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创制:城市基层治理转型的“凭借机制”——以成都市武侯区社区治理改革为例 被引量:109
1
作者 吴晓林 谢伊云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98,共8页
治理转型往往遵循非线性逻辑,人们多谈治理转型而少谈转型的中间过程和"凭借"机制。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条件论"与"国家自主性"理论,以成都市武侯区的改革为例进行了分析。在社会压力与属地责任... 治理转型往往遵循非线性逻辑,人们多谈治理转型而少谈转型的中间过程和"凭借"机制。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条件论"与"国家自主性"理论,以成都市武侯区的改革为例进行了分析。在社会压力与属地责任的背景下,城市基层推动了权责分流:横向上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纵向上推动小区自治,形成"社综院治"模式。研究发现:在社会力量薄弱的条件下,国家既创造社会伙伴,同时又使其运行在制度框架内,是为"国家创制社会"的机制;"寓管理于社会创制之中"是中国基层治理转型的"本土逻辑"。重要的是,"国家创制社会"将国家偏好与社会偏好"桥接"为一个连续体,既维护了"治权统合",又选择性地调整了治理要素,从而增强其合法性与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制社会 基层治理转型 社区治理 国家自主性
原文传递
“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比较 被引量:76
2
作者 徐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7,共6页
随着农村村民自治的率先崛起 ,城市社区自治又迅速突破 ,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化过程中最有活力的基础性部分。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在时间上具有承继性 ,在内容上具有同质性 ,在形式上具有借鉴性 ,在结果上具有互动性。但... 随着农村村民自治的率先崛起 ,城市社区自治又迅速突破 ,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化过程中最有活力的基础性部分。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在时间上具有承继性 ,在内容上具有同质性 ,在形式上具有借鉴性 ,在结果上具有互动性。但两者处于不同的背景和生态之下 ,在制度变迁的背景、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发展走向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从总体上看 ,农村村民自治的内在动力较强 ,外部环境则较紧张 ;城市社区自治的内在动力较弱 ,但外部环境较为宽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自治 村民自治 制度变迁
下载PDF
公共参与、社区自治与协商民主——对一个城市社区公共交往行为的分析 被引量:64
3
作者 刘晔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48,共10页
社区自治体现出中国城市治理体制变革的方向 ,它有赖于社区精英的有效治理、社区公共交往行为的拓展和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发展。本文通过对个案的解析 ,描述、解释了社区自治的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 ,在协商民主的制度框架内实现政党、... 社区自治体现出中国城市治理体制变革的方向 ,它有赖于社区精英的有效治理、社区公共交往行为的拓展和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发展。本文通过对个案的解析 ,描述、解释了社区自治的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 ,在协商民主的制度框架内实现政党、国家、社会的权力互强 ,是推动社区自治的一个必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自治 公共交往 政治参与 协商民主
下载PDF
居民主体性的培育:社区治理的方向与路径 被引量:69
4
作者 陈伟东 陈艾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95,共8页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社区从建设迈向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实践阶段。从建设到治理是为了求变,求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变的方向是什么、求变的路径是什么、变化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只有靠实践来问答。从2013年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社区从建设迈向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实践阶段。从建设到治理是为了求变,求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变的方向是什么、求变的路径是什么、变化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只有靠实践来问答。从2013年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协同地方政府、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共同寻找居民主体性生成的路径和方法,从新实践中获得新认识:社区是居民的,社区治理是居民主体性的生成过程;居民主体性的培育和生成是政府、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居民之间关系结构重构的过程,更是居民自我激活行动要素的过程;也只有培育居民主体性才能更好地激活社区自治能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型、优化社会治理结构,加强多元主体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行动研究 居民自治 居民主体性
下载PDF
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的悖论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62
5
作者 张雪霖 王德福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8,共7页
针对城市社区居委行政化和社区负担过重的问题,新一轮的社区治理体制创新改革普遍采取"社区工作站模式",将行政职能从社区居委会中剥离出来,让居委会回归社区自治功能。但是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在实践中却产生了居委会被... 针对城市社区居委行政化和社区负担过重的问题,新一轮的社区治理体制创新改革普遍采取"社区工作站模式",将行政职能从社区居委会中剥离出来,让居委会回归社区自治功能。但是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在实践中却产生了居委会被边缘化、制度化交易成本增加和居民参与不足的困境,即产生了无法实现居民自治的悖论。产生悖论的原因为城市社区体制改革的手段和目标不匹配,这是由于误解了城市社区和居委会的性质,没有区分冗余行政与基础行政以及行政与自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委会 去行政化改革 社区工作站 居民自治
