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尹玉 《学周刊(上旬)》 2016年第5期98-99,共2页
将历史故事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历史故事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也要注意引入历史故事的原则,以及不同种类的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当中的... 将历史故事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历史故事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也要注意引入历史故事的原则,以及不同种类的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当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 应用
原文传递
谚语的民族性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勤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4期89-91,115,共4页
谚语是民族的智慧、经验的结晶 ,也是民族语言词汇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谚语。它从产生到发展都与民族的种种特性紧密相联。谚语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事迹、自然风貌、文化传统、心理状态、乡土习俗、宗教信仰等方方... 谚语是民族的智慧、经验的结晶 ,也是民族语言词汇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谚语。它从产生到发展都与民族的种种特性紧密相联。谚语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事迹、自然风貌、文化传统、心理状态、乡土习俗、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认识谚语的民族性对了解、研究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学、心理、民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民族素质 历史事迹 文化传统 宗教信仰 民族性 汉语
下载PDF
论历史事实的概念及其理论误区——关于重建客观史学理论基础的反思 被引量:8
3
作者 卓立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118,共14页
历史事实概念是史学理论的关键概念,在国内史学界引发了许多反思。历史事实分层问题的讨论试图协调客观史学与历史相对主义的冲突,但这种分层就"历史事实"一词是自身悖谬的。贝克尔等人混淆了历史故事与历史事实,脱离前提混... 历史事实概念是史学理论的关键概念,在国内史学界引发了许多反思。历史事实分层问题的讨论试图协调客观史学与历史相对主义的冲突,但这种分层就"历史事实"一词是自身悖谬的。贝克尔等人混淆了历史故事与历史事实,脱离前提混用了融贯论与历史意义论,并将历史认识个体主体化导致了历史相对主义。实证史学的目标并非再现历史事件,而仅仅是确立历史事实,并由此构成一个新的文本化的历史世界。在事实概念方面,陈嘉映的解说忽视了事件与事实在根本上是异质的,不能将后者视为对前者的"截取"。客观史学历史事实观念的重建,必须彻底放弃符合论和意识哲学,将历史事实视为指向确定性的对历史世界的文本重建,而不是直接作为论证和叙事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事实 历史故事 历史相对主义 贝克尔 历史编撰
原文传递
论汉画像历史故事的两种图像叙事模式及其形成机制——以“赵氏孤儿”为例
4
作者 朱浒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8,共11页
“赵氏孤儿”是汉画像历史故事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其图像目前已知存三处。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存两例,其中一例带有“榜题”,均采用瞬间叙事。河南南阳杨官庄汉墓存一例,图像分四层,“赵氏孤儿”与“獒咬赵盾”并列,采用分层式连环画叙事... “赵氏孤儿”是汉画像历史故事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其图像目前已知存三处。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存两例,其中一例带有“榜题”,均采用瞬间叙事。河南南阳杨官庄汉墓存一例,图像分四层,“赵氏孤儿”与“獒咬赵盾”并列,采用分层式连环画叙事。本文考证出江苏徐州白集汉墓前室北横梁上存一例不为人知的“赵氏孤儿”图像,采用长卷式连环画叙事,依时间顺序描绘了四个精彩瞬间。汉画像历史故事的图像叙事从单幕走向多幕,应受到早期青铜画像叙事传统、汉画发展内在规律、图像载体转换、地域性差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 历史故事 赵氏孤儿 白集汉墓 图像叙事
下载PDF
近百年来历史故事研究的范式转换
5
作者 尤学工 封霄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24,共11页
如何认识中国先秦时期丰富的历史故事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在史学思潮多元发展的过程中,历史故事研究范式也因应思潮嬗变而发生转换。顾颉刚提出“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构成的原因”至今已百年,其对孟姜女故事演变历程的爬梳提供了科... 如何认识中国先秦时期丰富的历史故事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在史学思潮多元发展的过程中,历史故事研究范式也因应思潮嬗变而发生转换。顾颉刚提出“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构成的原因”至今已百年,其对孟姜女故事演变历程的爬梳提供了科学史学的实践典范,推动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研究走向现代。随着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传播,“结构”“母题”“符号”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概念介入历史研究,研究者开始对故事进行群体的、跨文化的考察,文化意义成为探索故事深层结构的主要取向。后现代主义兴起后,受此影响的研究者试图消解结构的意义,放弃勾勒故事的历史线条,转而以“记忆”“知识”等更微观、更个体化的环节取而代之,关注历史故事与社会生活的双向互动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故事 古史辨 文化人类学 后现代主义 范式转换
原文传递
深度学习视域下历史故事的建构路径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106,共8页
讲故事是中学历史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从深度学习视域认识历史故事,可以发现它具有真实性、对话性、方法性和以理解与解释为学习结果的特征。历史故事要作用于深度学习,就需要提炼故事本体的要素,把握外部支撑性条件,构建历史... 讲故事是中学历史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从深度学习视域认识历史故事,可以发现它具有真实性、对话性、方法性和以理解与解释为学习结果的特征。历史故事要作用于深度学习,就需要提炼故事本体的要素,把握外部支撑性条件,构建历史故事的课堂运作模型。该模型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历史故事的特征、呈现及运作形式,使其成为可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有用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故事 深度学习 中学历史
下载PDF
冯子材史事考证数则 被引量:3
7
作者 廖宗麟 《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1-64,共4页
