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50年代的妇女解放和男女义务平等:中国城市夫妻的经历与感受 被引量:63
1
作者 左际平 《社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209,共28页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experiences of married couples with women's liberation and gender equality in the 1950s in urban China.It moves away from state centeredness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ve processes amon...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experiences of married couples with women's liberation and gender equality in the 1950s in urban China.It moves away from state centeredness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ve processes among state, family and individuals.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ways in which married individuals constructed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and obligatory relations with the state as social agents. Data come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of 80 elderly married individuals in Beijing in the summers of 2000 and 2003.It was found that women's liberation in the 1950s was imtimately interwined with and served China's nationalist and class projects.The multifacetedness of women's liberation revealed its dual nature:women'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went hand in hand, largely at the expense of womem's pursuit of their personal freedom. However,the subordination ofwomen's individualistic emancipation to larger causes should not be merely interpreted as women'scompromise to the party state, but rather as a result of the conscious choice that women made in the course of pursuing gender obligation equality.Under the above circumstances, gender in urban China in the 1950s was contructed differently at state and family levels.While at the state leve, both women and men wered molded into non-gendered“state persons”,within the household,husbands and wives still largely followed traditional gendered division of labor. Consequently,neither men nor women in the 1950s had achieved personal freedom,but both had reached the obligation equality. In this case, not only gneder equality could be achieved in the abasence of women' s individualistic liberation, but also the meanings of the two notions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developed in the West. Therefore, Western feminist theories in China must be modified to captur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state-socialist China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of its women's liberation and gender-e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50年代 男女义务平等 妇女解放 中国 夫妻关系 人类学
下载PDF
从权利平等到社会平等——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培培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3年第2期70-75,共6页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很少关注卢梭和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分析比较,阐明卢梭与马克思政治哲学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卢梭的平等观给了马克思很大的启发,是马克思平等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理论来...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很少关注卢梭和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分析比较,阐明卢梭与马克思政治哲学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卢梭的平等观给了马克思很大的启发,是马克思平等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另一方面,马克思从根本上改造与超越了卢梭的平等观,实现了从抽象的资产阶级权利平等到全体人民普遍平等这一最高社会理想与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马克思 权利平等 社会平等 平等观
下载PDF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平等”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兆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5,148-149,共6页
作为现代价值的平等,不是等级平等,而是普遍平等,其核心是权利平等。当我们在追问"谁之平等"、"何种平等"时,须仔细区分平等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在当今中国谈论平等,应有清醒的中国问题意识。否定宗法等级平等,确... 作为现代价值的平等,不是等级平等,而是普遍平等,其核心是权利平等。当我们在追问"谁之平等"、"何种平等"时,须仔细区分平等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在当今中国谈论平等,应有清醒的中国问题意识。否定宗法等级平等,确立平等的法权人格,并拥有有尊严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仍然是其基本内容。演进式的、在消除日常生活不平等中实现平等,是更为值得期待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等级平等 普遍平等 权利平等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日本图书馆如何为特殊人群提供创新服务 被引量:5
