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岷县当归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牛世全 张雪莹 +2 位作者 李静 樊子婧 赵进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探究当归根腐病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选取患根腐病的岷县当归为材料,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菌株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等试验,同时分析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以及菌丝的致死... 为探究当归根腐病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选取患根腐病的岷县当归为材料,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菌株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等试验,同时分析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以及菌丝的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岷县当归根腐病病原菌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和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燕麦镰刀菌在以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和蔗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温度为20℃,pH值为8时生长较好,光照对燕麦镰刀菌的生长无明显影响,63℃处理10 min可致死;锐顶镰刀菌在以甘露醇、葡萄糖和蔗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温度为25℃,pH值为8,连续黑暗或12 h光暗交替培养下生长较好,71℃处理10 min可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燕麦镰刀菌 锐顶镰刀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贵州省白及叶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莉莎 曾桂萍 +3 位作者 任静 司世飞 赵致 李忠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7-344,共8页
为明确贵州省白及叶褐斑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接种法分别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利用形态学及ITS、EF-1α、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分类进行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明确贵州省白及叶褐斑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接种法分别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利用形态学及ITS、EF-1α、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分类进行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白及叶褐斑病病原菌菌株编号为HGUP_(17)355;该菌菌丝白色、羊绒状,菌落中心隆起呈淡黄色、背面枫叶红色,大型分生孢子窄镰刀形,3~8个分隔,未见厚垣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1~2个分隔;在以ITS、EF-1α、β-tubulin三个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HGUP_(17)355与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聚于一支,且支持率达100%,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生物学将其鉴定为燕麦镰刀菌。该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生长pH为6,在燕麦片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以麦芽糖为碳源、以L-苯丙氨酸为氮源时利用率最高,致死温度为45℃,对光照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叶褐斑病 病原菌鉴定 燕麦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青海省青稞根腐病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雪萍 许世洋 +4 位作者 汪学苗 张怡忻 范雨轩 漆永红 李敏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7-765,共9页
为明确青海省青稞根腐病发生情况及其病原菌,于2016年6—9月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刚察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苗期及成株期青稞上根腐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采集19份根腐病样品,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并对分离菌... 为明确青海省青稞根腐病发生情况及其病原菌,于2016年6—9月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刚察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苗期及成株期青稞上根腐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采集19份根腐病样品,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青海省青稞根腐病分布广泛,发病率较高,为10%~20%;发病植株长势弱、发黄,茎基部缢缩腐烂,穗白粒瘪,茎秆发褐或黑红;19份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得到93株病原菌菌株,其中73株为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9株为木贼镰孢F. equiseti,11株为锐顶镰孢F. acuminatum;木贼镰孢的绝对病情指数最强,为79.43,燕麦镰孢次之,为50.90,锐顶镰孢最弱,为23.70,各病原种间及种内致病性差异显著。根据分离率及各病原菌致病性综合确定燕麦镰孢为青海省青稞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根腐病 燕麦镰孢 致病性 病原菌鉴定
