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52
1
作者 冯振东 霍丽 邵传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9,共7页
关于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目前国内学者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理论界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①的现状、困境及其意义的各种认识,研究制约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缺陷论、传统思想观念束缚论、交易费用... 关于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目前国内学者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理论界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①的现状、困境及其意义的各种认识,研究制约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缺陷论、传统思想观念束缚论、交易费用过高论、有效供给不足论、社会保障体系缺位论等观点,总结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股田制论、土地股份合作制论、农村土地银行制论、国有永佃制论和土地私有化论等创新模式,为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这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流转 土地产权 制度创新
下载PDF
“被产权”:农地确权的实践逻辑及启示——基于某土地产权改革试点村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38
2
作者 李祖佩 管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7,102,共9页
在农地确权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自上而下的确权政策表达遭遇到多方面的抵制,导致确权实践的"被产权"逻辑。即一方面政策实践脱离农村社会实际和农民需要,表现出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另一方面,作为政策实施对象的农村和农民被动... 在农地确权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自上而下的确权政策表达遭遇到多方面的抵制,导致确权实践的"被产权"逻辑。即一方面政策实践脱离农村社会实际和农民需要,表现出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另一方面,作为政策实施对象的农村和农民被动接受政策,不得不用某些策略性方式纠正政策内容与实际需要的背离。具体而言,基层治理原有秩序机制、村庄社会运作逻辑和农民的土地认知结构等成为形塑"被产权"实践的主要因素,诸种反制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起消极作用,但是契合当前农村社会现实和农民实际需求,具有实质合理性。在与制度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下,依靠产权制度孤军深入,往往陷入"头疼医脚"的实践困境,损害而并非保障农民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基层治理机制 村庄社会 农民土地认知结构
下载PDF
农地产权变革与乡村治理秩序:一个农政变迁的分析框架——基于湖北省Z村的个案扩展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杨磊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95,172,共13页
在土地产权与乡村治理秩序关联性研究的“市场主义”和“国家主义”两种价值取向之外,本研究通过农政变迁理论构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认为农地产权变革与乡村治理秩序重构间存在一个动力传导过程。基于Z村的个案研究发现,这个动态的联... 在土地产权与乡村治理秩序关联性研究的“市场主义”和“国家主义”两种价值取向之外,本研究通过农政变迁理论构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认为农地产权变革与乡村治理秩序重构间存在一个动力传导过程。基于Z村的个案研究发现,这个动态的联系过程包括四个层面:第一,农地产权变革促进了资本要素下乡,市场机制进一步嵌入到乡村社会,一种面向市场经营的资本密集型农业经济正在形成;第二,资本密集型农业经济形态隐匿的分工机制实现乡村主体再造,再造出外来商人、经营大户、雇佣农民和半雇佣农民等多元主体;第三,市场嵌入和主体再造重构了乡村治理秩序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经济利益是多元主体关系和行为逻辑的核心;第四,乡村治理秩序发生结构性变化,经济精英主导的“市场支配-多元主体联结”乡村治理秩序逐渐形成。农地产权变革通过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复杂过程与乡村治理秩序联结在一起,地权变革重塑了乡村社会的内部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权变革 农政变迁 多元主体 乡村治理
原文传递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条件 被引量:25
4
作者 项继权 罗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0,共9页
土地问题是“三农”核心问题。迄今为止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在不断扩大、强化和稳定农民的土地产权。这一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改革仍不彻底。农村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及内在矛盾导致农村广泛而持久的土地之争,必须进一步推进... 土地问题是“三农”核心问题。迄今为止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在不断扩大、强化和稳定农民的土地产权。这一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改革仍不彻底。农村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及内在矛盾导致农村广泛而持久的土地之争,必须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农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从“两权分离”到“五权合一”。在农地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社保、财税、行政及乡村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产权改革
下载PDF
“结平衡账”:农户主导型农地确权模式探索 被引量:12
5
作者 田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24,共10页
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供给往往会被农村基层组织创造性地使用,使得确权实践体现出一种村社内部"结平衡账"的现象和功能,即基层组织通过召集村民多次开会研讨、民主协商,兼顾村社内... 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供给往往会被农村基层组织创造性地使用,使得确权实践体现出一种村社内部"结平衡账"的现象和功能,即基层组织通过召集村民多次开会研讨、民主协商,兼顾村社内部已经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最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土地确权方案。如此,不仅完成了国家"自上而下"要求的土地确权任务,而且也实现了农民"自下而上"要求理顺村社内部关系的目标。村社共同体内部成员构成的不断变动与我国农村地权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是需要进行以土地调整为主要内容的"结平衡账"的关键原因。村社内部"结平衡账"机制是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核心机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乃至国家涉农政策下乡过程中的诸多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农地确权 结平衡账机制 土地调整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江庆勇 赵新奎 杨洪青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38-142,共5页
