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岩石圈等效粘滞系数的计算和讨论 被引量:110
1
作者 石耀霖 曹建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2-95,共14页
大陆岩石圈的流变结构对岩石圈动力学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岩石圈等效粘度的估计是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基础和重要的问题。文中对利用实验室流变实验结果估算岩石圈流变结构的计算方法中包含的多种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包括岩性、温度... 大陆岩石圈的流变结构对岩石圈动力学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岩石圈等效粘度的估计是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基础和重要的问题。文中对利用实验室流变实验结果估算岩石圈流变结构的计算方法中包含的多种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包括岩性、温度、应变速率、实验室速率数据外推到地质构造运动速率等因素对等效粘滞系数估算的影响,并以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新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中国大陆地壳和上地幔等效粘滞系数做出了估计。中国中地壳等效粘滞系数一般在10^21~10^24Pa·s,下地壳等效粘滞系数在10^21~10^22Pa·s,其中青藏高原下地壳等效粘滞系数较低,约为10^19~10^20Pa·s;与前人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存在柔性下地壳流动的结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岩石圈 流变结构 等效粘滞系数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三维流变结构 被引量:59
2
作者 孙玉军 董树文 +2 位作者 范桃园 张怀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36-2946,共11页
依据地震波速得到的上地幔温度和气象台站记录的地表温度为约束,结合地表热流和热导率观测数据,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三维热结构.基于此温度结果和GPS观测得到的应变率数据,以滑动摩擦、脆性破裂和蠕变三种强度机... 依据地震波速得到的上地幔温度和气象台站记录的地表温度为约束,结合地表热流和热导率观测数据,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三维热结构.基于此温度结果和GPS观测得到的应变率数据,以滑动摩擦、脆性破裂和蠕变三种强度机制为约束,计算得到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三维流变结构.结果显示:弱强度和低等效黏滞性系数的下地壳在中国大陆及邻区普遍存在,并且下地壳的流变强度和等效黏滞性系数比上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一般要低1~2个数量级;中国大陆范围内青藏高原存在着厚度最大、强度最低的下地壳;青藏高原的岩石圈强度和等效黏滞性系数比华北、华南和印度板块的都要低;岩石圈流变结构的横向分布特征与重力梯度带和地形过渡带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及邻区 岩石圈 流变结构 等效黏滞性系数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合理注入速度的选择 被引量:24
3
作者 宋考平 杨二龙 +1 位作者 邓庆军 康少冬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8,共4页
分析了影响聚合物注入速度的因素 ,研究了速度和有效粘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聚合物溶液的驱替速度的选择直接影响聚合物溶液的有效粘度 ,因此也将影响采收率 .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 ,考虑到油层的实际条件 ,应用前缘驱替理论 ,得出了一种... 分析了影响聚合物注入速度的因素 ,研究了速度和有效粘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聚合物溶液的驱替速度的选择直接影响聚合物溶液的有效粘度 ,因此也将影响采收率 .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 ,考虑到油层的实际条件 ,应用前缘驱替理论 ,得出了一种确定最佳注入速度的新方法 .应用该方法可计算不同井距的最佳注入速度 ,最佳速度范围 ,即在稍高于临界流变速度的区间 ,该区间内聚合物驱采收率最高 .通过对大庆油田的实例分析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注入速度 有效粘度 渗透率 井距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应用漏斗粘度计测定幂律流体的流变参数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孝良 刘崇建 +3 位作者 舒秋贵 谢应权 陈忠实 严仁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0,共4页
流体在漏斗粘度计中的流动规律及流变参数的确定 ,是目前国内外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根据位能与动能的变化关系 ,作者研究了在非恒定静压作用下幂律流体垂直下落的规律及流变参数与时间的关系 ,从而为计算漏斗粘度计中流体的流变参数提... 流体在漏斗粘度计中的流动规律及流变参数的确定 ,是目前国内外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根据位能与动能的变化关系 ,作者研究了在非恒定静压作用下幂律流体垂直下落的规律及流变参数与时间的关系 ,从而为计算漏斗粘度计中流体的流变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采用流体静压头下降成比例的测量方法 ,记录其流动时间 ,简便地解决了幂函数求解指数的显函数方法。文章最后应用四种不同性能的液体 ,采用旋转粘度计实测的有关参量 ,与漏斗粘度计及旋转粘度的计算结果对比 ,说明了漏斗粘度计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能较好地用于钻井液的流变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漏斗粘度计 测定 幂律流体 流变参数 有效粘度
下载PDF
