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脊神经后根切断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CGRP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谢乐斯 郑林丰 +4 位作者 曾志成 张建伟 余清平 许愿忠 王岐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9-213,共5页
为观察大鼠脊神经后根切断后相应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节段CGRP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25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L4、5后根切断后3d、7d和14d组(n=5),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相应DRG... 为观察大鼠脊神经后根切断后相应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节段CGRP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25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L4、5后根切断后3d、7d和14d组(n=5),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相应DRG和脊髓节段内CGRP的表达变化。结果如下:后根切断后3d、7d和14d伤侧DRG内CGRP表达较对照组和对侧明显增强;后根切断后3d脊髓后角CGRP免疫阳性纤维减少,7d、14d时进一步减少;后根切断后3d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CGRP表达增加,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7d和14d时表达进一步增强。以上结果提示,脊神经后根切断后DRG和脊髓CGRP表达变化呈现一定的时空模式,可能参与了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根切断 CGRP 脊髓 背根神经节 大鼠
下载PDF
电生理监测下小切口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型瘫痪的研究
2
作者 蒲珂 韩国庆 +2 位作者 刘鑫 朱志中 李庆国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下小切口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型瘫痪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因颅脑损伤等原因造成的下肢痉挛型瘫痪患者进入研究。术前将Ashworth痉挛量... 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下小切口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型瘫痪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因颅脑损伤等原因造成的下肢痉挛型瘫痪患者进入研究。术前将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为1+级以上肌群确定目标肌群。术中切除L1棘突下半部分及L2棘突上半部分,显露马尾神经。应用双极刺激器对马尾神经逐根进行电刺激,确定目标肌群的感觉神经,随后给予成串的电刺激,若未见对侧肌群收缩则切断50%、若出现对侧肌群收缩则切断75%。通过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GMFM-66)、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和Ashworth痉挛量表评估、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半年时运动功能及肌张力分级。观察患者术后早期及半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例患者目标肌群最常见为腓肠肌(内外侧头)(20例),其次为股二头肌(12例)和大腿内收肌群(9例)。GMFCS分级1~4级患者术中切断的神经数依次为(5.40±1.84)根、(9.50±6.36)根、(11.67±5.86)根、(14.00±5.66)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06,P=0.009)。20例患者术前与术后半年目标肌群的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秩次提示术后半年患者目标肌群的Ashworth量表分级明显优于术前。此外,患者术后半年的GMFM-66总评分及主要关节活动度评分亦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15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发热,18例患者存在切口疼痛,1例患者出现可逆性下肢感觉减退,随访终末(术后0.5~4.0年)时症状均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下肢肌力减退、尿便障碍及脊柱畸形。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电生理监测下小切口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缓解因颅脑损伤造成的下肢痉挛型瘫痪,且手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背根切断术 电生理监测 椎板切除 下肢痉挛型瘫痪
原文传递