原文传递
西藏青稞籽粒燕麦镰刀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龚弘强 黄丽丽 +2 位作者 乔宏萍 高小宁 康振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5,共5页
以西藏青稞籽粒中分离到的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Hb39分离株为对象,研究了温度、湿度、pH、光照、营养对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便为进一步研究由燕麦镰孢引起的青稞病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奠定基础,并为研究由此引致的... 以西藏青稞籽粒中分离到的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Hb39分离株为对象,研究了温度、湿度、pH、光照、营养对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便为进一步研究由燕麦镰孢引起的青稞病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奠定基础,并为研究由此引致的人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该菌株在供试的10种不同固体、液体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量均有很大差异,PDBA、PDA、PSA培养基有利于该菌的生长,而HA、CMA和WA不利于该菌的生长。比较不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发现该菌能利用多种单糖、多糖及可溶性淀粉作碳源,其中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较好;能利用蛋白胨等有机氮和硝酸钠等无机氮作氮源,其中蛋白胨最好。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0℃。菌丝生长最适pH为6,也能在pH 3~12的范围内生长。连续光照不利于菌丝的生长,而光暗交替或黑暗条件下菌落生长无显著性差异。大型分生孢子萌发的温湿度范围分别为10~30℃、RH 85%~100%,pH值3~12,最适萌发条件为25℃、RH 100%和pH 6。该菌株的致死温度为45℃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燕麦镰孢 生物学特性 西藏
下载PDF
甘肃省临夏州小麦脚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9
5
作者 何苏琴 金秀琳 鲁振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8,共4页
对甘肃省临夏州小麦脚腐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从3块病田的37株罹病小麦上分离得到56个真菌菌株,分别被鉴定为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e(Fr.)Ces.]、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Corda et Fr.)Sacc.]、麦斑点附球霉[Epicoccum trit... 对甘肃省临夏州小麦脚腐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从3块病田的37株罹病小麦上分离得到56个真菌菌株,分别被鉴定为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e(Fr.)Ces.]、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Corda et Fr.)Sacc.]、麦斑点附球霉[Epicoccum triticiP.Henn.]、小壳色单隔孢菌[Diplodiellasp.]、交链孢菌[Alternariaspp.]、芽枝霉[Cladosporiumsp.]、黑孢霉[Nigrosporasp.]。其中,雪腐镰刀菌致病性最强,燕麦镰刀菌致病性中强,麦斑点附球霉致病性弱,其余菌不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脚腐病 雪腐镰刀菌 燕麦镰刀菌 麦斑点附球霉
下载PDF
甘肃大葱贮藏期镰孢菌腐烂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军高 漆永红 +5 位作者 郭成 苏建红 李敏权 李雪萍 曹素芳 刘丹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16-2224,共9页
【目的】大葱在贮藏期频繁发生镰孢菌腐烂病,损失严重。明确该病害病原种类对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甘肃省兰州市(区)蔬菜市场的16份大葱贮藏期镰孢菌腐烂病病样进行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经单孢分离... 【目的】大葱在贮藏期频繁发生镰孢菌腐烂病,损失严重。明确该病害病原种类对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甘肃省兰州市(区)蔬菜市场的16份大葱贮藏期镰孢菌腐烂病病样进行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经单孢分离后根据形态学特征,再结合r DNA-ITS、EF-1a(tef)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80株镰孢菌,经鉴定分属3个种,即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和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其中层出镰孢菌为大葱镰孢菌腐烂病的优势致病菌,分离频率为52.50%。对兰州白葱不同部位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层出镰孢菌对大葱鳞茎的致病力最强,而燕麦镰孢菌对大葱鳞茎的致病力最弱。【结论】3种镰孢菌作为该病害的病原,属国内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大葱镰孢菌腐烂病 层出镰孢菌 尖孢镰孢菌 燕麦镰孢菌