4
作者 庞淑杰 向洪梅 《晋图学刊》 2016年第3期29-33,共5页
日本图书馆工作人员长期坚持为特殊读者(视听功能及认知功能受损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这些实践活动难能可贵。为了应对全民读书活动中读者多样化的社会现实,他们主动转变服务理念,创新助读计划,在专家理论的指导下,寻求社会各界的密切配... 日本图书馆工作人员长期坚持为特殊读者(视听功能及认知功能受损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这些实践活动难能可贵。为了应对全民读书活动中读者多样化的社会现实,他们主动转变服务理念,创新助读计划,在专家理论的指导下,寻求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坚持不懈,进行了各种尝试,并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取得了国际社会公认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该项事业的未来打开了发展空间,为建立权利平等社会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人群 独特服务 权利平等
下载PDF
信息服务算法中的老年歧视:定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4
5
作者 曾丽凌 《老龄科学研究》 2023年第1期56-65,共10页
信息服务算法中的老年歧视存在多维度样态,具体表现为:大数据采集中存在年龄偏差,科技行业中存在刻板偏见,算法系统中存在年龄忽视,应用功能中存在老年排斥。这将导致数字鸿沟的扩大化、社会公共服务和治理的不平等化、网络欺诈或欺骗... 信息服务算法中的老年歧视存在多维度样态,具体表现为:大数据采集中存在年龄偏差,科技行业中存在刻板偏见,算法系统中存在年龄忽视,应用功能中存在老年排斥。这将导致数字鸿沟的扩大化、社会公共服务和治理的不平等化、网络欺诈或欺骗性营销风险的规模化。尽管我国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对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承担的对老年人的义务作出了明确规范,但其中对于老年人数字公民赋权、算法基础数据的多元化及包容性、承担社会公共治理职责者的义务性要求均未提及。解决老年歧视问题的一般原则,应首先考虑老年人的算法参与权和其他数据权利,再考虑通过建立机制解决不利条件下老年人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只有通过规定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义务、建立公共监督和治理机制两种路径,方能有效促进利益相关方力量的整合,建立无偏差的算法训练数据集,创建更具包容性和透明性的算法,改善老年人在人工智能世界的弱势地位,给予其应有的关怀和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老年歧视 权利平等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论罪犯医疗权:以《监狱法》完善为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苏新建 沈运峰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医疗权是公民普遍享有的基本权利,罪犯群体享有与普通公民同等的医疗权利。但由于罪犯身份的特殊性,其医疗权利的同等性存在刑罚执行障碍与刑事人类学障碍。为了排除权利实现障碍,域外罪犯医疗权利保护存在两种可供借鉴的模式:英国模式... 医疗权是公民普遍享有的基本权利,罪犯群体享有与普通公民同等的医疗权利。但由于罪犯身份的特殊性,其医疗权利的同等性存在刑罚执行障碍与刑事人类学障碍。为了排除权利实现障碍,域外罪犯医疗权利保护存在两种可供借鉴的模式:英国模式与美国模式。我国罪犯医疗权利保护机制的完善可以在维持域内成熟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域外两种保护模式的有益经验:在立法层面,构建以罪犯医疗权利为核心的《监狱法》医疗制度;在司法层面,在立法模式的指挥棒下改善罪犯医疗权利的司法审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犯医疗权 《监狱法》 权利同等性 获取同等性 效果同等性
下载PDF
经济平等概念的内在张力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小明 郭东勤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8,共8页
如果把经济平等理解为经济之权利平等、条件平等、结果平等,这三者之间就存在着内在张力。尤其是权利平等与结果平等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即权利平等则结果不平等,结果平等则权利不平等,这种冲突的内在根据是自由与平等或公平与平等的矛... 如果把经济平等理解为经济之权利平等、条件平等、结果平等,这三者之间就存在着内在张力。尤其是权利平等与结果平等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即权利平等则结果不平等,结果平等则权利不平等,这种冲突的内在根据是自由与平等或公平与平等的矛盾。经济是人的自由表现的结果,离开人的活动,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经济平等的内在本质只能是权利平等和条件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而结果平等之所以被纳入经济平等的范畴,其实不是经济自身的内在运作结果,而是从经济外部,从人的平等直觉、平等道德感、抽象政治平等权利等渗透打入的,而内外两相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经济结果大致平等。因此,经济平等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学概念,而是一个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共同作用的“综合性”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平等 权利平等 条件平等 结果平等 结果不平等 分配正义
下载PDF
论权利冲突中权利类型的平等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健荣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10-14,共5页
对于权利冲突中不同类型的权利之间的效力关系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权利存在位阶与权利应当得到平等保护.法律体系的位阶性、权利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与价值的大小以及法律规定中的先例都不能充分说明权利存在位阶,而宪法精神和公平、正义... 对于权利冲突中不同类型的权利之间的效力关系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权利存在位阶与权利应当得到平等保护.法律体系的位阶性、权利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与价值的大小以及法律规定中的先例都不能充分说明权利存在位阶,而宪法精神和公平、正义的原则要求不同类型的权利也应当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冲突 权利位阶 权利类型平等
下载PDF
平等的三种涵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可卿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130,共6页
