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企业网络权力对创新网络成员行为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永平 韦联达 邵理辰 《工业工程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2-78,共7页
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的网络权力对网络成员行为存在直接影响,同时,近几年有部分学者关注到关系能力对网络行为的重要作用。构建了网络权力、关系能力与网络行为的理论模型,并以高新技术创新集群企业作为主要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核心... 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的网络权力对网络成员行为存在直接影响,同时,近几年有部分学者关注到关系能力对网络行为的重要作用。构建了网络权力、关系能力与网络行为的理论模型,并以高新技术创新集群企业作为主要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核心企业强制权力会减少成员之间的合作,加剧网络中成员的竞争,非强制权力会增强网络成员之间的合作行为,减少成员之间的竞争行为;而核心企业关系能力调节了网络权力与成员行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高关系能力会显著降低强制权力对成员合作行为的负向影响,同时显著增强非强制权力对成员合作行为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高关系能力会显著降低强制权力对成员竞争行为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企业 网络权力 成员行为 关系能力
原文传递
工程活动共同体的形成、动态变化和解体——“工程共同体”研究之四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伯聪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4,16+126-127,共8页
与工程职业共同体是延续时间很长的共同体不同,工程活动共同体一般都是存在时间不长的共同体。工程活动共同体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和诞生阶段、发育和生存阶段、解体阶段。第一阶段"出场"的共同体成员是倡议者、委... 与工程职业共同体是延续时间很长的共同体不同,工程活动共同体一般都是存在时间不长的共同体。工程活动共同体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和诞生阶段、发育和生存阶段、解体阶段。第一阶段"出场"的共同体成员是倡议者、委托者和领导者。在发育生存阶段,工程实施共同体不但增加了人数,而且成员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第三阶段,工程实施共同体既可能是"正常解体"也可能是"非正常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工程活动共同体 社会承认 成员网络 解体
原文传递
复杂网络特殊用户对群体观点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邵鹏 胡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4-612,共9页
针对连续观点动力学模型缺乏对用户异质性的考虑,结合现实网络用户观点交互过程,从置信阈值、收敛系数的固定化、观点交互的无向无权性等方面对有界信任模型加以改进,构建基于信任的异质性用户观点学习模型。从偏执度、影响程度、影响... 针对连续观点动力学模型缺乏对用户异质性的考虑,结合现实网络用户观点交互过程,从置信阈值、收敛系数的固定化、观点交互的无向无权性等方面对有界信任模型加以改进,构建基于信任的异质性用户观点学习模型。从偏执度、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界定了影响群体观点演化的3类特殊用户,通过基于多智能体的计算实验方法,研究粉丝用户、权威用户、大V用户此3类特殊用户观点对网络群体观点演化的影响。发现特殊用户特征并非直接作用于群体观点形成,而是作为调节变量在特殊用户初始观点与群体平均观点的关系中起到正向或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观点动力学 观点演化 特殊用户
下载PDF
“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在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芮明珠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9-61,共3页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作为高校,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一个流动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流动性决定了学生党员的流动性,同时也决定了发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作为高校,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一个流动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流动性决定了学生党员的流动性,同时也决定了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与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将以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 高校 党员 培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构件质量识别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艳梅 王锋 仲伟秋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将现有动态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诊断技术与神经网络相结合 ,应用于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识别中 ,通过对实际构件有关数据的分析处理 ,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混凝土构件质量评估实用可行 ,可使计算过程简单化 。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混凝土构件 质量识别
下载PDF
基于邮件挖掘社会网络核心层的新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宏 马朝阳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92-96,共5页
社会网络分析应用于挖掘各组织及组织内部成员之间通信行为,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基于邮件构成的网络基础上,提出一种挖掘社会网络核心层的新方法MCCY.该方法首先删除结点度小于一定阈值的结点,再运用社团结构及中心度分析找出部... 社会网络分析应用于挖掘各组织及组织内部成员之间通信行为,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基于邮件构成的网络基础上,提出一种挖掘社会网络核心层的新方法MCCY.该方法首先删除结点度小于一定阈值的结点,再运用社团结构及中心度分析找出部分网络核心成员,最后结合已删除的结点得出完整的网络核心层.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找出全部的网络核心成员,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型网络不容易计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社团结构 结点度 核心成员 核心层
下载PDF
网络成员关系依赖对风险投资自我网络动态性的影响——知识属性的调节作用
7
作者 郜钰格 谢永平 杨艳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3-64,共12页
