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脑血流SPECT显像与其他影像对癫痫定位诊断比较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志刚 杨谦 +2 位作者 张维 王林 周建平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癫痫发作期与发作间期同侧对照99mTc-ECD局部脑血流(rCBF)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显像对癫痫灶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癫痫患者行发作间期显像,其中10例行发作期显像,并与皮层脑电图(EEG)、计算机断层扫描或... 目的:研究癫痫发作期与发作间期同侧对照99mTc-ECD局部脑血流(rCBF)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显像对癫痫灶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癫痫患者行发作间期显像,其中10例行发作期显像,并与皮层脑电图(EEG)、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显像(CT/M RI)、深部皮层脑电图(Eco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癫痫发作期与发作间期rCBF SPECT显像对癫痫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定位率,优于EEG、CT/M RI,低于EcoG,但rCBF在发作期与发作间期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发作间期rCBF SPECT显像可以成为癫痫灶方便而有效的定位方法,若加上发作期rCBF显像则定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显像 局部脑血流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诊断比较 ^99MTC-ECD 脑电图(EEG) 计算机断层扫描 发作间期 癫痫发作期 影像 定位诊断价值 CT/MRI RCBF显像 磁共振显像 皮层脑电图 癫痫患者 对比分析 EcoG 定位方法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外周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含量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曾昭龙 许绍强 +2 位作者 胡湘蜀 陈文明 卢健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9期2324-2326,共3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间歇期外周血NO、ET-1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45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41例偏头痛患者间歇期血清NO、ET-1含量,同时与健康查体者进行对照。结果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血清NO、ET—1...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间歇期外周血NO、ET-1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45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41例偏头痛患者间歇期血清NO、ET-1含量,同时与健康查体者进行对照。结果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血清NO、ET—1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间歇期患者血清NO含量明显下降,接近于健康对照组,而ET-1含量仍维持较高水平,与发作期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而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明显。结论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外周血NO、ET-1含量明显增高;间歇期患者NO含量接近正常水平,而ET-1含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NO及ET-1含量增高及平衡紊乱是偏头痛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发作期 间歇期 NO ET-1
下载PDF
发作间期癫痫灶的^18F—FDGPET/CT显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津生 杨小丰 +3 位作者 陈浩 阿里木 阿不都克优木 董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发作间期癫痫灶定性定位诊断价值。方法病人空腹4—6h以上,空腹血糖3.9—6.1mmolfL,肘静脉注射显像剂^18F-FDGO.12mCi/kg体质量,平静休息40min后行脑部PET3D及CT断层显像,层厚3.75mm,PET图像行衰减...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发作间期癫痫灶定性定位诊断价值。方法病人空腹4—6h以上,空腹血糖3.9—6.1mmolfL,肘静脉注射显像剂^18F-FDGO.12mCi/kg体质量,平静休息40min后行脑部PET3D及CT断层显像,层厚3.75mm,PET图像行衰减校正及迭代法重建多层面,多幅显示,连续两个层面以上肉眼可辨的放射性改变(低代谢、高代谢区)为癫痫灶。同时根据癫痫灶对放射性示踪剂的摄取进行半定量测定。对于多发癫痫灶采用痫灶部位及对侧同一部位SUVmax与小脑SUVmax相比。每个病人开颅后根据术前脑电、PET/CT结果行颅内电极(条状脑皮质电极、脑深部电极)监测癫痫灶的脑电情况,证实^18F-FDGPET/CT结果。结果38例患者中37例检出癫痫灶,术中脑电证实癫痫灶部位较准确,1例颞叶癫痫未检出。单痫灶较多痫灶准确。结论^18F-FDG PET/CT是一种无创伤性、高度灵敏、较有效的癫痫灶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间期 癫痫 ^18F- PET/CT
原文传递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针刺治疗后双侧楔叶的镜像同伦功能连接改变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亚男 刘璐 +5 位作者 张雅杰 刘大鹏 刘妮 汪振佳 王麟鹏 霍健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发作间期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是否受损,以及针刺治疗后VMHC的变化情况。材料和方法54名MwoA患者和44名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被纳入研...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发作间期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是否受损,以及针刺治疗后VMHC的变化情况。材料和方法54名MwoA患者和44名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被纳入研究。MwoA患者接受了为期4周的针刺治疗,而健康对照组没有任何治疗。收集所有受试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和临床资料,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基线、患者针刺治疗前后VMHC的差异。最后探讨针刺调节的脑区VMHC变化与临床评分改善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woA患者双侧小脑Ⅷ区、楔叶和中央后回的VMHC明显降低(体素水平P<0.001,组水平P<0.05)。针刺后,MwoA患者的临床指标明显改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楔叶减低的VMHC明显增强(体素水平P<0.001,组水平P<0.05)。双侧楔叶VMHC的增强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改变呈正相关(r=0.291,P<0.05)。结论双侧小脑、视觉皮层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的VMHC受损可能参与了偏头痛发作间期的中枢机制。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增强双侧楔叶减弱的VM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无先兆 发作间期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
