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 被引量:95
1
作者 任超世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以人体组织的阻抗特性为基础,阐明了简化模型,血液电阻率,细胞膜容抗以及呼吸干扰等对血流图测量准确性和重复性的影响;比较了采用全身测量、分段测量和多频率方法行人体成分分析(BIA)测量时的优缺点;提出采用阻抗测量建立有效的胃动力... 以人体组织的阻抗特性为基础,阐明了简化模型,血液电阻率,细胞膜容抗以及呼吸干扰等对血流图测量准确性和重复性的影响;比较了采用全身测量、分段测量和多频率方法行人体成分分析(BIA)测量时的优缺点;提出采用阻抗测量建立有效的胃动力学评价方法;展现了代表生物阻抗测量技术发展方向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的诱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威像 胃动力学 生物电阻抗测量 血液电阻率 细胞膜容抗
下载PDF
电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自主神经功能及心理状态 被引量:67
2
作者 彭随风 杨家耀 时昭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4105-4109,共5页
目的:评价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价值,并探讨其可能所包含的机制.方法: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用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观察2组... 目的:评价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价值,并探讨其可能所包含的机制.方法: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用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焦虑抑郁评分、心率变异性和胃电图,并且抽血检测神经肽Y和胃动素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改善.电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HF显著增加(0.08±0.02vs0.02±0.01,P<0.05),LF/HF显著降低(0.87±0.14vs1.35±0.15,P=0.02);而药物治疗前后,HF和LF/HF均无明显改变.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胃电图主频和正常慢波百分比均明显改善(P<0.05).电针治疗后神经肽Y的含量明显增加(88.80±7.16vs68.82±7.15,P<0.05),而胃动素的含量亦明显增加(163.20±11.52vs145.22±11.15,P<0.05).而经过药物治疗后,胃动素的含量增加,但神经肽Y的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电针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可能与神经肽Y和胃动素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刺 电针 胃动力 心率变异性 胃动素 神经肽Y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槟榔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45
3
作者 邹百仓 魏兰福 魏睦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观察槟榔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模型大鼠胃平滑肌运动的影响。方法 :夹尾刺激复制 FD模型 ,采用应变片传感器整体记录方法 ,测定 FD模型大鼠胃运动并与正常对照鼠比较 ,以鉴定模型的合理性 ;测定高浓度槟榔煎液 (10 0 % )和低浓... 目的 :观察槟榔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模型大鼠胃平滑肌运动的影响。方法 :夹尾刺激复制 FD模型 ,采用应变片传感器整体记录方法 ,测定 FD模型大鼠胃运动并与正常对照鼠比较 ,以鉴定模型的合理性 ;测定高浓度槟榔煎液 (10 0 % )和低浓度槟榔煎液 (2 5 % )对 FD模型大鼠胃运动振幅和频率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空腹和灌注 0 .85 %氯化钠溶液后与对照组比较 ,胃运动频率明显下降 (P <0 .0 1) ,振幅减弱 (P <0 .0 5 )。两种浓度槟榔煎液均可显著增强 FD大鼠胃收缩振幅指数 ,而对 FD大鼠胃运动频率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造模符合FD病理生理特点 ;槟榔有显著的促 FD大鼠胃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功能性 槟榔 胃运动
原文传递
针刺“足三里”对不同状态大鼠胃运动及中缝大核P物质、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54
4
作者 颜纯钏 彭艳 +4 位作者 林亚平 易受乡 陈平 侯艳玲 史冬梅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5-351,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状态大鼠胃蠕动波及胃窦和中缝大核区P物质(SP)、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针刺"足三里"穴调节胃运动与中缝大核的关系。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胃亢组、胃抑组、胃亢+针刺组...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状态大鼠胃蠕动波及胃窦和中缝大核区P物质(SP)、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针刺"足三里"穴调节胃运动与中缝大核的关系。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胃亢组、胃抑组、胃亢+针刺组及胃抑+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胃复安及阿托品复制大鼠胃运动亢进及胃运动抑制模型。造模后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穴5min。观察针刺前后胃运动波频率及胃运动波幅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胃窦组织中SP及MTL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缝大核区SP及MTL的表达。结果:大鼠尾静脉注射胃复安后,与注射前相比,胃运动波幅增高(P<0.05),频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正常组相比,胃窦组织中的SP、MTL含量上升(P<0.01),中缝大核中SP表达下降,MTL表达上升(P<0.01)。针刺"足三里"可使其胃运动波幅下降(P<0.05),胃窦组织中的SP、MTL含量下降(P<0.01),中缝大核中SP表达上升,MTL表达下降(P<0.05,P<0.01)。大鼠尾静脉注射阿托品后胃运动波幅下降,频率减慢,胃窦组织中的SP、MTL含量降低,中缝大核SP表达增高,MTL表达下降(P<0.05,P<0.01);针刺"足三里"可使其胃运动波幅增高,频率加快,胃窦组织中的SP、MTL含量上升,中缝大核中SP表达下降,MTL表达上升(P<0.05,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对胃运动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针刺对胃运动的调节可能通过影响中缝大核区SP及MTL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干预 胃运动 胃运动亢进 胃运动抑制P物质 胃动素 中缝大核
