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态建模及其双模控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奇 陈维荣 +2 位作者 刘述奎 贾俊波 韩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09-811,共3页
由于已提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模型难于控制,提出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进行PEMFC系统动态建模,同时为实现对PEMFC系统输出电压的控制,采用了基于模糊规则切换的模糊逻辑控制器(FLC)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相结合的... 由于已提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模型难于控制,提出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进行PEMFC系统动态建模,同时为实现对PEMFC系统输出电压的控制,采用了基于模糊规则切换的模糊逻辑控制器(FLC)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相结合的双模控制方式.仿真结果证明该动态模型易于控制,能够反映出PEMFC系统的动态输出特性,而且验证了基于模糊规则切换的双模控制能够有效抑制扰动,改善PEMFC系统的动态输出特性,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助于对PEMFC系统的输出性能分析以及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动态模型 双模控制 模糊切换规则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规则切换的双模控制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祖欣 张榆锋 施心陵 《贵州科学》 2002年第4期31-34,共4页
针对常规FUZZY -PID双模控制切换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根据偏差量和偏差变化率来实现模糊切换的双模控制器。并给出了它的动态性能、抗干扰能力及鲁棒性与一般的FUZZY -PID双模控制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模糊控制 模糊切换 PID控制 双模控制 鲁棒性
下载PDF
永磁同步直线伺服系统的一种双模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霖 党选举 曾思霖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56,共4页
针对永磁同步直线电动机(PMLSM)伺服系统的端部效应问题,采用了一种双模控制,将基于RBF神经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PID控制和基于神经网络给定补偿的复合控制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并联型辨识结构对初值敏感及参数收敛的问题。实现了控制系... 针对永磁同步直线电动机(PMLSM)伺服系统的端部效应问题,采用了一种双模控制,将基于RBF神经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PID控制和基于神经网络给定补偿的复合控制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并联型辨识结构对初值敏感及参数收敛的问题。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快速跟踪,同时对外部扰动和参数变化有较强抑制作用。给出了该控制方案与基于RBF神经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PID控制的仿真比较,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动机 端部效应 双模控制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复合控制
下载PDF
一种改进遗传算法在抽油机节能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俊勇 田作华 钱华新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6年第9期172-174,197,共4页
提高油田抽油机的电能利用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一个热点。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双模控制技术(bang-bang和PID控制相结合),但由于模型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此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PID模糊控制器,通过检测... 提高油田抽油机的电能利用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一个热点。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双模控制技术(bang-bang和PID控制相结合),但由于模型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此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PID模糊控制器,通过检测抽油机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实时构建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系统模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技术,优化PID整定参数。仿真和实验表明,控制器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模糊控制器 双模控制 节能器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模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新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汪浩 马学韬 田作华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115,127,共5页
