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辉 卜令同 吴桥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6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6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直接PCI,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术后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0 d心功能指标。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30 d内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0 d脑钠肽(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0 d LVESD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间期)和T波峰末与QT间期比值(Tp-e/QTc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研究组患者Tp-e间期短于对照组,Tp-e/QTc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能有效改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灌注和心脏收缩功能,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且未增加MAC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血栓抽吸 冠状动脉再灌注 心功能
下载PDF
早期维持量联合冠脉内团注负荷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靳志涛 邢新博 +5 位作者 潘晶晶 胡莉华 张雷 陈晋利 丁力平 胡桃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0期813-818,共6页
目的 观察老年STEMI患者早期维持量联合冠脉内团注负荷量替罗非班的可行性,初步观察该治疗方案对PCI术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0例接受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诊断明确后立即静脉给予替罗非班维持量0.15 μg;kg-1;... 目的 观察老年STEMI患者早期维持量联合冠脉内团注负荷量替罗非班的可行性,初步观察该治疗方案对PCI术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0例接受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诊断明确后立即静脉给予替罗非班维持量0.15 μg;kg-1;min-1泵入,IRA恢复前向血流时,于冠脉内团注负荷量替罗非班10μg/kg;对照组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 μg/kg,继以0.15 μg· kg-1·min-1维持泵入.两组患者术后均持续泵入48 h.观察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比较PCI术前、术后罪犯病变TIMI血流情况,PCI术后心肌灌注TMPG分级,ST段回落情况,围手术期出血情况,术后心功能情况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小板聚集率、术前术后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肌灌注TMPG分级及ST段回落情况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d和9个月MACE及围手术期出血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9个月超声心动图及无MACE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维持量联合冠脉内负荷量团注替罗非班对老年STEMI患者可以改善其临床预后,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再灌注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24h内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景斌 仝峰 苏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溶栓后24 h内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AM I溶栓后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132例,根据溶栓后24 h内T波倒置与否分为T波倒置组(87例)和未倒置组(45例),观察2组冠脉再通率及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血管事件。结果T...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溶栓后24 h内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AM I溶栓后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132例,根据溶栓后24 h内T波倒置与否分为T波倒置组(87例)和未倒置组(45例),观察2组冠脉再通率及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血管事件。结果T波倒置组与未倒置组梗死相关动脉临床再通率分别为85.06%和35.56%,冠脉造影显示再通率分别为81.61%和26.67%,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56±0.11和0.42±0.13,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64%和37.78%。T波倒置组冠脉再通率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未倒置组(P<0.01),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倒置组(P<0.05)。结论AM I溶栓后24 h内T波倒置可作为冠脉再通的临床间接指标,同时提示更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T波倒置 冠脉再通
下载PDF
Delay Times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arison of Periods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Pandemic
4
作者 Clarice Teixeira Silva Araújo Arnon Salviato Mameri +11 位作者 Thúlio Carrera Guarçoni Venturini Marcus Tadeu Aguilar Constantino Matos Igor Morais Araujo Lopes Luiz Gustavo Ribeiro de Carvalho Murad Cleberson Duartes Ovani Guilherme Vassalo Morais Fernanda Venturini de Castro Danielle Lopes Rocha Lucas Crespo de Barros Rodolfo Costa Sylvestre Luiz Fernando Machado Barbosa Roberto Ramos Barbosa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S 2024年第6期392-400,共9页
Introduc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 drop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treated for cardiac emergencies raised concern about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that period. An increase in care delay for pat... Introduc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 drop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treated for cardiac emergencies raised concern about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that period. An increase in care delay for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may have affected clinical outcomes. Objectives: To analyze delay time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STEMI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PCI),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Methods: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that included patients with STEMI undergoing PPCI from December 2018 to July 2021. The COVID-19 pandemic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ndemic I—from March to August 2020;and pandemic II—from September 2020 to July 2021.