围绕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问题,中国社会各界多年来争论激烈,私有化、集体化、国有化等思路皆有支持者。为了深入理解这场争论,澄清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实质,对一般意义上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了细致厘定,并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 围绕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问题,中国社会各界多年来争论激烈,私有化、集体化、国有化等思路皆有支持者。为了深入理解这场争论,澄清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实质,对一般意义上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了细致厘定,并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历史。通过研究得出,中国土地产权改革实质上是沿着将所有权的内容转移到使用权之中的方向推进。这一改革路径在名义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实质性的私有化。所以,当前关于土地改革的争论,在表面的分歧背后,存在一种私有化的共识,区别只在于名义上的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归属,而这个问题意义不大。农村土地改革的真正难点在于中央政策的严格、有力执行。这种认识有助于以后的理论探讨不再纠结于表面问题,健康向前推进,转向更具实质意义、能为实践提供更加有效地指导的问题上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所有权 使用权 产权改革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演进、现实阻滞与路径选择
7
作者 廖彩荣 蒋正中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33,共11页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快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其深厚的制度、组织和产权基础,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角度,分析研究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演进、现实阻滞与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快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其深厚的制度、组织和产权基础,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角度,分析研究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演进、现实阻滞与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土地、组织以及产权等多重制度演进逻辑;小农经济和集体经济组织有待创新、土地制度亟待进一步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适应延迟等是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阻滞;面向未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从尊重历史制度和现实难点出发,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推进农地制度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和注重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制度演进 土地制度 产权改革 组织制度 路径选择
下载PDF
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制度改革取向 被引量:2
8
作者 姚巧华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97-101,共5页
现行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着产权主体失真、产权权能缺失和产权内容虚化等弊端,这些问题延迟了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制约了农民的增收,限制了土地的自由流转,从而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 现行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着产权主体失真、产权权能缺失和产权内容虚化等弊端,这些问题延迟了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制约了农民的增收,限制了土地的自由流转,从而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以产权改革为取向,依法明确产权主体、健全产权权能。加速打造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更迅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土地制度 产权改革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的地方试验——基于成都四种模式的调查与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段龙龙 李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4期45-49,共5页
土地流转、产权改革与基层民主管理体制改革是成都试验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三个主要工具。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安排是成都城乡统筹的主要制度创新模式。"三圣乡模式"、"龙华模式"、"红光试验"... 土地流转、产权改革与基层民主管理体制改革是成都试验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三个主要工具。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安排是成都城乡统筹的主要制度创新模式。"三圣乡模式"、"龙华模式"、"红光试验"和"大邑试验"是当前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地方实践的典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产业互动、产权创新与借力市场是成都统筹城乡实践的共性特征,同时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又是各地实践的主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地方模式 土地流转 产权改革 产业互动
下载PDF
复杂的地权政治与简约的宪制逻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述评
10
作者 王勇 《中国农村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275-293,共19页
吴晓燕教授新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以"产权冲击—治理回应"为叙事主线,全面系统地记录和阐释了主要发生在成渝两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的实践逻辑及其改革经验,真实呈现了... 吴晓燕教授新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研究》,以"产权冲击—治理回应"为叙事主线,全面系统地记录和阐释了主要发生在成渝两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与基层治理转型的实践逻辑及其改革经验,真实呈现了当代中国农村地权政治的"复杂化"特征及其内在矛盾,是一部成功运用了实证研究方法的政治科学精品之作,具有鲜明的理论创新价值和重要的资政鉴政意义。复杂的地权改革,引发了复杂的基层治理,是因为当地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改革的直接目标并不是为了完善基层治理即村民自治,而是为了解决城市化对土地的渴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而是一种"不见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这一点,尽管在吴著并没有直接予以挑明,但已经在书中内容的主旨中清楚地反映出来了。以优先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为切入点的农村地权改革,可以重启地权政治的宪制逻辑,并能够把基层治理即村民自治重建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乃至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这一思路意味着要以简约化的宪制逻辑来规范和指导复杂无序、急功近利的地权政治实践(试点)。将"不见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转变为"重建村集体"的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这样一种"宪法政治"思路,已经在吴著的结论部分隐约地呈现出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产权改革 基层治理 复杂化 宪制逻辑