原文传递
贵州滇重楼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10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7
作者 柳敏 王彩云 +3 位作者 周茂嫦 陈晓芳 成忠均 张翔宇 《贵州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探明贵州滇重楼褐斑病的病原菌,以及筛选有效防治褐斑病的药剂,为滇重楼褐斑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贵州省织金县滇重楼褐斑病病株叶片上分离致病菌,结合形态学鉴定、rDNA-ITS和β-tublin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确定... 【目的】探明贵州滇重楼褐斑病的病原菌,以及筛选有效防治褐斑病的药剂,为滇重楼褐斑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贵州省织金县滇重楼褐斑病病株叶片上分离致病菌,结合形态学鉴定、rDNA-ITS和β-tublin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致病菌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0%咯菌腈悬浮剂、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等6种化学杀菌剂和80%乙蒜素乳油、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4种生物杀菌剂的抑制效果。【结果】确定致病菌为燕麦镰孢菌,10种杀菌剂对燕麦镰孢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化学杀菌剂中40%苯醚甲环唑和50%多菌灵抑菌效果最佳,EC_(50)分别为0.0279 mg/L和0.5207 mg/L;生物杀菌剂中0.3%丁子香酚抑菌效果最佳,EC_(50)为6.8288 mg/L。【结论】贵州滇重楼褐斑病病原菌为燕麦镰孢菌,田间防治可将40%苯醚甲环唑、50%多菌灵、0.3%丁子香酚作为候选药剂交替或复配使用,以提高药效和避免病菌产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褐斑病 燕麦镰孢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下载PDF
野燕麦病原真菌的鉴定及其除草活性和对作物的安全性
8
作者 程海洋 朱海霞 +2 位作者 李娟 王信 程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5-815,共11页
[目的]旨在筛选安全性高、抗药性低、除草性强的生防菌株,为防除农田恶性杂草野燕麦提供新的生防思路。[方法]采集自然感病的瓜叶葵(Helianthus cucumerifo)、大叶藜(Chenopodium hybridum)、蜀葵(Alcea rosea)和青稞(Hordeum vulgare)... [目的]旨在筛选安全性高、抗药性低、除草性强的生防菌株,为防除农田恶性杂草野燕麦提供新的生防思路。[方法]采集自然感病的瓜叶葵(Helianthus cucumerifo)、大叶藜(Chenopodium hybridum)、蜀葵(Alcea rosea)和青稞(Hordeum vulgare)植物叶片,通过组织及单孢分离法、离体叶片(初筛)和活体盆栽(复筛),获得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接着采用不同浓度(10^(1)~10^(4))孢子悬浮液测定其对野燕麦活体植株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鲜重防效,通过观察菌落形态、运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和转录延伸因子(EF-1α,EF-1/EF-2)基因及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最后选取青海地区主栽作物(油菜‘青杂5号’、小麦‘青春38号’、青稞‘昆仑18号’、蚕豆‘青海9号’、豌豆‘草原224号’、玉米‘青玉517号’)和部分蔬菜(白菜‘浙白6号’、番茄‘博玉368号’、黄瓜‘中农5号’、菠菜‘华菠1号’、辣椒‘中椒4号’、萝卜‘春白2号’)进行安全性测试,为菌株选择最适宜的应用条件。[结果]从自然感病的植株叶片中分离出7株对野燕麦具有除草活性的真菌菌株,将其命名为DT-YSB1、DT-04A2、DT-DYLC、DT-XRKA、DT-08C、DT-14A2和DT-QKBD004A。通过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综合评价获得1株对野燕麦具有较强除草活性的菌株DT-QKBD004A,菌落形态与镰刀菌相似,对其rDNA ITS和EF-1α(EF-1/EF-2)基因进行共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株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不同浓度菌株DT-QKBD004A孢子悬浮液对野燕麦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鲜重防效达到45.09%~89.48%、42.68~88.53和38.70%~88.42%,其中浓度9.40×10^(4)个/mL对野燕麦的防除效果最优;作物安全性测试发现,菌株DT-QKBD004A孢子浓度9.40×10^(4)个/mL对蚕豆、玉米、白菜、番茄、黄瓜和辣椒安全。[结论]燕麦镰刀菌DT-QKBD004A对野燕麦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部分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镰刀菌 杂草 除草活性 作物安全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甘肃省武威市荷兰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类的鉴定
9
作者 张敏 刘永刚 +5 位作者 李惠霞 石明明 韩变 Boakye Thomas Afriyie 乔万强 魏雪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09-115,共7页