聚焦于微观层面风险投资自我网络动态视角,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探索网络成员关系依赖对风险投资自我网络动态性的影响,并考虑知识属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Wind数据库2010—2019年相关数据构建8期风险投资自我网络,... 聚焦于微观层面风险投资自我网络动态视角,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探索网络成员关系依赖对风险投资自我网络动态性的影响,并考虑知识属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Wind数据库2010—2019年相关数据构建8期风险投资自我网络,采用组内估计法和LSDV方法对1715个自我网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网络成员关系依赖分别负向影响风险投资自我网络增长性和多样性;②高水平知识深度与知识宽度会进一步加强网络成员关系依赖与自我网络多样性之间的负向关系,并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知识宽度会削弱网络成员关系依赖与自我网络增长性之间的负向关系,并起到正向调节作用;③知识深度对网络成员关系依赖与风险投资自我网络增长性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员 关系依赖 知识深度 知识宽度 风险投资 自我网络动态性
下载PDF
德阳市体育馆网壳屋盖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壁荣 朱思荣 冯远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6,共6页
德阳市体育馆根据建筑造型及功能要求,屋盖采用了双曲抛物面双层钢网壳结构.屋盖投影平面呈菱形,边长74.67m.对角线长105.60m.通过对双层问壳结构的受力特点,杆件布置形式,网壳厚度的确定及网壳与悬索结构对边缘构件的影响等方面的论述... 德阳市体育馆根据建筑造型及功能要求,屋盖采用了双曲抛物面双层钢网壳结构.屋盖投影平面呈菱形,边长74.67m.对角线长105.60m.通过对双层问壳结构的受力特点,杆件布置形式,网壳厚度的确定及网壳与悬索结构对边缘构件的影响等方面的论述,阐明了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原则.另外进行了结构内力分析,并介绍了支座构造,钢材指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馆 网壳 屋盖 双曲抛物面 设计
下载PDF
互联网对党员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其应对 被引量:1
9
作者 段志卿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4-68,共5页
共产党员的生活方式是无产阶级政党阶级属性的社会体现,是党员的现实社会活动的综合表现,其实质是党员以党性为基本规定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在政党政治时代,党员的生活方式问题具有某种公共性。互联网对党员生活... 共产党员的生活方式是无产阶级政党阶级属性的社会体现,是党员的现实社会活动的综合表现,其实质是党员以党性为基本规定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在政党政治时代,党员的生活方式问题具有某种公共性。互联网对党员生活方式具有复杂的影响,必须对党员的生活方式进行正确定位和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党员 生活方式 影响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BASED ON FUZZY NEURAL NETWORK IN ROTA TING MECHANICAL FAILURE DIAGNOSIS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洁敏 林刚 +1 位作者 宫淑丽 陶云刚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1年第1期91-96,共6页
At present, multi-se nsor fusion is widely used in object recog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ince this technique can efficie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the ability of fault toleranc e.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ulti-se... At present, multi-se nsor fusion is widely used in object recog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ince this technique can efficie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the ability of fault toleranc e.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ulti-sensor fusion system, which is model-based and used for rotating mechanical failure diagnosis. In the data fusion process, the fuzzy neural network is selected and used for the data fusion at report level. B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fault diagnoses based on fusion data wi th that on original separate data,it is shown that the former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la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ENSOR data fus ion fuzzy neural network rotating mechanical fault diagnosis grade of members hip
下载PDF
Ad-Hoc Broadcast Encryption wit Dynamic Revocation
11
作者 王晓明 廖志委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2年第5期129-140,共12页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dynamics of the privileged users with low computation, communica- tion and storage overheads in receivers, a secure broadcast encryption scheme for ad hoc networks based on cluster-based struct...