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室性早搏的心率相关性与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龙庆红 余小梅 +1 位作者 余萍 何文博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的频度与心率的相关性及临床特征。方法根据室早频度与心率的相关性,将室早分为心率正相关性、负相关性和非相关性,分析不同类型室早的患者特点、室早特征及起源部位的差异。结果共纳入特发性室早患者142例,... 目的探讨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的频度与心率的相关性及临床特征。方法根据室早频度与心率的相关性,将室早分为心率正相关性、负相关性和非相关性,分析不同类型室早的患者特点、室早特征及起源部位的差异。结果共纳入特发性室早患者142例,其中心率正相关性58例、心率负相关性30例和心率非相关性54例。心率负相关性的患者年龄显著低于其他两种类型[(45±20)岁vs(55±14)、(55±14)岁,P<0.05],24 h平均心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类型[(79±8)次/分vs(72±8)、(75±9)次/分,P<0.05]。心率负相关性的夜间室早频度最高,平均为白天室早频度的1.75倍,心率非相关性的夜间、白天室早频度接近,心率正相关性的夜间室早频度低于白天。室早起源部位在三种类型室早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心率正相关和非相关两种类型相比,心率负相关性室早的患者年龄较轻、平均心率较快;三种类型室早的昼夜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室性早搏 心率相关性 昼夜分布
原文传递
作物生物钟的研究进展与前瞻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启光 徐小冬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51,共13页
植物生物钟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主要研究材料,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生物钟调控机制,即多重互锁转录-翻译反馈环路模型。研究表明,生物钟调控保证了植物体内诸多生理生化和新陈代谢过程与环境因子... 植物生物钟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主要研究材料,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生物钟调控机制,即多重互锁转录-翻译反馈环路模型。研究表明,生物钟调控保证了植物体内诸多生理生化和新陈代谢过程与环境因子的周期性变化同步,使植物能够更合理地配置物质和能量资源,确保其生存和繁衍。简而言之,生物钟极大地提高了植物的环境适应性。近些年来,生物钟相关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已经显示出巨大应用前景,例如,生物钟核心组分在杂种优势、作物引种驯化和环境适应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研究材料和方向上看,目前植物生物钟研究存在两个趋势:一是研究材料从拟南芥迅速拓展到各种重要作物;二是作物生物钟研究与其他领域,如开花调控、胁迫抗性和高产稳产等研究领域,发生了广泛交叉。本文系统阐述了作物生物钟研究的重要进展,探讨了该领域最新提出的时间栽培学概念,展望了将生物钟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作物 环境适应性 引种驯化 栽培地域性
原文传递
出生率的日节律:基于家谱资料 被引量:2
3
作者 盛如 王红托 盛承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93-496,共4页
据 1 42 7~ 1 971年汉族家谱和圆形分析 ,表明男婴出生率亥时最高 ,申时最低 ;女婴出生率子时最高 ,戌时最低 .男婴、女婴平均出生高峰时间分别为 2 2时 49分和 2 3时 2 5分 ,二者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男婴和女婴合并为 2 3时 ... 据 1 42 7~ 1 971年汉族家谱和圆形分析 ,表明男婴出生率亥时最高 ,申时最低 ;女婴出生率子时最高 ,戌时最低 .男婴、女婴平均出生高峰时间分别为 2 2时 49分和 2 3时 2 5分 ,二者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男婴和女婴合并为 2 3时 1 1分 .男婴、女婴夜间出生率比白天分别高1 2个和 1 1个百分点 ,差异均极显著 (P <0 .0 1 ) .男婴阳时、阴时出生率分别为 42 .65 %和5 7.35 % ,差异极显著 ;女婴分别为 46.78%和 5 3.2 2 % ,差异接近显著 (P =0 .1 0 ) .古代和近现代男婴最大出生率均出现在亥时 ,女婴均在子时 .男婴、女婴的出生时辰与出生月份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随着产妇年龄的增加 ,男婴出生时间似有推迟趋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率 日节律 圆形分布 中国家谱 历史生态学
下载PDF
基于家谱资料的死亡人数构成比的日节律 被引量:1
4
作者 盛如 宣维健 +2 位作者 张惠和 高留英 盛承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78-882,共5页
