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学西渐与东化——为《东方论坛》“东学西渐”栏目而作 被引量:48
1
作者 季羡林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1-5,111,共6页
青岛大学《东方论坛》准备开设一个新的栏目“东学西渐” ,我觉得这个栏目开得好 ,开得适逢其时。我愿意写一篇文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一向特别重视文化交流问题 ,既主张拿来主义 ,也主张送去主义 ,对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我的... 青岛大学《东方论坛》准备开设一个新的栏目“东学西渐” ,我觉得这个栏目开得好 ,开得适逢其时。我愿意写一篇文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一向特别重视文化交流问题 ,既主张拿来主义 ,也主张送去主义 ,对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我的基本观点是“拿来”与“送去”。就目前来说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 ,当然要重视“拿来”。但我们不能只讲西化 ,不讲“东化”。“东化”这个词是我发明的。根据历史事实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 ,“东学西渐”从未中断过 ,我认为 2 1世纪应该是“东化”的世纪 ,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以东方文化为主导 ,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 ,从而把人类文化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我希望这个栏目能够吸引更多的学者参加 ,希望把这个栏目办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东学西渐 东化 全盘西化
下载PDF
辽西走廊变迁与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 被引量:42
2
作者 崔向东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08,共7页
辽西走廊位于东北游牧、渔猎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汇地带,它不仅是联接中原与东北的交通廊道,更是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廊道。中原和东北民族通过辽西走廊迁徙往来,不同文化得以传播交流,民族逐渐融合。东北诸民族不断融入汉族,成为中华... 辽西走廊位于东北游牧、渔猎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汇地带,它不仅是联接中原与东北的交通廊道,更是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廊道。中原和东北民族通过辽西走廊迁徙往来,不同文化得以传播交流,民族逐渐融合。东北诸民族不断融入汉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正是在这种持续不断的民族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得以形成和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走廊 民族迁徙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博物馆文化遗产的数字展示与实体展示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伟华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95,共5页
文化遗产分为有形(物质)和无形(非物质)两大类,数字展示和实体展示则可视为展示的两大系统。针对文化遗产的展示系统应基于观众对展示对象(即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体验的需求。数字展示不仅对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尤其重要... 文化遗产分为有形(物质)和无形(非物质)两大类,数字展示和实体展示则可视为展示的两大系统。针对文化遗产的展示系统应基于观众对展示对象(即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体验的需求。数字展示不仅对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尤其重要,也是文化遗产教育推广和公众获得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较佳途径。但毕竟数字展示是虚拟现实,对观众的"原真性"体验而言存在着缺憾,因此数字展示宜结合实体展览,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并进一步促进各地区之间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数字展示 实体展示 原真性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知识传递与文化交往:课堂教学的路径审思 被引量:22
4
作者 程良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7,共6页
把课堂教学看作传递知识的场域和实践,这种教学理解观发端于近代工业化时期并延续至今,对知识、教育的普及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后来的历史演进中这一教学理解路径逐渐走向极端,产生了教学的异化。实际上教学不仅是知... 把课堂教学看作传递知识的场域和实践,这种教学理解观发端于近代工业化时期并延续至今,对知识、教育的普及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后来的历史演进中这一教学理解路径逐渐走向极端,产生了教学的异化。实际上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行为,更是文化交往行动。因此,把课堂教学视为经由知识传递而至文化交往的实践行动,阐释课堂教学作为文化交往实践的涵义,是一种更为贴近课堂教学本真的理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理解 知识传递 文化交往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心态走向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维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5-40,共6页
文章试图从文化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对新疆维吾尔族的社会文化心态的测量、分析,真实地反映出新疆维吾尔族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心理、态度和观念,同时从社会文化的深层探寻社会发展的内在原因、动力,以及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规律、... 文章试图从文化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对新疆维吾尔族的社会文化心态的测量、分析,真实地反映出新疆维吾尔族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心理、态度和观念,同时从社会文化的深层探寻社会发展的内在原因、动力,以及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规律、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民族 文化心态 文化交流 社会发展
下载PDF
