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AK2/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与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亚玲 刘贵敏 +2 位作者 张丽军 梁文同 成志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75-1279,共5页
Jauns激酶(jaun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途径是一种研究多种细胞外信号能够导致特异性靶细胞上基因表达快速改变的经典途径。JAK和STAT在多种细胞分子生物学变... Jauns激酶(jaun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途径是一种研究多种细胞外信号能够导致特异性靶细胞上基因表达快速改变的经典途径。JAK和STAT在多种细胞分子生物学变化过程中细胞因子受体信号传递中起着独特的作用。JAK/STAT途径中异常信号的传递将导致造血异常。研究表明,在多种恶性血液病中均有JAK2/STAT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如急性淋系/髓系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特别是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 PN)患者中存在JAK基因突变即JAK2V617F,此突变在M PN确诊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目前,JAK2特异性抑制剂疗效颇有前景,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就JAK2/STAT信号转导,JAK2信号通路与血液病系统肿瘤及JAK2/STAT通路抑制剂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 血液病 抑制剂
下载PDF
儿童血液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对策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春富 孙树梅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24-1127,共4页
儿童血液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同时治疗过程中反复化疗对患儿免疫系统和造血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导致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高发,其中尤其以耐药菌及真菌感染较常见;血液病患儿常见的耐药菌感染有以下几种: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 儿童血液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同时治疗过程中反复化疗对患儿免疫系统和造血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导致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高发,其中尤其以耐药菌及真菌感染较常见;血液病患儿常见的耐药菌感染有以下几种: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非发酵菌;甲氧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多重耐药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等阳性耐药菌;现就上述耐药菌目前的治疗进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液病 多重耐药菌 感染 治疗
原文传递
血清中部分生化指标检测对恶性血液病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袁舟亮 胡安群 +1 位作者 刘海燕 李宗光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白蛋白(Alb)检测对良性血液病和恶性血液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首次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住院的136例血液病病人,分为良性血... 目的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白蛋白(Alb)检测对良性血液病和恶性血液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首次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住院的136例血液病病人,分为良性血液病和恶性血液病(MH)两组,良性血液病选择为缺铁性贫血者(IDA组)30例,MH组又分为淋巴细胞血液病者(LH组) 62例和非淋巴细胞血液病者(NLH组) 44例。另选取1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各组病人血清β_2-MG、LDH、CRP、SF、Alb检测结果。结果 MH组、IDA组和对照组三组血清中β_2-MG、LDH、CRP、Alb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0.152、10.176、34.753、10.655,P<0.001、0.006、<0.001、0.005)。IDA组β_2-MG、LDH、CRP中位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组β_2-MG、LDH、CRP中位数明显高于IDA组和对照组(t=7.476、3.784、5.563、8.223、4.025、5.530,均P<0.001);IDA组和MH组Alb中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5、6.078,均P<0.001),;IDA组男性病人和女性病人SF中位数都显著低于对照组(t=5.904、4.882,P=0.003、0.008),MH组男性病人和女性病人SF中位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t=6.549、4.761,均P<0.001);LH组β_2-MG中位数高于NLH组(t=1 009.500,P=0.023),LH组Alb中位数低于NLH组(t=1 033.500,P=0.034),LDH、CRP、SF中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组中,β_2-MG与CRP、LDH与CRP、LDH与SF、CRP与SF、β_2-MG与Alb及CRP与Alb之间有相关性(r_s=0.339、0.270、0.394、0.468、-0.549、-0.427,P<0.001、0.005、<0.001、<0.001、<0.001、<0.001),β_2-MG与LDH、β_2-MG与SF、LDH与Alb及Alb与SF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血清β_2-MG、LDH、CRP、SF、Alb水平在良性血液病和恶性血液病诊断、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血液病病人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应全面检查,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Β2-微球蛋白 乳酸脱氢酶 C-反应蛋白 铁蛋白 白蛋白
下载PDF
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42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明伟 余丽梅 张维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医院心血管中心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42例,均给予伏立康唑(汇德力康),从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原学3个方面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同时观察药品不良反...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医院心血管中心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42例,均给予伏立康唑(汇德力康),从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原学3个方面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同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治疗IFI总有效率为70.00%。单变量分析显示,延长伏立康唑治疗疗程和患者基础病稳定能显著提高疗效,其不良反应主要有神经精神症状、视觉异常和皮疹。结论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高效广谱,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下载PDF
