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h1对免疫功能降低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才军 郭民 +2 位作者 柳波 后文俊 王玲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51-54,5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人参皂苷Rh1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研发人参皂苷Rh1作为免疫调节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ICR小鼠模型,研究人参皂苷Rh1对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 目的通过研究人参皂苷Rh1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研发人参皂苷Rh1作为免疫调节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ICR小鼠模型,研究人参皂苷Rh1对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h1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增加小鼠的脾指数(P<0.01);人参皂苷Rh1低、中剂量组可显著增加小鼠的胸腺指数(P<0.01);人参皂苷Rh1低、中、高剂量组均对小鼠MΦ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P<0.01);人参皂苷Rh1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P<0.01),以低剂量组效果最佳;人参皂苷Rh1低、中、高剂量组对LPS诱导的小鼠B淋巴细胞增殖均无明显促进作用(P>0.05).结论人参皂苷Rh1具有明显增加小鼠的脾及胸腺指数、增强MΦ吞噬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等作用,上调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H1 免疫抑制 模型 免疫调节 ICR小鼠
下载PDF
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间质纤维化造模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丽娜 王华 +4 位作者 周蕾 张永胜 于永利 王丽颖 孙陆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建立博莱霉素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成模差异。方法:利用8周龄雄性ICR小鼠,①随机分为腹腔给药组(P组)、气管内给药组(I组)、阴性对照组(C组),分别经腹腔注射BLM 40 mg/kg 5次、气管内滴入BLM 5 mg/kg ... 目的:建立博莱霉素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成模差异。方法:利用8周龄雄性ICR小鼠,①随机分为腹腔给药组(P组)、气管内给药组(I组)、阴性对照组(C组),分别经腹腔注射BLM 40 mg/kg 5次、气管内滴入BLM 5 mg/kg 1次或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50μl。分别于14、28、40天处死,②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腹腔注射BLM 40mg/kg3、4、5次或经腹腔给予生理盐水200μl。分别于28、40天处死。观察小鼠体重、咳嗽、挠鼻症状、肺系数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给予博莱霉素后①小鼠的体重均下降并出现咳嗽及挠鼻等呼吸障碍症状;处置后第14、28及40天处死小鼠,计算肺系数,P组较I组肺系数高;处死小鼠后,P组和I组小鼠均形成广泛、稳定的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P组主要分布在胸膜下及血管周围,而I组主要分布在肺门和支气管周围。P组较I组肺纤维化病理评分高。②不同腹腔给药次数模型小鼠体重变化以5次给药对体重影响最大;计算肺系数以给药5次肺系数变化最大。上述模型均成功建立。通过比较生存率、呼吸困难症状、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选出腹腔给药5次相对于给药3次及4次为更好的造模方式。结论:利用BLM腹腔注射和气管内滴入制备了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纤维化形成的部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腹腔给药5次方法制备肺间质纤维化模型的成功率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小鼠 博莱霉素 肺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不同品系小鼠在三种常见抑郁检测方法中的行为学表现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腾飞 孙秀萍 +3 位作者 石哲 高江晖 刘新民 刘华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4种不同品系小鼠在3种实验(空场实验、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中的行为学差异,为抗抑郁新药研究中的实验动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空场实验检测C57BL/6、BALB/c、ICR、和昆明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和对新奇环境的探索能力;利用... 目的探讨4种不同品系小鼠在3种实验(空场实验、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中的行为学差异,为抗抑郁新药研究中的实验动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空场实验检测C57BL/6、BALB/c、ICR、和昆明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和对新奇环境的探索能力;利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它们在应激刺激下的行为绝望状态。结果在空场实验中,BALB/c、ICR和昆明小鼠的运动总路程、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明显高于C57BL/6小鼠(P<0.05),ICR和昆明小鼠的直立次数也明显高于C57BL/6小鼠(P<0.05);悬尾实验C57BL/6小鼠的不动时间显著长于其他3种品系小鼠(P<0.05),但是4种品系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57BL/6小鼠自发活动量低,对新奇环境的探索能力差,并且在急性应激刺激下容易造成行为绝望,因此C57BL/6小鼠可能适合作为急性应激抑郁模型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 BAL/BC C57BL/6 昆明小鼠 空场实验 悬尾实验 强迫游泳实验 抑郁
