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鰼国及鰼文化考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德埙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2期81-92,共12页
习水县千余座的鳛人石棺椁墓葬文化,堪称贵州第一。今贵州黔北的夜郎系民族的远古先人是不狼山(濮郎山)人。其中的一支鳛人,进入四川,跟纵目的蜀人(蚕丛氏)文化融合,友好相处,被称为"髳人"或"髳鳛"。另一支鳛人在... 习水县千余座的鳛人石棺椁墓葬文化,堪称贵州第一。今贵州黔北的夜郎系民族的远古先人是不狼山(濮郎山)人。其中的一支鳛人,进入四川,跟纵目的蜀人(蚕丛氏)文化融合,友好相处,被称为"髳人"或"髳鳛"。另一支鳛人在习水河流域,建立了鳛国。故鳛人跟髦人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石室文化。《百家姓考略》"髳鳛"部族"皆巴蜀之民也"。鳛国在历史上共存在了3324年。鳛人石棺椁墓葬品类齐全,时代序列完整,数量很多,共分崖石棺和石棺椁两类。《酉阳直隶州志》的记载。猪婆龙抢宝的两边为对称的两尾鳛鱼是鳛部民族典型的图腾崇拜,因而是鳛国的国徽。习水的仓头坝应该是鳛国的首府。日本弥生时代的石棺椁和石瓮是夜郎鳛国石棺椁的日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水县 鳛国 髳(髦)鳛 石棺椁 仓坝 鳛鱼龙 猪婆龙抢宝
下载PDF
毛细云教授治疗高位肛瘘经验
2
作者 李明月 毛细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190-193,共4页
对于高位肛瘘的治疗,毛细云教授认为应根据患者病情,在绿色肛肠治疗理念“微创无痛,安全有效,人文关怀”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不同术式,精确定位瘘管和内口,正确处理内口,彻底清除瘘管,通畅引流,并且注意保护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维护肛门外... 对于高位肛瘘的治疗,毛细云教授认为应根据患者病情,在绿色肛肠治疗理念“微创无痛,安全有效,人文关怀”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不同术式,精确定位瘘管和内口,正确处理内口,彻底清除瘘管,通畅引流,并且注意保护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维护肛门外形和功能。重视术后换药,毛细云教授认为术后换药质量决定着肛瘘手术的成败。肛瘘术后换药,应保证引流通畅,还应注意手法轻柔,忌“猛擦、猛捅、猛塞”。善用中医特色疗法,毛细云教授认为中医中药在缓解肛瘘术后疼痛及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方面疗效显著,合理使用中医特色疗法可改善患者术后体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云 高位肛瘘 微创外科 中医 经验
下载PDF
毛德西运用“轻可去实”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佳琦 焦娇 禄保平 《河南中医》 2021年第5期711-715,共5页
毛德西教授认为,脾胃气机失调是导致脾胃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肝气郁滞可直接影响脾胃功能的发挥,脾胃病多与湿邪相关,湿邪凝滞使脾胃功能失和。毛教授运用"轻可去实"法治疗脾胃病,重视芳香类药物、淡渗利湿类药物的应用。临证时... 毛德西教授认为,脾胃气机失调是导致脾胃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肝气郁滞可直接影响脾胃功能的发挥,脾胃病多与湿邪相关,湿邪凝滞使脾胃功能失和。毛教授运用"轻可去实"法治疗脾胃病,重视芳香类药物、淡渗利湿类药物的应用。临证时,重视舌诊,苔见厚腻、腐腻时常用芳香轻清之品,以祛浊气、运脾气,常用藿香三味饮,以醒脾祛湿,调和脾胃。芳香理气常用药物为:"四花"(厚朴花、佛手花、白扁豆花、代代花)、"三芽"(麦芽、谷芽、稻芽)、白豆蔻、丁香、白芷、木香、陈皮、厚朴。另外,毛教授还常用茯苓、冬瓜皮、荷叶、薏苡仁、赤小豆、丝瓜皮等药物以淡渗利湿,化解湿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可去实”法 脾胃病 芳香类药物 淡渗利湿类药物 毛德西
下载PDF
毛德西应用芳香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被引量:7
4
作者 牛琳琳 曾垂义 毛德西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969-3971,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多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及宽胸理气等。芳香类药物具有作用周全而持久、通经活络功效突出、药效发挥较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还有温经散寒...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多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及宽胸理气等。芳香类药物具有作用周全而持久、通经活络功效突出、药效发挥较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还有温经散寒、化瘀通络的良好功效,可使心脏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且对心率无影响。近年来毛德西教授运用芳香类药物治疗该类疾病亦取得良好效果,可归纳为芳香化浊法、芳香理气法、芳香温通法、芳香开窍法4种方法。文中逐一介绍,供作临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德西 芳香类药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毛德西教授经方治疗失眠经验 被引量:6