由于主持指挥取得镇南关大捷而名震中外的冯子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冯子材的研究不多,仅有的几种记述冯子材生平的著作都是错漏百出的,以讹传讹,谬种流传。究其原因,除了冯子材自己文化不高,不善于... 由于主持指挥取得镇南关大捷而名震中外的冯子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冯子材的研究不多,仅有的几种记述冯子材生平的著作都是错漏百出的,以讹传讹,谬种流传。究其原因,除了冯子材自己文化不高,不善于宣传自己,及与文化人接触不多,不容易为人所了解外,也与他受当时把持朝中大权的湘淮系有矛盾以致受排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英雄 冯子材 史事 考证
下载PDF
“人类”视野下的历史先声——论巴金小说中的异域历史叙事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庆利 《济宁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7-31,共5页
巴金早年创作了一系列以法国大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德战争为素材的历史小说,还有一些作品艺术化地表现了他所敬仰的无政府主义英雄们的精神风貌。它们不仅显示出作家那"以人类之悲为悲"的宏阔文化视野,也表现了巴金深... 巴金早年创作了一系列以法国大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德战争为素材的历史小说,还有一些作品艺术化地表现了他所敬仰的无政府主义英雄们的精神风貌。它们不仅显示出作家那"以人类之悲为悲"的宏阔文化视野,也表现了巴金深邃冷峻的历史反省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历史小说 异域叙事
下载PDF
浅析汉画像历史人物图像中的儒家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巩家楠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15-18,共4页
汉代,儒家思想确立了独尊的地位,出土的历史故事题材的画像石中,一定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历史人物图像突出了儒家"仁"和"礼"的思想。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思想繁荣的背景下,使得这一时期的厚葬之风盛行。画... 汉代,儒家思想确立了独尊的地位,出土的历史故事题材的画像石中,一定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历史人物图像突出了儒家"仁"和"礼"的思想。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思想繁荣的背景下,使得这一时期的厚葬之风盛行。画像石所刻画的历史人物图像,既表达出墓主人生前的理想,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兴旺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 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儒家思想
下载PDF
借用历史故事,打造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进军 《天津教育》 2020年第29期131-132,共2页
由于对中国历史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吃力,对有些知识概念不清楚,往往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利用讲故事的形式传授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事件本身就是一... 由于对中国历史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吃力,对有些知识概念不清楚,往往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利用讲故事的形式传授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事件本身就是一个个非常有趣、生动的故事。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地运用历史故事,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 高效课堂
下载PDF
民国时期雷峰塔的重建逸史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59-64,共6页
民国时期出现过三次要求重建雷峰塔的浪潮。首次声浪出现在1924至1925年,但很快在军阀混战中告败;从1933至1937年,要求重建的声浪再度兴起,但因日本大举侵华,再次被搁浅;从1946到1949年,又一次出现重建的高潮,但最终还是告败。要求重建... 民国时期出现过三次要求重建雷峰塔的浪潮。首次声浪出现在1924至1925年,但很快在军阀混战中告败;从1933至1937年,要求重建的声浪再度兴起,但因日本大举侵华,再次被搁浅;从1946到1949年,又一次出现重建的高潮,但最终还是告败。要求重建的浪潮和民国人始终禀持着雷峰塔和江浙气运乃至国家命运紧密攸关的神秘的非理性的观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雷峰塔 重建 逸史
下载PDF
历史故事题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代响子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年第12期6-8,共3页
传统和时尚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代不同的时尚文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已逐渐成为时尚文化的核心基础,必须认同传统文化,才可以防止迷失在飞速更新迭代的时尚文化大潮当中。近年来,华夏元素在全球时尚圈中日渐崛起,蕴含... 传统和时尚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代不同的时尚文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已逐渐成为时尚文化的核心基础,必须认同传统文化,才可以防止迷失在飞速更新迭代的时尚文化大潮当中。近年来,华夏元素在全球时尚圈中日渐崛起,蕴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服饰数不胜数。对服装设计而言,此类历史故事题材内所含的元素是有着极高开发价值及意义的创作原材料。本文主要探索在服装设计中融入历史故事题材,希望能为当代服装设计提供一定的创新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故事 传统文化 服装 服装设计
下载PDF
武氏祠画像石中的历史故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炳利 《艺术探索》 2006年第4期14-14,22,共2页
武氏祠汉画像石作为汉代重要的实物遗存,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在中国文化史和美术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历史故事作为武氏祠最重要的画像题材,更是以其丰富的内容... 武氏祠汉画像石作为汉代重要的实物遗存,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在中国文化史和美术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历史故事作为武氏祠最重要的画像题材,更是以其丰富的内容、凝炼的造型、深邃的内涵为后人所称道。历史故事特有的观念意义及大量出现的原因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氏祠 历史故事 内容涵义 原因
下载PDF
鲁迅、刘震云历史小说比较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为生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6-29,共4页