论旅游的文化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郑迎红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0-242,共3页
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旅游活动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主体出游的动机和目的是体验与感受一种异域及异质的文化。旅游客体中的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多样性的集中反映。自然景观经过人文因... 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旅游活动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主体出游的动机和目的是体验与感受一种异域及异质的文化。旅游客体中的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多样性的集中反映。自然景观经过人文因素的参与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人类学的视角看,旅游则是基于对人类文化差异性与共同性的理解,通过旅游这一平台,可以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主体 旅游客体 旅游资源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人文交流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兼与文化外交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俞沂暄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53,I0002,共21页
当代中国的对外人文交流已经成为文化和政治领域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本文尝试对人文交流的内涵和外延、在国际关系中的意义进行初步梳理和探讨。文化外交与人文交流的关系较为密切,且易于混淆,然而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外交属... 当代中国的对外人文交流已经成为文化和政治领域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本文尝试对人文交流的内涵和外延、在国际关系中的意义进行初步梳理和探讨。文化外交与人文交流的关系较为密切,且易于混淆,然而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外交属于政治进程,而人文交流属于社会进程,其参与者可以遍及社会各个层面,大体可分为知识界和大众两个群体。文化外交是服务于一国对外政策的单向活动,而人文交流是目标长远的双向进程。人文交流有自身的独立属性,唯有把它看作长期的、综合性的社会进程,方能把握其在国际关系中的意义。从长远来看,人文交流通过致密而复杂的社会交往网络,有助于促进国民间的了解,减少国家间的错误知觉,为国家间关系托底,成为国家间良性互动的象征和助力,增加促进国家间关系积极发展的权威性声音,塑造国家的人文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交流 中国对外关系 文化外交 社会进程 国际关系 国家人文形象
原文传递
希腊式钱币的变迁与古代东西方文化交融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巨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46,共7页
希腊式钱币出现于亚历山大开创的希腊化时代之初,流行演变于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消失于萨珊波斯灭亡与阿拉伯帝国建立之际。虽经千年历史变迁,但从整体上看,这类钱币的基本形制、材质、币值、重量、名称都没有根本的改变,只有正反两面的... 希腊式钱币出现于亚历山大开创的希腊化时代之初,流行演变于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消失于萨珊波斯灭亡与阿拉伯帝国建立之际。虽经千年历史变迁,但从整体上看,这类钱币的基本形制、材质、币值、重量、名称都没有根本的改变,只有正反两面的图案轮廓和铭文语种因王朝更替或发行者的变化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希腊式钱币是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它本身的创制、流通和演变就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又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式钱币 亚历山大 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图书馆交流和合作浅论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源泓 《图书馆研究》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更为凸显,这也体现在图书馆界的对外交流和合作中,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图书馆交流的发展就是"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更为凸显,这也体现在图书馆界的对外交流和合作中,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图书馆交流的发展就是"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图书馆交流升温的缘起和成效,提出了今后开展进一步合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阿拉伯国家 图书馆交流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构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新格局——新世纪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成霞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2年第11期21-26,共6页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除了增加政治互信、推进务实合作外,很重要的就是推动人文交流①。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是友好与合作的根本和归宿②。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源远流长。进入21世纪以来,双边的人文交流发展迅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除了增加政治互信、推进务实合作外,很重要的就是推动人文交流①。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是友好与合作的根本和归宿②。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源远流长。进入21世纪以来,双边的人文交流发展迅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人文交流 发展
下载PDF
