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8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38
1
作者 张伟东 苗树军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分析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73—2005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73—1974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80.79/10万人,1990—1992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6.76/1... 目的分析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73—2005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73—1974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80.79/10万人,1990—1992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6.76/10万人,2004~2005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28.63/10万人,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1973~1974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前3位为胃癌、食管癌和肝癌;1990~1992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前3位为胃癌、肝癌和肺癌;2004—2005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前3位为肺癌、肝癌和胃癌。目前,肺癌为我国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结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肿瘤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近5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14
2
作者 张晓华 李静 王利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11期698-702,共5页
目的对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现状及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规范临床治疗及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透析超过3... 目的对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现状及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规范临床治疗及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透析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医疗费用类型、肾脏病病因、首次透析使用的血管通路、并发症、转归、死亡原因及生存率等。各种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全国血液净化病例登记系统完成。结果 ①近5年新进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人数逐年递增。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共计513例,其中男性291例,女性222例,男女比例1.3:1。②ESRD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年龄最主要集中在40~49岁和50~59岁。③发病原因明确431例,居前3位分别是慢性肾小球肾炎207例占48.0%,糖尿病肾病112例占25.9%,高血压肾损害46例占10.7%。④首次透析时使用的血管通路中,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居于第1位,占到76.8%,其次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占21.5%。⑤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最常见为贫血,其次为高血压、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等。血红蛋白、血压、血钙、血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的达标率均不足50%。⑥513例MHD患者,12人行肾移植,11人转为腹膜透析,385人转其他医院治疗,5人脱离透析,9人放弃治疗,67人在我院继续血液透析治疗,死亡24人。心脑血管事件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⑦MHD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3.3%,5年生存率75.3%,10年生存率14.6%,生存期最长1例超过228月仍在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结论本组MHD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血液透析患者前3位原发病因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首次透析时的血管通路以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自体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死亡原因 生存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影响中国人群疾病死亡因素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82
3
作者 杨功焕 王俊芳 +2 位作者 万霞 王黎君 陈爱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4-938,共5页
目的 定量测量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中国人群主要疾病死亡率上升和下降的影响,估计非人口因素在疾病死亡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历年人口普查资料,以及1991年和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分病因死亡率资料,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计... 目的 定量测量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中国人群主要疾病死亡率上升和下降的影响,估计非人口因素在疾病死亡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历年人口普查资料,以及1991年和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分病因死亡率资料,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计算该人群死亡率变化有多大比例是由人口因素引起的,多大比例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结果 1950-1975年中国人群死亡率快速下降,主要是非人口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普及,特别是“爱国卫生运动”对死亡率下降起了主要作用。1991-2000年期间,肺癌、肝癌、乳腺癌、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和交通伤害都呈上升趋势,这些疾病的上升,50%以上都是非人口因素的作用。特别是肺癌,非人口因素的作用达到63%,交通伤害死亡率上升,88%与非人口因素有关。结论 研究表明,行为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被动吸烟、不健康饮食和静坐生活方式以及交通违章行为对多种疾病的死亡率上升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降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交通伤害的死亡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人们改变自己的不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人口因素 非人口因素 行为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PDE模型的中国人口结构预测研究 被引量:60
4
作者 孟令国 李超令 胡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准确的人口结构预测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论文采用人口-发展-环境模型(PDE),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设定生育率低中高三种不同方案进行推演,预测了我国2015-2050年人口结构变化走势。结果显示:若实行较低的生育率方案,... 准确的人口结构预测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论文采用人口-发展-环境模型(PDE),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设定生育率低中高三种不同方案进行推演,预测了我国2015-2050年人口结构变化走势。结果显示:若实行较低的生育率方案,即维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到2050年我国人口结构将呈现非常严重老龄化状态;若实行中等生育率方案,即实施二胎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将会得到明显改善,到2030年之后我国人口结构将逐渐年轻化,呈成年型人口结构;若实行较高的生育率方案,即实施较二胎政策更宽松的计划生育方案,我国人口结构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人口结构符合年轻化人口结构的特征,但将带来大量的新增人口。比较三种不同的预测结果,基于我国国情,认为实施二胎生育政策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预测 生育率 死亡率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分析 被引量:48