下载PDF
紧密利益共同体自治:基层社区治理的另一种思路——来自H省移民新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效果的启示 被引量:57
6
作者 卢宪英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72,共11页
自治单元下沉在提高基层社区治理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种事先划定固定地域或者空间作为自治单元的思路有局限性:一是无法保证紧密共同利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自治组织的"悬浮";二是仍然存在被行政化的风险。H省移民新... 自治单元下沉在提高基层社区治理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种事先划定固定地域或者空间作为自治单元的思路有局限性:一是无法保证紧密共同利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自治组织的"悬浮";二是仍然存在被行政化的风险。H省移民新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实践及效果说明,紧密的共同利益而非更小的自治单元是基层社区良性自治的决定性因素。最好的基层社区治理方式是能与群众的共同利益保持紧密一致的方式,紧密利益共同体自治可能会成为基层社区居民自治的另一更优路径。因此,应以紧密利益共同体自治为基本形式,构建多层次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 利益共同体 自治单元下沉 社区治理
原文传递
城市社区精英主导自治模式:历史逻辑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48
7
作者 卢学晖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4-99,共6页
社区自治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生长点。社区自治存在着宏观环境的约束、组织和居民参与的不足、社会资本的缺失等问题和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国家作用和治理结构等角度提出突破社区自治瓶颈的路径,对提高社区... 社区自治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生长点。社区自治存在着宏观环境的约束、组织和居民参与的不足、社会资本的缺失等问题和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国家作用和治理结构等角度提出突破社区自治瓶颈的路径,对提高社区居民内部自治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较少。社区精英是发挥社区自治能动性的重要领导力量,中国历史上古代社会乡村自治中乡绅主导自治的模式对于现代城市社区自治中社区精英主导自治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社区精英主要通过互惠机制、声望机制、信任机制、领导机制、规范机制等发挥自治能动作用。如何发现社区精英并促进社区精英发挥自治能动性是实现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区精英 精英主导 社区自治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6
8
作者 陈伟东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1期63-68,共6页
社区自治不是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治而是居民权利表达与实现的制度安排和过程。社区自治是一个多元的权利与权力的生态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初步显示出一条中国化道路:从“小社区局部自... 社区自治不是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治而是居民权利表达与实现的制度安排和过程。社区自治是一个多元的权利与权力的生态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初步显示出一条中国化道路:从“小社区局部自治”到“小社区全面自治”,再从“小社区自治”到“大社区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管理 社区建设 社区自治工作 公共管理 公共服务
下载PDF
城市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与社区自治 被引量:41
9
作者 李蓉蓉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57,共5页
社区自治是我国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式和最终目标。现阶段,社区自治存在诸多瓶颈,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社区居民参与不足,导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目标无法实现。本文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对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的现状进行分... 社区自治是我国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式和最终目标。现阶段,社区自治存在诸多瓶颈,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社区居民参与不足,导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目标无法实现。本文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对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总体水平趋于中等,社区内在政治效能感偏低,社区外在政治效能感趋高等特点,由此指出社区自治存在着自治主体的广泛性不足,社区自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够等问题,以期对我国的社区自治提供破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政治效能感 社区自治 社区内在政治效能感 社区外在政治效能感
原文传递
社区共同体困境与社区精神重塑 被引量:38
10
作者 陈友华 佴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63,189,共10页
社会变迁带来的居民的居住方式改变、共同兴趣爱好消减、宗教仪式衰微、公共利益责任主体转移等,使得传统社区精神逐渐消逝并陷入"共同体困境"。现代社区精神重塑很有必要,应将自治事务的单位选择和行政事务的单位选择区分开... 社会变迁带来的居民的居住方式改变、共同兴趣爱好消减、宗教仪式衰微、公共利益责任主体转移等,使得传统社区精神逐渐消逝并陷入"共同体困境"。现代社区精神重塑很有必要,应将自治事务的单位选择和行政事务的单位选择区分开来,明确社区居委会定位及与其他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不同业态的小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共同体 社区精神
原文传递
城市社区自治研究综述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宝锋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6,共5页