损伤大鼠L_5脊神经及其前后根对痛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许继田 涂会引 樊红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0-284,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腰5脊神经和脊神经根不同部位损伤对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不同作用。方法:采用腰5脊神经结扎加切断(lumbar5 spinal nerve ligation,L5 SNL)、腰5前根切除(lumbar5 ventral rhizotomy,L5 VR)和腰5背根切除(lumbar5 dorsal ... 目的:观察大鼠腰5脊神经和脊神经根不同部位损伤对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不同作用。方法:采用腰5脊神经结扎加切断(lumbar5 spinal nerve ligation,L5 SNL)、腰5前根切除(lumbar5 ventral rhizotomy,L5 VR)和腰5背根切除(lumbar5 dorsal rhizotomy,L5 DR)诱导大鼠痛觉过敏,结合痛行为学测试观察病理性疼痛的发展过程。结果:(1)L5SNL可引起大鼠病理性疼痛。双侧后肢50%撤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和撤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于术后1d明显下降,痛觉过敏的症状,在同侧后肢持续了5周,在对侧后肢也保持3周。(2)L5 VR也可诱导大鼠产生病理性疼痛。双侧后肢50%PWT和PWL于术后1d明显降低,并维持到了术后第5周。(3)L5DR没有引起大鼠产生痛觉过敏症状。与术前基础值和假手术组比较,L5DR后50%PWT和PWL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选择性损伤运动纤维和损伤脊神经均能诱导大鼠产生病理性疼痛,但脊神经背根损伤不引起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大鼠 背根损伤 脊神经根 神经病理性疼痛 痛行为 痛觉过敏 后根 过敏症状
下载PDF
后根切断术及辣椒素对大鼠脊髓后角δ阿片受体免疫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小丽 张亦农 李和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364-366,共3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单侧脊髓后根切断后和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后,脊髓后角浅层δ阿片受体(DOR)免疫反应性的变化。结果显示:①在单侧后根切断术后第5d,所有大鼠术侧脊髓后角I~Ⅲ层内DOR的免疫反应性均较对照侧明显减弱(P<...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单侧脊髓后根切断后和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后,脊髓后角浅层δ阿片受体(DOR)免疫反应性的变化。结果显示:①在单侧后根切断术后第5d,所有大鼠术侧脊髓后角I~Ⅲ层内DOR的免疫反应性均较对照侧明显减弱(P<0.01);②在所有辣椒素处理大鼠中,其脊髓后角浅层DOR免疫反应性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果提示,脊髓后角浅层内部分DOR来源于一级传入神经元,其中部分为传入伤害性信息的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受体 后根切断术 辣椒素 C纤维 脊髓后角
下载PDF
针刺备用背根猫脊髓背核组织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庆善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3-336,共4页
改良了Maximow双盖片悬滴培养法。籍之研究了猫脊髓在部分去腰骶背根传入后以及去传入并行备用背根外周支配区穴位针刺后,背核组织促神经突起生长作用的变化。发现部分去背根传入可使背核组织的促神经突起生长作用增强,电针刺... 改良了Maximow双盖片悬滴培养法。籍之研究了猫脊髓在部分去腰骶背根传入后以及去传入并行备用背根外周支配区穴位针刺后,背核组织促神经突起生长作用的变化。发现部分去背根传入可使背核组织的促神经突起生长作用增强,电针刺激术侧穴位能够进一步提高背核组织的促神经突起生长效应。推测是为去传入导致备用背根侧支出芽及针刺穴位促进侧支出芽的直接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起生长 背根 针刺 脊髓 背核
下载PDF
脊神经后根切断对大鼠膝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影 林毅 +3 位作者 颜赫 张才新 时晓迪 金利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19,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脊神经后根切断大鼠不同时期关节软骨的变化特点及规律,进一步验证部分感觉障碍可以引起关节软骨损伤。方法 10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5只)。切断实验组大鼠右侧L3、L4脊神经后根。对... 目的观察脊神经后根切断大鼠不同时期关节软骨的变化特点及规律,进一步验证部分感觉障碍可以引起关节软骨损伤。方法 10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5只)。切断实验组大鼠右侧L3、L4脊神经后根。对照组只切开皮肤及椎旁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于术后2周、6周和10周三个时间点取右后肢股骨下端,制作组织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的组织学改变及特点。结果术后随时间推移,实验组大鼠右侧后肢经历一过性瘫痪、协调运动障碍及主动运动的变化过程。右后肢股骨髌面逐渐变浅变宽。关节软骨依次出现表面粗糙、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减少、潮线复制、漂移和中断等变化。实验组关节软骨ACC/TAC值随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大(t=5.25-8.13,P〈0.05)。结论脊神经后根切断可引起关节软骨损伤及退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根切断 关节软骨 软骨损伤
下载PDF
盐酸布比卡因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早期阻滞作用
7