中国非遗传承保护的四重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永林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球视野和国际胸怀,又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世界意义。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赓续人类文明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球视野和国际胸怀,又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世界意义。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赓续人类文明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传播中华文明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对于破解“文明冲突论”,增进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互动具有进阶性的助推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非遗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治理之道。充分挖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的独特价值,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贸易,既是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西方强势文化资本渗透而进行的文化战略选择,也是中国为人类发展贡献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挥其多维价值,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交往交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下载PDF
文化过滤与异国形象误读 被引量:7
12
作者 姜智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7-120,共4页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通常在自身文化最本质的特征过滤下进行,这使得文化交流与对异国形象的误读不可分割。中国形象在欧洲的不同时期呈现出多样化的图像,既有真实的记录,亦有想象、虚构和误读。欧洲人从自身社会出发,从本社会的发展需求...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通常在自身文化最本质的特征过滤下进行,这使得文化交流与对异国形象的误读不可分割。中国形象在欧洲的不同时期呈现出多样化的图像,既有真实的记录,亦有想象、虚构和误读。欧洲人从自身社会出发,从本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认识中国、评价中国文化是构成误读中国的原因之一。其二,西方中国文化的传播者由于客观条件和主体身份、需要的不同,造成描述、报道和认识的偏差。其三,中国文化本身的庞杂、中国人的排外自大心理也是导致欧洲人误读中国形象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读 异国形象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国际性临时展览的跨文化阐释方法初探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林 陈钰彬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在文化复兴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与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密切,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博物馆也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致力于推动国际文化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国际性临时展览自身具有特殊性,目前存在博物馆未能帮助观众构建背景知识、展... 在文化复兴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与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密切,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博物馆也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致力于推动国际文化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国际性临时展览自身具有特殊性,目前存在博物馆未能帮助观众构建背景知识、展览难以构建有利于观众认知的文化语境、展览呈现方式无法激励观众的学习兴趣等问题,因此应该通过系统的阐释方法将陌生的异域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效传播。博物馆跨文化阐释有三种方法:思维转化、语境构建与互动交流。同时,跨文化阐释在帮助公众构建新的认知模式、引起观众情感共鸣以及增强公众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跨文化 阐释 国际性临时展览 文化交流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北京传教士团与俄国早期汉学 被引量:7
14
作者 谭树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9-101,共3页
北京传教士团是 18世纪初沙俄政府直接派驻北京的东正教会组织 ,目的是搜集各种情报 ,窥测清政府的政治动向 ,为沙俄制订对华政策提供依据 ,实为沙俄派驻北京的官方代理机构。正是它负有的这个使命 ,使得俄国早期的汉学家多出自北京传... 北京传教士团是 18世纪初沙俄政府直接派驻北京的东正教会组织 ,目的是搜集各种情报 ,窥测清政府的政治动向 ,为沙俄制订对华政策提供依据 ,实为沙俄派驻北京的官方代理机构。正是它负有的这个使命 ,使得俄国早期的汉学家多出自北京传教士团教士和留学生中。他们的汉学研究为后来俄罗斯的汉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正教士 留学生 早期汉学 文化交流
下载PDF
美国科技封锁对“双一流”建设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伟 马陆亭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22,共5页
随着中美摩擦升级,美国加强了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与美国学术机构合作紧密,科技封锁将对"双一流"建设产生一定影响,面临部分高水平合作研究中断、赴美学术活动受阻、重要实验设备购买受到更多... 随着中美摩擦升级,美国加强了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与美国学术机构合作紧密,科技封锁将对"双一流"建设产生一定影响,面临部分高水平合作研究中断、赴美学术活动受阻、重要实验设备购买受到更多限制等风险。通过梳理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以及联邦政府机构对中美科技合作交流法规与政策的变动情况,结合对美国学术界认知现状的解析,针对"双一流"建设提出支持中美高等教育多层次合作交流、推动高校与科学家建立友好联系渠道、融入国别间人文交流机制等六条突破科技封锁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摩擦 科技封锁 “双一流”建设 人文交流 政策建议
原文传递
从东南亚华人看文化交流与融合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英明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6年第4期32-38,共7页