以往社区自治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体制改革及其带来的客观后果是社区自治的第一推力;社区自治存在有政府主导型、合作型和自治型等三种治理模式;居委会组织架构的制度设计主要采取“议行分离”体制;居委会和党支... 以往社区自治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体制改革及其带来的客观后果是社区自治的第一推力;社区自治存在有政府主导型、合作型和自治型等三种治理模式;居委会组织架构的制度设计主要采取“议行分离”体制;居委会和党支部之间是相互支持、合作协商关系;合理界定政府与社区的权力边界是社区自治的关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自治 自治组织 政府组织 党组织
下载PDF
城市社区治理的内卷化危机及其化解——以上海市J街道基层治理实践为例 被引量:35
12
作者 易臻真 《人口与社会》 2016年第1期22-30,共9页
在当代中国,社区治理应立足于基层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之后,受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城市中的基层社区治理也遭遇了"内卷化"危机。上海市J街道致力于基层治理的创新工作,其社区治理的实践表明... 在当代中国,社区治理应立足于基层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之后,受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城市中的基层社区治理也遭遇了"内卷化"危机。上海市J街道致力于基层治理的创新工作,其社区治理的实践表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深入落实能有效避免组织架构精细化,确保其组织功能完整性的同时更能较好地化解社区居民的异质化问题,从而破解内卷化危机。这主要是因为区域化党建工作有效实现了治理层级的横向贯通,同时进一步拓宽了科学技术在社区治理领域中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内卷化 区域化党建 政府管理 基层组织 民主自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自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云南泸沽湖与青海小庄村为例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强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中,社区参与存在泛化现象。通过案例,真实的社区参与体现于在旅游开发中社区在相关利益者中拥有主导地位,这就是旅游经营中的社区自主模式。它展现出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两个核心要素:一是经济分享的主体,二是文...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中,社区参与存在泛化现象。通过案例,真实的社区参与体现于在旅游开发中社区在相关利益者中拥有主导地位,这就是旅游经营中的社区自主模式。它展现出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两个核心要素:一是经济分享的主体,二是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两者结合是民族文化可持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 社区自主 民族文化保护
原文传递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困境的成因和破解之道——以一个居民小区的物业纠纷演化过程为例 被引量:29
14
作者 汪仲启 陈奇星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1,共9页
社区自治的实现,除了需要社区有能力自我提供公共产品外,还需要社区有能力对内部纠纷进行在地化解。这意味着,理想的社区自治体系不仅要有公共产品的"生产能力",还要有矛盾纠纷的"消化能力"。社区纠纷的在地消化能... 社区自治的实现,除了需要社区有能力自我提供公共产品外,还需要社区有能力对内部纠纷进行在地化解。这意味着,理想的社区自治体系不仅要有公共产品的"生产能力",还要有矛盾纠纷的"消化能力"。社区纠纷的在地消化能力不足,使得一些社区纠纷的解决过程呈现出"闹大"逻辑,从而导致自治困境。"闹大"逻辑的形成,同"权力兜底"的基层纠纷解决机制直接相关,这使得社区内的纠纷往往也需要动员上级权力的直接介入才能最终解决;而"权力兜底"的纠纷解决机制又根源于"政府兜底"的基层治理机制。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是破解基层纠纷"闹大"逻辑的有效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自治 自治困境 权力兜底 法治化
原文传递
论社区自治 被引量:20
15
作者 韦克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52,共5页
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必然发展的结果与要求。社区自治不仅仅是居委会或村委会的自治,其自治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还包括其他各种中介组织。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以... 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必然发展的结果与要求。社区自治不仅仅是居委会或村委会的自治,其自治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还包括其他各种中介组织。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以在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内较为合理。社区自治的主要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组织居民,利用社区中的一切组织和资源,使社区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促进社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设 基层民主 社区自治 社区发展
下载PDF
论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的正当性、影响因素与治理策略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杨嵘均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53,126,共18页
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是否具有正当性,是一个存在着激烈争论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事实上,不管在物理空间还是在网络空间,只要在一个国家内部作为政治统治工具的国家职能没有消亡,国家主权就不会消亡;而在国家外... 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是否具有正当性,是一个存在着激烈争论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事实上,不管在物理空间还是在网络空间,只要在一个国家内部作为政治统治工具的国家职能没有消亡,国家主权就不会消亡;而在国家外部,只要仍然存在着利益纷争和分歧,作为争取国家根本利益最高权威的国家主权就不会消失。这应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见,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具有历史性、客观性、必然性和正当性。从网络治理角度来说,只有确认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的正当性,国家主权和政治权威对网络虚拟社群进行规范、约束、纠治等的权威性治理才具备合法性和正当性。而在当前,影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正当性的主要因素是网络虚拟社群的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其结果是对国家主权产生了剥蚀和聚合的双重作用。对其积极的聚合作用,应充分加以引导和利用;但对其消极的剥蚀作用,应采取合宜策略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国家主权 虚拟社群 虚拟政府 虚拟自治