随机指数标记算法(REM)是一种有效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但由于TCP/IP网络流量模型呈现非线性特性,故而其控制效果不佳,存在队列稳定性差,对动态流量响应慢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双模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Fuzzy-REM)。... 随机指数标记算法(REM)是一种有效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但由于TCP/IP网络流量模型呈现非线性特性,故而其控制效果不佳,存在队列稳定性差,对动态流量响应慢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双模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Fuzzy-REM)。算法采用分段控制策略,在瞬时队列偏差大于阈值时,采用模糊控制,反之采用REM控制,从而将模糊控制的快速响应和REM稳态性能好的优点结合起来。NS2中的仿真实验表明,相对于REM算法,Fuzzy-REM提高了队列稳定性,加快了收敛速度,增强了算法对网络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随机指数标记 模糊控制 双模控制
下载PDF
弹载消旋平台双模控制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于爽 付庄 +1 位作者 闫维新 赵言正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9-691,共3页
为了消除弹体转动对惯性平台及天线运动耦合的影响,设计了旋转导弹消旋平台,并将模糊控制器与常规PID相结合,建立消旋平台Fuzzy-PID双模控制仿真模型。采用MATlAB和MATlAB/ADAMS联合仿真方法对消旋平台双模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 为了消除弹体转动对惯性平台及天线运动耦合的影响,设计了旋转导弹消旋平台,并将模糊控制器与常规PID相结合,建立消旋平台Fuzzy-PID双模控制仿真模型。采用MATlAB和MATlAB/ADAMS联合仿真方法对消旋平台双模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Fuzzy-PID双模控制使惯性平台及天线的稳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平台 耦合 双模控制 联合仿真
下载PDF
模糊控制技术在纯净水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振永 王仲东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43-46,共4页
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在纯净水生产中的应用 ,针对被控过程的特点 ,采用普通二维模糊控制器和 PI控制相并联 ,并与开关控制相结合的双模控制方案。给出了控制系统软件框图。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设计先进合理 ,控制精度高 ,鲁棒性强 ,提... 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在纯净水生产中的应用 ,针对被控过程的特点 ,采用普通二维模糊控制器和 PI控制相并联 ,并与开关控制相结合的双模控制方案。给出了控制系统软件框图。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设计先进合理 ,控制精度高 ,鲁棒性强 ,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技术 纯净水 生产过程 双模控制 鲁棒性
下载PDF
基于直流力矩电机快速定位光电伺服系统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恩东 李焱 +2 位作者 张玉东 陈宁 李珍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4-56,61,共4页
光电设备大角度失调时需要快速定位来重新捕获跟踪目标。传统的方法为Bang-Bang控制,单Bang-Bang控制在精确定位时,极易出现抖振现象,针对这一不足,基于直流力矩电机提出了一种双模控制,即大角度调转时采用非线性Bang-Bang控制,在精定位... 光电设备大角度失调时需要快速定位来重新捕获跟踪目标。传统的方法为Bang-Bang控制,单Bang-Bang控制在精确定位时,极易出现抖振现象,针对这一不足,基于直流力矩电机提出了一种双模控制,即大角度调转时采用非线性Bang-Bang控制,在精定位,且目标满足图像提取阈值时,切换为线性控制,线性控制分为两个阶段,在红外捕获过程中,位置回路采用一阶调节器,在红外跟踪环节,位置回路切换为二阶调节器,并结合脱靶量信息完成红外捕获、跟踪的闭环控制。通过试验,在给定的某直流力矩电机的基础上,加以双模控制和文章给定的切换准则,光电设备180°快速定位在1.9 s左右,比传统方法缩短了近0.5 s,快速性大大提高,同时利用激光测距机可以给出舷角相差180°的单目标三维信息数据率为0.53 Hz,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提高了快速定位时光电对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定位 BANG-BANG控制 直流力矩电机 双模控制 三维信息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加权的风电机组变桨距的双模切换优化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强 侯涛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8年第7期122-126,共5页
传统的PID变桨距控制策略存在转速波动较大、变桨的跟随性差等不足。以风速在额定风速以上时,使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稳定在额定功率为研究目标。针对变桨系统的惯性与延迟导致控制过程动态调节时间长、超调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T-S模... 传统的PID变桨距控制策略存在转速波动较大、变桨的跟随性差等不足。以风速在额定风速以上时,使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稳定在额定功率为研究目标。针对变桨系统的惯性与延迟导致控制过程动态调节时间长、超调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T-S模糊加权的模糊与PID双模切换优化变桨距控制策略。以Simulink为试验平台,搭建了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控制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模糊控制与PID控制两者的优点,控制输出的桨距角精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功率更加靠近发电机输出的额定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桨 T-S模糊加权 双模控制
下载PDF
基于DSP双模控制的超声波电动机电源
10
作者 王续宇 庄圣贤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45,共3页
从超声波电动机对驱动电源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PID-FUZZY双模控制方法,并给出了与之对应的超声波电动机电源的设计思路及其详细电路。试验表明,该方法辨识能力强、稳态精度好,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超声波电动机 DSP PID—FUZZY 双模控制
下载PDF