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 Primary outcomes were delay times in assistance and clinical outcomes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post-procedural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nd in-hospital mortality). Results: 108 patients were included, 39 (36.1%) in the pre-pandemic period, 13 (12.1%) in pandemic I and 56 (51.8%) in pandemic II. Time from onset of symptoms to arrival at the service and door-to-balloon time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among groups. Vascular complications were more frequent during the pandemic (I and II) than in the pre-pandemic period (2.5% pre-pandemic vs 15.4% pandemic vs 12.5% pandemic II;p = 0.03). AKI incidence was similar in all three periods. There was a non-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n-hospital mortalit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STEMI,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nd a trend toward increased mortalit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Delay times to admission and reperfusion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before and during the pande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oronary reperfusion PANDEMIC COVID-19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晋坤 董文 +4 位作者 鲁玉明 周文汀 杜峰 杨静 熊宗华 《中国医药》 2012年第9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QT离散度(QTd)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AMI成功接受溶栓或急诊PCI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银杏达莫干预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分别在...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QT离散度(QTd)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AMI成功接受溶栓或急诊PCI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银杏达莫干预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分别在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前和再通治疗后1、5、10d做12导联心电图描记,计算QTd。以同期体检健康者68人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MI患者QTd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延长[(76±8)ms比(36±5)ms,P〈0.05]。2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各时间点QTd较再通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常规治疗组再通治疗后1、5、10d分别为(56±6)、(58±5)、(46±6)ms比(76±8)ms;银杏达莫干预组分别为(56±7)、(47±5)、(36±4)ms比(77±9)ms,均P〈0.05]。常规治疗组再通治疗后10dQTd明显低于再通治疗后1、5d(均P〈0.05)。银杏达莫干预组再通治疗后5dQTd低于再通治疗后1d,再通治疗后10d低于再通治疗后5d(均P〈0.05)。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5、10d,银杏达莫干预组QTd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有效降低AMI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的QTd,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银杏达莫 冠状动脉再通 QT离散度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陆世凌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7期1184-1185,共2页
目的分析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12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立即给予静脉滴注尿激酶100万U,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26例再通,再通率为86.67%,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 目的分析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12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立即给予静脉滴注尿激酶100万U,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26例再通,再通率为86.67%,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心肌梗死后早期采用静滴尿激酶进行溶栓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静脉溶栓 冠状动脉再通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梗死相关动脉再灌注对QT间期离散度和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党群 张广超 +4 位作者 张博雅 李永健 高陆 金喆 蔺宇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12期2020-2020,2022,共2页
目的:对QT间期离散度(△QT)与梗死相关动脉再灌注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是否可通过测定△QT的变化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通。方法:对25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PCI术后冠状动脉再通和89例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未再通的患者进行回颐性分析,... 目的:对QT间期离散度(△QT)与梗死相关动脉再灌注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是否可通过测定△QT的变化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通。方法:对25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PCI术后冠状动脉再通和89例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未再通的患者进行回颐性分析,对入院时和PCI术或溶栓后第三天的12导联心电图(EKG)进行分析,△QT为最大和最小QT间期的差值。结果:再灌注组△QT明显降低,从(45.24±3.45)ms降至(37.58±4.49)ms(P<0.001),未再灌注组△QT明显增加,从(44.08±1.83)ms增加至(49.77±4.54)ms(P<0.01)。△QT增高的未再通组住院病死率高于△QT降低的再通组。