下载PDF
藏药绿萝花对高血糖小鼠模型的治疗试验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赛 刘群 +2 位作者 韩金潭 康莲莲 杨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2,共6页
研究藏药绿萝花对高血糖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饲喂高糖高脂饲料和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ICR小鼠高血糖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250mg/kg)组及绿萝花提取物... 研究藏药绿萝花对高血糖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饲喂高糖高脂饲料和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ICR小鼠高血糖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250mg/kg)组及绿萝花提取物组(剂量分别为50、25、12.5g/kg),分别在造模试验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以及治疗试验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以空腹血清血糖含量、血清胰岛素含量为检测指标,研究造模因素和不同剂量绿萝花对血糖的影响。连续饲喂高糖高脂饲料,结合STZ注射,造模小鼠表现为体重下降、血糖升高、胰岛素含量下降;表明3个剂量绿萝花组均具有降血糖的作用,12.5g/kg剂量组连续服用绿萝花14d后降血糖作用明显,50g/kg剂量组连续口服绿萝花7d^14d,显著提高成模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连续饲喂高糖高脂饲料(配方:蔗糖∶猪油∶奶粉∶鸡蛋∶猪胆酸盐∶普通饲料=30∶20∶4∶2∶0.05∶63)14d^28d,结合STZ注射的造模方法成功获得了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绿萝花通过降低成模小鼠血糖含量、升高成模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而对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萝花 ICR小鼠 高血糖症 治疗作用
下载PDF
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感染ICR小鼠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志东 刘忠华 +4 位作者 刘香梅 张钰 谭文雅 廖明 黄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方法将100μL H5N1禽流感病毒原液(EID50为10^5.37/0.2mL)鼻腔接种ICR小鼠,设生理盐水组、正常尿囊液组对照,接毒后14d内每隔12h观察一次,主要观测指标有:临床体征、体重和... 目的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方法将100μL H5N1禽流感病毒原液(EID50为10^5.37/0.2mL)鼻腔接种ICR小鼠,设生理盐水组、正常尿囊液组对照,接毒后14d内每隔12h观察一次,主要观测指标有:临床体征、体重和体温变化、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分离和血清抗体检测(ELISA方法)。结果被感染的ICR小鼠的病程可以划分为潜伏期(第0~1天)、急性感染期(第2~7天)、恢复期(第8~14天),急性感染期表现出活动明显减少,弓背,反应性差,扎堆;接毒后第1天开始体温和体重下降,第6天体温和体重停止下降;接毒组ICR小鼠累计的死亡率为60%;急性感染期ICR小鼠的肺部病变最严重,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间质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并有充血和单核细胞浸润;接毒后第1天至第8天可在小鼠的肺、脑、气管和心、肝、脾、肾分离到病毒;接毒后第6天从ICR小鼠血清中检测到抗体。结论本实验室建立的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的模型在临床表现、体重变化、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复制指标能达到禽流感病毒疾病模型的造模要求,符合人类禽流感感染疾病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小鼠 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 疾病动物模型
下载PDF
注射法小鼠皮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及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丽 谢淑武 +2 位作者 朱焰 卢颖莹 曹霖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2-195,I0005,共5页