原文传递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电波和胃运动波的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曲瑞瑶 曲柏林 +5 位作者 曾文红 王秀琴 曾晓蓓 杨进 李玲凤 徐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56-157,共2页
采用银球三电极和高灵敏度应变片传感器分别记录胃电波和胃运动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性脾虚动物胃电慢波节律无明显改变,慢波振幅显著减小,快波振幅也减小,胃运动明显减弱。自然恢复组胃电波振幅和胃运动波仅有轻度恢复,经四... 采用银球三电极和高灵敏度应变片传感器分别记录胃电波和胃运动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性脾虚动物胃电慢波节律无明显改变,慢波振幅显著减小,快波振幅也减小,胃运动明显减弱。自然恢复组胃电波振幅和胃运动波仅有轻度恢复,经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后的大鼠胃电波和胃运动波恢复接近正常对照水平。表明实验性脾虚证动物的胃电波和胃运动波有明显变化,四君子汤加味能够明显改善实验性脾虚证动物的胃电波和胃运动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胃电波 胃运动
下载PDF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运动及脑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易受乡 林亚平 +2 位作者 严洁 常小荣 杨昱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与脑肠肽的关系。方法 :以乙醇灌胃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 ,气囊法测量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变化率 ,采用放免分析法 (RIA)检测大鼠胃窦及延髓内P物质 (SP)、胃动素 (MTL)及胃泌素 (GAS)含量... 目的 :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与脑肠肽的关系。方法 :以乙醇灌胃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 ,气囊法测量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变化率 ,采用放免分析法 (RIA)检测大鼠胃窦及延髓内P物质 (SP)、胃动素 (MTL)及胃泌素 (GAS)含量。结果 :模型组胃运动频率和波幅呈抑制状态 ,针刺四白、天枢、足三里穴可促进胃运动恢复 ,与此同时胃窦、延髓内SP、MTL、GAS含量出现相应变化。三穴比较 :四白主要影响胃窦MTL含量 ,天枢主要影响胃窦SP及延髓GAS含量 ,足三里穴对SP、MTL及GAS均有影响。结论 :推测针刺足阳明经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有脑肠肽参与 ,但上述三穴对胃运动的影响所涉及的脑肠肽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足阳明经 胃运动 P物质 胃动素 胃泌素
原文传递
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足三里穴对其胃排空及相关激素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任秦有 张超 +1 位作者 黄裕新 王景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19-821,共3页
目的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足三里穴(ST36),观察其胃排空的变化以及与胃排空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确定FD患者。采用B超预先测定FD患者进餐前、后胃排空情况。采用针... 目的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足三里穴(ST36),观察其胃排空的变化以及与胃排空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确定FD患者。采用B超预先测定FD患者进餐前、后胃排空情况。采用针刺FD患者双侧足三里穴(连续3d),再测定进餐前、后其胃排空情况,同步测定与胃运动相关的胃肠道激素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以及观察针刺FD患者足三里穴对其胃动力作用的影响。同时选择健康志愿为对照组。结果 FD患者在进餐后,其胃排空呈现减慢趋势,胃肠道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而给予针刺足三里后,FD患者胃排空较未针刺状况相比明显加快,接近于正常对照组。FD患者MTL、SS水平在针刺后均较针刺前为高。结论针刺FD患者足三里,可以改善FD患者胃排空障碍,其主要变化可能与某些胃肠运动相关的激素水平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动力 针刺 足三里 胃肠道激素
下载PDF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近端胃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40
8
作者 姚筱梅 姚树坤 张瑞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2139-214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机械性胃扩张近端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等容机械性胃扩张.观察近端胃动力参数:最小牵张压(MDP),初始容积和压力,最大耐受容积、压力和顺应性(...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机械性胃扩张近端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等容机械性胃扩张.观察近端胃动力参数:最小牵张压(MDP),初始容积和压力,最大耐受容积、压力和顺应性(容积和压力的比值).结果:两组最小牵张压无显著性差异(5.28±2.62mmHg vs 4.98±1.87mmHg,P>0.05),针灸组的初始压力和容积(8.06±2.95mmHg vs 5.40±2.41mmHg,560.9±119.5mL vs 352.0±139.3mL),最大耐受压力和容积(13.25±2.23mmHg vs 9.82±1.9mmHg,810.7±119.62mL vs 504.1±159.6mL),顺应性(61.2±18.6mL/mmHg vs 51.4±17.8mL/mmH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可以显著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近端胃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机械性胃扩张 胃动力
下载PDF
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足三里穴对其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景杰 夏德雨 +2 位作者 卢王 刘莉 黄裕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61-562,565,共3页
目的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足三里穴(ST36),采用胃电测定和胃排空测定的方法,观察胃运动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罗马III标准,确定FD患者。预先测定FD患者进餐前、后胃电活动的变化和B超测定胃排... 目的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足三里穴(ST36),采用胃电测定和胃排空测定的方法,观察胃运动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罗马III标准,确定FD患者。预先测定FD患者进餐前、后胃电活动的变化和B超测定胃排空,采用针刺FD患者双侧足三里穴(连续3 d),再测定进餐前、后胃电活动的变化,以及B超测定胃排空,观察针刺FD患者足三里穴对其胃动力作用的影响。同时设立健康志愿对照组。结果FD患者在进餐前后,胃电活动呈现不规律的电活动改变。胃的排空呈现减慢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给予针刺足三里后,患者胃电活动逐渐趋于规律,且胃排空较未针刺状况相比,明显加快,接近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针刺FD患者足三里穴,可以调节FD患者胃电节律紊乱,改善胃排空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动力 针刺 足三里 治疗