疏水缔合两性聚合物NAPs水溶液的渗流性质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健 罗平亚 张国庆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实验测试了疏水缔合两性聚合物NAPs水溶液在大庆油层条件下通过孔隙介质渗流时的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和有效粘度 ,并与大庆自产聚合物HPAM的相应值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在大庆油层条件下 ,NAPs水溶液的有效粘度比HPAM的大 2 2 ... 实验测试了疏水缔合两性聚合物NAPs水溶液在大庆油层条件下通过孔隙介质渗流时的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和有效粘度 ,并与大庆自产聚合物HPAM的相应值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在大庆油层条件下 ,NAPs水溶液的有效粘度比HPAM的大 2 2 .3%— 38.7%。聚合物驱过程中有效粘度的最佳发挥 ,对提高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粘度不仅取决于聚合物浓度和孔隙结构性质 ,而且取决于聚合物分子结构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两性聚合物 水溶液 渗流 有效粘度 驱油聚合物 大庆油田
下载PDF
三元共聚物SMAE醇解、胺解衍生物的合成及降凝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林宪杰 薛兆民 +1 位作者 成广兴 李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4-368,共5页
在甲苯溶液中将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高级醇(正十八碳醇、正十八至二十四碳混合醇)酯三元共聚物(SMAE)分别用正十八碳醇、正十八至二十四碳混合醇进行醇解,用正十八胺进行胺解,得到了一系列新聚合物,其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 在甲苯溶液中将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高级醇(正十八碳醇、正十八至二十四碳混合醇)酯三元共聚物(SMAE)分别用正十八碳醇、正十八至二十四碳混合醇进行醇解,用正十八胺进行胺解,得到了一系列新聚合物,其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法数据表明,醇解和胺解均发生在酸酐单元上。这些醇解和胺解衍生物对所测试的4种原油的降凝性能均比原始SMAE共聚物好,500ppm醇解和胺解衍生物使原油的凝固点下降2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降凝剂 合成 结构表征 原油降凝
下载PDF
聚合物驱不可及孔隙体积对渗流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爱芬 宋浩鹏 谢昊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5,共6页
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流动存在不可及孔隙体积和吸附滞留现象,以往研究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时,常忽略不可及孔隙体积的影响。为此,通过实验测定了聚合物驱不可及孔隙体积、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和在多孔介质中的有效粘度;... 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流动存在不可及孔隙体积和吸附滞留现象,以往研究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时,常忽略不可及孔隙体积的影响。为此,通过实验测定了聚合物驱不可及孔隙体积、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和在多孔介质中的有效粘度;通过建立考虑不可及孔隙体积的并联毛细管模型,分析不同渗透率岩心的不可及孔隙体积对聚合物溶液阻力系数、有效粘度、剪切速率和衰竭层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聚合物累积质量曲线求导得到的不可及孔隙体积更准确;不可及孔隙体积会使聚合物溶液阻力系数和有效粘度降低,剪切速率和衰竭层厚度增加;岩心渗透率越小,不可及孔隙体积越大,对阻力系数、有效粘度、剪切速率和衰竭层厚度的计算误差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不可及孔隙体积 多孔介质 有效粘度 衰竭层效应
下载PDF
100%液态CO_2增稠压裂液流变性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崔伟香 邱晓惠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针对液态CO2干法压裂增稠性能要求,研制了适用于液态CO2物理化学性能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增稠剂。通过高压管路流变实验,在线模拟了液态CO2增稠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能够在液态CO2形成棒状或蠕虫状胶束而增加体系粘度,增黏倍数在8... 针对液态CO2干法压裂增稠性能要求,研制了适用于液态CO2物理化学性能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增稠剂。通过高压管路流变实验,在线模拟了液态CO2增稠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能够在液态CO2形成棒状或蠕虫状胶束而增加体系粘度,增黏倍数在86-218之间,且混合体系呈现出剪切稀释特性;压力的增大或者稠化剂体积分数的增大对液态CO2增稠压裂液黏度的影响较小,对流变参数的影响均较小,而液态混合体系的有效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呈指数规律递减的趋势;液态混合体系的流动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稠度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CO2 压裂液 稠度系数 有效黏度 流动指数
下载PDF
利用GPS速度场估算青藏高原地壳韧性层等效粘滞系数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强 党亚民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7-502,共6页
将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地壳分为脆性层和韧性层,并假定脆性层地壳近似弹性,韧性层为粘弹性层。利用GPS水平速度场计算地面应变场,推导地壳内部作用力在不同点产生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公式。利用稳态热传导方程估算地壳内部温度场,利用破裂... 将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地壳分为脆性层和韧性层,并假定脆性层地壳近似弹性,韧性层为粘弹性层。利用GPS水平速度场计算地面应变场,推导地壳内部作用力在不同点产生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公式。利用稳态热传导方程估算地壳内部温度场,利用破裂强度和蠕变强度相等估算脆性-韧性转换面,并进一步估算青藏高原地壳不同深度的粘滞系数分布。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脆性-韧性转换面一般位于中地壳,深度分布在22~37km之间,地壳较厚的区域转换层也较深;韧性层内粘滞系数分布,在中地壳约为1019~1022Pa.s,下地壳约为1017~1020Pa.s,Moho面则降至1016~1018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速度场 脆性-韧性转换层 温度场 应变率 等效粘滞系数