据 1 5 0 6~ 2 0 0 0年中国汉族某姓氏家谱资料 ,通过常规和圆形分析死亡人数构成比的日节律 ,发现男子死亡数构成比亥时、午时为高 ,卯时、辰时为低 ,最高值 (1 5 .0 9% )是最低值 (3 .47% )的 4.3 5倍 ,差异极显著 (P<0 .0 1 )。... 据 1 5 0 6~ 2 0 0 0年中国汉族某姓氏家谱资料 ,通过常规和圆形分析死亡人数构成比的日节律 ,发现男子死亡数构成比亥时、午时为高 ,卯时、辰时为低 ,最高值 (1 5 .0 9% )是最低值 (3 .47% )的 4.3 5倍 ,差异极显著 (P<0 .0 1 )。女子死亡数构成比亥时、巳时为高 ,卯时、寅时为低 ,最高值 (1 6 .0 8% )是最低值 (3 .5 5 % )的4.5 3倍 ,差异极显著。亥时是阴气盛极将衰、阳气将长 ,午时和巳时是阳气盛极将衰、阴气将长 ,可见阴阳二气的转换对死亡有催动作用。男子、女子数据合并 ,平均死亡高峰为 2 2时 5 8分。男子、女子昼、夜死亡数构成比均无甚差异 (P>0 .0 5 )。男子阳时、阴时死亡数构成比分别为 42 .6 5 %和 5 7.3 5 % ,差异极显著 ;女子分别为 46 .78%和 5 3 .2 2 % ,差异接近显著 (P=0 .1 0 )。男子最大时辰死亡数构成比 ,古代为亥时和午时的1 4.6 9% ,近现代为亥时的 1 5 .1 5 %。可见 ,在这两个时代中 ,男子时辰死亡数构成比无大的改变。女子最大时辰死亡数构成比 ,古代为亥时的 1 5 .5 1 % ,近现代仍为亥时的 1 7.2 1 % ,二时代女子的时辰死亡数构成比也无甚改变。死亡时辰 Y与死亡日 (农历初一至三十 ) X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男子和女子数据合并 ,Y=1 1 .0 95 1 +0 .0 6 1 7X± 0 .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谱资料 死亡人数构成比 日节律 日节律 中国 汉族 遗传
下载PDF
新疆伊犁三道河地区蚊种组成及昼夜消长 被引量:2
5
作者 邢丹 孙响 +4 位作者 张恒端 王刚 董言德 张桂林 赵彤言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4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调查新疆伊犁霍城三道河地区蚊虫种类及昼夜消长情况。方法采用人帐诱法于某部队营区内外选取3种不同生境(营区外畜圈、营区外菜地和营区内小树林),每小时人帐诱采集蚊虫15 min,计算捕获蚊虫数并进行鉴定分类。结果 3种生境共捕获蚊... 目的调查新疆伊犁霍城三道河地区蚊虫种类及昼夜消长情况。方法采用人帐诱法于某部队营区内外选取3种不同生境(营区外畜圈、营区外菜地和营区内小树林),每小时人帐诱采集蚊虫15 min,计算捕获蚊虫数并进行鉴定分类。结果 3种生境共捕获蚊虫2 460只,蚊种有刺扰伊蚊、里海伊蚊、哈萨克斯坦伊蚊、凶小库蚊、尖音库蚊、米赛按蚊、萨氏按蚊、赫坎按蚊、环跗脉毛蚊和日本脉毛蚊。营区外菜地和营区内树林的昏峰在晚23:00,昏峰分别在早7:00和早6:00,营区外畜圈的蚊虫活动的昏峰较晚在晚24:00,晨峰不明显。结论 3种生境中库蚊占绝对优势,其中尖音库蚊为主要蚊种,营区外畜圈生境中蚊种较为丰富,相对于其他两个生境采集到的按蚊所占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消长 蚊种组成 调查 三道河地区
下载PDF
Chronotype distribution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被引量:2
6
作者 Zhiwei Liu Yingying Dong +1 位作者 Ying Xu Fei Zhou 《Brain Science Advances》 2020年第2期81-94,共14页
Purpose:Individual chronotypes are reported to b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ood,health status,and even disease progression.However,no reports of chronotype distribution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have been made availabl... Purpose:Individual chronotypes are reported to b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ood,health status,and even disease progression.However,no reports of chronotype distribution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have been made available to date.Methods:We performed a chronotype survey using the classic 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 both online and offline.The webpage-based online survey was distributed via a social network application on mobile phones.The offline survey was distributed to loc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A total of 9476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of which 8395 were valid.The mean age of the participants was 30.38±11.47 years,and 37.38%were male.Results:Overall,the Chinese chronotypes showed a near-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a slight shift toward eveningness.When analyzed in different age groups,the