目的建立ICR小鼠皮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新的模型及组织学观察。方法以同系小鼠作为供体,取子宫内膜分别采用皮下注射法和皮下植入法对2组共24只小鼠行皮下造模手术。3周后测量皮下种植结节大小,并处死半数造模成功小鼠,取子宫和异位结节行H... 目的建立ICR小鼠皮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新的模型及组织学观察。方法以同系小鼠作为供体,取子宫内膜分别采用皮下注射法和皮下植入法对2组共24只小鼠行皮下造模手术。3周后测量皮下种植结节大小,并处死半数造模成功小鼠,取子宫和异位结节行HE染色组织学研究。6周后,处死剩余小鼠,并再次测量皮下结节,取子宫和异位结节行HE染色组织学研究。结果皮下植入法和皮下注射法成功率分别为33.33%和83.33%(P<0.01);生长良好的囊肿囊内壁有内膜上皮细胞生长,有与正位子宫内膜接近同步的发情周期改变;病灶随移植时间的推延先逐渐增大之后又有缩小趋势(P>0.05)。结论将ICR小鼠子宫内膜注射到同系小鼠腹部皮下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病理模型,成功率高,且简单可行,异位内膜随动情周期有周期性改变,生理特性与正位子宫内膜基本相同,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和药物研究既经济又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疾病模型 ICR小鼠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学
下载PDF
紫苏叶提取物对肥胖小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7
作者 朴颖 费宏扬 权海燕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992-3996,共5页
目的:研究紫苏叶提取物(PFE)对高脂饲料诱导肥胖模型小鼠脂肪组织中脂肪生成及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PFE影响脂肪脂质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5周龄的雄性ICR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饲料(RD)组和高脂饲料(HFD)组,HFD... 目的:研究紫苏叶提取物(PFE)对高脂饲料诱导肥胖模型小鼠脂肪组织中脂肪生成及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PFE影响脂肪脂质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5周龄的雄性ICR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饲料(RD)组和高脂饲料(HFD)组,HFD+PFE(150、300mg/kg)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RD组灌服等量蒸馏水,每周测2次体质量,连续4周。实验结束后,分别称量内脏脂肪和附睾脂肪重量;检测血浆血糖、胰岛素、HOMA-IR指数、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非游离脂肪酸(NEFA)、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表达。此外,检测脂肪合成转录因子SREBP1及其靶基因(FAS、SCD1、GPAT)的基因表达。结果:与HFD组比较,治疗4周后,PFE显著降低了小鼠体质量、内脏脂肪量及附睾脂肪量,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下降,HOMA-IR也得到改善。血脂(TG、TC、NEFA)和肝功(s AST和s ALT)在给PFE后均显著降低。与RD组比较,脂肪生成转录因子PPAR-γ、C/EBPα和脂肪合成转录因子SREBP1及其靶基因在HFD组增强,而在PFE组上述基因表达均显著被抑制。结论:PFE通过抑制脂肪生成转录因子PPAR-γ、C/EBPα和脂肪合成转录因子SREBP1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来降低脂肪和体质量,调节脂肪组织脂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提取物 ICR小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CC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SREBP1
原文传递
ICR小鼠胚胎及生后不同阶段睾丸内生殖细胞的发育 被引量:9
8
作者 卢晅 周新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58-360,391,T001,共5页
目的 :观察ICR小鼠胚胎及出生后的睾丸内生殖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发育情况 ,了解雄性生殖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过程。方法 :采用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法 ,对雄性胚胎第 13,16 ,18d和出生后第 1,3,7,10 ,15 ,19d、4 ,6周及成年 (8周 )睾... 目的 :观察ICR小鼠胚胎及出生后的睾丸内生殖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发育情况 ,了解雄性生殖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过程。方法 :采用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法 ,对雄性胚胎第 13,16 ,18d和出生后第 1,3,7,10 ,15 ,19d、4 ,6周及成年 (8周 )睾丸生殖细胞进行观察。结果 :原始生殖细胞向精原细胞的演化经历了一个分散 居中 分散靠边的过程。出生后第 7d ,支持细胞达到一个增殖高峰 ;出生后第 10d ,原始生殖细胞出现一个增殖高峰 ;出生后第 10d ,间质细胞达到一个增殖高峰 ;出生后第 15d ,出现初级精母细胞 ;出生后第 4周 ,产生精子细胞 ,同时间质细胞出现另一个增殖高峰并保持在一个高水平 ;出生后第 6周 ,开始有精子出现。结论 :当精原细胞大量增殖和生成精子细胞与精子时 ,生殖细胞可能需间质细胞提供大量激素相辅助 ;支持细胞在支持生精细胞、促进生精细胞转位及精子生成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胺蓝 ICR小鼠 睾丸细胞 发育
下载PDF