下载PDF
安4井超高压固井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小阳 杨远光 +2 位作者 徐壁华 杨万盛 张洪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完成超高压固井,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北天山山前构造带高地应力区塑性泥页岩井钻井、固井以及注水泥作业的主要困难,提出了套管强度(包括井眼准备与下套管操作)和超高密度水泥浆体系设计的若干准则。施工参数记... 为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完成超高压固井,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北天山山前构造带高地应力区塑性泥页岩井钻井、固井以及注水泥作业的主要困难,提出了套管强度(包括井眼准备与下套管操作)和超高密度水泥浆体系设计的若干准则。施工参数记录表明:按此设计,并选用单级注水泥体系和有效粘度计算法确定流变学平衡注水泥参数和完全塞流顶替工艺技术,使安4井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次超高压固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固井 粘度 流变学 超高压固井
下载PDF
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及影响因素微观模拟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俊键 姜汉桥 +1 位作者 陈民锋 高慧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2-126,共5页
结合逾渗理论,在油水两相三维网络孔隙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聚合物的流变特性、吸附特性及衰竭层效应,建立了油/聚合物溶液两相流的三维准静态孔隙网络模型。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室内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 结合逾渗理论,在油水两相三维网络孔隙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聚合物的流变特性、吸附特性及衰竭层效应,建立了油/聚合物溶液两相流的三维准静态孔隙网络模型。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室内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孔喉比、吸附量、流变特性及衰竭层厚度对聚合物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喉比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增大,油相相对渗透率变小,水相相对渗透率增大。随着幂率指数的增大,油相的相对渗透率基本不变,而水相的渗透率随着幂率指数的增大而变小。衰竭层厚度的大小对油相渗透率的影响较小,但随着衰竭层厚度的增加水相渗透率不断上升。随着吸附量的减小,残余油饱和度减小,两相区变大,水相渗透率增大。与其他理想模型相比,本文中的模型可以更真实地研究油/聚合物两相流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孔隙模型 聚合物驱 有效黏度 相对渗透率曲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薄膜润滑中的微极流体效应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朝辉 雒建斌 温诗铸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利用考虑微结构与微旋效应的微极流体理论来研究薄膜润滑的特性。微极效应将引起等效黏度的增加,从而影响油膜厚度。它对压力分布和膜厚形状的影响很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等效黏度的增加效应与实验值有很好的类似性。
关键词 薄膜润滑 等效黏度 微极流体 流体力学 油膜厚度 压力分布
下载PDF
大陆造山带岩石圈拆沉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洪亮 白武明 王青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51-2863,共13页
岩石圈拆沉作用是指部分岩石圈由于重力不稳定性而沉入软流圈中的过程,与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本文基于非牛顿流体近似的有效黏度模型对岩石圈拆沉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分析了岩石圈的黏度结构对拆沉作用的影响.数值模拟显示,下... 岩石圈拆沉作用是指部分岩石圈由于重力不稳定性而沉入软流圈中的过程,与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本文基于非牛顿流体近似的有效黏度模型对岩石圈拆沉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分析了岩石圈的黏度结构对拆沉作用的影响.数值模拟显示,下地壳控制着地壳与岩石圈地幔的耦合程度,对拆沉作用的过程和形态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的初始重力不稳定性条件下,当岩石圈地幔相关的有效黏度在10^(22)~10^(24)Pa·s时,拆沉作用有可能在5~30 Ma时间范围内发生.从拆沉的形态看,在上述岩石圈地幔有效黏度范围内,黏度越大,重力不稳定性发展越慢,岩石圈剥离(peel away)范围越大.从拆沉的结果看,当拆沉块体与上部岩石圈完全断离时,造山带完成了从挤压构造到伸展构造的转化过程.最后,结合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岩浆事件和构造演化,讨论了岩石圈拆沉在该地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沉 非牛顿流体 对流减薄 有效黏度 剥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驱油能力的几种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鹏 王业飞 +3 位作者 张健 杨艳 李先杰 于海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2-468,共7页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在高温高盐油田中的应用已成为近年来聚驱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该类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特性和黏弹性的测定方法,并结合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结构特点,主要从宏观波及系数和微观驱油效率两方面,分析...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在高温高盐油田中的应用已成为近年来聚驱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该类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特性和黏弹性的测定方法,并结合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结构特点,主要从宏观波及系数和微观驱油效率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其驱油能力的几种因素,包括有效黏度、黏弹性、界面黏度、水质因素和多孔介质中的临界缔合浓度。结果表明,将HAPAM用于聚合物驱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提出HAPAM在今后的发展应用中值得重视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渗流特性 有效黏度 吸附 黏弹性 综述