overall Chinese population was shown to be"latest"in their early twenties.In the young population,two significant points of change in chronotype were identified at the ages of 10 and 16 years.The chronotype composition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during early adulthood(from 17 to 28 years of age).Conclusion:This study generated the first overview of chronotype distribution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nd will serve as essential background data for futur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adian rhythm CHRONOTYPE 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MEQ) distribution
原文传递
流出道室性早搏负荷与心率及昼夜节律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单亮 唐闽 +2 位作者 方丕华 陈柯萍 张澍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2274-2276,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流出道室性早搏(流出道室早)的室早负荷与心率和昼夜节律的关系,从而探索流出道室早的发作规律。方法 135例流出道室早的患者入选,根据动态心电图(Holter)的24小时室早总数(室早负荷)分为5组:Groupl(<5000个/24h),Gr...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流出道室性早搏(流出道室早)的室早负荷与心率和昼夜节律的关系,从而探索流出道室早的发作规律。方法 135例流出道室早的患者入选,根据动态心电图(Holter)的24小时室早总数(室早负荷)分为5组:Groupl(<5000个/24h),Group2(5000-10000个/24h),Group3(10000-20000个/24h),Group4(20000-30000个/24h)和Group5(>30000个/24h)。分析每组室早负荷和平均心率的关系;将全天24小时分为4个时间段(6AM^12PM,12PM^6PM,6PM^12AM和12AM^6AM),来分析室早的昼夜分布规律。结果室早负荷与心率呈正相关(r=0.379,P<0.05),但只在Group3中室早负荷与平均心率呈显著正相关(r=0.561,P<0.05)。室早发作呈昼夜分布趋势,但只在Group3和Group4室早发作呈明显的昼夜节律(P<0.05),即夜间室早发作明显少。结论只有特定负荷下流出道室早(10000~30000个/24h)与平均心率相关并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室性早搏 室早负荷 心率 昼夜节律
原文传递
圈养林麝秋季日常行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阳 侯超 +1 位作者 李琦华 王绍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1期116-117,123,共3页
为探索圈养林麝的秋季日常行为,2020年8—9月,每月定期10 d,采用行为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在云南昆明麝达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林麝养殖基地观察并记录9只林麝(6只成体雌麝,3只成体雄麝)的日常行为。共记录林麝24种行为,可归纳成7种行为... 为探索圈养林麝的秋季日常行为,2020年8—9月,每月定期10 d,采用行为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在云南昆明麝达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林麝养殖基地观察并记录9只林麝(6只成体雌麝,3只成体雄麝)的日常行为。共记录林麝24种行为,可归纳成7种行为型,即摄食、运动、反刍、卧息、站立、排遗及嗅闻行为。通过对秋季林麝各行为类型的统计与比较发现,雄性林麝的活跃度高于雌麝,不同性别间卧息、嗅闻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5),排遗和站立行为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这可能与性别、圈养方式和雄性林麝刚结束产麝周期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行为 性别 昼夜节律 时间分配
下载PDF
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后新发心房颤动的昼夜节律及季节分布特点
9