C57BL/6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在ICR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桂圆 陈龙邦 +1 位作者 臧静 张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 : 在白色ICR小鼠建立B16细胞株黑色素瘤模型 ,以便于接种、测量和观察 ,既能降低研究成本 ,又能满足不同实验目的要求。 方法 :将B16细胞株黑色素瘤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ICR小鼠足垫、皮下、腹腔和尾静脉等部位 ,建立移植瘤模型... 目的 : 在白色ICR小鼠建立B16细胞株黑色素瘤模型 ,以便于接种、测量和观察 ,既能降低研究成本 ,又能满足不同实验目的要求。 方法 :将B16细胞株黑色素瘤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ICR小鼠足垫、皮下、腹腔和尾静脉等部位 ,建立移植瘤模型和肺部转移瘤模型。观察小鼠成瘤特点 ,并作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 ,分析接种细胞数与肿瘤生成的关系以及肿瘤生长对小鼠生活状态和生存时间的影响。 结果 :6天后白色小鼠浅表部位和深部脏器 (解剖后 )可陆续观察到芝麻样或点线状到结节状、菜花状黑色瘤组织 ,直到发展至溃烂和 (或 )小鼠死亡。成瘤率与接种细胞数成正比 ,在接种细胞数 >1× 10 6 后成瘤率为 10 0 %。 结论 :B16细胞株黑色素瘤在ICR小鼠具有成瘤率高、观察和测量方便、费用低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模型 B16细胞株黑色素细胞 ICR小鼠
下载PDF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小鼠低死亡率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帆 卢思奇 +2 位作者 冯宪敏 李自慧 王凤云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65-69,共5页
为建立低死亡率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SD大鼠和ICR小鼠动物模型 ,本试验将雌性SD大鼠和ICR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按体重定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 ,免疫抑制诱导建立PCP动物模型 ,对照组注射与地塞米松等体积... 为建立低死亡率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SD大鼠和ICR小鼠动物模型 ,本试验将雌性SD大鼠和ICR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按体重定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 ,免疫抑制诱导建立PCP动物模型 ,对照组注射与地塞米松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制作肺印片 ,经瑞 姬氏复合染色后 ,检查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 ,经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用地塞米松诱导后 ,实验组SD大鼠和ICR小鼠死亡率均为 0 ,肺印片阳性率均为 76 7% (2 3 30和 2 3 30 )。肺组织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 ,并可观察到Pc包囊。实验组SD大鼠体重下降明显 ,与对照组体重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ICR小鼠经诱导后 ,体重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ICR小鼠 卡氏肺孢子虫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豆腐乳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蓉真 李珑 +2 位作者 李建才 傅红 饶平凡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研究了豆腐乳作为食物蛋白源的降胆固醇作用.以ICR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四组,以商业饲料为对照,其余三组分别用酪蛋白、大豆分离蛋白(SPI)、豆腐乳粉代替饲料中的蛋白源喂养ICR小鼠5周.结果表明,SPI、豆腐... 研究了豆腐乳作为食物蛋白源的降胆固醇作用.以ICR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四组,以商业饲料为对照,其余三组分别用酪蛋白、大豆分离蛋白(SPI)、豆腐乳粉代替饲料中的蛋白源喂养ICR小鼠5周.结果表明,SPI、豆腐乳粉表现出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而后者表现出更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小鼠 大豆分离蛋白 豆腐乳 胆固醇 降脂作用
原文传递
博来霉素诱导G57BL/6与ICR小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淑范 张晓晔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89-291,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C57BL/6与ICR小鼠在博来霉素(BLM)致肺纤维化过程中的种属差异。方法 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19只,ICR小鼠16只,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150mg/kg,观察每组小鼠体重、生存率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①C57BL/6与ICR小鼠最低体重... 目的探讨C57BL/6与ICR小鼠在博来霉素(BLM)致肺纤维化过程中的种属差异。方法 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19只,ICR小鼠16只,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150mg/kg,观察每组小鼠体重、生存率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①C57BL/6与ICR小鼠最低体重分别发生在静脉注射处置后的7d和5d,最低体重分别为注射前的65.46%和73.21%,两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②C57BL/6与ICR小鼠的生存率分别为36.84%和56.25%,两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③C57BL/6小鼠BLM注射后28d,在胸膜下及血管周围形成广泛、稳定的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而ICR小鼠肺组织未见明显纤维化形成。C57BL/6小鼠肺纤维化病理评分明显高于ICR小鼠(P<0.001)。结论 BLM诱导的肺纤维化作用在C57BL/6与ICR小鼠间存在着明显的种属差异。C57BL/6小鼠较ICR小鼠更适于复制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近交C57BL/6 近交ICR 博来霉素 肺纤维化