原文传递
认知观念与制度语境:制度变迁的建构制度主义二阶解构--以农地产权"三权分置"改革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曲纵翔 董柯欣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92,共9页
建构制度主义认为,源自既有制度语境的认知观念赋予行动阐释意义并影响行动者的选择,制度输出的秩序由行动者的实践加以建构。认知观念和制度语境作为二阶动力促成制度变迁。农地产权制度作为农村社会秩序的基础,其变迁历程反映了国家... 建构制度主义认为,源自既有制度语境的认知观念赋予行动阐释意义并影响行动者的选择,制度输出的秩序由行动者的实践加以建构。认知观念和制度语境作为二阶动力促成制度变迁。农地产权制度作为农村社会秩序的基础,其变迁历程反映了国家对不同时期社会结构变化的回应。本文以"三权分置"改革为例,探索该过程中的社会观念更新与广泛的实践行动。权能分离是农地产权"三权分置"变革最鲜明的表征,这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下的人地关系及城乡关系等变化有直接关联。同时,社会转型带来的观念重构和互动则是串联起制度语境变化和制度变迁的关键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建构制度主义 认知观念 制度语境 “三权分置”
原文传递
百年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及其启迪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红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4-130,共7页
我国农地所有制结构的产权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命题。百年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始终立足于坚持公有制发展方向与满足广大农民地权需求有机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逻辑,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地产权制度改... 我国农地所有制结构的产权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命题。百年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始终立足于坚持公有制发展方向与满足广大农民地权需求有机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逻辑,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走向成功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新时期我们在更高起点、更高目标上实现农地公有产权顶层设计和全面深入地权实践的有机统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研究应当以农地占有关系调整为逻辑主线,着力优化农地公有制结构的产权重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公有制结构 农地产权变革 政治经济学逻辑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建构
13
作者 侯继虎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3-30,共8页
产权制度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因素,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导致农田高度分割、粮农高度分散、粮食收储和加工的高度混杂。在粮食生产"三高"的刚性约束中,农田高度分割是根源。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土... 产权制度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因素,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导致农田高度分割、粮农高度分散、粮食收储和加工的高度混杂。在粮食生产"三高"的刚性约束中,农田高度分割是根源。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政策的完善是决定粮食规模生产的基础性前提条件。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在产权理论基础上梳理农地产权制度研究的内容,深入分析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由表及里变革的路径选择。"三权分置"改革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粮食规模经营的基本要求,可从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农地监管、完善配套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改革 土地确权 三权分置改革 土地经营权流转
下载PDF
中国城市土地产权效率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14
作者 夏传信 闫晓燕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3-175,共3页
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的核心,土地制度对土地利用的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土地产权的约束。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效率影响甚至决定着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以城市土地产权的现状为基础,从城市土地产权的全面性、排他性及可转... 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的核心,土地制度对土地利用的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土地产权的约束。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效率影响甚至决定着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以城市土地产权的现状为基础,从城市土地产权的全面性、排他性及可转让性等角度分析城市土地产权效率,从提高城市土地产权效率的角度改革中国土地产权制度,以达到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完善城市土地产权、化解由土地产权制度引起的诸多矛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土地产权效率 改革建议
下载PDF