【目的】明确武威市荷兰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可为该病害的及时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荷兰豆根腐病株并分离和纯化病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ITS-rDNA与TEF-1α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种类,并按照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结... 【目的】明确武威市荷兰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可为该病害的及时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荷兰豆根腐病株并分离和纯化病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ITS-rDNA与TEF-1α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种类,并按照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结果】分离得到16株Fusarium spp.,其中3株为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分离频率为18.75%;13株为茄镰孢菌F.solani,分离频率为81.25%,后者为优势种类。荷兰豆致病性试验症状表现与田间的基本一致,接种7 d后发病率为100%,病情指数为16.5~38.0,其中燕麦镰孢菌W14-1病情指数最高,为38.0;茄镰孢菌W8病情指数最低,为16.5。【结论】茄镰孢菌和燕麦镰孢菌是引起甘肃省武威市荷兰豆根腐病的病原,茄镰孢为优势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特征 RDNA-ITS TEF-1α 茄镰孢菌 燕麦镰孢菌
下载PDF
燕麦镰刀菌GD-2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对野燕麦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庄新亚 程亮 郭青云 《青海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9-17,43,共10页
为了研制对野燕麦具有防除效果的燕麦镰刀菌GD-2可湿性粉剂,通过对载体和助剂的筛选以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出燕麦镰刀菌GD-2可湿性粉剂最优配方,并进行质量指标检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燕麦镰刀菌GD-2可湿性粉剂最佳载体为硅藻土,最... 为了研制对野燕麦具有防除效果的燕麦镰刀菌GD-2可湿性粉剂,通过对载体和助剂的筛选以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出燕麦镰刀菌GD-2可湿性粉剂最优配方,并进行质量指标检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燕麦镰刀菌GD-2可湿性粉剂最佳载体为硅藻土,最佳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最佳分散剂为二甲基亚苯磺酸钠,最佳紫外保护剂为黄原胶,这4种物质与燕麦镰刀菌GD-2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正交试验确定燕麦镰刀菌GD-2可湿性粉剂最优配比为硅藻土∶十二烷基硫酸钠∶二甲基亚苯磺酸钠∶黄原胶=50∶2∶5∶0. 7。通过制备获得的5. 8×10^8个/g燕麦镰刀菌GD-2可湿性粉剂达到了国家质量标准。进一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燕麦镰刀菌GD-2可湿性粉剂对野燕麦的株高抑制率和鲜重防效分别达56. 9%和73. 3%,具有防除野燕麦的良好效果。本研究结果为将燕麦镰刀菌GD-2开发成防除野燕麦的微生物除草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燕麦 燕麦镰刀菌 可湿性粉剂 分生孢子粉 防除效果
下载PDF
柑橘内生燕麦镰刀菌Gds-1对柑橘青霉病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东升 原晨虹 +3 位作者 翟颖妍 安航 尚学勤 安德荣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2-790,共9页
柑橘青霉病是柑橘果实采后危害最大的病害。为得到一株可有效应用于柑橘青霉病防治的柑橘内生真菌菌株,进行了柑橘果实内生菌分离、离体与活体试验筛选、菌株形态学与多基因位点分子系统发育鉴定、菌株活体应用效果与作用特点以及菌株... 柑橘青霉病是柑橘果实采后危害最大的病害。为得到一株可有效应用于柑橘青霉病防治的柑橘内生真菌菌株,进行了柑橘果实内生菌分离、离体与活体试验筛选、菌株形态学与多基因位点分子系统发育鉴定、菌株活体应用效果与作用特点以及菌株代谢产物稳定性与应用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筛选所得的柑橘内生真菌Gds-1在离体与活体条件下均对柑橘青霉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经多基因位点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将Gds-1鉴定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提前48 h施用Gds-1菌体,对柑橘青霉病的预防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90.67%);Gds-1菌丝不会损害健康柑橘果实表皮,但可以在柑橘果实表皮伤口和被柑橘青霉菌感染的组织部位发挥作用,从而抑制柑橘青霉菌;当温度在-80~100℃和pH=5~10时,Gds-1无菌发酵液对柑橘青霉菌的拮抗作用高效稳定;单独施用Gds-1无菌发酵滤液28 d和56 d时,对柑橘青霉病的防效与100μg/mL的抑霉唑相当,显著高于清水对照。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生防镰刀菌F.avenaceum Gds-1对柑橘青霉病的防治作用,为柑橘果实采后生物源防腐剂的选择提供了新来源,为镰刀菌生物防治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内生真菌 燕麦镰刀菌 柑橘青霉病 生物防治 微生物源农药
下载PDF
燕麦镰孢菌对青稞叶片细胞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漆永红 曹素芳 +1 位作者 李雪萍 李敏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39-1847,共9页
