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派主义与中东政治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宇洁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43,共11页
伊斯兰教派的产生与不同人群在伊斯兰社会政治发展中的不同权力主张有着密切关系,其本身也对政治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特别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教派主义的影响日益彰显。近年西亚北非的政治变局中,教派主义的... 伊斯兰教派的产生与不同人群在伊斯兰社会政治发展中的不同权力主张有着密切关系,其本身也对政治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特别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教派主义的影响日益彰显。近年西亚北非的政治变局中,教派主义的概念更是被频频使用。本文通过对近年中东政治中教派主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宗教既非中东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也非治愈此问题的灵丹妙药。如把教派差异视为目前中东政治变局产生的主因,不仅不利于冲突的解决,反而会使所谓"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千年之争"成为真正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派主义 逊尼派 什叶派 中东政治
下载PDF
对中东变局以来中东教派主义的多维透视 被引量:9
2
作者 包澄章 刘中民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48,共17页
伊斯兰教两大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不仅影响中东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权力斗争,而且通过跨国教派渗透影响国家间关系乃至地区格局。中东变局以来,教派矛盾新发展的典型特征在于教派矛盾的高度政治化,即教派主义的加剧,并突出表现为许... 伊斯兰教两大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不仅影响中东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权力斗争,而且通过跨国教派渗透影响国家间关系乃至地区格局。中东变局以来,教派矛盾新发展的典型特征在于教派矛盾的高度政治化,即教派主义的加剧,并突出表现为许多国家基于教派关系对政治进行评估,根据教派关系制定自己的内政与外交政策。伴随教派主义的发展,中东变局以来教派矛盾的发展突出体现在中东国家国内政治和地区政治两个主要层面,而"伊斯兰国"等宗教极端组织对教派矛盾的利用,则成为教派矛盾影响中东政治的特殊表现形式。这些表现背后的根源则在于教派主义对教派矛盾的政治化和工具化,它既表现为中东国家内部利用教派矛盾展开政治权力斗争,也表现为地区大国利用教派矛盾构建政治联盟、争夺地区主导权,还表现为极端组织利用教派矛盾塑造宗教极端主义意识形态。认识中东的教派矛盾,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更要重视挖掘教派矛盾的历史与现实根源。当前,中东地区教派矛盾的加剧是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累积的产物,同时也是部分中东地区国家和西方国家极力建构的政治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派主义 教派矛盾 中东变局 中东政治 宗教极端主义
原文传递
论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政治参与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宇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42-48,共7页
以色列人口中有20%是阿拉伯公民。在2009年2月举行的以色列第18届国会选举中有13名阿拉伯议员当选,在国会中所占的比例远低于其人口比例。这些阿拉伯议员分别来自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以色列共产党和三个犹太复国主义政党。从以色列建... 以色列人口中有20%是阿拉伯公民。在2009年2月举行的以色列第18届国会选举中有13名阿拉伯议员当选,在国会中所占的比例远低于其人口比例。这些阿拉伯议员分别来自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以色列共产党和三个犹太复国主义政党。从以色列建国60年来阿拉伯公民参加国会选举的情况分析,阿拉伯公民在以色列的政治参与经历了"质与量"两方面的变化,即政治自决程度从低到高、从附属走向独立;但同时阿拉伯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却逐渐走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甚至降到了很危险的地步。阿拉伯公民对政治现状失去信心和热情,不仅削弱了以色列左翼势力,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以色列国内政局的发展以及中东政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阿拉伯公民 中东政治 政治参与 选举政治
下载PDF
秩序、意识形态和模式之转换——中东剧变以来的地区政治发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唐志超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8,共17页