一种双模PID高精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欣 孟晓风 《计测技术》 2013年第5期16-20,62,共6页
针对常规PID控制方法无法解决暂态品质和稳态品质固有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模PID高精度控制方法,详细分析了常规PID控制方法的缺陷及原因,阐述了双模PID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制定了滞环切换策略,并且通过建模推导与仿真分析得出了PID控... 针对常规PID控制方法无法解决暂态品质和稳态品质固有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模PID高精度控制方法,详细分析了常规PID控制方法的缺陷及原因,阐述了双模PID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制定了滞环切换策略,并且通过建模推导与仿真分析得出了PID控制器参数与被控对象稳态品质的关系,最终针对实际的压力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暂态品质和稳态品质俱佳,克服了常规PID控制的缺陷,有助于提高自动计量和自动校准系统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PID 稳态品质 稳态控制 高精度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规则切换的Fuzzy-PID双模控制器 被引量:7
12
作者 荣盘祥 付刚 戴如俊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8-12,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偏差和偏差变化率的模糊规则切换Fuzzy-PID双模控制器,避免了传统Fuzzy-PID双模控制阈值切换是由程序自动进行切换,而存在的阈值如何选取及切换扰动等问题.给出了本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如鲁棒性、跟踪性和抗干扰能力与PID... 设计了一种基于偏差和偏差变化率的模糊规则切换Fuzzy-PID双模控制器,避免了传统Fuzzy-PID双模控制阈值切换是由程序自动进行切换,而存在的阈值如何选取及切换扰动等问题.给出了本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如鲁棒性、跟踪性和抗干扰能力与PID和常规Fuzzy-PID双模控制的仿真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Fuzzy—PID双模控制 阈值切换 模糊规则切换
下载PDF
考虑用户调节行为多样性的空调负荷聚合商日前调度策略 被引量:18
13
作者 范德金 张姝 +1 位作者 王杨 肖先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33-142,共10页
空调负荷作为重要的柔性负荷资源之一,通过负荷聚合商参与电网调控,对改善夏季电网的负荷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聚合商通过分组控制方式无法最大化地利用空调的可调潜力,并且对用户舒适度有一定影响。从负荷聚合商的角度出发,对用户空... 空调负荷作为重要的柔性负荷资源之一,通过负荷聚合商参与电网调控,对改善夏季电网的负荷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聚合商通过分组控制方式无法最大化地利用空调的可调潜力,并且对用户舒适度有一定影响。从负荷聚合商的角度出发,对用户空调负荷分别采用温度设定值控制,以保持用户调节行为的多样性。在最大化挖掘负荷可调潜力的同时保证用户舒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空调负荷温度控制的负荷聚合商日前调度双层优化模型。模型上层以负荷聚合商利益最大为优化目标,下层考虑用户舒适度差异以用户整体不舒适度水平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粒子群整数规划算法进行求解获得单台空调设备设定温度的调节量。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日前调度策略可以在给电网提供一定削峰能力的同时,充分挖掘空调负荷的可调潜力,保证负荷聚合商获得最大化利益并且用户舒适度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合商 双层调度模型 温度设定值控制 调节多样性 不舒适度水平
下载PDF
基于电导-模糊双模式的MPPT优化控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立舒 王慧杰 +2 位作者 赵嘉玮 梁秋艳 蒋赛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47-1853,共7页
提出一种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法,首先采用电导增量法对太阳电池进行初步寻优,确保跟踪的快速性,当太阳电池工作点进入最大功率点右侧时,控制系统立即进入模糊控制搜索策略,对最大功率点附近的稳态特性进行优化。此外,提出4... 提出一种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法,首先采用电导增量法对太阳电池进行初步寻优,确保跟踪的快速性,当太阳电池工作点进入最大功率点右侧时,控制系统立即进入模糊控制搜索策略,对最大功率点附近的稳态特性进行优化。此外,提出4个反应MPPT的性能指标:初次跟踪到最大功率点所用的时间、系统输出的平均功率、功率的振幅、环境参数改变后再次跟踪到最大功率点的时间。在仿真环境及试验平台下对3种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证明所提出控制方法在寻优速度和稳定性方面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增量法 模糊控制 双模式控制 最大功率点跟踪
下载PDF
脉冲MIG焊电弧双模模糊控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开源 黄石生 蒙永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8,共5页
针对脉冲M IG焊焊钢时的电弧稳定性控制,采用峰值弧压反馈的方式,设计了基于修正因子的电弧双模模糊控制器,当峰值弧压偏差较大时采用基于修正因子的粗调模糊控制规则,以送丝速度Vf为控制量,而当峰值弧压偏差较小时采用基于修正因子的... 针对脉冲M IG焊焊钢时的电弧稳定性控制,采用峰值弧压反馈的方式,设计了基于修正因子的电弧双模模糊控制器,当峰值弧压偏差较大时采用基于修正因子的粗调模糊控制规则,以送丝速度Vf为控制量,而当峰值弧压偏差较小时采用基于修正因子的细调模糊控制规则,以基值时间Tb为控制量,以查表方式实现模糊控制器.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在焊接过程中弧长变化时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可保持电弧的稳定从而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MIG焊 电弧调节 修正因子 双模 模糊控制
下载PDF
双积分系统阶跃响应快速无超调控制:一种增益切换非线性PD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波 王新华 蔡开元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11-1117,共7页