作者 宋柯 陈威 +1 位作者 胡奕然 金泽宁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6期9-13,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昼夜节律和季节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脏中心术前无心房颤动史的157例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程控资料,主要分析新发心房颤动发... 目的旨在探讨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昼夜节律和季节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脏中心术前无心房颤动史的157例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程控资料,主要分析新发心房颤动发作的时间特点。心房颤动事件定义为起搏器腔内心电图记录到心房率>250次/min,心室波形态同窦律一致,但心室率不规整,持续时间≥30 s。定义上午时间区间为06:00—11:59;下午为12:00—16:59;晚上为17:00—22:59;凌晨为23:00—05:59。结果平均随访(1515±540)d结果显示,38例(24.2%)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检出新发心房颤动,中位检出新发心房颤动的时间为996 d(四分位间距:679 d,1204 d)。新发心房颤动检出的高峰时段为上午(18例,47.4%),其次为凌晨时间段(10例,26.3%),下午和晚上检出新发心房颤动出现概率最低,均为5例(13.2%)。另外,随访期内这38例患者共记录到121次心房颤动发作,平均发作次数为(3.2±1.9)次,发作次数最多的峰值在凌晨00:00—02:59时间区间,共计34次(28.1%),其次上午08:00—10:59为第二峰值,共21次(17.4%),晚上17:00—19:59为心房颤动发作最少的时间段,共计3次(2.5%)。季节分布来看,新发心房颤动出现比例最高的为冬季(15例,39.5%),其次为春季(11例,28.9%),最低为秋季(5例,13.2%)。结论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存在昼夜节律和季节分布的特点,新发心房颤动检出的高峰时间段为上午,高峰季节为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心房颤动 昼夜节律 季节分布
下载PDF
室性早搏密度的自发变动
10
作者 伍卫 张旭明 梅伯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8-61,共4页
本文应用动态心电图,探讨了22例室性早搏密度自发变动的特性。结果表明:室性早搏密度越高,自发变动程度越小;小时与小时之间较天与天之间室性早搏密度的变动幅度更大;相隔8天以内,天与天之间室性早搏密度的变动无明显差异,室性早搏密度... 本文应用动态心电图,探讨了22例室性早搏密度自发变动的特性。结果表明:室性早搏密度越高,自发变动程度越小;小时与小时之间较天与天之间室性早搏密度的变动幅度更大;相隔8天以内,天与天之间室性早搏密度的变动无明显差异,室性早搏密度呈昼夜节律分布,高峰出现在日间。研究结果将为非侵入性药效评价方法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性药 非侵入性 昼夜节律 动态心电图 研究结果 方法设计 密度 药效评价 特性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发病节律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文辉 余兰仙 叶美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907-1909,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时间规律,从时间医学的角度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2006年3987例新缺血性中风患者登记资料作圆形分布统计。发病时点化为角度坐标,确定缺血性中风的发病高峰时点;再以入院日期为基础,推测...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时间规律,从时间医学的角度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2006年3987例新缺血性中风患者登记资料作圆形分布统计。发病时点化为角度坐标,确定缺血性中风的发病高峰时点;再以入院日期为基础,推测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季节高峰期。结果: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时间在06∶00~10∶00时间段有明显集中趋势,发病月份存在集中趋势,平均发病时间为1月11日±3月6日。结论:缺血性中风发病有显著季节和时辰周期规律,更好地了解这些效应有望为卒中预防制定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昼夜节律 季节变化 圆形分布统计
下载PDF
基于观测资料的我国天气现象时空分布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雪芬 杜波 +2 位作者 汤志亚 李涛 李肖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52-1460,共9页
利用全国576个台站1961—2010年天气现象观测资料,对34种天气现象年平均发生频率、昼夜分布特征、代表性天气现象和区域代表站天气现象的发生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雨、露、结冰、阵雨、轻雾、霜、雷暴天气现象的年半均发生... 利用全国576个台站1961—2010年天气现象观测资料,对34种天气现象年平均发生频率、昼夜分布特征、代表性天气现象和区域代表站天气现象的发生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雨、露、结冰、阵雨、轻雾、霜、雷暴天气现象的年半均发生频率较高,极光、龙卷、雪暴等天气现象的年平均发生频率极低。近年来.雾的发生呈缓慢下降趋势,轻雾呈缓慢上升趋势,霾在2000年后快速发展,且发牛地点逐步扩大。天气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各地多发天气现象的前20种基本相似,仅发生频率排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现象 空间分布 昼夜分布 代表性
下载PDF