中东剧变即将迎来十周年。过去十年,中东政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体现在秩序、意识形态、模式三个维度。中东正进入一个“后美国时代”,地区权力正发生深远转移。在美国相对衰落的同时,俄罗斯等其他外部新势力以及地区大国乘势而起... 中东剧变即将迎来十周年。过去十年,中东政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体现在秩序、意识形态、模式三个维度。中东正进入一个“后美国时代”,地区权力正发生深远转移。在美国相对衰落的同时,俄罗斯等其他外部新势力以及地区大国乘势而起。传统的地区权力体系遭到颠覆,联盟体系解体,国家碎片化,以政权为中心的国家权力结构面临非国家行为体的严峻挑战。秩序崩溃伴随着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新自由主义在中东狂飙突进时代已告终结,民主、人权、选举、世俗化等传统叙事正在被正义、发展、稳定、改革等新的话语体系所取代。以土耳其、埃及、沙特和伊朗为代表的传统发展模式正悄然转型。中东地区政治的急剧转型反映了当下全球秩序的变迁及其所带来的地区反应,同时也凸显了中东政治中新一轮自主意识的兴起,开启政治上自我否定与自我重建的新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政治 地区秩序 意识形态 政治发展模式
原文传递
美国中东政策:开启空中干预时代 被引量:8
5
作者 牛新春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共21页
冷战期间,美国中东政策的主轴是离岸平衡,避免直接军事卷入;1991~2011年,美国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直接、大规模介入中东事务,可称之为大规模干预政策;2011年后,美国在中东推出空中干预政策。空中干预政策介于大规模干预和离岸平衡之间,虽... 冷战期间,美国中东政策的主轴是离岸平衡,避免直接军事卷入;1991~2011年,美国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直接、大规模介入中东事务,可称之为大规模干预政策;2011年后,美国在中东推出空中干预政策。空中干预政策介于大规模干预和离岸平衡之间,虽直接干预但规模不大,主要依靠军事存在的威慑、盟国的支持和外交协调,伴随小规模空中打击和特种部队地面协助,追求有限目标。空中干预政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历史教训、全球战略调整、中东形势变化、奥巴马政府特性、美国国家利益变化等因素都发挥着程度不同的影响。美国对中东的空中干预政策已相对成型,特朗普上任后该政策实施的力度、时机和方式可能会微调,但发生根本转折的可能性不大。美国既不可能重回大规模干预时代,也难以再度实施离岸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政治 美国外交 美国中东政策 奥巴马政府 空中干预
原文传递
全球能源转型对中东政治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牛新春 陈晋文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57,共10页
由于石油与当代中东之间的共生关系,全球能源转型必然影响中东国际地位,以及中东各国之间的权力结构。富国与穷国间的权力差距将扩大,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小国大政治"的优势可能凸显。随着经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首要任务,... 由于石油与当代中东之间的共生关系,全球能源转型必然影响中东国际地位,以及中东各国之间的权力结构。富国与穷国间的权力差距将扩大,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小国大政治"的优势可能凸显。随着经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首要任务,中东多个热点普遍降温,敌对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甚至出现多边经济合作的迹象。同时,相关国家之间也显现出恶性经济竞争的苗头。伴随着中东全球重要性的下降,美欧与中东渐行渐远,亚洲与中东相互依赖不断上升,东升西降的态势非常明显。中东各国应对能源转型的改革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难度不小,前景不明,迄今为止迹象是积极、正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中东政治 石油权力
原文传递
海湾地区“什叶派新月带”兴起的宗教政治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汪波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68-73,共6页
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造成的一个最重要结果就是,解除了伊拉克对伊朗什叶派神权政府的多年遏制,还使得伊拉克什叶派在战后政治重建中逐步占据了政治主导地位。随着伊朗什叶派政权和伊拉克什叶派势力的联系日益加强,他们已在海湾地... 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造成的一个最重要结果就是,解除了伊拉克对伊朗什叶派神权政府的多年遏制,还使得伊拉克什叶派在战后政治重建中逐步占据了政治主导地位。随着伊朗什叶派政权和伊拉克什叶派势力的联系日益加强,他们已在海湾地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什叶派宗教政治势力。在其影响下,周边其他逊尼派国家内部的什叶派民众纷纷要求扩大政治权力,逊尼派君主制国家政府也感到了什叶派神权思想反对君主制度的严峻压力。目前,正在日益兴起并标志着伊朗伊斯兰革命第二阶段的"什叶派新月带",已经改变了海湾地区什叶派长期遭受逊尼派压制的传统局面,并直接关系到拥有世界最大石油资源的海湾地区的安全秩序和政治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什叶派新月带” 海湾 中东政治
下载PDF
中东“抵抗轴心”的兴起及前景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睿恒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39,共18页