不同血液病患者发生自发性出血事件时的血小板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文静 周荣富 +3 位作者 贾璐 张瑞生 周镇先 张红梅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258-1260,共3页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发生自发性出血事件时的血小板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市4所医院出现自发性出血症状的6种血液病患者322例的资料,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A,41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10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90例)及...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发生自发性出血事件时的血小板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市4所医院出现自发性出血症状的6种血液病患者322例的资料,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A,41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10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90例)及其中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4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2例)。分析发生出血事件时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与血小板分布宽度。结果发生自发性出血事件时,AML组(APL除外)、ALL组和APL组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6.09±10.92)×10^9/L、(22.59±17.66)×10^9/L和(24.16±16.29)×10^9/L,均高于AA组的(7.42±4.68)×10^9/L和ITP组的(8.06±6.77)×10^9/L(P〈0.01)。ALL组和APL组出血时的血小板计数高于MDS组的(12.25±9.52)×10^9/L(P〈0.01)。六组患者发生自发性出血事件时的血小板平均体积和分布宽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LL与APL患者易出血,不能耐受较低的血小板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血小板 出血
原文传递
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松燕 汪里萍 薛菊兰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了解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为采取护理措施降低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了湖北省2014年间32所医院的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结果调查血液科住院患者1465人,其中有感染患者413... 目的了解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为采取护理措施降低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了湖北省2014年间32所医院的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结果调查血液科住院患者1465人,其中有感染患者413人,120人的125例次感染为医院获得性感染,293人的感染为社区获得性感染,血液科患者感染现患率为28.19%,医院感染现患率为8.19%,医院例次感染率为8.53%,社区感染率为20.00%;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为上呼吸道和血液系统感染。结论血液科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血液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感染为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严格落实血液病区环境管理、患者保护性隔离、亲属探视、诊疗器械用物的消毒灭菌、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非常必要且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感染控制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硫酸多粘菌素B对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吴顺泉 战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96-1600,共5页
目的:探究硫酸多粘菌素B对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住院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联合或大剂量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中性... 目的:探究硫酸多粘菌素B对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住院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联合或大剂量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病原学检查阳性并根据药敏结果更改为硫酸多粘菌素B为主的方案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50例患者总共发生85例次感染,感染部位分别为肺部、血流、肠道、口腔、肛周、软组织以及鼻腔,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更改为硫酸多粘菌素B抗感染治疗,总有效率为68%,特别是用药>7 d有效率明显上升,自动出院及死亡患者分别占24%及8%。碳青霉烯类抗菌素使用时间在14 d内或是7 d内更改为硫酸多粘菌素B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0%及70.6%,2周后再更改的患者有效率仅为33.3%;替加环素使用时间在14 d内或是7 d内更改为硫酸多粘菌素B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0%及66.7%。硫酸多粘菌素B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多数轻微,仅1例患者出现横纹肌溶解。结论:硫酸多粘菌素B对于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多粘菌素B 血液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并发热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淑霞 谢若腾 +1 位作者 官瑞婷 郭健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期组105例,缓解期组95例。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期组105例,缓解期组95例。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NK细胞数量和亚群的变化。结果:对照组NK细胞绝对数为(412.91±167.35)/μl,相对数为(13.31±2.56)%;白血病急性期组NK细胞绝对数为(97.84±23.18)/μl,相对数为(6.79±0.78)%;淋巴瘤急性期组NK细胞绝对数为(101.79±25.63)/μl,相对数为(7.12±1.03)%;白血病缓解期组NK细胞绝对数为(297.17±87.56)/μl,相对数为(10.15±1.64)%;淋巴瘤缓解期组NK细胞细胞绝对数为(288.52±118.52)/μl,相对数为(10.82±1.97)%。各组患者NK细胞数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缓解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K细胞数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CD56bright亚群数为(25.28±4.72)%,在白血病急性期组为(65.46±11.21)%,在淋巴瘤急性期组为(70.71±12.14)%,在白血病缓解期组为(23.35±4.67)%,在淋巴瘤缓解期组为(24.89±4.58)%,各组间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降低,细胞功能下降。经过治疗后,患者NK细胞数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外周血NK细胞 CD56dim细胞 CD56bright细胞