5
作者 袁晓宇 毛开颜 李应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期25-26,共2页
通过分析研究毛德西教授对于失眠治疗的常用经方,归纳总结出了毛德西教授对失眠一证的辨证论治思路和用药特点,对中医临床工作者和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失眠 经方 毛德西
下载PDF
毛德西治疗胃痛经验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鲜 胡茜茜 《河南中医》 2018年第9期1329-1332,共4页
毛德西教授认为胃痛是由于饮食、情志、寒邪、劳倦、体虚等因素引起的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总的病机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毛德西教授认为胃痛临床常见寒邪客胃、饮食伤胃、湿阻中焦、木郁犯土、瘀血停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弱、脾胃虚寒... 毛德西教授认为胃痛是由于饮食、情志、寒邪、劳倦、体虚等因素引起的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总的病机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毛德西教授认为胃痛临床常见寒邪客胃、饮食伤胃、湿阻中焦、木郁犯土、瘀血停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阳虚等证型。对于胃痛的治疗,毛德西教授认为应明虚实,辨寒热;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审病因,顾肝肾。重在辨证论治,因人而异,治病求本,重视舌脉,以求得准确有效的治疗。方药选择上以经方、小方为主,活血行气,祛湿健脾,寒热温清相互配伍,达到脾胃升降有序,气血调和,胃和则痛自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 毛德西 辨证论治 脾胃受损 气血不调
下载PDF
毛德西教授辨治消化系统疾病临症撷萃 被引量:1
7
作者 禄保平 孙巧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18-1819,共2页
毛德西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在内科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经验。文章介绍了其治疗消化系疾病的4则验案,从中可窥其辨证论治思想之一斑。
关键词 毛德西 名医经验 胃下垂 慢性胃炎 胃痉挛 溃疡病
原文传递
毛德西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辨治经验
8
作者 禄保平 郭颖昭 《河南中医》 2000年第3期22-23,共2页
:根据历代医家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认识和现代研究的最新成果 ,将本病病机概括为本虚标实。毛德西老中医将本病分为气阴两虚、痰浊闭阻、心脉瘀阻、心肾阳虚、气滞寒凝五型 ,并创制“五参顺脉汤 (胶囊 )” 。
关键词 毛德西 缺血性心脏病 五参顺脉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毛德西教授的从医之路和治学经验
9
作者 禄保平 毛开颜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432-1434,共3页
目的:总结毛德西教授的从医之路和治学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全国名老中医毛德西的从医历程及其"读经典,勤临床,拜名师,多总结"的从医之路和治学经验。结果:毛德西秉承医圣"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和孙思... 目的:总结毛德西教授的从医之路和治学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全国名老中医毛德西的从医历程及其"读经典,勤临床,拜名师,多总结"的从医之路和治学经验。结果:毛德西秉承医圣"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和孙思邈"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之训,临证经验日渐丰富,学术思想日臻完善,对中医的认识日渐升华。"读经典,勤临床,拜名师,多总结",寥寥数语,见证了一代中医临床大家的成长历程,凝聚着中医名家的济世之心。结论:毛德西教授从50多年来从最初的被动接触中医到后来主动学习中医,再到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先生在学习中体会中医,在体会中思考中医,在思考中传承中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德西 名老中医 治学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