结论:△QT在AMI患者冠状动脉再灌注的患者中明显降低,在冠状动脉未再通的患者中明显增加,临床可通过测定△QT的变化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通;△QT增高预示住院病死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再通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疗效与内源性纤溶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清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25-426,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动脉早期再通与内源性纤溶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症状出现6小时内,静脉注射40~60mU双链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并测定溶栓治疗前血...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动脉早期再通与内源性纤溶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症状出现6小时内,静脉注射40~60mU双链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并测定溶栓治疗前血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抗原,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抗原,纤溶酶原—抗纤溶酶原复合物(PIC),脂蛋白(a)浓度;并于溶栓治疗开始90分钟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标准分为:再通组(n=30)有梗死相关动脉再通(58%),未通组(n=22)无梗死相关动脉再通(42%)。再通组内源性t-PA浓度高于未通组,D-二聚体、纤溶酶原—抗纤溶酶原复合物、PAI、脂蛋白(a)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内源性t-PA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再通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AMI 溶栓疗法 内源性纤溶功能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T动态检测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世荣 周立忠 +2 位作者 王云增 张言镇 蔡跃红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诊断和判定冠状动脉再通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了 5 7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和 3 1例正常健康对照血清cTnT水平 ,并计算溶栓后 3h与 2h血清...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诊断和判定冠状动脉再通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了 5 7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和 3 1例正常健康对照血清cTnT水平 ,并计算溶栓后 3h与 2h血清cTnT浓度比值。结果 ①cTnT释放呈现两种特征 ,再通组呈双峰型 ,未通组呈单峰型 ,且再通组后期峰值较未通组峰值低 (P <0 .0 1)。②cTnT的检测对发病 <3h的AMI患者敏感性为 43 .4% ,明显高于CK ,CK MB。③cTnT浓度 3h/2h比值再通组明显高于未通组 (P <0 .0 1) ,以该比值 >1.48作为判定再通的标准 ,其对判定冠状动脉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分别为 83 .3 % ,90 .5 % ,93 .8% ,与峰值时间判定冠脉再通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TnT的检测对AMI诊断具有早期和灵敏的特点 ,3h/2h浓度比值 >1.48可作为判定冠脉再通的标准且具有迅速、省时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肌钙蛋白T 冠脉再通 检测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STEMI患者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衡明强 向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实施替罗...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取本次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实施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对照组采取替罗非班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情况、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血栓抽吸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再灌注 心功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24小时内T波倒置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李莉 《青海医药杂志》 2004年第4期18-19,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 2 4小时内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 5 6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A组 (倒置组 )和B组 (未倒置组 ) ,根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两组冠脉再通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 :两组冠脉再通...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 2 4小时内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 5 6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A组 (倒置组 )和B组 (未倒置组 ) ,根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两组冠脉再通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 :两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 72 .4 %和 33.3% (P <0 .0 1) ;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 (5 7.5± 11.6 ) %和 (4 6 .2± 13.2 ) % (P <0 .0 1) ;住院期间冠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3.7%和 37.0 % (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 2 4小时内T波倒置可作为冠脉再通的临床间接指标 ,同时提示更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T波倒置 静脉溶栓 冠脉再通 AMI
下载PDF
非胸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 再通时间的院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晓鹏 冯青俐 +2 位作者 郑锐锋 朱平 陈剑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无胸痛症状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再通时间的院前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目的:探讨无胸痛症状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再通时间的院前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时是否有胸痛表现将患者分为胸痛组和非胸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入院至冠脉再通时间、就诊至心电图获得时间及获得心电图至入导管室时间。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冠脉再通的影响因素。结果共259例STEAMI患者入选,其中胸痛组154例,非胸痛组105例。与胸痛组比较,非胸痛组女性较少(26.67%比42.20%,P<0.05),年龄更大(岁:68.1±8.93比62.34±7.12,P<0.05),脑卒中、心绞痛、心力衰竭等既往史发生率更高(分别为27.61%比13.63%,31.42%比18.83%,26.67%比11.68%,均P<0.05),Killip分级≥Ⅲ级的患者比例更高(15.24%比6.49%,P<0.05),救护车送至医院的比例较低(26.67%比44.81%,P<0.01),住院时间较长(d:12.50±2.89比9.50±2.67,P<0.05),MACE发生率较高(19.05%比9.09%,P<0.05),入院至冠脉再通时间及就诊至心电图获得时间较长(min:159.01±51.21比115.31±36.74,53.06±18.17比30.35±9.93,均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胸痛症状〔优势比(OR)=5.14,95%可信区间(95%CI)=2.34~10.81,P<0.001〕、年龄≥65岁(OR=1.43,95%CI=0.93~2.99,P=0.022)、糖尿病(OR=1.57,95%CI=0.66~2.15,P=0.015)及非救护车运送(OR=1.55,95%CI=0.73~2.75,P<0.001)是冠脉再通时间延迟≥2h的危险因素。