为探究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品种甘青2号受到燕麦镰孢菌侵染后其叶片细胞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本研究采用室内接种燕麦镰孢菌的方法,测定病原菌侵染后青稞叶片细胞膜和叶绿体等结构,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显微镜观... 为探究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品种甘青2号受到燕麦镰孢菌侵染后其叶片细胞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本研究采用室内接种燕麦镰孢菌的方法,测定病原菌侵染后青稞叶片细胞膜和叶绿体等结构,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正常的青稞叶片颜色均一,且呈深绿色;而发病的青稞叶片叶脉绿色褪去,呈黄绿或黄白交替症状,透光率增强。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发病叶片细胞膜和叶绿体均受到严重破坏和断裂,叶肉细胞皱缩变形。发病抗感青稞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为1.03、0.85 mg·g-1,电解质渗漏电导率分别为53.23、56.20 Ws·cm^(-1),较未发病均有所降低。燕麦镰孢菌侵染后,NQK-01-03和甘青2号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为8.30和4.62μmol·m^(-2)s^(-1),气孔导度(Gs)分别为0.13和0.07 mol·m^(-2)s^(-1),蒸腾速率(Tr)分别为6.71和3.74 mmol·m^(-2)s^(-1),上述3个指标均有所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升高,分别为312.57和310.32μmol·mol-1;NQK-01-03和甘青2号的光饱和点分别为925.86和831.86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7.73和14.81μmol·m^(-2)s^(-1),暗呼吸速率分别为-3.74和-5.02μmol·m^(-2)s^(-1),上述3个指标均有所降低,而光补偿点升高,分别为31.80和41.23μmol·m^(-2)s^(-1);CO2饱和点降低,分别为825.80和799.36μmol·m^(-2)s^(-1),而CO2补偿点升高,分别为76.49和81.13μmol·m^(-2)s^(-1)。青稞植株叶片水分、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有所降低,而粗纤维含量升高。本研究为阐明青稞茎基腐病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燕麦镰孢菌 细胞结构 光和CO2响应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玛咖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室内筛选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蜜 朱洁倩 +3 位作者 张伟 金文闻 傅本重 李国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7-792,共6页
【目的】明确玛咖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avenaceum ROT-2的生物学特性和最佳的室内抑菌药剂,为玛咖的高产及高品质栽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不同培养基配方、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与通气条件对燕麦镰... 【目的】明确玛咖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avenaceum ROT-2的生物学特性和最佳的室内抑菌药剂,为玛咖的高产及高品质栽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不同培养基配方、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与通气条件对燕麦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选用3种常见农药对病原菌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研究。【结果】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和燕麦培养基(OA)最利于该燕麦镰刀菌的生长,菌落直径大且菌丝浓密,碳源和氮源以淀粉和硝酸钠较适宜,最适生长温度为21℃,致死温度为55℃,在p H 4~10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在p H为6时生长最佳,黑暗及不通气条件更有利于燕麦镰刀菌丝生长。【结论】在供试的3种药剂中,80%代森锰锌抑菌效果最好,在质量浓度1.00 mg/m L时相对抑菌率为88.8%,EC50为0.140 9m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根腐病 燕麦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下载PDF
青稞镰孢根腐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雪萍 李敏权 +4 位作者 许世洋 刘梅金 漆永红 李建军 李晓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49-1161,共13页
为明确青稞镰孢根腐病的病原,于青稞苗期及成株期分别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临潭县和卓尼县等青稞主产区的根腐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采集样品,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分离其病原,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进行病原鉴定,并用烧杯... 为明确青稞镰孢根腐病的病原,于青稞苗期及成株期分别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临潭县和卓尼县等青稞主产区的根腐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采集样品,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分离其病原,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进行病原鉴定,并用烧杯水琼脂法和盆栽法测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青稞镰孢根腐病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分布广泛,发病率在5%~20%之间。发病植株长势弱、发黄,茎基部缢缩、腐烂,穗白粒瘪,茎秆发褐或黑红。共分离得到88株青稞镰孢根腐病病原菌,苗期50株,成株期38株,经鉴定分别为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木贼镰孢F.equiseti、三线镰孢F.tricinctum、柔毛镰孢F.flocciferum、锐顶镰孢F.acuminatum及F.langsethiae。盆栽法和烧杯水琼脂法所测得的致病性差异显著,但均表明燕麦镰孢综合致病力较强,结合其分离率,确认燕麦镰孢为优势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根腐病 镰孢属 燕麦镰孢 致病性分析