作者 唐昕桐 卫宇菲 王蕾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盐酸布比卡因对大鼠L5脊神经结扎术(SNL)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早期阻滞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L5SNL组:包括L5SNL手术组和L5SNL假手术组;L5脊神经背根切断术(DR)组:包括L5DR联合L5SNL组、L5DR假手术联合L5SNL组、... 目的:探讨盐酸布比卡因对大鼠L5脊神经结扎术(SNL)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早期阻滞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L5SNL组:包括L5SNL手术组和L5SNL假手术组;L5脊神经背根切断术(DR)组:包括L5DR联合L5SNL组、L5DR假手术联合L5SNL组、L5DR联合L5SNL假手术组;L5背根节(DRG)节外注射盐酸布比卡因组:包括L5SNL术后L5DRG节外盐酸布比卡因注射组或HEPES缓冲液注射组。采用von Frey丝测试各组大鼠术侧及对侧后肢足底L4脊神经支配皮肤区域特异性的疼痛反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大鼠L5脊髓节段Iba-1的表达。结果:L5SNL术后大鼠术侧50%爪缩阈值(PWT)降低(P<0.05),并维持至第14 d;成功建立L5SNL疼痛模型。L5DR与L5SNL联合作用下,术侧50%PWT降低(P<0.05),其疼痛阈值水平及时程变化与仅进行L5SNL手术无差异(P>0.05)。L5SNL术后L5DRG节外盐酸布比卡因注射组和HEPES缓冲液注射组的大鼠术侧50%PWT均降低(P<0.05),但盐酸布比卡因注射组降低程度明显小于HEPES缓冲液注射组(P<0.05),且术侧脊髓第5腰椎节段内小胶质细胞基本无活化,与正常对照大鼠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HEPES缓冲液注射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L5DR并不能阻断或减轻大鼠脊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而L5DRG节外注射盐酸布比卡因可有效阻滞大鼠脊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反应和相应脊髓节段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切断 脊神经结扎术 背根节 盐酸布比卡因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鼠
下载PDF
猫后肢背根全切后背核内神经细胞树突和神经胶质的变化──电镜观察
8
作者 邹晓菊 吴良芳 石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3-366,共4页
本文采用5例单侧后肢背根全切动物模型(切断一侧L1~S2背根),电镜下观察、计量比较了术后4个月和10个月猫脊髓L3节段两侧背核树突和神经胶质的形态。结果表明:在可塑性变化过程中树突既无数量也无粗细的改变,但一些树突内却出现形... 本文采用5例单侧后肢背根全切动物模型(切断一侧L1~S2背根),电镜下观察、计量比较了术后4个月和10个月猫脊髓L3节段两侧背核树突和神经胶质的形态。结果表明:在可塑性变化过程中树突既无数量也无粗细的改变,但一些树突内却出现形态不同、大小不等的大泡;神经胶质有一系列代偿性变化,如胶质细胞面数密度增大,胶质丝增多,并见合小泡的胶质突起伸入到某些开口与表面的树突大泡内。这表明。去大部分传入,背核内除有一部分神经元通过侧支出芽方式实现可塑性外,另有一部分神经元的树突去传入后出现了退行性变,而神经胶质则有一定的代偿性变化,可能影响神经元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 神经胶质 背核 背根切除
下载PDF
大鼠脊髓内L-ENK阳性胞体及切断背根对其免疫反应性的影响
9
作者 曾宪英 茹立强 +3 位作者 李正莉 林传友 曹福元 艾民康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6-28,70,共3页
本文对大鼠切断单侧背根及(或)注射秋水仙素后,观察脊髓内亮氨酸脑啡肽(L-ENK)的免疫组织化学改变。发现:脊髓Ⅰ层内存在一种水平位较大的L-ENK阳性神经元胞体(简称阳性胞体),及少量中等大的豆形阳性胞体。Ⅱ层内阳性胞体较小,呈圆形或... 本文对大鼠切断单侧背根及(或)注射秋水仙素后,观察脊髓内亮氨酸脑啡肽(L-ENK)的免疫组织化学改变。发现:脊髓Ⅰ层内存在一种水平位较大的L-ENK阳性神经元胞体(简称阳性胞体),及少量中等大的豆形阳性胞体。Ⅱ层内阳性胞体较小,呈圆形或梭形。Ⅳ~Ⅵ层的外侧区,阳性胞体较Ⅰ~Ⅱ层内者大,成群分布或交错排列,其突起走向腹内侧,与中央管背外侧的胞体联系。单侧切断背根后,Ⅰ~Ⅱ层内L-ENK免疫反应性增强明显,胞体数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脑啡肽 背根切断 免疫反应
下载PDF
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和脊髓Ⅱ板层NT-3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4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陈彦红 刘苏 A.Takeda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2,W014,共5页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 (L6 )和 L3、L5脊髓 II板层 NT-3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组 NT-3及其 m 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 ,3 d和1...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 (L6 )和 L3、L5脊髓 II板层 NT-3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组 NT-3及其 m 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 ,3 d和10 d两时相 NT-3 m RNA大型神经元阳性数明显减少 ,而 NT-3阳性大型神经元数术后 10 d时方明显减少 (P<0 .0 1) ;NT-3及其 m RNA阳性小型细胞数在术后两时相均较正常组者增多 (P<0 .0 1) ;而在中型神经元只有 NT-3阳性神经元数有增加。相对地 ,在脊髓 板层 ,两时相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百分数均较正常者明显增加 (P<0 .0 1) ,且以 3 d组者为最明显 ,但均未见 NT-3 m RNA阳性信号。结果表明 ,部分去背根不仅导致背根节各类神经元中 NT-3的表达发生了变化 ,且对 板层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数量也有明显影响。