结论无胸痛症状的STEAMI患者较有胸痛症状者有更高的MACE发生率,心电图获得时间及最初PCI时间延迟;临床医生应尽力减少该类患者的时间延迟,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非胸痛 冠脉再通时间 院前延误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急诊PCI术前服美托洛尔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榕 周贻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服用美托洛尔是否可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率。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80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年龄<75岁、基础心率>70次/分、无PR间期延长)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急诊... 目的:观察探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服用美托洛尔是否可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率。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80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年龄<75岁、基础心率>70次/分、无PR间期延长)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急诊PCI前未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和美托洛尔组(急诊PCI前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mg嚼服)。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RA发生率。结果:美托洛尔组中32例行PCI术,8例行经腔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常规治疗组中35例行PCI,5例行PTCA,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美托洛尔组共4例发生RA,包括室颤1例;常规治疗组共15例发生RA,包括室颤4例。美托洛尔组急诊PCI术后RA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0.0%比37.5%,P=0.03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行急诊PCI术前服用美托洛尔可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再灌注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发生心肌内出血的机制研究和防治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西 王萍 《心脏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48-552,共5页
心肌内出血(intramyocardial hemorrhage,IMH)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不良心血管事件之一,病理是由于持续的缺血缺氧导致血管内皮受损,红细胞渗漏到肌层。IMH在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梗病人中发生率为41%,严重影响再灌注治疗的成... 心肌内出血(intramyocardial hemorrhage,IMH)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不良心血管事件之一,病理是由于持续的缺血缺氧导致血管内皮受损,红细胞渗漏到肌层。IMH在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梗病人中发生率为41%,严重影响再灌注治疗的成功率。近年来IMH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IMH与微血管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有关,但对IMH的早期识别及准确评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就IMH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评估方法进行阐述,为临床预防IMH的发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心肌内出血 微血管阻塞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再通临床标准与造影结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廷满 马长生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2期111-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 1996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推荐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中关于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冠脉 )再通的临床标准的准确性。方法 :对 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后 5~ 7d行冠脉造影 ,以造影结果为标准 ... 目的 :探讨 1996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推荐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中关于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冠脉 )再通的临床标准的准确性。方法 :对 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后 5~ 7d行冠脉造影 ,以造影结果为标准 ,达TIMI分级标准Ⅱ级以上为再通 ,分析参考方案中两项、三项指标的不同组合及四项指标与血管再通与否的关系。结果 :以参考方案所推荐的临床标准判断冠脉再通 5 6例 ,未通 2 6例 ;以冠脉造影结果判断冠脉再通 5 8例 ,未通 2 4例。临床标准的敏感性 86 .2 % ,特异性 75 % ,准确性 82 .9%。结论 :参考方案所推荐的临床标准能比较准确地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冠脉是否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再通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体会
16
作者 黄标升 《哈尔滨医药》 2011年第3期167-167,共1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10月住院治疗的22例AMI病例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本组冠脉再通18例,再通率为81.18%。1例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溶栓过程中3例...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10月住院治疗的22例AMI病例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本组冠脉再通18例,再通率为81.18%。1例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溶栓过程中3例出血并发症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不影响后续治疗。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左心室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冠脉再通
下载PDF
中医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1
17