5
作者 张晓华 李静 王利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12期826-829,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多个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以期提高MH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 目的通过对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多个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以期提高MH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透析超过3个月且转归明确的MHD患者的病历资料,探寻各项指标对MHD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235例,其中男性133例,女性102例。MHD患者1年生存率为93.7%,3年生存率81.4%,5年生存率76.2%,10年生存率16.4%,生存期最长1例超过252月。首次透析时高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每周透析频率<2次/周、透析前高血磷可增加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RR值分别为1.03,2.24,2.34,1.34;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34),而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为自体内瘘、尿素清除指数(Kt/V)≥1.2、较高血红蛋白及血白蛋白水平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RR值分别为0.78,0.72,0.76,0.61;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结论随着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延长,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逐渐下降。首次血液透析时高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透析前高血磷为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为自体内瘘、透析充分性好、有较高血红蛋白及血白蛋白水平是透析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死亡原因 生存率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2006年主要死因及寿命损失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石鹏 孟海英 +1 位作者 韩晓燕 王翔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06年朝阳区报告死亡总数为9 744例,...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06年朝阳区报告死亡总数为9 744例,死亡率559.13/10万(标化死亡率436.37/10万),男性高于女性;期望寿命为77.84岁,前五位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和损伤和中毒,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后期望寿命分别增高7.02岁和2.99岁;以YPLL率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并减少损伤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分析 死亡率 去死因期望寿命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原文传递
低温对草坪植物生命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2-65,共4页
冰点以下的低温伤害植物株体,-9℃低温的伤害率达50%左右,-15℃是80%左右。温度降至-15℃时致死10%,-25℃时致死20%。供试草种建坪区的最低温度不低于-25℃。
关键词 存活率 草坪 植物 低温
下载PDF
油茶芽苗砧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 被引量:37
8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2 位作者 陈辉 陈世品 刘玉宝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30,共7页
通过对油茶芽苗砧嫁接体发育过程中的死亡率、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研究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结果表明,嫁接体与对照实生苗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很大.嫁接体... 通过对油茶芽苗砧嫁接体发育过程中的死亡率、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研究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结果表明,嫁接体与对照实生苗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很大.嫁接体的死亡率在嫁接后16 d达到最高;CAT活性峰值出现在嫁接后20 d,是对照的339%;POD活性在嫁接后18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87%;SOD活性在嫁接后26 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36%;可溶性糖含量在嫁接后24 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18%;相对电导率在嫁接后6和24 d出现2个高峰,分别是对照的107%和121%.可见,嫁接后的前26 d是嫁接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相关分析显示,嫁接体的死亡率与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与SOD活性不相关,表明POD活性可能是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体 死亡率 可溶性糖含量 相对电导率 酶活性
下载PDF
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玲玲 季奎 +3 位作者 高亚礼 陈晓芳 何君 王卓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主要生命统计指标水平,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其他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死亡水平。结果死因监测点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6.02岁,... 目的了解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主要生命统计指标水平,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其他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死亡水平。结果死因监测点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6.02岁,男性平均期望寿命73.42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为79.16岁。粗死亡率为569.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2.2/10万,男性死亡率为672.23/10万,女性死亡率为463.11/10万,城市死亡率是519.14/10万,农村死亡率是610.94/10万。死因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从死亡的单病种看,居于前5位的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肺癌和肝癌。结论当前危害四川省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病。城乡之间、男女之间的首位死因各不相同,应根据不同性别和地域人群的特点,开展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期望寿命 死因顺位
原文传递
重庆市主城区人口死亡率的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钟朝晖 刘达伟 张燕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96-798,共3页
