与调控工具的演进与发展,基层央行肩负的宏观审慎管理履职效能与任务愈发重要。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是"双支柱"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措施与调控工具的演进与发展,基层央行肩负的宏观审慎管理履职效能与任务愈发重要。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稳健性评估和风险识别,建立健全区域金融统计监测机制,加大宏观审慎监管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央行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的履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基层央行 履职效力 稳健性评估 监测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冠妍 曹传明 常春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616-622,共7页
通过分析新时代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梳理大统战工作格局内涵及其内在规律,探索我国构建系统高效完备、适应新时代统战工作发展要求的大统战工作运行体制机制及对策,力求在大统战思想指导下,进一步优化整合统战部履职内容、履... 通过分析新时代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梳理大统战工作格局内涵及其内在规律,探索我国构建系统高效完备、适应新时代统战工作发展要求的大统战工作运行体制机制及对策,力求在大统战思想指导下,进一步优化整合统战部履职内容、履职载体、履职手段,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统战 形势分析 体制建设 机制建设 履职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