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油田隐蔽油藏的勘探 被引量:22
1
作者 杜金虎 邹伟宏 +3 位作者 易士威 张锐锋 雷怀玉 李先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2年第3期7-15,共9页
面对日益增高的勘探程度和日趋复杂的勘探对象,华北油田勘探系统从勘探阶段和客观地质规律出发,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立足资源基础,更新找油思路,加强隐蔽油气藏的专项研究和技术攻关。立足成藏条件,优选有利区带,创新地质认识,构建成藏模... 面对日益增高的勘探程度和日趋复杂的勘探对象,华北油田勘探系统从勘探阶段和客观地质规律出发,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立足资源基础,更新找油思路,加强隐蔽油气藏的专项研究和技术攻关。立足成藏条件,优选有利区带,创新地质认识,构建成藏模型,充分依靠新技术,对隐蔽勘探目标进行了大胆探索,在非构造勘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勘探思路、技术手段和方法流程,开创了华北油田油气勘探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油田 隐蔽油藏 油气勘探 冀中坳陷 二连盆地 成藏模型
下载PDF
华北油田碳酸盐岩及复杂砾岩储层酸压改造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沈华 康汝坤 +3 位作者 王欣 才博 吴刚 卢海兵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1期59-62,92,共4页
碳酸盐岩和复杂砾岩储层在华北油田具有广泛的分布,而且该部分储层的地质特征复杂,认识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埋藏较深,使用常规的酸化技术很难实现长距离改造的目的。优选出一种新型的能提高酸液作用距离的清洁酸液体系及前置液酸压... 碳酸盐岩和复杂砾岩储层在华北油田具有广泛的分布,而且该部分储层的地质特征复杂,认识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埋藏较深,使用常规的酸化技术很难实现长距离改造的目的。优选出一种新型的能提高酸液作用距离的清洁酸液体系及前置液酸压或者多级注入酸压技术。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缓速性能,在80℃下的酸岩反应速率仅为盐酸的65%左右,抗温达120℃,破胶彻底,降摩阻性能好,对储层的伤害程度低,残酸对储层的伤害率仅为胶凝酸的32%左右,为常规瓜胶压裂液的20%左右。在虎x井的现场试验应用表明,该酸液体系结合新的工艺方法可以提高裂缝的深穿透性,有利于提高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碳酸盐岩储层 酸化压裂 清洁酸 前置液 多级注入酸压 闭合酸化 华北油田
下载PDF
稠油冷采配套工艺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永忠 付亚荣 +1 位作者 王雅贤 王会来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5-29,32,共6页
依据周广厚的螺杆泵开采重油理论 ,采用化学预处理地层、井筒化学降黏、地面换热降黏、油管锚定、螺杆泵优化、螺杆泵转速确定、变频控制、原油处理、地面集输、计量站自动控制等工艺措施 ,成功地开发了泽 70稠油油藏 .30口稠油井已累... 依据周广厚的螺杆泵开采重油理论 ,采用化学预处理地层、井筒化学降黏、地面换热降黏、油管锚定、螺杆泵优化、螺杆泵转速确定、变频控制、原油处理、地面集输、计量站自动控制等工艺措施 ,成功地开发了泽 70稠油油藏 .30口稠油井已累计产油 1 2 .745× 1 0 4t,单井连续生产时间最长的达 2 5 1 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冷采 螺杆泵 华北油田 配套工艺
下载PDF
北方地区CNG加气站设备及配套设施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兴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5-87,共3页
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在南方能够正常使用的天然气加气站设备,在北方就不能正常运转或操作起来难度大。随着天然气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北方地区的加气站设备及配套设施的选型就非常重要了。介绍了华北油田引进的CNG 加气站... 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在南方能够正常使用的天然气加气站设备,在北方就不能正常运转或操作起来难度大。随着天然气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北方地区的加气站设备及配套设施的选型就非常重要了。介绍了华北油田引进的CNG 加气站,并由此对我国北方地区CNG 加气站设备选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油田 天然气汽车 加气站 配套设施 CNG
下载PDF
聚醚、咪唑啉复配缓蚀剂在油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志强 南庆义 +4 位作者 张伟 田中太 朱国良 王胜利 曹瑞民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6年第6期13-17,共5页
针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岔19断块油井抽油杆、油管腐蚀结垢现象,进行了缓蚀阻垢剂配方优选。试验研究表明,在单一缓蚀剂优选的基础上,采用缓蚀效果较好的两种水溶性有机缓蚀剂CY03(聚醚类)和CY05(咪唑啉类)1∶1复配,... 针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岔19断块油井抽油杆、油管腐蚀结垢现象,进行了缓蚀阻垢剂配方优选。试验研究表明,在单一缓蚀剂优选的基础上,采用缓蚀效果较好的两种水溶性有机缓蚀剂CY03(聚醚类)和CY05(咪唑啉类)1∶1复配,在缓蚀剂总质量浓度不变的条件下,复配缓蚀剂比单一缓蚀剂的缓蚀率可提高5%以上,并且复配缓蚀剂与阻垢剂HEDP,ATMP,PBTCA有较好的配伍性。经室内试验,筛选出的缓蚀阻垢剂配方的缓蚀率在75%以上,阻垢率在95%以上。2005年6月进行现场试验,油井水中总铁的质量浓度由加药前的2.0 mg/L降至加药后的0.1~0.5 mg/L,油井平均检泵周期由140 d延长至300 d,取得了较好的缓蚀阻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复配 提高缓蚀效果 阻垢剂 试验方法 华北油田 现场应用