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dynamics of the privileged users with low computation, communica- tion and storage overheads in receivers, a secure broadcast encryption scheme for ad hoc networks based on cluster-based structure is proposed, as Mu-Vmdharajan's scheme cannot securely remove subscribers with data redundancy. In the proposed scheme, we employ polynomial function and filter functions as the basic means of constructing broadcast encryption procedure in order to reduce computation and shortage overhead. Compared with existing schemes, our scheme requires low computation, corrmaunication and storage over- heads in receivers and can support the dynamics of the privileged users. Furthermore, our scheme can avoid n^assive message to exchange for estab-fishing the decryption key between members of the cluster. The analysis of security and perforrmnce shows that our scheme is more secure than Mu- Vmdharajan's scheme and has the same speed of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as theirs. So our scheme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the devices with low power setting such as ad hoc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ad hoc network broadcast en-cryption added and revoked members
下载PDF
着眼网络发挥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
12
作者 李霈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05-108,共4页
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推行心理委员制度以来,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主要从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出发,探讨了心理委员如何利用网络在危机干预中所具有的宣泄、支持和信息功能,积极主... 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推行心理委员制度以来,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主要从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出发,探讨了心理委员如何利用网络在危机干预中所具有的宣泄、支持和信息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及时有效地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心理委员 危机干预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体育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成员知识隐藏行为实证研究
13
作者 唐金根 邓辉剑 刘怀金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第3期127-131,共5页
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成员面对知识寻求时故意隐瞒的行为,非常不利于研修资源的积累与创新发展。目前,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主要基于知识分享与参与行为研究,鲜有从知识隐藏视角展开分析。鉴于此,以湖南省2019-2020年“国培计划”省、县级6... 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成员面对知识寻求时故意隐瞒的行为,非常不利于研修资源的积累与创新发展。目前,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主要基于知识分享与参与行为研究,鲜有从知识隐藏视角展开分析。鉴于此,以湖南省2019-2020年“国培计划”省、县级6个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成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支撑理论、构建概念模型、假设检验分析涉问属性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以及行为不适当、情景约束、知识分享无效能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涉问属性对知识隐藏正向影响显著,直接效应占比46.91%;涉问属性透过行为不适当、情景约束、知识分享无效能对知识隐藏正向影响显著,中介效应总占比53.08%,其中情境约束中介效应占比最高达18.99%。研究结论揭示了涉问属性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充实了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领域知识隐藏行为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工作坊 网络研修 研修成员 涉问属性 知识隐藏行为
下载PDF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14
作者 林鸿生 《科教导刊》 2016年第10期86-87,共2页
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人民群众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在进行党建工作研究过程中,要对传统的党建方式进行总结研究,还要渗透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利用互联网渗透性强、内容丰富的特点,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帮助人民群众形成完善的人生... 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人民群众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在进行党建工作研究过程中,要对传统的党建方式进行总结研究,还要渗透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利用互联网渗透性强、内容丰富的特点,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帮助人民群众形成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人民群众党性意识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结合网络时代人民群众党建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定义网络党建工作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如何通过利用互联网手段,完善现有的党建工作体系,促进人民群众党性思维的完善,发挥出互联网对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党建工作 党员 人民群众
下载PDF
基于SNS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杨洪刚 宁玉文 +1 位作者 高东怀 沈霞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0年第5期93-96,共4页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网上协作知识构建的学习型组织。文章分析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现状和SNS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NS的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模型与构成要素,并从成员角色变化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过程。
关键词 SNS WEB2.0 学习共同体 基本模型 构成要素 构建过程 成员角色
下载PDF
隐性知识流转网成员知识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宝生 张庆普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87-92,共6页