节律照明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戎升亮 Allen Samantha +2 位作者 赵杰 吕晨阳 张荣鹏 《照明工程学报》 2017年第5期10-15,共6页
光对人体的非视觉成像功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的警觉性、情绪、内分泌功能以及昼夜节律都会受到若干光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光峰值波长、人曝露在光环境中的时间点以及时间长度。不适的光环境可以扰乱人体的褪... 光对人体的非视觉成像功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的警觉性、情绪、内分泌功能以及昼夜节律都会受到若干光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光峰值波长、人曝露在光环境中的时间点以及时间长度。不适的光环境可以扰乱人体的褪黑素分泌以及身体内在昼夜节律,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若干负面影响,诱发诸如肥胖、糖尿病、失落、情绪失调、生殖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在过去的几年中,如何量化光对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的课题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关注。本文系统介绍了节律照明领域两种领先的量化指标及度量方法,包括视黑素等效勒克斯法(Equivalent Melanopic Lux:EML)以及昼夜节律刺激值法(Circadian Stimulus:CS),并对两种方法的生物学基础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前若干主流节律照明产品的光谱功率分布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节律照明的研究成果就减弱光源对人体昼夜节律的扰乱方面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础和通用的实践性建议,但对其有效影响的尺度和范围仍有待进一步的量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照明 视黑素等效勒克斯 昼夜节律刺激值 光谱功率分布 峰值波长 照明控制
下载PDF
正常人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斜率的昼夜变化及与心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红宇 曾秋棠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震荡(HRT)的昼夜变化规律,探讨不同人群心率与震荡斜率(T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AMI患者,平均年龄(60.87±13.72)岁,男66例,女34例;82例正常对照者,平均年龄(59.23±13.31)岁,男54...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震荡(HRT)的昼夜变化规律,探讨不同人群心率与震荡斜率(T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AMI患者,平均年龄(60.87±13.72)岁,男66例,女34例;82例正常对照者,平均年龄(59.23±13.31)岁,男54例,女28例。两组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定量测定一昼夜中每小时的平均心率(HR)与TS的均值,采用圆形分布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两组TS值在昼夜分布中的高峰时点及集中时段。结果(1)正常对照组TS值在24h分布上有明显的集中趋势,高峰时点为04:34(P<0.05),集中时段为21:25~11:41;AMI组TS值在24h分布上无明显集中趋势(P>0.05)。(2)正常对照组HR与TS呈负相关关系(r=-0.771,P<0.01);AMI组HR与TS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312,P>0.05)。结论正常人TS值有昼夜节律性,明显受HR的影响。作为心脏的一个基本生物节律,其主要受自主神经的调控。而AMI患者的这种生物节律性消失,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昼夜节律 心率 震荡斜率 圆形分布分析
原文传递
中黑苜蓿盲蝽成虫和卵在棉株上的时空分布
15
作者 付晓伟 封洪强 +2 位作者 邱峰 郭线茹 陈培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1,共3页
在田间笼罩内观察了中黑苜蓿盲蝽卵在2个Bt棉品种99B、鲁93-2和1个常规棉品种春矮早上的分布情况,以及成虫在99B棉株上的日节律。结果表明:棉花苗期和盛花期,成虫对产卵部位的选择与棉花品种无关,均趋向于棉株中上部较嫩的叶柄处产卵;在... 在田间笼罩内观察了中黑苜蓿盲蝽卵在2个Bt棉品种99B、鲁93-2和1个常规棉品种春矮早上的分布情况,以及成虫在99B棉株上的日节律。结果表明:棉花苗期和盛花期,成虫对产卵部位的选择与棉花品种无关,均趋向于棉株中上部较嫩的叶柄处产卵;在99B上,成虫主要集中在棉株的中上部活动,早晨和傍晚各有1次起飞高峰,但白天的活动性不强。因此,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成虫的田间抽样调查或喷施农药,田间卵量调查则应集中在棉株中上部的叶柄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黑苜蓿盲蝽 产卵部位 日节律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