目的 分析和预测重庆市主城区人口死亡率的动态发展趋势 ,为科学的制定卫生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并探索时序模型在医学领域中的运用。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中 3个社区 1 994~ 2 0 0 0年人口及其死亡情况的资... 目的 分析和预测重庆市主城区人口死亡率的动态发展趋势 ,为科学的制定卫生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并探索时序模型在医学领域中的运用。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中 3个社区 1 994~ 2 0 0 0年人口及其死亡情况的资料。应用确定型的时间序列分解法乘法模型与随机型的ARMA模型相结合 ,建立重庆市主城区人口死亡率的时间序列模型。结果 模型的决定系数R2 =0 7435 ,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 =1 0 59%。 1 995~ 1 998年重庆市主城区人口死亡率继 1 994年下降以后有上升趋势 ,1 998年后逐渐下降 ,预测 2 0 0 1年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时间序列模型能较客观的反映死亡率的发展变化规律 ,所运用的时序分析和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可推广应用于疾病发病或死亡动态变化规律的分析和其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预报。结果表明 ,重庆市主城区近年来的健康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死亡率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预测
下载PDF
我国地铁施工事故统计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勇 赖芨宇 +2 位作者 陈秋兰 李晓娟 孙晓丹 《工程管理学报》 2018年第4期70-74,共5页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促进一些城市地铁的建设发展,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我国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通过文献查阅、施工单位访问、网络搜索、专家访问等方式,对我国内地2003~2017年近15年间地铁施工过程中发生的322起事故...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促进一些城市地铁的建设发展,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我国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通过文献查阅、施工单位访问、网络搜索、专家访问等方式,对我国内地2003~2017年近15年间地铁施工过程中发生的322起事故,按照不同事故类型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合地理环境、历年天气等因素,揭示数据反映出的事故规律;比较不同省市死亡人数占伤亡人数比重,分析其与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分析当前地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及其内在规律,并结合福州某工区的地铁施工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施工 安全事故 统计分析 死亡比
下载PDF
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病死率的预测:Marshall CT分级和Rotterdam CT评分的比较 被引量:24
12
作者 曹成龙 李艳玲 +5 位作者 宋健 姚顺 房莉 闫研 徐国政 DU Hao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Marshall CT分级和Rotterdam CT评分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TBI)早期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手术治疗的169例急性中、重型TBI的临床资料,伤后24 h内入院并行CT检查,计算Marshall CT分级和Rotterdam CT评... 目的探讨Marshall CT分级和Rotterdam CT评分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TBI)早期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手术治疗的169例急性中、重型TBI的临床资料,伤后24 h内入院并行CT检查,计算Marshall CT分级和Rotterdam CT评分。以伤后14 d观察周期,判断早期死亡。结果 149例中,早期死亡20例,早期病死率为13.4%。与存活病人相比,早期死亡病人入院时GCS评分、运动评分更低(P<0.05),瞳孔变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Marshall和Rotterdam评分更高(P<0.05)。随着Marshall分级或Rotterdam评分增高,病死率也随之明显升高(P<0.05)。Marshall分级和Rotterdam评分对TBI早期病死率的预测都具有很好的辨别能力,但是Rotterdam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52;95%CI:0.764~0.941]优于Marshall分级[AUC=0.800;95%CI:0.719~0.881]。结论 Marshall CT分级和Rotterdam CT评分都可以很好地预测急性中、重型TBI的早期病死率;由于Rotterdam CT评分包含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或许更适用于弥漫性轴索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Marshall CT分级 ROTTERDAM CT评分 早期病死率 预测
下载PDF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6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4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PPV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4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PPV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NPPV治疗,首次治疗时间2 h,每日累计治疗时间8 h以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段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辅助呼吸肌评分、插管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aCO2、RR、HR、辅助呼吸肌评分及插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率为4.9%,低于对照组的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N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缓解病情,适当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肺疾病 阻塞性 慢性 急性加重期 死亡率
下载PDF
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姚建义 苗树军 +1 位作者 纪雪梅 张伟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0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我国居民主要死亡率的流行病学趋势,为我国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0~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0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 目的分析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我国居民主要死亡率的流行病学趋势,为我国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0~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0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前3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以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等均为可能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的疾病防控工作也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疾病 死亡率
下载PDF
秋水仙素处理对当归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俊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3-67,共5页
为诱导多倍体当归植株,对其愈伤组织进行了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分别为20、70、100和150mg/L时间为10、20、26和35d,试验符合二因素交叉分组设计,处理组合16个,共计接种愈伤组织800块。结果表明:(1)... 为诱导多倍体当归植株,对其愈伤组织进行了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分别为20、70、100和150mg/L时间为10、20、26和35d,试验符合二因素交叉分组设计,处理组合16个,共计接种愈伤组织800块。结果表明:(1)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对当归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处理浓度的效应,但处理浓度对当归愈伤组织存在上限阈值;(2)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及时间对当归愈伤组织的生长存在互作效应,随处理浓度及时间的同步递增,愈伤组织的死亡率明显上升,而高浓度与较短处理时间的组合不会产生明显地负效应。因此,适于当归多倍体诱导的最佳处理应首选高秋水仙素浓度与较短时间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愈伤组织 秋水仙素 生长