作者 伍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129-132,136,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对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2月~ 2014年2月在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明确诊断为AMI急性期且具有PCI适用征的83例患者,将患者...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对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2月~ 2014年2月在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明确诊断为AMI急性期且具有PCI适用征的8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41例及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PCI及西医相关治疗,中医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PCI术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后心肌灌注分级(TMP)、PCI术后90d的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体积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中医综合治疗组TMP 2~3级患者37例,TMP 0~1级患者4例,对照组分别为29、13例,中医综合治疗组TMP 2~3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住院期间心功能指标LVEDV、LVESV、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90 d,对照组LVESV、SV、LVEF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同组住院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而LVEDV与住院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治疗组患者PCI术后90 d的LVEDV、LVESV、SV、LVEF等心功能指标[(122.47±38.45)、(66.07±20.20)、(75.01 ±18.12)mL,(52.84±6.07)%]均明显优于同组住院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且LVESV、SV、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7.45±17.31)、(67.03±15.49)mL,(48.25±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PCI治疗前后中医疾病机制变化,在PCI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可以更明显地改善AMI患者心肌再灌注情况,缩小心肌梗死灶,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心肌再灌注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建立 姚荣国 +3 位作者 李敬田 郭战利 王乐丰 王明生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成形术后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状况 ,探讨其预防和紧急治疗方法。方法 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4 5例 ,根据梗死相关动脉分成三组 ,LAD组 :12 6例 ;RCA组 :97例 ;LCX组 :2 2...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成形术后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状况 ,探讨其预防和紧急治疗方法。方法 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4 5例 ,根据梗死相关动脉分成三组 ,LAD组 :12 6例 ;RCA组 :97例 ;LCX组 :2 2例。统计各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状况。结果 共 15 1例患者发生严重的再灌注心律失常 ,发生率为 6 1 6 %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发生率最高 (2 2 0 % ) ,与梗死相关动脉无关 ;其次是室性早搏 (19 2 % ) ,以LAD组最高(2 7 8% )。RCA组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缓、窦性停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发生率 (35 1% )显著高于LAD组 (3 9% )和ICX组 (2 2 7% ) :LCX组各种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界于LAD组和RCA组之间。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成形术后严重心律失常总的发生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 再灌注 心律失常 发生机制 心电图
下载PDF
再灌注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丽 翟真 +3 位作者 王海连 康秀华 韩龙飞 李静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接受急诊PCI术治疗急性STEMI患者183例,其中发病...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接受急诊PCI术治疗急性STEMI患者183例,其中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时间≤6h者97例为观察组,>6~12h者86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发病48h内及PCI术后1a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记录PCI术后1a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PCI术后1a时LVESD[(34.48±3.17)mm]、LVEDD[(52.49±3.69)mm]、LVEF[(49.73±3.42)%]与发病48h内[(38.97±3.14)mm、(53.84±3.28)mm、(47.64±5.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术后1a时LVESD[(32.99±3.73)mm]、LVEDD[(47.95±3.74)mm]低于发病48h内[(39.15±2.74)、(54.36±3.62)mm],LVEF[(55.37±3.68)%]高于发病48h内[(46.72±5.42)%](P<0.05),且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1a,观察组再次PCI治疗、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和心血管病死率(5.15%、5.15%、8.25%、4.12%、4.12%、6.19%)均低于对照组(17.44%、19.77%、23.26%、12.80%、16.28%、13.95%)(P<0.05)。结论急性STEMI确诊后应采取措施在发病6h内接受PCI术治疗,以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再灌注时机 预后
原文传递
急诊PCI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周发展 宋兆峰 尹鲁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6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再灌注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试验对照组。替罗非班治疗组(29例)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再灌注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试验对照组。替罗非班治疗组(29例)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10μg/kg,继之以0.15μg·kg-1·min-1静脉泵入36 h,试验对照组(28例)未用替罗非班。两组患者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通过分析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获得;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24 h、72 h黏附因子sICAM-1、sVCAM-1水平。结果替罗非班治疗组的TMPG 3级心肌灌注分级比例明显高于试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3%vs.50.0%,P<0.01);黏附因子sICAM-1、sVCAM-1水平治疗组术后24 h、72 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为sICAM-1术后24 h(24.27±2.31)ng/ml vs.(37.13±3.34)ng/ml,P<0.01;sICAM-1术后72 h(22.45±1.86)ng/ml vs.(32.4±2.59)ng/ml,P<0.01;sVCAM-1术后24 h(26.27±2.96)ng/ml vs.(43.13±3.84)ng/ml,P<0.01;sVCAM-1术后72 h(23.72±2.25)ng/ml vs.(38.92±2.61)ng/ml,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靶血管心肌再灌注和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再灌注 替罗非班 内皮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