下载PDF
硫酸黏菌素治疗血液病患者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源兵 姜珊珊 +6 位作者 吴雅雪 李东洋 李茜 王杏 刘彬 包海燕 胡晓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8-1884,共7页
目的:探讨硫酸黏菌素治疗血液病患者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NB)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2年04月-2022年11月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85例确诊MDR GNB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经... 目的:探讨硫酸黏菌素治疗血液病患者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NB)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2年04月-2022年11月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85例确诊MDR GNB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硫酸黏菌素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临床有效组(71例)和临床无效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液病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状态、感染部位、病原体类型、硫酸黏菌素用药时机、日剂量及使用时间以及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以探讨硫酸黏菌素疗效的影响因素。同时评估硫酸黏菌素的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液病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状态、感染部位、病原体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用药时间>7 d,美罗培南使用7 d内及时更换为硫酸黏菌素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使用硫酸黏菌素前替加环素的使用时间不影响疗效,临床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硫酸黏菌素日剂量50万U q8h疗效优于50万U q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临床有效组的硫酸黏菌素用药时间较无效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与临床无效组相比,临床有效组硫酸黏菌素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药硫酸黏菌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发现硫酸黏菌素使用时间(B:2.358;OR:10.573;CI:1.567-71.361;P=0.015)以及硫酸黏菌素联合用药(B:1.720;OR:5.586;CI:1.210-25.787;P=0.028)是影响硫酸黏菌素疗效的因素。在治疗过程中,肾毒性的发生率为5.9%,肝毒性的发生率为1.2%,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1.2%。结论:使用硫酸黏菌素能提高血液病患者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硫酸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黏菌素 血液病 多重耐药菌 革兰阴性菌
下载PDF
循环免疫复合物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阳雪新 苑召虎 +3 位作者 陈小洁 陈小卫 魏亚明 周华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预防性血小板ABO同型输注及非同型输注的疗效,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对血小板ABO同型及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血液科行血小板输注的757例患者,共输注机采血小板1510例次,...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预防性血小板ABO同型输注及非同型输注的疗效,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对血小板ABO同型及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血液科行血小板输注的757例患者,共输注机采血小板1510例次,分为ABO同型组和ABO非同型组。利用12 h血小板恢复率来(PPR)评估各组间的血小板输注疗效。体外模拟患者输注ABO同型及非同型血小板,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估其输注疗效,并测量体外模拟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CIC含量的变化。测试A-B/CIC和AB-O/CIC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1)血液病患者ABO同型组[PPR=(66.5±52.8)%]与非同型组[PPR=(47.7%±51.6)%]的血小板输注均有效(PPR>30%),且临床上ABO非同型组受血者溶血性输血反应报告并未增多;同型血小板输注组的疗效明显好于非同型组(P<0.05);如果1个患者曾多次输注非同型血小板,再次输注同型血小板的疗效[PPR=(49.8%±51.8)%]与输注非同型血小板的疗效[PPR=(47.7%±51.6)%]无差异(P>0.05)。2)体外模拟患者血小板输注实验中,各不同型组MA值与同型组比均无差异(P>0.05)。3)在体外模拟患者输注血小板后CIC含量的变化的实验中,同型组CIC值与输注前无差异(P>0.05),各不同型组CIC值较输注前减少(P<0.05)。4)AB、A、O型的机采血小板分别与A-B/CIC混合后的MA值分别为36.1 mm、37.8 mm、43.1 mm(对照MA值为49.2 mm);AB、A、O型的机采血小板分别与AB-O/CIC混合后的MA值分别为31.1 mm、35.0 mm、45.7 mm(对照MA值为49.5 mm)。结论输注ABO同型及非同型血小板都可以达到血小板输注有效的标准,同型组疗效好于非同型组。主侧不合次侧相合组输注安全风险无增加。CIC能抑制血小板功能,并且CIC与ABO非同型血小板结合多于同型血小板,CIC是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 血小板 疗效 ABO血型不合 输血 血液病
下载PDF
节律性化疗在血液肿瘤治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艾工文 孟秀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021-1024,共4页
近几年发现某些化疗药物在低剂量、长时间接触中可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且不受肿瘤细胞耐药状态的影响,与传统的最大耐受量化疗不同,主要是剂量低,间歇期短,能持续应用。本文对节律性化疗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作用机制、优... 近几年发现某些化疗药物在低剂量、长时间接触中可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且不受肿瘤细胞耐药状态的影响,与传统的最大耐受量化疗不同,主要是剂量低,间歇期短,能持续应用。本文对节律性化疗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作用机制、优势及其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等方面的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性化疗 持续低剂量化疗 血液病
下载PDF
血涂片检验用于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霓虹 李绪民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9期3551-3553,共3页