提示 NT-3可能在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去背根 备用背根节 脊髓Ⅱ板层 NT-3 MRNA 表达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阳 金伟 +1 位作者 查园瑜 曾寒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行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小关节源性腰痛病人32例,记录封闭前、封闭后、手术后第2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行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小关节源性腰痛病人32例,记录封闭前、封闭后、手术后第2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封闭前与封闭后及术后各个时间点腰痛评分。术后12个月时行腰椎Mac Nab功能评分。结果所有病人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0~120分钟,术中出血10~20 ml,均无下肢感觉、肌力异常等手术并发症发生。封闭前、封闭后、术后第2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分别为(7.59±1.21)分、(0.56±0.42)分、(0.59±0.51)分、(0.63±0.74)分、(0.57±0.62)分和(0.53±0.67)分,手术后与封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改良Mac Nab评分,优26例,良5例,可1例。结论脊柱内镜下行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射频消融 小关节源性腰痛
下载PDF
猫脊髓部分去传入后神经营养素家族表达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雪 吴良芳 +4 位作者 谌宏鸣 王廷华 陈丽华 保天然 廖德阳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8,191,共5页
目的 探讨部分去传入后猫脊髓背角 板层内 NGF、BDNF、NT- 3及其 m RNA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部分去传入 (切断 L1 ~ L5、L7~ S2 背根 ,保留 L6背根为备用根 ) 3~ 5天、10~ 11天后 ,猫脊髓 L3 、L5... 目的 探讨部分去传入后猫脊髓背角 板层内 NGF、BDNF、NT- 3及其 m RNA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部分去传入 (切断 L1 ~ L5、L7~ S2 背根 ,保留 L6背根为备用根 ) 3~ 5天、10~ 11天后 ,猫脊髓 L3 、L5、L6或 L7节段背角 板层内三种神经营养素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正常猫 NGF及其 m RNA分布于 板层神经元内 ;BDNF分布于神经纤维终末、膨体和神经元内 ,m RNA阴性 ;NT- 3分布于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少量神经纤维及膨体中 ,m RNA阴性。 2去传入后 3~ 5天 ,NGF及其 m RNA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多 ,NT- 3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也明显增多 ,而 BDNF含量及阳性膨体数却明显减少 ;10~ 11天时 ,NGF及其 m RNA阳性神经元数仍维持高峰水平 ,NT- 3者虽仍高于正常但已有所下降 ,而 BDNF含量除 L7节段外已恢复到正常 ,但阳性膨体数仍未恢复。 BDNF和 NT- 3的 m RNA仍呈阴性。 3NGF达高峰的时间在 L5、L6节段较早 ,L3 较晚 ;BDNF含量的恢复以 L7最迟 ;NT- 3阳性胶质细胞数量的变化在各节段一致 ,唯 L5、L7节段的阳性神经元数在 10~ 11天时即降致正常水平 ,L3 节段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三种因子均参与部分去传入后脊髓的可塑性反应 ,但其发挥作用的早晚及维持时间却不尽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部分去传入 神经营养因子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联合多模式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3
作者 葛立可 朱俞岚 郭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1-595,共5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SDR)联合多模式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SC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青岛大学上海临床医学院上海德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单椎板入路的SDR联合术中肌电监测、显微神经外科等微创、精... 目的观察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SDR)联合多模式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SC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青岛大学上海临床医学院上海德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单椎板入路的SDR联合术中肌电监测、显微神经外科等微创、精准的多模式技术治疗的31例SCP患者,所有患者术后接受规律的物理治疗。评估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徒手肌力检查(MMT)分级、改良Ashworth分级(MAS)、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评分、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3、6个月患者的MMT分级增加,MAS分级降低,GMFM-88评分增加,BBS评分增加,FIM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的MMT分级增加,MAS分级降低,GMFM-88评分增加,FIM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的MAS分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下肢一过性肌无力、感觉麻木。结论SDR联合微创、精准的多模式技术是治疗SCP有效、安全的外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 多模式技术 痉挛型脑瘫