平等是衡量公平、公正和正义的基本尺度。右翼自由主义的平等观止步于形式上的权利平等,左翼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则进一步主张实质性的资源平等与能力平等。权利平等致力于消除社会特权背景对于平等实现的障碍,资源平等致力于消除外界... 平等是衡量公平、公正和正义的基本尺度。右翼自由主义的平等观止步于形式上的权利平等,左翼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则进一步主张实质性的资源平等与能力平等。权利平等致力于消除社会特权背景对于平等实现的障碍,资源平等致力于消除外界物质条件对于平等实现的障碍,能力平等致力于消除人的主观能力条件对于平等实现的障碍。权利平等、资源平等与能力平等的要求均源于社会共有的逻辑。法定权利、物质资源、能力禀赋在根本上属于人类社会的集体资产。利用权力、资源与能力创造财富的人可以获得收益的较大部分,其他人则因为对权利、资源与能力的共同所有权而分享部分收益。对个人使用权、收益权的肯定支持了按贡献分配的市场效率原则,对个人终极所有权的否定则为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提供了正当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平等 资源平等 能力平等 社会共有
下载PDF
对我国体育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斌 李斌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28-130,共3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体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教育公平体现最为明显的薄弱方面。由此深入而系统地针对我国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公平问题进行研究,并就现阶段维护和...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体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教育公平体现最为明显的薄弱方面。由此深入而系统地针对我国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公平问题进行研究,并就现阶段维护和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进行多方位的探讨以期促进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机会均等 权利平等
下载PDF
分配正义的演变逻辑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景高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5,共8页
分配正义的现代内涵和传统意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凭借政治地位获取相应物品是古代人的分配正义观念,保障每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则是现代分配正义理论建构的常识。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视域里,按要素分配是正义的,保障各要素平等参与分配的权利... 分配正义的现代内涵和传统意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凭借政治地位获取相应物品是古代人的分配正义观念,保障每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则是现代分配正义理论建构的常识。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视域里,按要素分配是正义的,保障各要素平等参与分配的权利成为分配正义的前提,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进而将"规则平等"塑造为现代分配正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当代社会正义理论则试图将"结果平等"嵌入分配正义的分析框架。在马克思主义的分配正义逻辑中,资产阶级学者建构的"规则平等"理论是高度抽象并且近乎虚幻的,因为它根本没有顾及分配正义得以实现的制度基础,唯有消除资本要素主导的分配机制,才能为分配正义的真正实现提供历史性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要素分配 权利平等 实质平等
原文传递
论平等观念的历史性
12
作者 张宝 《理论建设》 2020年第4期93-99,共7页
在马克思历史观和平等观的视野中,平等观念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变更的产物。平等观念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各自占统治地位的平等观念。当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是自然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 在马克思历史观和平等观的视野中,平等观念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变更的产物。平等观念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各自占统治地位的平等观念。当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是自然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占统治地位的平等观念是等级制"平等"和虚假权利平等。社会主义阶段,真实权利平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平等观念,权利平等经历了由虚假权利平等到真实权利平等的转变。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事实平等观念就会取而代之,那时平等观念也会彻底消亡。一种平等观念能够占统治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等级制“平等” 权利平等 事实平等
下载PDF
“被监禁”者的医疗权利:比较法视野下的罪犯医疗权
13
作者 苏新建 沈运峰 《医学与法学》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权利存在三个维度:就其理论维度言,医疗权是公民所普遍享有的基本权利;但其在实践面向罪犯医疗权时,却与普通公民医疗权存在显著差异——刑罚执行的封闭性与罪犯群体的刑事人类学特征限制了罪犯医疗权利的同等实现;而其在实定法上,尽管... 权利存在三个维度:就其理论维度言,医疗权是公民所普遍享有的基本权利;但其在实践面向罪犯医疗权时,却与普通公民医疗权存在显著差异——刑罚执行的封闭性与罪犯群体的刑事人类学特征限制了罪犯医疗权利的同等实现;而其在实定法上,尽管对罪犯医疗权的实现标准存在不同的表达,却都以排除权利阻碍为目标,以实现罪犯医疗权利的“同等国民待遇”为基本原则,且其中的权利同等性、获取同等性和效果同等性属于法定权利的典型实现标准,堪供我国监狱医疗的立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犯医疗权 权利异质性 权利同等性 获取同等性 效果同等性
下载PDF
逻辑·历史·启示: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在西藏的实践
14
作者 孟祥凤 尼玛次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5-210,共6页