下载PDF
燕麦镰孢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漆永红 曹素芳 +1 位作者 李雪萍 李敏权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04-1010,共7页
为了明确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快速检测方法,以荧光染料SYBR Green I为指示剂,以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的ITS序列为目的 DNA片段,应用LAMP设计软件设计4条引物,优化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LAMP反应液... 为了明确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快速检测方法,以荧光染料SYBR Green I为指示剂,以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的ITS序列为目的 DNA片段,应用LAMP设计软件设计4条引物,优化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LAMP反应液颜色变化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同时进行田间发病组织检测和土壤燕麦镰孢菌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的LAMP反应体系,最佳反应温度为65℃,反应程序为65℃下1h,80℃下20min。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燕麦镰孢菌LAMP检测均呈黄绿色(阳性),对照和其他病原菌均呈橘色(阴性)。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LAMP反应液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达到10pg·μL-1,每克土壤中检测的灵敏度为40个燕麦镰孢菌孢子。对采自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和临潭县的20份疑似病害样本提取的DNA进行检测,其中13份为阳性,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的检测出青稞发病组织中的燕麦镰孢菌。本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能为燕麦镰孢菌的检测及其青稞茎基腐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茎基腐病 燕麦镰孢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下载PDF
燕麦镰刀菌GD-2菌株作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亮 郭青云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80,共11页
从青海省贵德县患病野燕麦叶片上分离获得燕麦镰刀菌,对该生防菌进行了室内致病性测定、室内孢子大批量培养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室内条件下接种野燕麦48 h后出现水褐色病斑,最终导致叶片衰老死亡,在2、4叶期7 d时的发病率分别达到90%和... 从青海省贵德县患病野燕麦叶片上分离获得燕麦镰刀菌,对该生防菌进行了室内致病性测定、室内孢子大批量培养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室内条件下接种野燕麦48 h后出现水褐色病斑,最终导致叶片衰老死亡,在2、4叶期7 d时的发病率分别达到90%和95%,同时病情级别达到最大,而且对株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液-固体联合培养试验表明,在含水量59%-61%、28℃、初始pH 7.0、初始接种量0.5%(1×10^6个孢子/mL)的麦麸与玉米粉(1∶1)培养基中,培养7 d时,产孢量最大(7.58×10^8个孢子/g)。在田间条件下燕麦镰刀菌与精喹禾灵混合使用能显著降低野燕麦的生物量,野燕麦叶片表面的湿度条件导致2012年对野燕麦的防除效果低于2011年。不论在是在室内和大田条件下,野燕麦都对野燕麦镰刀菌表现敏感。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野燕麦镰刀菌株GD-2可作为防除野生燕麦的潜力生防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草剂 燕麦镰刀菌 野燕麦 生物防治 大批量培养 致病性测定
原文传递
一株燕麦根腐病生防菌的鉴定及其防治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建强 吴康莉 +4 位作者 张晓梦 李昭煜 李佳佳 漆永红 田永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66-2273,共8页
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是引起燕麦(Avena sativa)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为开发高效防治燕麦根腐病的绿色生物菌剂,本研究从健康燕麦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燕麦镰孢菌高效拮抗细菌YF,并开展了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研究了该菌... 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是引起燕麦(Avena sativa)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为开发高效防治燕麦根腐病的绿色生物菌剂,本研究从健康燕麦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燕麦镰孢菌高效拮抗细菌YF,并开展了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研究了该菌的抑菌谱及对燕麦镰孢菌的室内防治试验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菌被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活性测定发现该菌对燕麦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70.69%,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5.92%。