采用标准PD或PID控制器镇定双积分对象时,系统的阶跃响应必然存在超调;为此,设计了一种可以切换增益的非线性PD控制器,给出了系统阶跃响应无超调的充要条件,以及减小调节时间的方法.采用的切换规律是:当误差的幅值大于设定门限时,设计... 采用标准PD或PID控制器镇定双积分对象时,系统的阶跃响应必然存在超调;为此,设计了一种可以切换增益的非线性PD控制器,给出了系统阶跃响应无超调的充要条件,以及减小调节时间的方法.采用的切换规律是:当误差的幅值大于设定门限时,设计好的快速PD控制器投入工作,以加快误差的收敛;当误差的幅值小于设定门限时,设计好的强阻尼PD控制器投入工作,以抑制可能出现的超调.通过这两个控制器的配合作用,既能实现阶跃响应无超调,又能有效减小调节时间.仿真验证了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积分模型 阶跃响应 快速无超调控制 非线性PD控制
下载PDF
船闸基坑施工对临近在建桥梁的影响及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殿鹏 潘国华 +4 位作者 张权 吴发友 邹坤壹 吴浩昌 姚平 《公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82,共7页
软土地区超大型基坑开挖易引起地面大变形,影响临近建筑物的安全,因此软土基坑的变形控制是施工的关键问题。依托实际工程,基于解耦双硬化模型,建立了滨海地区基坑施工对临近桥梁影响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基坑开挖下临近地面变形对在... 软土地区超大型基坑开挖易引起地面大变形,影响临近建筑物的安全,因此软土基坑的变形控制是施工的关键问题。依托实际工程,基于解耦双硬化模型,建立了滨海地区基坑施工对临近桥梁影响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基坑开挖下临近地面变形对在建桥梁的影响,提出了放坡开挖联合"三轴搅拌桩+钻孔灌注桩+冠梁"施工方案,探究了基坑周围地面及临近建筑物的变形位移、地下水渗流及边坡稳定性系数,分析了基坑周围地面的变形规律、地下水渗流场。结合现场实测对比,验证了支护方案在软土地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滨海地区大型基坑的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基坑 临近建筑物 解耦双硬化模型 变形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电导—扰动观察双模式的MPPT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明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64,共5页
随着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MPP)也随之改变。为了实现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提出一种新的双模式控制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在外界环境变化较小时,采用小步长扰动观察法(P&O),有效地减小稳态时... 随着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MPP)也随之改变。为了实现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提出一种新的双模式控制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在外界环境变化较小时,采用小步长扰动观察法(P&O),有效地减小稳态时功率振荡。当外界环境变化很大时采用电导增量法(INC),达到快速跟踪和避免跟踪失效。为了能在低占空比下获得高电压传输比,Z源升压变换器应用于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电路。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P&O方法和双模式控制方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观察法 电导增量法 双模式控制 Z源 最大功率点跟踪
下载PDF
柔性机械臂系统双时标模型的H∞鲁棒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顾振宇 李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2,共5页
为了减小柔性机械臂转动时的振动和调节时间,实现柔性机械臂的精确控制,设计了自适应滑模-H∞鲁棒组合控制器。使用奇异摄动法建立了柔性机械臂系统的双时标模型。对于慢时变子系统,设计了幂次随系统状态自适应调整的趋近律,得到了基于... 为了减小柔性机械臂转动时的振动和调节时间,实现柔性机械臂的精确控制,设计了自适应滑模-H∞鲁棒组合控制器。使用奇异摄动法建立了柔性机械臂系统的双时标模型。对于慢时变子系统,设计了幂次随系统状态自适应调整的趋近律,得到了基于自适应滑模变结构的慢时变子系统控制方法;对于快时变子系统,考虑到模型不确定问题,设计了γ次优H∞鲁棒控制器;将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与H∞鲁棒控制器进行组合,得到针对双时标模型的组合控制器。经仿真验证,对于刚性机械臂的阶跃输入,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小于传统幂次趋近滑模控制器;对于模型不确定的柔性机械臂系统,组合控制器的振动幅度小、调节时间短、鲁棒性强,验证了H∞鲁棒控制器在柔性机械臂控制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双时标模型 自适应滑模控制 H∞鲁棒控制器 组合控制
下载PDF
特种电抗器磁场分布与电感的有限元分析计算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志文 李高龙 +1 位作者 许加柱 申建强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研究输电线路中电抗器优化问题是提高输电效率的保证。为了克服传统数学物理方法计算电抗器电感量的繁琐和精度不高的缺点,同时直观地描述电抗器周围磁场的分布,针对特种水冷磁屏蔽电抗器,为保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电抗器的精确性,采用A... 研究输电线路中电抗器优化问题是提高输电效率的保证。为了克服传统数学物理方法计算电抗器电感量的繁琐和精度不高的缺点,同时直观地描述电抗器周围磁场的分布,针对特种水冷磁屏蔽电抗器,为保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电抗器的精确性,采用ANSYS软件仿真电抗器产生的磁场分布,并采用能量法计算出电抗器线圈的电感值。实验结果表明,ANSYS软件仿真电抗器磁场分布非常形象准确;计算电感值相当精确;能提高设计效率,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给出三维电磁场分析中建立双层空气模型的新方法,为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分布 电感计算 有限元分析 双层空气模型 网格剖分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