原文传递
选择性脊神经根部分切断术对痉挛性偏侧肢体脑瘫患儿基底节区脑代谢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段宇 张发永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2-885,共4页
目的 研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对偏侧肢体痉挛性瘫痪患儿早期缓解下肢痉挛作用,以及利用核磁波谱分析患儿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后基底节区的小分子代谢变化,探索该术式的“超节段反应”的机制。方法 对12-20岁年龄段偏... 目的 研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对偏侧肢体痉挛性瘫痪患儿早期缓解下肢痉挛作用,以及利用核磁波谱分析患儿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后基底节区的小分子代谢变化,探索该术式的“超节段反应”的机制。方法 对12-20岁年龄段偏侧痉挛性肢体瘫患者,在接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前后,对髋内收肌、腘绳肌和小腿三头肌行改良的Ashworth评级。行核磁波谱分析,利用双侧基底节区域作为兴趣区。分析该区域手术前后的小分子代谢图谱。结果 手术后所有患者下肢肌群肌张力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其中4例患者称获得了类似“超节段反应”临床表现,3例患儿上肢协调性以及精细活动改善,1例患儿斜视改善。患儿对侧基底节区N-乙酰天门冬氨含量下降(P〈0.05),同侧各类物质无明显改变。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除术能有效降低偏侧肢体痉挛,对侧基底节区N-乙酰天门冬氨减少,可能是出现“超节段反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脊神经根部分切断术 核磁共振波谱 基底节 痉挛性偏侧肢体脑瘫
下载PDF
远程指导方式的居家康复在脑瘫SDR术后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徐金山 李光玉 +3 位作者 刘炜 贾莉 刘宏波 梁树立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41-145,160,共6页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SCP)在单椎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DR)后进行远程指导居家康复模式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0例SDR术后居家康复的SCP患儿资料,使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和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量化术前、术...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SCP)在单椎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DR)后进行远程指导居家康复模式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0例SDR术后居家康复的SCP患儿资料,使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和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量化术前、术后半年及1年的疗效,统计术后1年居家康复的相关费用和脱落率。其中,43例选择门诊康复指导方式(HR-OA),47例选择远程康复指导方式(HR-TA)。结果居家康复的HR-OA组统计结果:GMFM-66术前35.2±8.5、术后半年48.2±9.4、术后1年64.6±13.5,WeeFIM术前43.9±10.8、术后半年50.3±14.1、术后1年62.7±11.0。居家康复的HR-TA组统计结果:GMFM-66术前34.8±7.7、术后半年58.5±8.6、术后1年66.1±17.3,WeeFIM术前42.6±11.3、术后半年57.6±12.3、术后1年65.0±12.5。每组内术前和术后康复半年、术后康复半年和1年对比,GMFM-66和WeeFIM两项均P<0.05;两组间对比,GMFM-66和WeeFIM两项术前P>0.05、术后半年P<0.05、术后1年P>0.05。两组术后1年的康复相关费用分别为4.2±2.7万元、1.6±0.4万元,P<0.05;两组术后1年的康复脱落率分别为44.2%(19例)、12.8%(6例),P<0.05。两组患儿总体预后良好。结论在居家康复时,采取HR-TA方式要比HR-OA方式更具优越性。SDR结合居家康复的疗效是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康复 远程指导方式 门诊指导方式 痉挛型脑瘫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原文传递
脊神经后根切断大鼠脊髓后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变化及白细胞介素1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国栋 郑美妍 +2 位作者 张鹏 王振超 金利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6-731,共6页