下载PDF
原油稠化压裂液室内筛选及现场应用
6
作者 韩振华 刘战营 +1 位作者 倪光辉 魏跃进 《油气井测试》 1999年第4期55-58,76,共5页
针对华北油田岩性致密、泥质含量高、水敏性强、渗透率低的砂岩储层采油速率低的难题 ,开展了对原油稠化压裂液的室内筛选和现场应用研究。室内筛选配方以自产原油为基液 ,添加胶凝剂和交联剂 (交联比为 0 .1) ,使基液稠化为冻胶 ;在冻... 针对华北油田岩性致密、泥质含量高、水敏性强、渗透率低的砂岩储层采油速率低的难题 ,开展了对原油稠化压裂液的室内筛选和现场应用研究。室内筛选配方以自产原油为基液 ,添加胶凝剂和交联剂 (交联比为 0 .1) ,使基液稠化为冻胶 ;在冻胶体系中 ,加入耐温剂 ,增大其耐温能力 ;压裂施工时 ,再加入交联剂和破胶剂 ,提高原油稠化压裂液的耐剪切性能。经现场配液和对 4口压裂试验井的选井、施工和效果对比 ,证实原油稠化压裂工艺技术是改造低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油田 采油速度 油基压裂液 增产效果
下载PDF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项目精细管理
7
作者 边军 孙平 +3 位作者 韦良元 王响 张彦民 张锐锋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3期67-74,8,共8页
针对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特点,几年来华北油田在勘探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做法。一是针对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工作的需要,组成多学科联合攻关进行隐蔽圈闭研究,着重解决制约圈闭研究多方面的关键问题,提高了研究工作... 针对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特点,几年来华北油田在勘探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做法。一是针对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工作的需要,组成多学科联合攻关进行隐蔽圈闭研究,着重解决制约圈闭研究多方面的关键问题,提高了研究工作质量。二是坚持科学的勘探程序,加快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突破。三是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思路指导前期研究和固闭井位的落实,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井位管理的"三、三"制原则,提高井位决策水平,保障了井位质量。四是强化了以地震勘探为主导技术,深化开展储层预测、油藏描述并实施"滚动式"勘探,深化精细勘探实施管理,自2000年到2003年连续四年在冀中、二连两个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突破,勘探效益稳步提高,为华北油田的"持续、有效、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勘探 岩性 地层 华北油田 井位
下载PDF
荆一联注水设施化学防腐技术
8
作者 王晓梅 耿彤 +1 位作者 李翠琴 游靖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0-102,共3页
荆一联设备腐蚀的主要类型是氧、硫酸盐还原菌等综合作用引起的金属腐蚀,腐蚀过程中化学反应类型是电化学腐蚀。根据荆一联注水水质对注水设施腐蚀机理的研究而研制出多功能、高效防腐剂,该剂具有缓蚀、杀菌、絮凝作用,利用该剂处理... 荆一联设备腐蚀的主要类型是氧、硫酸盐还原菌等综合作用引起的金属腐蚀,腐蚀过程中化学反应类型是电化学腐蚀。根据荆一联注水水质对注水设施腐蚀机理的研究而研制出多功能、高效防腐剂,该剂具有缓蚀、杀菌、絮凝作用,利用该剂处理后的污水主要指标达到了标准的要求,缓蚀率达4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华北油田 注水设备 腐蚀 防腐剂
下载PDF
楚17-2井探边测试成果分析
9
作者 王春荣 胡宏伟 +1 位作者 常华 熊平 《油气井测试》 1999年第4期30-31,74,共3页
华北油田楚 17 2井采用抽油机方式进行开采 ,以 2 6m3 d的产量生产了近 30 0h ,动液面由井口下降到 12 0 0m ,流动压力下降较大。为弄清该井所在区块油层特性、断块形状及地层能量等油藏参数 ,进行了电子压力计探边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 华北油田楚 17 2井采用抽油机方式进行开采 ,以 2 6m3 d的产量生产了近 30 0h ,动液面由井口下降到 12 0 0m ,流动压力下降较大。为弄清该井所在区块油层特性、断块形状及地层能量等油藏参数 ,进行了电子压力计探边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该油藏为三角形混合边界油藏 ,即井周围存在两条不渗透边界和一条定压边界 ,油层渗透特性良好 ,油层平均压力为 15.6 8MPa ,低于初期所测的原始地层压力 2 5MP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油田 探边 试井解释
下载PDF
华北平原CO_2地下埋存潜力研究
10
作者 曾荣树 田兴有 +2 位作者 徐文东 王舒 金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5-463,共9页