在大科学时代和集成创新背景下,网络型知识组织中的隐性知识流转成为常态,逐渐形成了隐性知识流转网。隐性知识流转网中存在着合作,也需要合作,知识合作贯穿于网络动态演化始终。利益分配问题对网络中持续、有效的成员合作至关重要,本... 在大科学时代和集成创新背景下,网络型知识组织中的隐性知识流转成为常态,逐渐形成了隐性知识流转网。隐性知识流转网中存在着合作,也需要合作,知识合作贯穿于网络动态演化始终。利益分配问题对网络中持续、有效的成员合作至关重要,本文根据行为属性将成员的知识合作分为知识流转和合作创新两个方面,基于成员贡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构建了成员知识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并通过案例证明了分配机制的有效性,为网络组织的利益分配实践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流转网 成员知识合作 利益分配机制
原文传递
IP组播行为的生灭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可亮 张轩 +1 位作者 李星 李崇荣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4-137,共4页
为了组播应用尤其是组播安全,研究IP组播的用户的动态行为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组播应用中组成员加入和退出组的动态过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用户加入和退出组行为的无记忆性,认为组播组的成员数为一个连续时间、离散状态的Markov过程,... 为了组播应用尤其是组播安全,研究IP组播的用户的动态行为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组播应用中组成员加入和退出组的动态过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用户加入和退出组行为的无记忆性,认为组播组的成员数为一个连续时间、离散状态的Markov过程,采用概率论方法,推出IP组播行为的生灭模型。模型表明,单位时间内用户加入和退出组的次数正比于组成员数。用MBone运行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证明生灭模型能够很好地近似组播成员的加入和退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组播 网络应用 组播用户行为 生灭过程 组播安全 生灭模型 组播通信
原文传递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铁路安全管理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孔德扬 高磊 《微型电脑应用》 2021年第4期98-101,共4页
为提升铁路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在综合分析设备、环境、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班中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的组合作为安全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将人员是否出勤作为0-1二维输入数据并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延误次数、考核次数、事故... 为提升铁路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在综合分析设备、环境、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班中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的组合作为安全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将人员是否出勤作为0-1二维输入数据并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延误次数、考核次数、事故发生次数创建安全管理模型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设置合理权重值及超参数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利用乌鲁木齐铁路局集团公司管内某车站实际人员组合进行计算。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对于班组人员组合识预测准确率达到0.9268,可见在有限样本数据的条件下,班组人员组合与安全管理的评价等级有较强烈的非线性关系,为现场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安全管理 指标体系 BP神经网络 班组人员组合
下载PDF
基于LDA模型的网络党建信息推送策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帆 何敏 +3 位作者 施继红 武浩 徐涛 李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6-291,共6页
针对云南省基层党建综合服务平台推送服务扁平化、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设计党建信息推送策略。利用LDA模型对用户历史数据进行无监督聚类,根据党员反馈矩阵推测党员偏好,通过待推送信息与党员偏好的相关度... 针对云南省基层党建综合服务平台推送服务扁平化、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设计党建信息推送策略。利用LDA模型对用户历史数据进行无监督聚类,根据党员反馈矩阵推测党员偏好,通过待推送信息与党员偏好的相关度实现过滤式党建信息推送。以云岭先锋网手机报真实文本作为实验数据对该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协同过滤和无差别推送方法,该策略更符合实际需求,能取得更稳定的推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党建 信息推送 主题模型 党员偏好推断 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
下载PDF
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多样性如何影响企业探索式创新——技术多元化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耀德 林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6-82,共7页
运用协同创新和三螺旋等理论,划分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多样性及其维度。以452家中国制造业高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多样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直接关系,并探讨技术多元化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网络成员... 运用协同创新和三螺旋等理论,划分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多样性及其维度。以452家中国制造业高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多样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直接关系,并探讨技术多元化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网络成员主体多样性和区域多样性均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技术多元化在主体多样性与探索式创新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区域多样性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则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网络 网络成员多样性 技术多元化 探索式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