下载PDF
癫痫儿童98例发作间期动态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渺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发作间期儿童癫痫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康泰CMS4000动态脑电图仪于发作间期24h监测分析98例癫痫儿童并对其AEEG异常率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EEG监测异常者84例(85.7%)。84例中有痫样放电者59例(60...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发作间期儿童癫痫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康泰CMS4000动态脑电图仪于发作间期24h监测分析98例癫痫儿童并对其AEEG异常率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EEG监测异常者84例(85.7%)。84例中有痫样放电者59例(60.2%)[其中48例(49.0%)兼有非特异性异常];仅有非特异性异常者25例(25.5%)。AEEG痫样放电率在不同的发作频率(无发作、<1次/月、≥1次/月)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发作越频繁,痫样放电阳性率越高(P<0.01)。59例痫样放电者中,出现在清醒期4例(6.8%),出现在睡眠期者27例(45.8%),清醒及睡眠期均出现28例(47.5%),睡眠期与清醒+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率高于清醒期(P<0.01)。非特异性异常者73例中,出现在清醒期者5例(6.8%),出现在睡眠期者23例(31.5%),清醒及睡眠中均出现者45例(61.6%),睡眠期与清醒+睡眠期非特异性异常检出率高于清醒期(P<0.01)。治疗后复查的癫痫儿童较新诊断的癫痫儿童痫样放电率明显降低(40.7%vs59.3%,P<0.01)。结论 AEEG能在自然状态下长时间记录患儿清醒、睡眠各种状态的脑电活动,可提高发作间期癫痫儿童痫样放电及非特异性异常检出率,有助于儿童癫痫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儿童 动态脑电图 发作间期 痫样放电 非特异性异常
原文传递
艾灸配合药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君 李建军 +2 位作者 孙秀凤 吴子成 汪怀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2期1221-1222,共2页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药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4例采用艾灸配合药茶方法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饮食控制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药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4例采用艾灸配合药茶方法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饮食控制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艾灸配合药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条灸 中药疗法 关节炎 痛风性 发作间歇期 药茶
下载PDF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发作间期的肌电图运动诱发试验特点 被引量:2
7
作者 董亮艳 李芳 +2 位作者 潘宗 拓炜 陈景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肌电图运动诱发试验的特点。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酒精性等病因后)27例做为病例组,选择27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肌电图运动诱发试验的特点。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酒精性等病因后)27例做为病例组,选择27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检测时病例组处于发作间期(血钾正常),对小指展肌进行快速剧烈运动,运动前测1次小指展肌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作为基线水平,分别于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5 min、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各个时间点测量CMAP波幅,记录各个时间点的波幅变化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两组间CMAP波幅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同时发现随着测量时间的推移CMAP波幅变化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存在组别与测量时间之间的交互效应(P=0.000)。运动后即刻两组波幅均轻度升高,波幅升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3),运动后15 min两组波幅均小幅度降低,波幅降低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87)。对照组在30 min后波幅不再降低,波幅降低率控制在-28.9%以内,平均在90 min后回升至基线水平。病例组在30 min^120 min波幅仍持续降低,同一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肌电图运动诱发试验能为发作间期的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运动诱发试验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发作间期
下载PDF