通过抑菌谱筛选发现该菌对常见的8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利用该菌发酵液处理后燕麦镰孢菌菌丝出现异常分枝、囊泡状畸形且伴有细胞壁破裂。盆栽试验表明,该菌对燕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1.45%,其防效显著高于化学农药多菌灵(61.87%)(P<0.05),且该菌对燕麦表现出较好的促生长作用。因此,该菌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具备了开发燕麦根腐病生物防治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根腐病 燕麦镰孢菌 多粘类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陕西榆林山药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玉涵 马心瑶 +1 位作者 田夏夏 赵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21-1533,共13页
旨在明确引起陕西省榆林市山药根腐病的致病菌,为该地区山药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以受害山药块茎和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纯培养,结合柯赫氏法则、形态学鉴定、ITS区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和序列比... 旨在明确引起陕西省榆林市山药根腐病的致病菌,为该地区山药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以受害山药块茎和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纯培养,结合柯赫氏法则、形态学鉴定、ITS区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和序列比对的方法,明确山药根腐病的致病菌。结果表明,引起陕西榆林山药根腐病的病原菌为棕黑腐质霉、燕麦镰孢和尖孢镰孢。陕西榆林山药根腐病由腐质霉属和镰孢属两个属的3种病原菌引起,棕黑腐质霉是首次报道危害山药,镰孢属真菌是该地区山药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根腐病 病原菌 形态学鉴定 ITS序列 棕黑腐质霉菌 燕麦镰孢 尖孢镰孢
下载PDF
根际中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A-4抑制病原真菌Fusarium avenaceum 7/2的生物学效率(英文)
19
作者 Vasiliy A.SYSUEV Irina G.SHIROKIKH Olga V.MERZAEVA 《菌物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83-87,共5页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土著放线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A-4对植物病原微生物Fusarium avenaceum 7/2根中定殖及对冬黑麦(Secalecereale L.)和红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 L.)幼苗污染的影响。检测了冬黑麦和红三叶草...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土著放线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A-4对植物病原微生物Fusarium avenaceum 7/2根中定殖及对冬黑麦(Secalecereale L.)和红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 L.)幼苗污染的影响。检测了冬黑麦和红三叶草根际的世代间关系。结果表明:播种前用S.hygroscopicus孢子处理种子,幼苗根中植物病原微生物菌丝大量减少,感染率下降60%~70%,根的生长加快。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讨论了增强土壤抑制自然病害特性及利用原核细胞提高植物抵抗病原体稳定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fusarium avenaceum 根际 病害 抗菌活性
下载PDF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青稞叶片及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漆永红 曹素芳 +1 位作者 李雪萍 李敏权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32期101-107,共7页
为明确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内部及品种之间受燕麦镰孢菌侵染后引起的植株叶片和根系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QK-01-03’病叶Pro含... 为明确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内部及品种之间受燕麦镰孢菌侵染后引起的植株叶片和根系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QK-01-03’病叶Pro含量高于健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低于健叶;病根Pro、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高于健根,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健根。‘甘青2号’病叶和病根Pro、MDA含量高于健叶和健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健叶和健根。本试验得出,Pro含量高低与青稞品种抗病性呈负相关,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低与品种抗病性成呈正相关,该结果为明确燕麦镰孢菌侵染对青稞叶片和根系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燕麦镰孢菌 叶片和根系 生理指标 '甘青2号’ 'NQK-01-0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