下载PDF
体位活动指导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廖羽 陈志峰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8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活动指导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5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纳入体位活动指导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活动指导,包括温水泡脚、穴位刺激、腹部按摩、主动翻身、体位指导和早期活动。... 目的探讨体位活动指导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5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纳入体位活动指导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活动指导,包括温水泡脚、穴位刺激、腹部按摩、主动翻身、体位指导和早期活动。结果患者术后的腹胀程度明显降低,术后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缩短。结论体位活动指导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按摩 胃肠蠕动 腹腔镜 护理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杨建军 赵广利 柯彤 《吉林中医药》 2013年第8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30 mg/d,分3次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枳壳、香附等,2次/d)治疗,连续用...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30 mg/d,分3次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枳壳、香附等,2次/d)治疗,连续用药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动力及胃肠激素的水平。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上腹部疼痛、嗳气、恶心、呕吐及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餐后瘦素、胃动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多潘立酮联合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餐后瘦素、胃动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柴胡疏肝散 胃动力 胃肠激素
下载PDF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胃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杨敏 张红星 邹燃 《中国康复》 200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了解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力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90例FD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冲阳、丰隆、足三里、梁丘;B组口服西药伊托必利片;C组针刺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条口、犊鼻、阴市、伏兔。分... 目的:了解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动力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90例FD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冲阳、丰隆、足三里、梁丘;B组口服西药伊托必利片;C组针刺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条口、犊鼻、阴市、伏兔。分别对3组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胃电图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3组临床疗效评定,A组痊愈、显效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B、C组(P<0.01);B组优于C组(P<0.05)。胃电图的频率、振幅及节律在治疗后A组与治疗前、餐前及B、C组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0.01);B组高于C组(P<0.05);C组治疗前后比较变化不明显。结论:针刺特定穴能明显改善胃动力,促进消化,对FD患者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刺 症状评分 胃动力 胃电图
下载PDF
重灸中脘穴对脾胃虚寒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胃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劳美铃 魏爱生 +1 位作者 王甫能 杨原芳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观察重灸中脘穴对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脾胃虚寒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灸中脘穴治... 目的观察重灸中脘穴对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脾胃虚寒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灸中脘穴治疗。疗程结束后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胃动力学(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主要临床症状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AS、MTL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重灸中脘穴治疗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可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艾条灸 中脘 脾胃虚寒 糖尿病并发症 胃轻瘫 胃肠激素类 胃动力
下载PDF