近年来,中东地区“抵抗轴心”呈现持续兴起之势,在意识形态、行动主体、联盟体系与斗争方式四个层面展现出新内涵,反映了中东地区反美力量的深刻变化。“抵抗轴心”的兴起对中东和全球地缘政治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变了地区亲美与反美... 近年来,中东地区“抵抗轴心”呈现持续兴起之势,在意识形态、行动主体、联盟体系与斗争方式四个层面展现出新内涵,反映了中东地区反美力量的深刻变化。“抵抗轴心”的兴起对中东和全球地缘政治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变了地区亲美与反美阵营间的力量对比,加剧两个阵营的地缘战略竞争;打乱了美国的中东战略布局,加大了大国的地区博弈;保障了伊朗的国家安全和中东地区的局势稳定。在本轮巴以冲突激化的背景下,“抵抗轴心”坚持斗而不破的战略底线,对内部差异进行动态整合,并在各自国内开启合法化与制度化转型进程,其地缘政治影响力将不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轴心” 非国家行为体 中东政治 大国博弈
原文传递
美国应对中东剧变的“奥巴马主义”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德刚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44,共14页
美国应对中东剧变的政策措施彰显"奥巴马主义",即军事上谨慎用兵,避免直接地面占领或卷入一场针对伊斯兰国家的新战争,而是通过武装反对派推行"阿拉伯人打阿拉伯人",减少人道主义干预的成本;政治上运用所谓美国的&q... 美国应对中东剧变的政策措施彰显"奥巴马主义",即军事上谨慎用兵,避免直接地面占领或卷入一场针对伊斯兰国家的新战争,而是通过武装反对派推行"阿拉伯人打阿拉伯人",减少人道主义干预的成本;政治上运用所谓美国的"巧实力",让欧洲大国和阿拉伯盟友提出议程设置,充当"急先锋",美国在背后"掌舵",以最廉价的方式延续美国在中东的领导地位;外交上通过议题设置,让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服务于美国政府;经济上运用援助和制裁两手政策来实现政治目标;文化上利用媒体、非政府组织和网络,开展民间外交和网络外交。奥巴马政府试图综合运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和文化手段,推动中东反美国家的政权更迭,维护亲美国家的政局稳定。研究表明,无论是主张依靠硬实力的"布什主义",还是主张依靠巧实力的"奥巴马主义",其在中东维持美国领导地位的战略目标,却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剧变 美国中东政策 阿拉伯世界 中东政治 大国中东外交
下载PDF
利比亚战后政治重建进程中的“再部落化”问题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章远 於宾强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39,163,164,共22页
部落主义是利比亚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卡扎菲当政时期,利比亚政治生态经历了从“去部落化”到倚重特定部落巩固统治权力的变化。2011年卡扎菲政权倒台后,该国启动国家重建的政治过渡进程。基于该国部落政治文化的历史... 部落主义是利比亚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卡扎菲当政时期,利比亚政治生态经历了从“去部落化”到倚重特定部落巩固统治权力的变化。2011年卡扎菲政权倒台后,该国启动国家重建的政治过渡进程。基于该国部落政治文化的历史遗产、部落参政的制度基础、部落和部落联盟已然嵌入利比亚的政治秩序的现实,以及少数部落群体寻求政治影响力的诉求,利比亚战后政治领域重现“再部落化”。当下,部落族群渐渐内聚为重要的政治性实体,其主要特征体现为:社会安全公共产品需求走向地方化和部落化;部落机会主义与国家分离主义合谋;部落尝试以独立的非国家行为体身份开展对外交往。“再部落化”使利比亚狭隘的地域型政治文化得以重现,加剧了本已恶化的国内安全形势、政治对抗及社会结构的碎裂使国家政治秩序运行失范,导致利比亚国家重建陷入困境。遇制与国家建构相悖的“再部落化”问题是利比亚战后重建和政治现代化发展中的长期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政治 利比亚 “再部落化” 部落政治
原文传递
中东剧变与中国中东政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匡乙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5,共13页
中东动荡历时一年多,导致该地区多国政权更迭,并迅速扩展到叙利亚,叙危机已成为这场动荡旋涡的中心。伊斯兰势力的崛起成为这些转型国家面临的严峻课题。动荡使中东地区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地区大国间矛盾和力量消长,将影响有关国家政局... 中东动荡历时一年多,导致该地区多国政权更迭,并迅速扩展到叙利亚,叙危机已成为这场动荡旋涡的中心。伊斯兰势力的崛起成为这些转型国家面临的严峻课题。动荡使中东地区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地区大国间矛盾和力量消长,将影响有关国家政局和热点问题走向。美国调整中东政策,深刻影响了地区局势走向。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有关国家人民自主选择的原则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理解和肯定。中东形势演变对中国中东外交带来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中国应审时度势,积极应对,谋求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剧变 伊斯兰势力 美国战略调整 中国外交 中东政治
下载PDF
选举政治与再分配工具化: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的福利治理
12
作者 胡舒蕾 张小劲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54,160,共24页
自2002年以来,正义与发展党在土耳其国内的选举优势逐渐形成并得以维持。选举政治是围绕再分配的博弈,以福利治理为核心的资源再分配成为解释正发党选举表现的重要变量。正发党执政后在国内推进福利改革,大力推动社会救助项目的蓬勃发展... 自2002年以来,正义与发展党在土耳其国内的选举优势逐渐形成并得以维持。选举政治是围绕再分配的博弈,以福利治理为核心的资源再分配成为解释正发党选举表现的重要变量。正发党执政后在国内推进福利改革,大力推动社会救助项目的蓬勃发展,扩大医疗卫生与公共住房领域的福利供给规模,同时着手重组社会保障体系。正发党的福利治理受到选举政治逻辑的驱动,实现了系统的再分配工具化,一定程度上成为该党巩固执政联盟的工具。正发党通过大规模福利输送,笼络以低收入群体为主的核心选民,同时以福利供给私有化吸纳伊斯兰经济精英,进而维持以物质利益与意识形态共识为基础的跨阶级执政联盟。福利治理为正发党执政地位的维持与行政权力的扩张提供了合法性支持,但2019年和2024年正发党选举优势的缩小表明福利治理的合法性效应有其限度,究其原因在于该党再分配能力下降与国内庇护主义滋生。鉴此,正发党只有继续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努力摆脱选举机会主义的陷阱,才能获得更为稳定和持续的执政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政治 选举政治 土耳其 正义与发展党 福利治理再分配工具化