原文传递
党领群议:协商系统中社区治理的引领式协商——以天长市“1+N+X”社区协商实验为例 被引量:26
17
作者 张大维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82,共8页
基于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作为治理手段的社区协商日益受到关注。已有的权威性协商、行政式协商、引导式协商、包容性协商四种模式及具体形式概括还较难阐释中国特色的党建引领的社区协商。随着“带回”学研究的兴起,把国家带... 基于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作为治理手段的社区协商日益受到关注。已有的权威性协商、行政式协商、引导式协商、包容性协商四种模式及具体形式概括还较难阐释中国特色的党建引领的社区协商。随着“带回”学研究的兴起,把国家带回社会、把决策带到社区、把组织带入行为、将政党带入协商、将政党带进框架、将政党带入社会等范式逐渐浮现。结合中国社区协商治理的实践,政党视角有必要带入群议分析范式。天长市社区“1+N+X”协商组织及其辅助的“六步六单”协商流程显示:中国城乡社区已经形成了党领群议的引领式协商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展现了社区协商系统的公共空间及其开放性、授权空间及其灵活性、传播及其连接性、问责制及其回应性、元协商及其组织性、决断力及其自主性等要素特征,既契合了国际上第四代协商民主最新理论标识的协商系统质量能力标准,也呈现了中国实践对国际理论的超越,是“真实性”协商。因此,党领群议的引领式协商模式既为分析中国特色的社区协商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中国学术走向国际对话打开了新窗口。这就要求新时代中国城乡社区治理要运用好社区协商抓手,探索完善本土特色的引领式协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 政党 协商系统 社区治理 群众自治
下载PDF
志愿服务助力城乡社区自治:主体协同的视角 被引量:24
18
作者 徐向文 李迎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4-170,共7页
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建设力量,志愿服务已渗透到当代中国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基层社区一直是志愿服务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落脚点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基层社会的民生需求和利益诉求更趋多元... 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建设力量,志愿服务已渗透到当代中国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基层社区一直是志愿服务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落脚点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基层社会的民生需求和利益诉求更趋多元化、复杂化,对当前中国的基层治理与社区自治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作为一项无偿、公益、利他的事业,志愿服务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力量的不足,为社区居民在政治参与、经济发展、文化娱乐、身心健康、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贡献应有之力。当前阶段,从主体协同的理念出发,构建城乡社区内部各大主体之间的有序协同机制,理顺志愿服务与基层政府、居(村)委会、专业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居民个人等主体间的地位关系、权责关系,进而促成城乡基层社区由无序管理走向有序自治,正当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协同 社区自治 新常态 社会工作
下载PDF
从网格化管理到社区治理——宜昌市社会管理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友华 柳建坤 曾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9-97,共9页
文本基于多元主体权力结构格局和"社会治理"政治话语,从网格化管理与社区自治的运作关系研究入手,构建了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改革模式与行动逻辑。在对宜昌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运作流程、效用价值和制度特性进行经验性... 文本基于多元主体权力结构格局和"社会治理"政治话语,从网格化管理与社区自治的运作关系研究入手,构建了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改革模式与行动逻辑。在对宜昌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运作流程、效用价值和制度特性进行经验性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和发展路径。文本认为,网格化管理的改革创新必须着眼于行政权力与社区差异化利益诉求对立这一事实,从提升社区服务存量和层级的角度寻找突破口,以鼓励自主性社区建设、明确治理主体权责界限、发展社会组织和完善制度等作为构建社会协同治理格局的现实路径,努力克服网格化管理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网格化管理 社区自治 社区服务
下载PDF
民法典编纂中的决议:法律属性、类型归属与立法评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瞿灵敏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100,共13页
决议作为团体自治的工具,是团体成员的意思表示根据多数决的意思表示吸收规则所形成的法律行为。从意思表示的内容、方向和合成方式为要素的意思表示构造规则出发,决议是与单方法律行为、契约、共同法律行为并列的独立法律行为类型。决... 决议作为团体自治的工具,是团体成员的意思表示根据多数决的意思表示吸收规则所形成的法律行为。从意思表示的内容、方向和合成方式为要素的意思表示构造规则出发,决议是与单方法律行为、契约、共同法律行为并列的独立法律行为类型。决议属于法律行为却又难以适用法律行为一般理论存在逻辑上的悖论。此一悖论皆因传统法律行为理论以个体法上典型的具体法律行为为原型构建法律行为的一般理论和既有法律行为理论只重视作为法律行为构成要素的意思表示而忽略意思表示之间的构造规则所致。《民法总则》将决议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行为纳入到法律行为章中,却将决议的撤销以分散立法的方式在法人部分等以单独规定。这体现了立法者将决议整合进法行为的意图不仅丰富了法律行为的类型,也开创了决议入典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 决议 私法自治 团体自治 意思表示构造规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