厚朴对胃肠动力障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巢蕾 曹雨诞 +1 位作者 陈佩东 张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3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厚朴以及厚朴酚促进小鼠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4只雄性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厚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阳性对照组(盐酸依托比利50 mg/kg)及空白对照组,每... 目的研究厚朴以及厚朴酚促进小鼠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4只雄性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厚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阳性对照组(盐酸依托比利50 mg/kg)及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分别测定正常小鼠小肠推进率、采用阿托品(1 mg/kg)及昂丹司琼(1.6 mg/kg)造模后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应用多通道生理仪测定小鼠电生理波形。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厚朴提取物中、高剂量组与厚朴酚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小肠推进率(P<0.05)。与阿托品模型组比较,厚朴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和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胃排空率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阿托品模型组比较,厚朴提取物高剂量组和厚朴酚高剂量组小肠推进率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昂丹司琼模型组比较,厚朴酚高剂量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厚朴提取物及厚朴酚可提高小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其对胃肠动力的促进作用可能与5羟色胺(5-HT3)受体和M胆碱受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胃动力 小肠推动力 厚朴酚
下载PDF
肠内、肠外营养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及胃动力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群 于健春 +3 位作者 马志强 康维明 柯美云 钱家鸣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28-732,共5页
目的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方式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及胃动力的影响,探究预测手术后发生胃瘫的敏感指标。方法将41例限期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20例)与肠外营养组(PN组,21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 目的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方式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肠激素及胃动力的影响,探究预测手术后发生胃瘫的敏感指标。方法将41例限期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20例)与肠外营养组(PN组,21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于术前、术后第1、7天清晨分别测定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术前、术后第7天行空腹胃电图(EGG)检查,并连续记录术后胃液引流量。结果(1)胃肠激素:EN组患者术后第7天MTL、胆囊收缩素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1);两组患者GAS水平无明显差别。(2)胃动力:EGG提示EN组术后第7天胃电节律恢复情况明显优于PN组。结论(1)胃大部切除术严重干扰胃肠激素分泌以及正常胃电节律,抑制了胃蠕动。(2)胃大部切除术后应用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有益于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及胃动力功能指标的恢复。(3)胃肠激素(GAS、MTL、CCK)和EGG尚不宜作为预测手术后胃瘫发生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营养 肠内 胃肠外营养 胃肠激素类 胃动力
原文传递
补中益气汤的药理作用研究——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与机理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汝俊 王建华 +1 位作者 傅定中 邵庭荫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1年第5期1-5,共5页
补中益气汤对应激性溃疡,幽门结扎性溃疡、利血平性溃疡模型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乙酸法胃溃疡模型有明显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与该方抑制胃分泌,抑制胃运动、增加胃粘膜血流量以及一定的中枢抑制作用有关。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实验性胃溃疡 胃运动 胃酸 胃蛋白酶 胃粘膜血流
下载PDF
电针胃俞募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运动及迷走神经背核N-甲基-D-天冬氨酸和血清一氧化氮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柳 申国明 +3 位作者 王浩 胡梦洁 姚永传 叶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研究电针胃俞募穴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模型大鼠胃运动的中枢分子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脘+胃俞组、胃俞组和中脘组5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适度夹尾激怒... 目的:研究电针胃俞募穴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模型大鼠胃运动的中枢分子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脘+胃俞组、胃俞组和中脘组5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适度夹尾激怒法与不规则喂养法两种经典方法联合应用建立FD大鼠模型。中脘+胃俞组、胃俞组、中脘组相应选取"中脘"+"胃俞""胃俞""中脘"穴进行电刺激,每次20 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7 d。空白组与模型组不施加干预措施,模型组抓取固定。采用胃肠压力换能器记录大鼠胃窦部胃运动幅度及频率,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迷走神经背核(dorsal motor nucleus of the vagus,DMV)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er,NMDAR)亚基NR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窦运动幅度降低,DMV区NR1表达降低,血清NO含量增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各组胃窦运动幅度增高,DMV区NR1表达增高,血清NO含量降低(均P<0.05);与中脘组、胃俞组比较,中脘+胃俞组胃窦运动幅度、DMV区NR1表达均增高(均P<0.05);与中脘+胃俞组、中脘组比较,胃俞组NO含量降低(均P<0.05)。