下载PDF
中低渗稠油油藏聚合物驱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平 周翔宇 +7 位作者 袁玉峰 王彪 余晓玲 李隆杰 唐登宇 张贵才 葛际江 裴海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6-170,共5页
针对江苏油田中低渗普通稠油油藏开展聚合物驱适用性实验和分析。基于达西定律测定聚合物溶液和原油有效黏度,研究渗流速度对聚合物的有效黏度的影响规律,在聚合物流体力学半径表征的基础上,通过与岩心孔隙结构关联,明确造成聚合物注入... 针对江苏油田中低渗普通稠油油藏开展聚合物驱适用性实验和分析。基于达西定律测定聚合物溶液和原油有效黏度,研究渗流速度对聚合物的有效黏度的影响规律,在聚合物流体力学半径表征的基础上,通过与岩心孔隙结构关联,明确造成聚合物注入压力升高的主要原因,进而以聚合物与原油的有效黏度为依据,评价不同黏度比下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中低渗储层,可通过测定聚合物流体力学半径筛选适合区块孔喉尺度的聚合物质量浓度上限,以聚合物有效黏度与原油有效黏度比大于0.2作为聚合物质量浓度的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油藏 普通稠油 聚合物驱 有效黏度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大陆俯冲隧道中的应变不均一分布:来自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记录
16
作者 李沛东 王勤 武梅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78,共29页
俯冲隧道是俯冲板片与上覆板块之间的剪切带,也是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和深部流/熔体活动的通道。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分布广泛,变形程度差异很大,是研究大陆俯冲隧道中岩石变质-变形过程的理想地区。本文系统总结了前人对中大别双河... 俯冲隧道是俯冲板片与上覆板块之间的剪切带,也是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和深部流/熔体活动的通道。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分布广泛,变形程度差异很大,是研究大陆俯冲隧道中岩石变质-变形过程的理想地区。本文系统总结了前人对中大别双河地区超高压变质岩的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成果,在双河地区开展了地质填图、应变分析和三维构造重建。通过将超高压变质岩的变形特征与P-T-t轨迹结合,识别出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中的三期韧性变形。在双河北部发现了一个上盘向NW剪切的千米尺度的榴辉岩相鞘褶皱,枢纽向SE倾伏,倾伏角约20°,与榴辉岩、片岩和长英质片麻岩的拉伸线理平行,表明超高压变质岩初始折返阶段的流体活动使榴辉岩的强度显著降低,榴辉岩与围岩一起发生韧性变形。该期变形被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上盘向NW的剪切叠加,此时应变集中于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等非能干层,强度较高的榴辉岩成为构造透镜体。而绿片岩相变质阶段上盘向SE方向的剪切与早白垩世北大别花岗片麻岩穹隆的形成有关。对双河南部弱变形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定年揭示了757±14 Ma的原岩年龄和240~216 Ma的变质年龄,与双河北部含柯石英强变形花岗片麻岩类似,暗示其也经历了三叠纪超高压变质作用及随后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通过计算长英质片麻岩的有效黏度,发现无水碱长花岗片麻岩的有效黏度高于黑云斜长片麻岩,折返阶段的流体活动使超高压变质岩的强度显著降低,当局部的流体活动不足以弱化碱长花岗岩体时,应变集中于黑云斜长片麻岩。因此,大陆俯冲隧道中的应变分布受矿物组成、流体活动和岩体规模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超高压变质岩 俯冲隧道 鞘褶皱 有效黏度 流体活动
下载PDF
On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er suspensions in converging channel flow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建忠 张凌新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I CSCD 2003年第4期400-406,共7页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er suspensions are dependent on the fiber alignment in the flows. In this work the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d orientation tensors for semi-concentrated fiber suspensions in ...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er suspensions are dependent on the fiber alignment in the flows. In this work the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d orientation tensors for semi-concentrated fiber suspensions in converging channel flow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evolutions of the fiber alignment and the bulk effective vis-cosity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ulk stress and the effective viscosity were functions of therate-of-strain tensor and the fiber orientation state ; and that the fiber