血涂片形态学检查作为一项基本的临床检查手段,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在很多血液学疾病和血液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就近年来血涂片检查在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系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进行综合阐述,同时,探讨血液分析... 血涂片形态学检查作为一项基本的临床检查手段,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在很多血液学疾病和血液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就近年来血涂片检查在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系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进行综合阐述,同时,探讨血液分析仪检查后血涂片检验的相关标准,从而为临床上血液检查提供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涂片 形态学检查 血液病
下载PDF
以腰背痛为首发症状的血液病在脊柱外科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延林 靳安民 +1 位作者 朱立新 詹也男 《颈腰痛杂志》 2010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在脊柱外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例以腰背痛为首发症状血液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确诊骨髓瘤19例,占82.60%,浆细胞瘤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骨髓坏死1例。门诊均误诊。结论脊... 目的探讨血液病在脊柱外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例以腰背痛为首发症状血液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确诊骨髓瘤19例,占82.60%,浆细胞瘤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骨髓坏死1例。门诊均误诊。结论脊柱外科收治血液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其认识,避免误诊。MRI检查是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腰背痛 诊断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激素治疗后的血糖变化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志美 饶进 +1 位作者 殷莉 李世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3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血糖基础的血液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5例血液病患者按OGTT分组为糖调节正常(NGT)、糖耐量异常(IGT)和糖尿病(DM)三组,观察各组患者使用GC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特点。结果... 目的:观察不同血糖基础的血液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5例血液病患者按OGTT分组为糖调节正常(NGT)、糖耐量异常(IGT)和糖尿病(DM)三组,观察各组患者使用GC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特点。结果:GC治疗后所有患者日平均血糖升高,且餐后血糖升高明显,GC治疗后三组间三餐前后各点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血糖都会升高,且GC所致血糖变化具有其自身特点,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午后至睡前严重高血糖,部分患者可出现夜间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类固醇糖尿病 血液病 高血糖 血糖波动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情况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凌子 王霓 +3 位作者 邵林楠 宋文倩 马杰 周世航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4期649-651,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本地区ABO血型定型困难,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与血小板抗体阳性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发生状况,探讨其输血前检查的难点与重点。方法:使用试管法对标本进行ABO正反定型、抗体鉴定,使用固相凝集方法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血液病... 目的:回顾分析本地区ABO血型定型困难,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与血小板抗体阳性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发生状况,探讨其输血前检查的难点与重点。方法:使用试管法对标本进行ABO正反定型、抗体鉴定,使用固相凝集方法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的凝集强度易发生改变导致定型困难,自身与同种抗体常单独或同时存在导致供受者红细胞与血小板的不相配合,血型异常与抗体阳性的情况与血液病的种类有关。结论:血液病患者易发生血型异常、易产生红细胞与血小板抗体,应结合其病史和输血史分析输血前检查结果选择适合的血液,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ABO定型 不规则抗体 血小板抗体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动态值对血液病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琼 周舍典 +2 位作者 苏美霞 高利霞 黄云平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9期10-12,共3页
目的监测血液病伴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动态水平值,探讨临床优化感染用药及其使用价值。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7例采用快速半定量法(PCT-Q)检测,观察临床优化感染用药前后PCT动态水平值的... 目的监测血液病伴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动态水平值,探讨临床优化感染用药及其使用价值。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7例采用快速半定量法(PCT-Q)检测,观察临床优化感染用药前后PCT动态水平值的变化;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T动态水平值的变化。结果血清PCT动态水平值与患者感染细菌严重程度有关。试验组的抗菌疗程、住院天数、抗菌药使用强度(AUD)和药品不良反应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药师利用PCT动态水平值,对血液病伴不明原因发热感染者的鉴别判断、早期诊断及临床抗菌药短期优化治疗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血液病 不明原因发热 抗菌药物
下载PDF
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分析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松燕 汪里萍 薛菊兰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2期176-177,共2页