下载PDF
复方中药对小鼠结核病模型的免疫指标的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玲 章宗籍 +4 位作者 张才军 姚军 谢蒲伶 钱忠义 杨尚星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1,共3页
动物随机分组,建立ICR小鼠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感染模型,研究复方中成药制剂杨氏欣痨宁胶囊(YLN)的免疫调节抗结核作用。为YLN的临床前研究提供基础研究依据。结果发现,YLN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ICR小鼠胸腺重量指数。YLN高、中、低剂量组... 动物随机分组,建立ICR小鼠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感染模型,研究复方中成药制剂杨氏欣痨宁胶囊(YLN)的免疫调节抗结核作用。为YLN的临床前研究提供基础研究依据。结果发现,YLN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ICR小鼠胸腺重量指数。YLN高、中、低剂量组与猫爪草组增加ICR小鼠结核动物模型血清IFN-γ水平(P<0.05);YLN中剂量组则明显抑制血清IL-10水平(P<0.05)。表明YLN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抗结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欣痨宁 结核分枝杆菌 ICR小鼠 模型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注射法制作ICR小鼠肝癌模型及其改进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煜 徐涵文 +1 位作者 张太平 张鹤云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434-438,共5页
应用直接注射法制作ICR小鼠原发肝癌模型并成功地进行方法改进。对模型小鼠进行了体重监测、原位移植成功率统计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直接注射法制作小鼠原发肝癌模型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并成功模拟出肿瘤的多器官转移及人类肝癌... 应用直接注射法制作ICR小鼠原发肝癌模型并成功地进行方法改进。对模型小鼠进行了体重监测、原位移植成功率统计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直接注射法制作小鼠原发肝癌模型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并成功模拟出肿瘤的多器官转移及人类肝癌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模型可以很好的满足抗肿瘤药物开发、肝癌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需要。同时,直接注射法改进方案和理念解决了直接注入细胞产生返漏的技术难题,为进一步建立其他脏器的原发或继发性癌症移植模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小鼠 动物模型 肝癌
下载PDF
气管插管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卢鑫 孙文逵 +3 位作者 吴晓东 苏欣 施毅 张秀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动物实验被广泛应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文中利用气管插管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IPA模型。方法以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处理后,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烟曲霉... 目的动物实验被广泛应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文中利用气管插管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IPA模型。方法以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处理后,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通过组织病理进行验证,并观察小鼠生存-时间曲线。同时运用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比较气管插管法与传统滴鼻法造模实际进入鼠肺的孢子量。结果气管插管法可成功建立小鼠IPA模型。小鼠1周内死亡率为55%,接种24h后肺组织匀浆平板菌落计数显示气管插管法所造成的孢子入肺量为(5.17±0.32)log10CFU/g肺组织,而传统滴鼻法仅为(3.82±0.49)log10CFU/g肺组织。结论气管插管法成功建立小鼠IPA模型,较滴鼻法更适于进行IPA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动物模型 气管插管 ICR小鼠
下载PDF
ICR母鼠代乳在长爪沙鼠剖腹产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乔欣 李胜利 +1 位作者 焦昆 卢静 《实验动物科学》 2011年第2期37-39,43,共4页
目的优化长爪沙鼠剖腹净化的技术方法。方法在超净工作台中对长爪沙鼠进行剖腹取胎,选择有2~3胎哺乳经验的ICR母鼠代乳,统计子鼠成活率和离乳率,绘制生长曲线。分别按小鼠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标准,对1月龄和2月龄的子鼠进行检... 目的优化长爪沙鼠剖腹净化的技术方法。方法在超净工作台中对长爪沙鼠进行剖腹取胎,选择有2~3胎哺乳经验的ICR母鼠代乳,统计子鼠成活率和离乳率,绘制生长曲线。分别按小鼠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标准,对1月龄和2月龄的子鼠进行检测。结果代乳成活率超过50%,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检测均符合小鼠相关国家标准。代乳鼠与非代乳鼠其生长曲线没有差异。结论长爪沙鼠剖腹取胎,以ICR小鼠代乳方法,可以达到微生物净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剖腹产 ICR小鼠 代乳