马克思平等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平等是基于人的自我实现的关系本性的实现状态,而其实现程度以具体的历史关系为前提。马克思在肯定“权利平等”的历史合理性的基础上,批判其历史暂时性,尤其是资本主义私... 马克思平等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平等是基于人的自我实现的关系本性的实现状态,而其实现程度以具体的历史关系为前提。马克思在肯定“权利平等”的历史合理性的基础上,批判其历史暂时性,尤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权利平等”的抽象性和虚假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和不断趋近“更加平等”是我们的理论特质、实践要求和制度优势。和平解放至今,西藏社会经历了从不平等到“权利平等”再到不断趋向“实质平等”的现实历史进程。以马克思平等理论的解释框架分析西藏社会的平等实践,不仅可以理解西藏社会的平等追求,更可以摆脱西方抽象平等价值的强势话语和形式主义陷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理论与实践增添更为充分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平等 权利平等 西藏
下载PDF
公平、平等与效率
15
作者 徐暐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社会公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围绕“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的争论成为热点。面对争论,我们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全面地弄清公平、社会公平、平等、效率等一系列概念及彼此之间的...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社会公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围绕“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的争论成为热点。面对争论,我们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全面地弄清公平、社会公平、平等、效率等一系列概念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社会公平 平等 权利平等 效率
下载PDF
山岳派、雅各宾派与雅各宾主义
16
作者 王令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1-5,共5页
山岳派没有被认可的共同纲领。雅各宾派作为山岳派的主导派别 ,二者在重大事件上几乎是同义的。在从 1792年底开始的第三代人领导期间 ,很多雅各宾派成员在大革命中提高了经济地位 ,成了不同于贵族和人民的“自觉的资产者”。雅各宾主... 山岳派没有被认可的共同纲领。雅各宾派作为山岳派的主导派别 ,二者在重大事件上几乎是同义的。在从 1792年底开始的第三代人领导期间 ,很多雅各宾派成员在大革命中提高了经济地位 ,成了不同于贵族和人民的“自觉的资产者”。雅各宾主义是启蒙运动中自然法和理性主义哲学的继续和发展 ,曾给予大革命最进步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山岳派 雅各宾派 雅各宾主义 政治派别 资产阶级 社会成分 权利平等 联合战略
下载PDF
美国校园陪审团制度的内涵探析
17
作者 朱军 谢芳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5-86,共2页
陪审团制度在美国校园准司法审理制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决定了当事双方特别是受指控学生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能否实现。文章通过对美国斯坦福大学《学生司法宪章》的分析,从陪审团工作的基本原则、性质、组成、工作职责及其... 陪审团制度在美国校园准司法审理制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决定了当事双方特别是受指控学生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能否实现。文章通过对美国斯坦福大学《学生司法宪章》的分析,从陪审团工作的基本原则、性质、组成、工作职责及其决策方式等方面分析了陪审团制度"以学生为本"、追求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的价值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团 学生处分 准司法制度 以学生为本 权利平等
下载PDF
论普惠金融中的正义张力
18
作者 杜朝运 卢雨薇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9年第5期38-45,共8页
普惠金融强调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公平性,突出体现了对经济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首先,阐释正义的存在价值,并对正义观的演化进行梳理;其次,从权利的平等性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阐述普惠金融是正义价值在金融的体现;再次,基于现实考察普... 普惠金融强调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公平性,突出体现了对经济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首先,阐释正义的存在价值,并对正义观的演化进行梳理;其次,从权利的平等性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阐述普惠金融是正义价值在金融的体现;再次,基于现实考察普惠金融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正义缺失问题;最后,结合正义原则为解决普惠金融的正义性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正义 弱势群体 权利平等
下载PDF
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制度 被引量:26
19
作者 兰小媛 《图书馆学研究》 2006年第4期2-4,共3页
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作为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维护信息公平制度的法理依据;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号召国家、图书馆界及社会各界为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共同努力。
关键词 信息公平 信息权利 公共图书馆制度 和谐社会
下载PDF
需求培育、权责均等与农村集体经济困境摆脱 被引量:2
20
作者 闵继胜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82,共7页
1978年以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目的是配合解决不同时期农业、农村的主要问题,因此,农村集体经济困局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问题导向下国家的政策目标以及配套的制度安排使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城中村、城郊村和... 1978年以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目的是配合解决不同时期农业、农村的主要问题,因此,农村集体经济困局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问题导向下国家的政策目标以及配套的制度安排使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过度依赖土地等要素增值收益等问题;设计合理的集体资产权益的分享与继承方式;优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退出范围;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需求培育 权责均等 产权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