农地认知、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基于西部6省(市、区)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黎毅 王燕 罗剑朝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32,共13页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本文构建农地认知对农地流转的分析框架,基于2019年中国西部6省(市、区)1673户农户家庭调研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实证检验农地确权对农地认知影响农地流转行为的调节效应及其差异化影响,同时采用相关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本文构建农地认知对农地流转的分析框架,基于2019年中国西部6省(市、区)1673户农户家庭调研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实证检验农地确权对农地认知影响农地流转行为的调节效应及其差异化影响,同时采用相关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地认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农地流入行为的影响效应大于农地流出。由于各地政策力度和宣传方法不同,风险规避心理使得农户在流出方面存在差异化。研究进一步证实,农地确权分别增强了农地认知对未确权组农地流出行为和确权组农地流入行为的正向影响,即农地确权在农地认知影响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因此,在继续完善农地确权政策的基础上,需要从加强多主体农地认知的宣传工作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以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认知 农地确权 农地流转 土地流转 西部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
下载PDF
农村产权改革:认知冲突与操作难题 被引量:14
16
作者 党国英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25,共8页
完成农村产权改革的艰巨任务,必须破除关于产权的意识形态的规定性,用技术性思维理解产权改革的意义。国民共同共有产权、社区共同共有产权、按份共有产权以及私人产权,各自适用于不同经济属性资产配置要求,如果错乱配置必导致效率、平... 完成农村产权改革的艰巨任务,必须破除关于产权的意识形态的规定性,用技术性思维理解产权改革的意义。国民共同共有产权、社区共同共有产权、按份共有产权以及私人产权,各自适用于不同经济属性资产配置要求,如果错乱配置必导致效率、平等与稳定的同时缺失。中国传统集体经济制度的主要弊端,便是用唯一的社区共同共有产权形式配伍复杂的农村社会经济活动,将农民的社区成员权与经济组织成员权搅和在一起,引起一系列基本社会经济关系的扭曲。农村产权改革的基本方略,是依据产权配置的技术性要求,在农业经济的竞争性领域以农民可退出的合作经济组织替代现行集体经济组织,形成可交易的成员权;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以普惠性的社区共有产权替代以户籍为取舍标准的歧视性共有产权,形成平等的居民权。改革的突破口是土地承包权或集体股权的明晰化、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以及政府对土地规划及用途管理的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产权改革 集体经济
原文传递
从地租存在条件看我国的森林地租
17
作者 李伟 姚星期 +1 位作者 温亚利 顾振东 《江西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51-53,共3页
借鉴马克思地租理论,概括一般意义上地租的存在条件:产权束的分离,较低的资本有机构成,市场经济环境和立地差异。据此对建国后我国森林地租的存在性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从实行土地改革到实行"林业三定"之前,不具备森林地租存在... 借鉴马克思地租理论,概括一般意义上地租的存在条件:产权束的分离,较低的资本有机构成,市场经济环境和立地差异。据此对建国后我国森林地租的存在性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从实行土地改革到实行"林业三定"之前,不具备森林地租存在的条件。"林业三定"后森林地租在国有林区和集体林区出现,但产权主体模糊、产权束绞合等问题,使森林地租缺乏制度环境。林权改革促使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是森林地租及其表现形式明晰化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地租 林权改革 产权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基层治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成都市郫都区宝华村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人豪 杨庆媛 冯一泰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42,共11页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促进要素配置市场化和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各地的改革实践中村两委和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在治理过程和交易流程中发挥核心作用,且两者通常融为一体,形成以“村两委—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为核心的...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促进要素配置市场化和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各地的改革实践中村两委和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在治理过程和交易流程中发挥核心作用,且两者通常融为一体,形成以“村两委—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为核心的横纵交错的“十”字基层治理结构。基于扎根理论对成都市郫都区宝华村的调研分析发现,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基层治理以“村两委—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形成全域治理体系以自治为基础,治理手段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重;以法治为根本,入市交易从隐形流转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德治为引领,地方精英通过“优生带差生”“党员带群众”等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应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村民自治进一步夯实和发挥村两委与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作用;以土地管理法和自然资源、农村农业等相关部门出台的规章制度为准绳,通过法治进一步规范各主体行为和各环节流程;以培育和引导新乡贤为抓手,通过德治进一步发挥和强化家庭条件较好、威望较高的乡村精英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农村基层治理 村民自治 法治 德治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学术论坛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明喜 张燕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3-59,共7页
为深化新型城镇化理论问题研究,2014年9月,中央编译局、重庆工商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第五届比较研究工作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学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城乡关系与城乡一体化、农民工市民... 为深化新型城镇化理论问题研究,2014年9月,中央编译局、重庆工商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第五届比较研究工作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学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城乡关系与城乡一体化、农民工市民化、城市社会治理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农民工市民化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下载PDF
土地产权定期出让──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昌海 谢光辉 《乡镇经济》 2000年第2期25-27,共3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反思和剖析,阐明土地产权定期出让制的含义并分析该制度的实质意义,提出实行该农地制度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定期出让 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