鲁迅与刘震云分别以小说和杂文的形式显示了他们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认知,并由此形成了历史循环观。在历史小说中他们又都从世俗化入手,以喜剧的方式解构正史的崇高;他们笔下的知识者形象“狂人”与小林皆构成了时代的卡里斯马典型,二者面... 鲁迅与刘震云分别以小说和杂文的形式显示了他们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认知,并由此形成了历史循环观。在历史小说中他们又都从世俗化入手,以喜剧的方式解构正史的崇高;他们笔下的知识者形象“狂人”与小林皆构成了时代的卡里斯马典型,二者面貌有异,却显示了作家共通的精神血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刘震云 历史小说 中国社会 卡里斯马典型
下载PDF
互文视阈下的萧伯纳戏剧作品标题研究
15
作者 胡爱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8-42,共5页
互文性将文学文本置于与其它文本自由对话的批评语境中,极大地丰富了文学批评的范围。文章以互文理论为基点,发掘萧伯纳戏剧作品的标题与《圣经》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以及他人剧作等前文本之间的互文关联。互文视角下萧伯纳戏剧作... 互文性将文学文本置于与其它文本自由对话的批评语境中,极大地丰富了文学批评的范围。文章以互文理论为基点,发掘萧伯纳戏剧作品的标题与《圣经》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以及他人剧作等前文本之间的互文关联。互文视角下萧伯纳戏剧作品的标题具有作为行文主线、揭示中心思想、重塑经典人物以及渲染作品气氛等作用,所以说萧伯纳不愧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伯纳戏剧作品标题 《圣经》故事 神话传说 历史典故 经典剧作 互文关联 作用
下载PDF
历史风云的短幅画卷——中国古代短篇历史小说创作特征探析
16
作者 纪德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1期8-13,25,共7页
中国古代通俗短篇历史小说重在藉史写“心” ,而非纪实、传信 ,故其作品多带有鲜明的抒情、议论色彩 ,散发着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它在叙事结构安排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 ,往往能够以小见大 ,灵活自如地从一个个侧面展示历史人事的风云变... 中国古代通俗短篇历史小说重在藉史写“心” ,而非纪实、传信 ,故其作品多带有鲜明的抒情、议论色彩 ,散发着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它在叙事结构安排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 ,往往能够以小见大 ,灵活自如地从一个个侧面展示历史人事的风云变幻 ,充分、细致地描写历史人物 ;并且其描写的历史人物多与市井民众的身份、地位和心理等贴近 ,即使是帝王将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历史小说 创作倾向 叙事结构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安阳西高穴M2出土几件画像石图像考索
17
作者 庞政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51,110,共11页
安阳西高穴M2出土的画像石雕刻精美,许多附带榜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作者在本文中选取M2出土的零星画像石和残块,结合历史文献和其他考古资料,对图像内容和历史背景加以考证,得出初步结论。
关键词 安阳西高穴M2 画像石 榜题 历史故事
原文传递
互文性视阈下的茅盾历史小说研究
18
作者 田丰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8-63,共6页
1930年茅盾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对《水浒》《史记》等历史文本重新加以阐释,连续创作完成《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等3篇历史小说,开启了历史小说创作的一条新路径。将这3篇小说置于互文性视阈下进行打量,我... 1930年茅盾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对《水浒》《史记》等历史文本重新加以阐释,连续创作完成《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等3篇历史小说,开启了历史小说创作的一条新路径。将这3篇小说置于互文性视阈下进行打量,我们发现它们不仅与《水浒》《史记》等中国古代文本有着互文关系,而且也与司各德、大仲马等人的历史小说以及鲁迅等中国作家的历史小说之间有着互文关系。事实上茅盾的历史小说正是在广泛吸收和借鉴中外优秀历史小说作品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互文性 历史小说 阶级分析 阶级斗争
下载PDF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分析
19
作者 石婷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第29期131-132,共2页
历史教学,是一门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初中历史教学中覆盖了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历史中,包含的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在他们精彩的一生之中,有着许多生动、有趣、意义非凡的历史故事。所以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 历史教学,是一门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初中历史教学中覆盖了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历史中,包含的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在他们精彩的一生之中,有着许多生动、有趣、意义非凡的历史故事。所以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挖掘历史故事背后的价值,并将这些历史故事融入到现代化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历史形成浓厚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进行跨时空对话,感受当时的社会情境。本文针对初中历史如何用好历史故事进行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历史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 运用分析
原文传递
党史故事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叙事困境与契合路径
20
作者 林妹珍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党史故事具有鲜明的政治引领性、价值导向性和思想教育性,运用党史故事赋能高校思政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当前,党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在“叙什么”“谁来叙”“如何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与难点。思政课教师应通过激发叙事... 党史故事具有鲜明的政治引领性、价值导向性和思想教育性,运用党史故事赋能高校思政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当前,党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在“叙什么”“谁来叙”“如何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与难点。思政课教师应通过激发叙事主体、优化叙事内容、创新叙事方式与拓宽叙事场域等方面重构党史故事教学叙事体系,不断增强党史故事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力度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故事 高校思政课 叙事困境 契合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