颞叶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的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静 张耀辉 相泓冰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颞叶癫痫(TLE)患者的视频脑电图(VEEG)表现。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TL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VEE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0例患者中有87例有背景活动异常,所占比例为41.43%,多为内侧颞叶癫... 目的分析颞叶癫痫(TLE)患者的视频脑电图(VEEG)表现。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TL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VEE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0例患者中有87例有背景活动异常,所占比例为41.43%,多为内侧颞叶癫痫(MTLE),发作间期、发作期的异常房电波主要为尖慢波、棘波、尖波,MTLE异常发电主要为前颞区,外侧颞叶癫痫异常放电主要为中、后颞区。结论VEEG发作期、发作间期、背景活动异常等表现与特征能为TLE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 颞叶癫痫 发作期 发作间期 背景活动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基于颞叶癫痫发作间期脑电数据图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柳真艳 于云莉 +2 位作者 冯占辉 何艳 史梦婷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对颞叶癫痫(TLE)患者发作间期清醒期和睡眠期视频EEG(V-EEG)数据进行分析,研究TLE患者左右侧颞区网络节点属性的改变及全脑平均路径长度的变化。方法收集32例TLE患者,将32例TLE患者进一步分为左侧17例和右侧15例,与24名性别、年龄... 目的对颞叶癫痫(TLE)患者发作间期清醒期和睡眠期视频EEG(V-EEG)数据进行分析,研究TLE患者左右侧颞区网络节点属性的改变及全脑平均路径长度的变化。方法收集32例TLE患者,将32例TLE患者进一步分为左侧17例和右侧15例,与24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清醒期及睡眠期脑电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颞区清醒期β节律、睡眠期δ节律,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出相应节点不同时期的聚类系数及全脑平均路径长度的变化特点,将数据使用图论的方式表示出来,使网络特点可视化。结果TLE患者清醒期与睡眠期颞区的聚类系数、全脑平均路径长度均较正常组升高(均P<0.05)。致痫侧的聚类系数较非致痫侧的聚类系数升高(P<0.05)。TLE患者致痫区域部分节点的连接密度增加,传输性能及效率降低。结论TLE患者发作间期清醒期、睡眠期局部节点属性发生改变,且与致痫侧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发作间期 节点 脑网络 图论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颅多普勒检测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莉莉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1期117-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间歇期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与临床关系。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时行TCD检测2799人中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68例,排除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硬化、出血...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间歇期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与临床关系。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时行TCD检测2799人中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68例,排除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硬化、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前日饮酒等可致脑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改变的因素,选取41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年龄分层抽取同期行TCD检测的健康者356例作为对照组。使用SPSS16.0软件包对TCD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418例中,颈内动脉系统收缩期血流速度异常者131例;椎动脉(VA)收缩期血流速度异常者386例、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流速度异常者356例。由统计学分析可知,在去除年龄因素后,男、女椎动脉型颈椎病患病均与椎动脉、基底动脉TCD检测异常有关,女性患者发生VA异常的优势比高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发生BA异常的优势比高于男性患者。结论:TCD检测可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辅助检查手段,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及健康管理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作间歇期 经颅多普勒 健康管理
下载PDF
颞叶癫癇患者致癇灶c-fos、fas表达的研究
11
作者 胡志刚 谭启富 +3 位作者 吴波 孙康健 张新华 印红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目的:通过对颞叶癫癎患者致癎灶c-fos、fas表达情况的观察,分析发作间期c-fos、fas的表达规律,探讨其与致癎灶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癫癎形成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以15例颞叶癫癎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一时期行手术治疗而没有癫癎... 目的:通过对颞叶癫癎患者致癎灶c-fos、fas表达情况的观察,分析发作间期c-fos、fas的表达规律,探讨其与致癎灶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癫癎形成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以15例颞叶癫癎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一时期行手术治疗而没有癫癎症状的颞叶动静脉畸形患者5例为对照组.分别取颞叶、杏仁核、海马组织进行c-fos、fas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表达情况. 结果:①c-fos阳性细胞百分率在实验组为(71.3±7.5)%,对照组为(4.1±2.6)%,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②fas阳性细胞百分率在实验组为(61.4±12.9)%,对照组为(2.0%±1.9)%,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③c-fos表达与癫癇发作的病程、频率及预后无关. 结论:①发作间期存在c-fos的区域性持续性表达,为以后进一步研究c-fos在癫癎形成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②c-fos参与了癫癎的发病过程,并可能在癫癎形成中发挥作用.③fas表达区域与c-fos一致,其表达可能为c-fos蛋白诱导所致;二者都在致癎灶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作用.④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c-fos表达检测,对判断致癎灶切除准确与否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痫灶 C-FOS FAS 发作间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