原文传递
土耳其外交的“人道主义”取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秉忠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3,61,共9页
土耳其外交在新世纪不断调整,2016年以来推行"积极进取的人道主义"外交,取代了之前的"零问题睦邻"外交和"宝贵孤独"外交。土耳其"积极进取的人道主义"外交主要的试验田是叙利亚、利比亚以及其... 土耳其外交在新世纪不断调整,2016年以来推行"积极进取的人道主义"外交,取代了之前的"零问题睦邻"外交和"宝贵孤独"外交。土耳其"积极进取的人道主义"外交主要的试验田是叙利亚、利比亚以及其他非洲地区,其重要工具包括军事干涉、人道主义援助、高层交往和贸易关系等。土耳其的新外交基于对区域局势和土耳其自身遗产的新认知,体现了其外交哲学的革命性变化和对变化局势的创造性应对。它摈弃了防御性特征,潜藏着众多风险。其实践行动牵扯到多个行为体,触动了多方的根本性利益,国际社会对其褒贬不一,其未来前景尚需持续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 外交 人道主义 中东政治
原文传递
加沙冲突的背景与前景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新春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41,154,共16页
此轮加沙冲突显示,哈马斯想打破以色列国家安全环境持续好转、巴勒斯坦问题被国际社会边缘化、阿拉伯国家不断同以色列建交及巴勒斯坦对约旦河西岸治理权不断萎缩的现状。冲突必然会改变现状,但新现状未必是哈马斯或以色列想要的。“两... 此轮加沙冲突显示,哈马斯想打破以色列国家安全环境持续好转、巴勒斯坦问题被国际社会边缘化、阿拉伯国家不断同以色列建交及巴勒斯坦对约旦河西岸治理权不断萎缩的现状。冲突必然会改变现状,但新现状未必是哈马斯或以色列想要的。“两国方案”起死回生的可能性非常小,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陷入持久混乱的可能性则较大,战争外溢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近15年来美国与以色列采取“威慑+遏制”的政策对付“抵抗轴心”被证明是失败的,未来的政策调整面临多重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沙冲突 中东政治 巴勒斯坦问题
原文传递
犹太民族与中东穆斯林世界关系演变及其前景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成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3期50-56,共7页
历史上,犹太人与穆斯林并非天敌。《古兰经》承认犹太民族是一个"有经典的"优秀民族,对犹太人背井离乡深表同情,但对犹太教持否定与批判态度。犹太人与穆斯林之间的关系以和谐相处为特征,双方关系的恶化始于西方国家对穆斯林... 历史上,犹太人与穆斯林并非天敌。《古兰经》承认犹太民族是一个"有经典的"优秀民族,对犹太人背井离乡深表同情,但对犹太教持否定与批判态度。犹太人与穆斯林之间的关系以和谐相处为特征,双方关系的恶化始于西方国家对穆斯林世界的侵略,锡安主义成了外部世界染指中东地区的工具。目前,以色列与中东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将受制于缓和原则、在锡安主义上的工具性与目的性分离的原则、先易后难的原则和亮点原则等因素。以色列要化解与穆斯林世界的矛盾需要审时度势,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对策。双方只有建立互信,才能最终实现和平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穆斯林 伊斯兰 阿以和平进程 中东政治
下载PDF
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统治合法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爱平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4期17-23,共7页
本文从历史与传统、现代与理性、宗教以及国王个人魅力等四个方面分析了1956年独立后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统治合法性的基础和来源。作者指出,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的统治反映了韦伯关于合法统治的三种类型,即合理型、传统型和魅力型,其中,... 本文从历史与传统、现代与理性、宗教以及国王个人魅力等四个方面分析了1956年独立后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统治合法性的基础和来源。作者指出,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的统治反映了韦伯关于合法统治的三种类型,即合理型、传统型和魅力型,其中,传统型占主导地位并与伊斯兰教紧密相连。迄今,宗教神圣的合法性体现了阿拉维君主制所有统治合法性学说的本质,然而其神圣性也遭到了质疑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洛哥 阿拉维君主制 统治合法性 中东政治
下载PDF
中东安全形势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林根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10-18,共9页