背景: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过度角质化对脊髓的修复再生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如何调控星形胶质细胞角质化到一个合适的程度,以使其充分发挥正作用是脊髓损伤的一个研究重点。目的:观察脊神经后根切断对大鼠脊髓后角神经元、星形... 背景: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过度角质化对脊髓的修复再生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如何调控星形胶质细胞角质化到一个合适的程度,以使其充分发挥正作用是脊髓损伤的一个研究重点。目的:观察脊神经后根切断对大鼠脊髓后角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白细胞介素1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3只成年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与实验组(n=30)。分离暴露实验组大鼠左右侧第3,4腰椎神经后根,切断左侧第3,4腰神经后根(实验组手术侧),右侧不做处理(实验组对照侧);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术后1,2,4周麻醉后处死大鼠,取第3,4腰脊髓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后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脊髓后角白细胞介素1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脊神经后根切断后1,2周,实验组手术侧感觉神经元的细胞核和胞浆均发生变化,术后4周神经元出现细胞凋亡;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细胞增多、胞体增大、突起增多,其数量于术后2周达峰值;实验组手术侧术后2,4周的感觉神经纤维数量少于实验组对照侧、对照组(P<0.05),术后1,2,4周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多于实验组对照侧、对照组(P<0.05);②免疫组化染色:脊神经后根切断后,实验组手术侧白细胞介素1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表达增强,于术后2周达峰值,实验组手术侧术后1,2,4周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白细胞介素1β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值均高于实验组对照侧、对照组(P<0.05);③结果表明,脊神经后根切断可引起脊髓后角感觉神经元数量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殖,增强白细胞介素1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根切断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白细胞介素1Β 星形胶质细胞 脊髓后角感觉神经元
下载PDF
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 in cerebral palsy spasticity-a newly established operative technique in Sloveni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被引量:2
17
作者 Tomaz Velnar Peter Spazzapan +2 位作者 Zoran Rodi Natasa Kos Roman Bosnjak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10期1133-1141,共9页
BACKGROUND Spasticity affects a large number of children,mainly in the setting of cerebral palsy,however,only a few paediatric neurosurgeons deal with this problem.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fact that until 1979,when F... BACKGROUND Spasticity affects a large number of children,mainly in the setting of cerebral palsy,however,only a few paediatric neurosurgeons deal with this problem.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fact that until 1979,when Fasano has published the first series of 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SDR),neurosurgeons were able to provide such children only a modest help.The therapy of spasticity has made a great progress since then.Today,peroral drugs,intramuscular and intrathecal medicines are available,that may limit the effects of the disease.In addition,surgical treatment is gaining importance,appearing in the form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peripheral nerve procedures and SDR.All these options offer the affected children good opportunitie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CASE SUMMARY A 15-year old boy is presented that was surgically treated for spasticity as a result of cerebral palsy.Laminotomy at L1 level was performed and L1 to S1 nerve roots were isolated and divided in smaller fascicles.Then,the SDR was made.CONCLUSION We describe a patient report and surgical technique of SDR that was performed in Slovenia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PALSY SPASTICITY 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 Operat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猫部分背根切断后背根节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覃华丽 周雪 +1 位作者 章为 陈思秀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背根损伤的背根节及邻近未受损之背根节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部分去背根传入动物模型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 ,观察猫背根节中 n NOS及 e NOS同工酶阳性免疫产物的分布、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及变化。...