目的了解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为采取护理措施降低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了湖北省2014年32所医院的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结果调查血液科住院患者1465人,其中有感染患者413人... 目的了解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为采取护理措施降低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了湖北省2014年32所医院的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结果调查血液科住院患者1465人,其中有感染患者413人,120人的125例次感染为医院获得性感染,293人的感染为社区获得性感染,血液科患者感染现患率为28.19%,医院感染现患率为8.19%,医院例次感染率为8.53%,社区感染率为20.00%;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为上呼吸道和血液系统感染。结论血液科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血液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感染为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严格落实血液病区环境管理、患者保护性隔离、亲属探视、诊疗器械用物的消毒灭菌、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感染控制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血液病进行血液形态学检验、骨髓活检、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联合检查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继英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7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进行血液形态学检验、骨髓活检、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联合检查特点。方法该次研究对象共有100例,均是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2月所接收的血液病患者,让这100例患者首先接受单独的血液形态学检验,然后再接受多种... 目的探讨血液病进行血液形态学检验、骨髓活检、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联合检查特点。方法该次研究对象共有100例,均是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2月所接收的血液病患者,让这100例患者首先接受单独的血液形态学检验,然后再接受多种诊断方式联合检验,对比单独血液形态学检验与多种诊断联合检验的检出率。结果在该次研究所选取的100例研究对象中,其中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共有40例,患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共有20例,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共有18例,患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共有16例,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共有6例。在该次研究当中,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均接受了血液形态学检验,经分析发现对患者进行单独的血液形态学检验,最终对疾病的检出率为45%,但对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应用血液形态学检验、骨髓活检、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进行联合检验,血液疾病的检出率是100%。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P<0.05)。结论在血液病的临床诊断工作当中,血液形态学检验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常规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患者在接受血液形态学检查之后,若是出现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临床工作者则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患者血液形态学检验、骨髓活检、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的联合使用检查,以此来提高患者所患血液病的确诊率,进而为患者疾病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血液形态学检验 骨髓活检 免疫分型 细胞遗传学 联合检查
下载PDF
明胶海绵对预防血小板减少患者留置针渗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向君 陈月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3期2824-2826,共3页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对预防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点渗血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收住血液科的血小板减少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9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3...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对预防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点渗血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收住血液科的血小板减少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9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31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针眼直接覆盖透明敷贴的方法固定,干预组加用明胶海绵敷料固定。分析两组患者留置针渗血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留置时间、更换留置针所花费用等的差异。结果使用明胶海绵干预后,干预组渗血率为14.50%,明显低于对照组(3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留置时间(3.62±0.38)天明显高于对照组(2.8±0.7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感染发生率2.29%,对照组感染发生率4.2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单日平均费用为(8.22±2.56)元,对照组单日平均费用为(8.05±2.34)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点采用明胶海绵局部贴敷,止血的效果好,是预防静脉留置针穿刺点预防渗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留置针 血液病 渗血 明胶海绵 可吸收性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5种处理方法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黄国盛 柯琳建 +2 位作者 陈勇生 卢冰贤 黄慧华 《河北医学》 CAS 2001年第8期691-693,共3页
目的 :血小板输注无效 (PTR)目前临床无特效方法 ,研究临床常用的 5种处理方法 ,以确定较为有效的方案。方法 :将确定为PTR的血液病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 5组 :加大剂量组、血浆置换组、洗涤组、过滤器组、免疫球蛋白组 ,观察 5组患者输... 目的 :血小板输注无效 (PTR)目前临床无特效方法 ,研究临床常用的 5种处理方法 ,以确定较为有效的方案。方法 :将确定为PTR的血液病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 5组 :加大剂量组、血浆置换组、洗涤组、过滤器组、免疫球蛋白组 ,观察 5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后plt改变 ,校正血小板增值 (CI)及血小板回收率 (PPR)和出血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 :加大剂量组与血浆置换组 ,plt稍有升高 ,洗涤组与过滤器组plt无明显变化 ,均为P >0 .0 5,差异无显著意义 ,CI值及PPR均表示临床无效 ;免疫球蛋白组plt明显升高 ,P <0 .0 5,差异有显著意义 ,CI值及PPR表示临床有效 ;加大剂量组、血浆置换组和免疫球蛋白组改善出血症状明显。结论 :加大输注血小板量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后或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滴注后输注血小板均有改善PTR的作用 ,以后者作用最为明显 ,而生理盐水洗涤后与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输注血小板则无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血小板输注 疗效 临床研究 PTR 血浆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