2008年国际形势发生的剧烈变化对中东安全局势造成重大冲击,中东地区紧张状况未发生根本变化。中东地区长期动荡,既有重要的外部背景,也有复杂的内部原因。2009年中东地区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奥巴马对中东政策的调整不会改变美国在中... 2008年国际形势发生的剧烈变化对中东安全局势造成重大冲击,中东地区紧张状况未发生根本变化。中东地区长期动荡,既有重要的外部背景,也有复杂的内部原因。2009年中东地区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奥巴马对中东政策的调整不会改变美国在中东的基本目标,大国在中东的博弈呈现加剧的趋势。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将继续存在,宗教冲突可能成为地区动荡和不稳的新因素。中东地区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均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政治 安全形势 中东热点问题
下载PDF
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的中东外交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伟建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6期19-23,共5页
国际体系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时刻,单极秩序在削弱,多极力量在崛起,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中,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实践也发生变革。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东地区政治格局也发... 国际体系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时刻,单极秩序在削弱,多极力量在崛起,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中,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实践也发生变革。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东地区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在外部势力影响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多支力量兴起并日趋活跃。欧美等大国之间的关系演变及政策变化将对中东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的中东外交将变得更加积极和富有进取性,同时也更加重视多边合作及与欧美等大国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转型 中东政治格局 中国中东外交 中东政治 国际安全
下载PDF
从苏丹个案看中国对阿外交之成长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猛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19-26,共8页
苏丹是中国外交参与程度较深的发展中国家,中苏双边关系的发展演变不仅始终彰显着"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也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对阿外交的成长轨迹。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和苏丹的相互援助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整... 苏丹是中国外交参与程度较深的发展中国家,中苏双边关系的发展演变不仅始终彰显着"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也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对阿外交的成长轨迹。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和苏丹的相互援助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体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在此后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逐步深度参与了苏丹的经济事务,帮助苏丹实现了经济腾飞和国内持久和平。以南北矛盾和达尔富尔人道主义灾难为主要内容的苏丹危机,是中国外交参与国际事务时必须直面的挑战之一。中国外交必须重新审视与西方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应对技巧,在深度参与中逐步走向成熟,实现外交转型和国家形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苏丹 对阿外交 共同发展 中东政治
下载PDF
2009年中东大选述评
20
作者 滕海区 姚大学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27-34,共8页
2009年,以色列、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东国家相继举行大选。以色列"利库德集团"时隔四年重执权柄,伊朗保守派竞选连任成功,阿富汗普什图族则再掌政权。中东大选表现出社会政治发展的转型性和国家安全的现实威胁性两大共性特征,而... 2009年,以色列、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东国家相继举行大选。以色列"利库德集团"时隔四年重执权柄,伊朗保守派竞选连任成功,阿富汗普什图族则再掌政权。中东大选表现出社会政治发展的转型性和国家安全的现实威胁性两大共性特征,而不同的历史文化又使其表现出政治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政治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等个性特征。一系列大选将对"巴以和平进程"、"伊朗核问题"和"阿富汗重建"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大选 社会转型 政治发展 中东政治 选举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