下载PDF
桉叶油对两种蠕形螨的体外杀虫作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亚娥 郭娜 +1 位作者 李琛 李小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观察桉叶油的体外杀螨效果。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获取两种人体蠕形螨,随机分为5组,观察不同浓度下的桉叶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杀灭作用,并在Motic DMB5图像采集软件系统下记录加药后虫体的死亡过程。结果桉叶油对两种人体蠕... 目的观察桉叶油的体外杀螨效果。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获取两种人体蠕形螨,随机分为5组,观察不同浓度下的桉叶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杀灭作用,并在Motic DMB5图像采集软件系统下记录加药后虫体的死亡过程。结果桉叶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均有明显的体外杀灭作用,对皮脂蠕形螨的杀虫效果优于毛囊蠕形螨。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及浓度的增加,蠕形螨死亡率增高。6.25%的桉叶油是杀灭人体蠕形螨的最低有效浓度,而12.5%的桉叶油是杀死人体蠕形螨的最适浓度。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发现,加药后蠕形螨的形态及活动度变化大多为先剧烈收缩,活动加强,后虫体松弛,活动减弱,直至死亡。结论桉叶油是一种低毒、经济、高效的杀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蠕形螨 皮脂蠕形螨 桉叶油 杀螨率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罗琼湘 周俊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的6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加以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者为治疗组,快速大量液体复苏者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复苏后外周...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的6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加以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者为治疗组,快速大量液体复苏者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复苏后外周血乳酸水平的变化以及单器官功能障碍或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率、患者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复苏后24 h、48 h血乳酸达正常标准的例数,前者明显多于后者(P<0.05);治疗组出现器官功能障碍9例(22%),对照组出现器官功能障碍11例(47.8%),治疗组的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P<0.05);治疗组出现死亡5例(12.2%),对照组出现死亡6例(26%),治疗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减少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创伤失血性休克 血乳酸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死亡率
下载PDF
湿害处理对不同生育时期芝麻叶片保护酶活性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孙建 张秀荣 +2 位作者 张艳欣 王林海 黄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0-795,共6页
对蕾期、盛花期和终花期的芝麻品种进行了24~60h的湿害处理,测定了叶片保护酶(POD、SOD、CAT)、植株萎蔫率、死株率等14个性状.结果表明,蕾期和盛花期芝麻叶片中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随着湿害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品... 对蕾期、盛花期和终花期的芝麻品种进行了24~60h的湿害处理,测定了叶片保护酶(POD、SOD、CAT)、植株萎蔫率、死株率等14个性状.结果表明,蕾期和盛花期芝麻叶片中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随着湿害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品种间存在差异.蕾期和盛花期湿害处理对芝麻生长速率、植株萎蔫率和死株率影响较大,尤以盛花期最为严重.3个生育时期的芝麻品种受湿害处理后均蒴果数减少、种子产量降低、根系早衰甚至烂根.芝麻叶片保护酶活性与植株萎蔫率、死株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生长速率、有效蒴果数等9个考察性状呈正相关,且大部分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各项考察指标,湿害处理对芝麻盛花期影响最为严重,且36h是多项指标发生急剧变化或转折的敏感时间,湿害后的表现型性状变化趋势与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趋势在品种间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湿害处理 保护酶活性 生长速率 萎蔫率 死株率 产量性状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儿科7年住院病例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晓雯 王锋 +1 位作者 刘鹏 孙岩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5期115-116,119,共3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住院儿童疾病谱及住院儿童民族与汉族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94~2000年收入我院儿科及儿科传染病房的 10899例住院儿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分析中发现呼吸系统疾病占分类首位.但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 目的:了解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住院儿童疾病谱及住院儿童民族与汉族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94~2000年收入我院儿科及儿科传染病房的 10899例住院儿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分析中发现呼吸系统疾病占分类首位.但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逐渐增多,住院病人死亡率较20世纪70年代降低.住院儿童中汉族比例逐年下降,民族比例相对增高,且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 结论随着卫生条件及经济发展,儿童住院疾病谱发生了变化,过去少见病逐渐成为现在及今后的常见病同时由于新疆地区的特点民族儿童的住院比例明显增多,为今后儿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的重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住院 疾病谱 病死率 乌鲁木齐
下载PDF
1990年和2016年中国膳食相关慢性病疾病负担比较 被引量:18
20
作者 何梦洁 苏丹婷 +8 位作者 邹艳 黄李春 赵栋 王玮 方跃强 黄恩善 顾玮 韩丹 章荣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7-821,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因不合理膳食所致的慢性病疾病负担。方法基于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GBD)项目平台,摘录中国人群1990年和2016年膳食相关慢性病负担,指标包括死亡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的绝对值及经标准人口年龄调整后的率,亚组分析区...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因不合理膳食所致的慢性病疾病负担。方法基于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GBD)项目平台,摘录中国人群1990年和2016年膳食相关慢性病负担,指标包括死亡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的绝对值及经标准人口年龄调整后的率,亚组分析区分性别、膳食危险因素及疾病类别。结果 2016年中国人群膳食相关慢性病死亡例数和标化率分别是249. 3万人和182. 4/10万;DALYs和标化DALY率分别是5499. 5万人年和4023. 0/10万。与1990年相比,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上升19. 5%和9. 3%。2016年死亡率和DALY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男性死亡率(214. 6/10万)和DALY率(4961. 1/10万)分别是女性(148. 2/10万和3028. 2/10万)的1. 4倍和1. 6倍;膳食钠摄入量过高、全谷物摄入量过低和水果摄入量过低是前三位膳食风险因素;心血管病占所有慢性病DALY的88. 1%。结论2016年中国人群膳食相关慢性病负担重于199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 慢性病 死亡率 伤残调整生命年 营养与健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