以CO_2地质埋存的观点开展华北平原CO_2埋存地质学研究,通过对主要地质要素的分析,阐述冀中坳陷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提出在华北平原具有3层区域性的CO_2封盖-储存结构:即顶层馆陶组-明化镇组组合,中层古近系多次湖盆演化形成的储盖组... 以CO_2地质埋存的观点开展华北平原CO_2埋存地质学研究,通过对主要地质要素的分析,阐述冀中坳陷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提出在华北平原具有3层区域性的CO_2封盖-储存结构:即顶层馆陶组-明化镇组组合,中层古近系多次湖盆演化形成的储盖组合以及底层古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并且对它们的岩石性质、圈闭类型与水文地质特征进行较详细的论述,同时讨论了埋存地区的构造稳定性,初步评估冀中坳陷CO_2埋存潜力,建议将冀中坳陷列为CO_2地下封存的试验候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地质埋存 冀中坳陷 华北油田 CO2封存潜力
下载PDF
间12断块微生物驱油工艺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俊 李东 +2 位作者 刘超群 周延章 孙海龙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2-74,共3页
随着油田的开发 ,三次采油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矿场试验。近年来 ,微生物采油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完善 ,从单井吞吐发展到微生物水驱 ,该项技术已趋于成熟。详述了微生物水驱的机理 ,以及微生物的室内筛选评价和矿场应用效果。认为微生物... 随着油田的开发 ,三次采油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矿场试验。近年来 ,微生物采油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完善 ,从单井吞吐发展到微生物水驱 ,该项技术已趋于成熟。详述了微生物水驱的机理 ,以及微生物的室内筛选评价和矿场应用效果。认为微生物水驱优于单井吞吐 ,驱油效率高 ,处理区域广 ,并同时作用于油水井 ,有较好的增注效果。且投入产出比高 ,经济效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油田 微生物采油 驱油效率 断块油田
下载PDF
MMH钻井液在华北油田南部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江印 李建铭 王芬荣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37,共5页
针对华北油田南部地区地层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居为主共夹杂石膏的特点,优选了MMH钻井液体系。加入MMH正电胶的目的是提高钻井液的流变性、抑制性,为了控制滤失量还必需加入降滤失剂。加入降滤失剂后,影响到正电胶的正电性能。为了解决... 针对华北油田南部地区地层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居为主共夹杂石膏的特点,优选了MMH钻井液体系。加入MMH正电胶的目的是提高钻井液的流变性、抑制性,为了控制滤失量还必需加入降滤失剂。加入降滤失剂后,影响到正电胶的正电性能。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经3年来大量的室内试验和12口井的现场应用,摸索出了以MMH为主体处理剂、BXJ为降滤失剂、NPAN为辅助降粘剂所组成的MMH钻井液体系。一般地层控制MMH的加量为0.2~0.3kg/m,降滤失剂BXJ一般加量为0.4%,需要降粘时加入少量NPAN。该体系具有独特的流变性,携砂能力强,能明显提高机械钻速,提高对油层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流变性 现场应用 油田
下载PDF
有杆射流增压泵应用技术
13
作者 韦雅珍 夏诗奎 +1 位作者 吴国栋 祖世强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8-91,共4页
有杆射流增压泵是将常规有杆泵与特殊类型的水力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抽油泵。它利用射流增压原理,提高泵效;依靠抽油系统自身反馈作用,来获得射流装置工作所需要的能量,不需要增加新的动力系统,是油田开发后期一种比较理想... 有杆射流增压泵是将常规有杆泵与特殊类型的水力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抽油泵。它利用射流增压原理,提高泵效;依靠抽油系统自身反馈作用,来获得射流装置工作所需要的能量,不需要增加新的动力系统,是油田开发后期一种比较理想的新泵型。文章就有杆射流增压泵的基本结构、性能、工作原理等作了介绍。现场应用证明:该泵具有良好的抽汲性能,减少断杆几率,延长检泵周期,降低悬点载荷,明显地提高泵效。在华北、辽河、胜利、大港、冀东、中原等6个油田的24个采油厂现场推广应用102井次,平均提高泵效23.3%,平均降低悬点载荷13.5%,节电46万kW·h,累计增油3.8万t,创经济效益315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杆泵 喷射泵 机械采油 采油泵
下载PDF
华北油田稠油油藏采收率计算方法综述
14
作者 张凌僡 王营营 +2 位作者 冯丽娟 王新颖 杜建德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6年第9期25-29,共5页
本文通过对油藏水驱采收率的计算方法:水驱曲线法、油水粘度比法、童氏图版法、波及系数矫正法等进行了归类对比分析,针对华北油田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形成了适合计算华北稠油油藏水驱原油采收率方法,优选出目... 本文通过对油藏水驱采收率的计算方法:水驱曲线法、油水粘度比法、童氏图版法、波及系数矫正法等进行了归类对比分析,针对华北油田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形成了适合计算华北稠油油藏水驱原油采收率方法,优选出目前较为适合的的原油采收率计算方法,回归得到研究区块的采收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了华北油田某普通稠油油藏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油田稠油油藏 采收率 计算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