模型组和空白组、电针各组胃窦运动频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胃俞募穴能够调节FD模型大鼠胃运动,可能是通过改变中枢DMV区NMDAR活性从而调节血清NO含量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电针 胃俞 中脘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胃运动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枳术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平滑肌收缩反应及胃促生长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李晓玲 张声生 +4 位作者 杨成 汪正芳 吴震宇 郁强 常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目的研究枳术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雄性10日龄SD幼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20只)。采用0.1%碘乙酰胺(iodoacetamide,IA)灌胃联合夹尾刺激法诱导大鼠FD模型。大鼠8周龄时... 目的研究枳术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雄性10日龄SD幼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20只)。采用0.1%碘乙酰胺(iodoacetamide,IA)灌胃联合夹尾刺激法诱导大鼠FD模型。大鼠8周龄时进行模型评定,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枳术丸组(10只)。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枳术丸组给予枳术丸煎剂(2 mL/100 g)灌胃,持续7日。采用Power 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离体大鼠胃体纵行平滑肌条的收缩活动,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rnistry,IHC)技术检测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在FD大鼠胃体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肌条收缩平均频率和振幅变化率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和IHC结果显示模型组GHSR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枳术丸组大鼠胃肌条收缩平均频率和振幅变化率增高(P<0.05),Western blot和IHC结果显示枳术丸组GHSR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结论枳术丸对IA灌胃联合夹尾刺激法诱导的FD大鼠具有促进胃动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HSR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枳术丸 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 胃动力
原文传递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胃动力变化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群 于健春 +2 位作者 康维明 柯美云 钱家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研究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和胃动力的变化情况。方法以3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39例限期胃癌根治术患者(胃癌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对照组及胃癌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7天空腹血... 目的研究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和胃动力的变化情况。方法以3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39例限期胃癌根治术患者(胃癌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对照组及胃癌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7天空腹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采用胃电图(EGG)观察了胃癌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胃动力变化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术前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0),胃癌Ⅲ期患者的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Ⅱ期患者(P<0.05)。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天胃癌患者的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00),并于术后1周恢复到术前水平。EGG检测结果显示,胃癌患者术后胃动力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χ2=18.692,P<0.01)。结论胃癌患者的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存在一过性降低。胃大部分切除术可能影响胃癌患者的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泌素 胃动素 胃动力 胃大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健脾促愈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力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丹 裴斯彪 +2 位作者 唐志立 王娅俐 潘良平 《四川中医》 2020年第4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促愈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胃动力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采用予抑酸剂、保护胃黏膜等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兰索拉唑片... 目的:观察健脾促愈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胃动力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采用予抑酸剂、保护胃黏膜等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兰索拉唑片,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健脾促愈汤治疗。两组分别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评分,胃动力情况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6.00%(P<0.05);实验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胃泌素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促愈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疗效显著,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理,增加患者胃泌素分泌,促进胃排空,减轻胃黏膜炎症损伤,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促愈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动力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