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两种方案试制Φ350 mm Ti-1023合金棒材,分析了两种方案生产的棒材横、纵向组织、力学性能和探伤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铸锭开坯及中间锻造采用一次"高低高",成品锻造相变温度以下35~50℃进行,变形量大于60%的锻造工艺,...通过两种方案试制Φ350 mm Ti-1023合金棒材,分析了两种方案生产的棒材横、纵向组织、力学性能和探伤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铸锭开坯及中间锻造采用一次"高低高",成品锻造相变温度以下35~50℃进行,变形量大于60%的锻造工艺,可生产出满足X/BS5116标准性能要求的棒材,且棒材的组织均匀性好。展开更多
分别采用一次镦拔、两次镦拔和直接拔长3种开坯锻造工艺锻制了400 mm TA15钛合金棒材,并对比分析了棒材的低倍组织、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探伤杂波水平。结果表明,在铸锭开坯时通过两次镦拔变形增加β相区的变形量,在中间锻造及成...分别采用一次镦拔、两次镦拔和直接拔长3种开坯锻造工艺锻制了400 mm TA15钛合金棒材,并对比分析了棒材的低倍组织、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探伤杂波水平。结果表明,在铸锭开坯时通过两次镦拔变形增加β相区的变形量,在中间锻造及成品锻造时保证变形量分别大于40%和30%,再经800℃×2 h/AC热处理后,可以得到边部、1/2R处及心部组织均匀细小的Ф400 mm TA15钛合金棒材,且各项力学性能符合用户标准要求,探伤杂波水平可达Ф3.2 mm-9 dB。展开更多
文摘通过两种方案试制Φ350 mm Ti-1023合金棒材,分析了两种方案生产的棒材横、纵向组织、力学性能和探伤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铸锭开坯及中间锻造采用一次"高低高",成品锻造相变温度以下35~50℃进行,变形量大于60%的锻造工艺,可生产出满足X/BS5116标准性能要求的棒材,且棒材的组织均匀性好。
文摘分别采用一次镦拔、两次镦拔和直接拔长3种开坯锻造工艺锻制了400 mm TA15钛合金棒材,并对比分析了棒材的低倍组织、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探伤杂波水平。结果表明,在铸锭开坯时通过两次镦拔变形增加β相区的变形量,在中间锻造及成品锻造时保证变形量分别大于40%和30%,再经800℃×2 h/AC热处理后,可以得到边部、1/2R处及心部组织均匀细小的Ф400 mm TA15钛合金棒材,且各项力学性能符合用户标准要求,探伤杂波水平可达Ф3.2 mm-9 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