下载PDF
使用超净工作台实施子宫摘除术净化ICR小鼠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范薇 马静 +5 位作者 蔡进芬 徐小青 李铮华 韩德洪 加洛 仲秀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7年第4期11-12,共2页
为了建立SPF级远交系ICR小鼠种群。使用超净工作台实施子宫摘除术净化小鼠,结果:使用上述方法成功剖腹孕鼠20只,得到净化小鼠140只,育成小鼠120只,检测各项指标符合SPF级标准。结论:在普通环境中使用超净工作台实施子宫摘除术净化ICR小... 为了建立SPF级远交系ICR小鼠种群。使用超净工作台实施子宫摘除术净化小鼠,结果:使用上述方法成功剖腹孕鼠20只,得到净化小鼠140只,育成小鼠120只,检测各项指标符合SPF级标准。结论:在普通环境中使用超净工作台实施子宫摘除术净化ICR小鼠,是建立SPF级种群唯一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小鼠 子宫摘除术 剖腹产术
下载PDF
人工培养云南冬虫夏草菌粉的抗炎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峰 王玲 +1 位作者 张才军 李冰雪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人工培养云南本土冬虫夏草菌粉(YNCS)在ICR小鼠体内的抗炎效果.方法ICR小鼠随机分组,每日用不同剂量的YNCS灌胃,观察YNCS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和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以判断YNCS的抗炎效果.结果YNCS低、中... 目的研究人工培养云南本土冬虫夏草菌粉(YNCS)在ICR小鼠体内的抗炎效果.方法ICR小鼠随机分组,每日用不同剂量的YNCS灌胃,观察YNCS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和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以判断YNCS的抗炎效果.结果YNCS低、中、高剂量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不明显.结论YNCS具有一定抑制肿胀的抗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抗炎 ICR小鼠 云南
下载PDF
血脑屏障细胞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江辉 潘长旺 +1 位作者 胡昕 谭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894-896,F000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接近在体内状态的ICR小鼠血脑屏障细胞模型。方法原代分离、纯化培养ICR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经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Ⅷ因子和GFAP免疫组化鉴定细胞类型,将此两种细胞共培养构建血脑屏障细胞模型,经4...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接近在体内状态的ICR小鼠血脑屏障细胞模型。方法原代分离、纯化培养ICR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经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Ⅷ因子和GFAP免疫组化鉴定细胞类型,将此两种细胞共培养构建血脑屏障细胞模型,经4h渗漏试验、HRP通透性试验评价血脑屏障细胞模型功能。结果Ⅷ因子和GFAP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原代培养的ICR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纯度分别可达90%和95%,细胞共培养模型经4h渗漏试验初步判断血脑屏障细胞模型形成、HRP通透性试验表明血脑屏障细胞模型组同空白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屏障作用。结论原代分离、纯化出ICR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利用细胞共培养技术构建了血脑屏障细胞模型,其形态、结构及功能均接近在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细胞模型 ICR小鼠
下载PDF
环磷酰胺对近平滑念珠菌感染小鼠白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香梅 张钰 +3 位作者 闵凡贵 赵维波 刘忠华 黄韧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ICR小鼠感染近平滑念珠菌试验前注射环磷酰胺,观察环磷酰胺对近平滑念珠菌感染ICR小鼠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近平滑念珠菌感染动物前,连续腹腔注射环林酰胺3次,同时设环磷酰胺组、近平滑念珠菌组和生理盐水组。每天采集血样... 目的ICR小鼠感染近平滑念珠菌试验前注射环磷酰胺,观察环磷酰胺对近平滑念珠菌感染ICR小鼠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近平滑念珠菌感染动物前,连续腹腔注射环林酰胺3次,同时设环磷酰胺组、近平滑念珠菌组和生理盐水组。每天采集血样,对动物血液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结果近平滑念珠菌组:6~7d白细胞高于正常水平,8d恢复正常水平;环磷酰胺组:1~6d白细胞数低于正常水平(第4天最低),7~10d高于正常水平(第9天最高),11~13、15、20d白细胞恢复正常水平;环磷酰胺作用后近平滑念珠菌感染组:1~6d白细胞变化趋势同环磷酰胺组,在7~11d白细胞呈上升趋势,并显著高于正常值,动物全部死亡。结论环磷酰胺能够在一定的时间段能有效降低ICR小鼠白细胞数,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在近平滑念珠菌感染小鼠实验中得以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近平滑念珠菌 环磷酰胺 ICR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