本文以中国在东南亚的移民及其后裔的文化认同变化为例,说明在多民族社会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流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交流将促进不同文化间的逐渐融合。不论华人祖籍国政府或华人居住国政府采取何种政策,都无法阻断这一交流... 本文以中国在东南亚的移民及其后裔的文化认同变化为例,说明在多民族社会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流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交流将促进不同文化间的逐渐融合。不论华人祖籍国政府或华人居住国政府采取何种政策,都无法阻断这一交流和融合的趋势。因此,企图强制消灭华人的文化传统或要求海外华人永远保持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单一性或纯粹性,都是不现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华人 文化交流 融合
下载PDF
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哲学 被引量:6
17
作者 汤一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32,共4页
从20世纪上半叶起,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中国,中国学者尝试着从大量经典中梳理出“中国哲学”,他们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利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构建了若干重要的现代型的“中国哲学”。但“中国哲学”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内涵,在... 从20世纪上半叶起,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中国,中国学者尝试着从大量经典中梳理出“中国哲学”,他们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利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构建了若干重要的现代型的“中国哲学”。但“中国哲学”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内涵,在西方哲学中很难找到相应的概念。如果“中国哲学”受制于西方哲学框架的限制,便会失去其丰富的涵义。中国哲学要对世界哲学作出贡献,必须在立足中国自身的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当前西方哲学的新成果来影响世界的哲学界,使“中国哲学”具有世界性的重大意义。中国哲学中的特殊的名词概念也不必套用西方哲学的名词概念,可以采用音译加注释的办法,这样才能真正保持中国哲学的丰富性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 创建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俄旅游合作:成效、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兴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是国际人文交流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中俄旅游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两国综合分析内外环境的利弊因素,加强旅游政策领域的对话沟通和旅游市场的合... 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是国际人文交流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中俄旅游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两国综合分析内外环境的利弊因素,加强旅游政策领域的对话沟通和旅游市场的合作开发,探索、开创新的旅游合作方式,共同解决旅游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旅游合作 中俄关系 人文交流
下载PDF
文化的摆渡者——赵无极中西融合的艺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元 胡心云 《美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9,F0003,共7页
本文以“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为切入点,通过对赵无极在海外个展、作品收藏、艺术学院任教、与海外知名艺术家联合创作等多样交流传播途径进行分析,探究其在赴法后对其个人艺术创作风格、绘画语言体系等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本文以“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为切入点,通过对赵无极在海外个展、作品收藏、艺术学院任教、与海外知名艺术家联合创作等多样交流传播途径进行分析,探究其在赴法后对其个人艺术创作风格、绘画语言体系等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展示其将东方文化元素和笔墨特色融入西方现代绘画之中,创造了独特的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对中国艺术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无极 东方美学 现代主义 中西融合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东亚文化共同体视角下的中日韩人文学术交流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东明 朴松喜 《当代韩国》 2015年第1期22-29,共8页
东亚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基础是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筑。尽管东亚地区经济关系日趋高度紧密,但其政治、社会、文化关系却未能与经济发展得到同步发展,"共同体文化共识"严重滞后于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东亚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基础是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筑。尽管东亚地区经济关系日趋高度紧密,但其政治、社会、文化关系却未能与经济发展得到同步发展,"共同体文化共识"严重滞后于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已经明显成为阻碍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因素。"文化共识"的形成是构建东亚文化共同体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而人文交流将是重要的途径和条件。东亚共同体文化共识的构筑只有相互尊重、加强交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所谓"优秀文化基因的重组"进程,才有可能达成"共识",并最终实现所谓"东亚共同体文化",推动东亚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与繁荣。这一文化共同体的发展进程在东亚地区似乎更令人关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而得以重新复兴的中华文化以及"韩流"文化的兴起等,都明确预示着东亚文化共同体将对整个东亚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共识 东亚文化共同体 人文交流 文化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