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背根损伤的背根节及邻近未受损之背根节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部分去背根传入动物模型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 ,观察猫背根节中 n NOS及 e NOS同工酶阳性免疫产物的分布、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及变化。结果 猫背根节中 n NOS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小神经元中 ;背根被切断的 L5背根节及邻近完好的 L6 备用背根节中 n NOS阳性小神经元数量较非术侧均有增加 ;e NOS在成年猫背根节神经元中未见表达。结论 在背根节神经元中表达的 n NOS及由 n NOS催化产生的 NO可能与神经损伤和修复的生理病理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背根切断 背根节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损伤后肢体肌痉挛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向阳 于炎冰 +3 位作者 张岭 孙来广 郭武军 薛艺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损伤后肢体肌痉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SPR治疗的88例脑损伤后肢体肌痉挛患者。术后采用Russman-Gage标准、Ashworth标...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损伤后肢体肌痉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SPR治疗的88例脑损伤后肢体肌痉挛患者。术后采用Russman-Gage标准、Ashworth标准评估肢体肌痉挛程度及肌张力。术后3周检测患肢表面肌电和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术后3、8周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评估下肢运动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量表评估步行能力,测量患者的步幅、跨距、步速及趾偏角距离参数。随访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88例患者术后肢体肌痉挛均缓解。术后3周,88例患者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较术前升高[分别为(1.5±0.2)mV、(0.5±0.2)mV,P<0.001],腓肠肌较术前降低[分别为(0.7±0.3)mV、(1.2±0.2)mV,P<0.001]。头部[(39.7±3.1)ms]和L2后正中部[(18.5±3.5)ms]的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均较术前[分别为(34.9±3.5)ms、(13.3±2.3)ms]延长(均P<0.001);头部[(4.9±1.1)cm/ms]和腘部~L2[(4.8±1.3)cm/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术前[分别为(6.6±1.4)cm/ms、(6.3±1.5)cm/ms]降低(均P<0.001)。术后3、8周,88例患者的FMA-L和FAC量表评分、步幅、跨距及步速均较术前呈升高趋势(均P<0.05),趾偏角呈下降趋势(P<0.01)。88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2~26.6个月,平均(12.2±6.4)个月。94.3%(83/88)的患者下肢痉挛缓解;93.7%(74/79)跟腱反射消失;复查均未见脊柱变形。结论对脑损伤后肢体肌痉挛患者采用经神经内镜下SPR治疗,可有效解除肢体肌痉挛症状,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颅脑损伤 肌痉挛状态 四肢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原文传递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NT-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廷华 刘芬 +4 位作者 张晓 王特为 柯青 周雪 吴良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 探讨部分去背根后备用背根节 (L6 )各类细胞NT 3及其mRNA的含量变化。 方法 对成年雄性猫行单侧部分背根切断术 (切除一侧L1 ~L5,L7~S2 DRG ,保留L6 为备用根 )。取正常组一侧和术后 3d及 7d组手术侧的L6 DRG制作 2 0 μm厚... 目的 探讨部分去背根后备用背根节 (L6 )各类细胞NT 3及其mRNA的含量变化。 方法 对成年雄性猫行单侧部分背根切断术 (切除一侧L1 ~L5,L7~S2 DRG ,保留L6 为备用根 )。取正常组一侧和术后 3d及 7d组手术侧的L6 DRG制作 2 0 μm厚冰冻切片 ,分别用NT 3抗体及NT 3cRNA探针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染色。观察NT 3及其mRNA在DRG各类细胞的分布 ,测定NT 3及其mRNA在神经元和卫星细胞的光密度值 ,所得数据用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部分去背根后 ,各时相备用背根节大神经元内NT 3的光密度值较正常者进行性减少 ,(P <0 0 5 ) ,而NT 3mRNA的光密度值术后 3d减少 ,7d回升至近正常者水平。比较之 ,小神经元和卫星细胞NT 3及其mRNA的光密度值进行性增多 (P <0 0 5 )。 结论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各类细胞NT 3表达的影响不同 ,其功能意义可能与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背根切断术 NT-3 背根节 脊髓可塑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