suspensions evolved to steady alignment and tended to concentrate to some preferred directions close to but not same as the directions of local stream-lines. The bulk effective viscosity depended on the product of Reynolds number and time. The decrease of ef-fective viscosity near the boundary benefited the increase of the rate of flow. Finally when the fiber alignment went into steady state,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er suspensions were not dependent on the Reynolds numberbut on the converging channel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suspensions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effective viscosity Converging channel flow
下载PDF
润湿性对脑白质水力渗透率的影响
18
作者 苏丽君 雷杰超 +2 位作者 李振兴 马驰原 刘少宝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44-258,共15页
脑白质可被视为由神经轴突和组织液组成的周期性多孔介质,其水力渗透率反映了组织液在细胞外空间流动的阻力,在水分子运输和药物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细胞外空间的典型宽度为纳米级,组织液流动是具有微尺度的润湿性问题,然而润湿性对渗... 脑白质可被视为由神经轴突和组织液组成的周期性多孔介质,其水力渗透率反映了组织液在细胞外空间流动的阻力,在水分子运输和药物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细胞外空间的典型宽度为纳米级,组织液流动是具有微尺度的润湿性问题,然而润湿性对渗透性的影响仍然不清楚.本研究将脑白质理想简化为一种周期性纤维多孔介质,考虑流体黏度和滑移边界,以量化润湿性对其水力渗透性的影响.发现流体有效黏度的减小和滑移长度的增加,会导致水力渗透率增大.还发现,对于方形排列的轴突纤维,润湿性对垂直水力渗透率的影响比对平行水力渗透率大;而对于六边形排列的轴突,影响则相反.研究结果可为脑水肿等脑水平衡紊乱疾病治疗及大脑药物传递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传递 脑白质 神经轴突 润湿性 滑移边界 脑水肿 有效黏度 组织液
原文传递
Rheology of a Viscous-Plastic Liquid in a Porous Medium
19
作者 Gudrat Isfandiyar Kelbaliev Manaf Rizvan Manafov Fatma Rashid Shikhieva 《Open Journal of Fluid Dynamics》 CAS 2023年第1期16-31,共16页
The hydrodynamics of the capillary flow of a viscous-plastic liquid in cylindrical rectilinear pores is considered,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 structural velocity distribution over the pore cross section is obtained. An... The hydrodynamics of the capillary flow of a viscous-plastic liquid in cylindrical rectilinear pores is considered,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 structural velocity distribution over the pore cross section is obtained. 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equations of hydraulic diffusion and nonlinear filtration for a non-Newtonian fluid in a cylindrical porous medium. It is noted that when a non-Newtonian fluid flows in a porous medium, the filtration equations take a nonlinear form due to the effective viscosity, shear, and yield stresses taken into account in its structure. The proposed solutions make it possible to evaluate the state of the porous medium and its main parameters (permeability, hydraulic diffusion, and effective viscosity coefficients). The obtained solutions are compared with existing experimental data for non-Newtonian 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 and Shear Rate RHEOLOGY Structure and Structural Flow Hydraulic Diffusion FILTRATION Porous Media effective viscosity Permeability
下载PDF
纳米狭缝中水流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南怡伶 孔宪 +1 位作者 李继鹏 卢滇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86-1793,共8页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方法研究了不同间距纳米狭缝之间水的流动行为。研究了纳米狭缝间距、壁面性质和外部压力对水流动速度径向分布、有效黏度、壁面速度和滑移长度的影响,讨论了N...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方法研究了不同间距纳米狭缝之间水的流动行为。研究了纳米狭缝间距、壁面性质和外部压力对水流动速度径向分布、有效黏度、壁面速度和滑移长度的影响,讨论了Navier-Stoke(N-S)方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N-S方程仅适用于3 nm以上的孔道;狭缝尺寸的增加和施加压力的增加均会使得管内流速增加,而造成表观黏度降低以及滑移长度增加。壁面亲水性的增加仅使得滑移长度降低,表观黏度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狭缝 分子动力学模拟 流动 有效黏度 滑移长度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 表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