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甫:“集中无词”或“词曲之祖”--从杨慎的一个观点说起
1
作者 夏志颖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72-80,87,共10页
明代杨慎在构建词史统序时首次提出"杜甫无词"之说,这一观点得到了词学与杜诗学专家不同程度的回应。一方面是明清之际的词学界围绕"杜甫无词"进行了相当热烈的讨论,从辨体、破体两个向度利用杜甫(杜诗)作为词学尊... 明代杨慎在构建词史统序时首次提出"杜甫无词"之说,这一观点得到了词学与杜诗学专家不同程度的回应。一方面是明清之际的词学界围绕"杜甫无词"进行了相当热烈的讨论,从辨体、破体两个向度利用杜甫(杜诗)作为词学尊体的资源;另一方面是"杜甫无词"说启发了诗学领域对杜诗题材风格多样性的论证,并由此深化了对"集杜词"的意义认知。杜甫从"集中无词"到"词曲之祖"的转变,既是"强者诗人"与强势文体影响力拓展的缩影,也是词体以弱附强,借助诗学资源以确立自身价值的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无词” 杜诗学 词学 集杜词
下载PDF
“风格”批评的流衍与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启洲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91,共9页
古典词学传统中的“风格”,主要指向词人创作风貌的静态描述和笼统概括,并以诗教传统中的“雅正”之风为尚。晚近以来,随着西方风格学知识的传入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普遍运用,“风格”也逐渐成为词学核心话语。胡适和胡云翼将词学“境界... 古典词学传统中的“风格”,主要指向词人创作风貌的静态描述和笼统概括,并以诗教传统中的“雅正”之风为尚。晚近以来,随着西方风格学知识的传入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普遍运用,“风格”也逐渐成为词学核心话语。胡适和胡云翼将词学“境界”说导向“风格”论,引领新的词学批评潮流。此后,龙榆生的词风流变论,对于词派乃至词的时代风格演变过程的研究,使现代词学风格论渐趋成熟。詹安泰立足于文学本位,以修辞学的视域划分词体风格的多样形态,丰富了词学风格论体系的内涵。“风格”一词在词学批评中的流衍,足可视为词学发展史的缩影,是观照词学现代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 词体 中国词学 现代转型
下载PDF
百年来明清词调音乐研究现状与反思——以《木兰花》词调为例
3
作者 刘瑶 于广杰 《保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1-72,共12页
明清词调音乐是重要的词乐历史形态,承载着唐宋词独特的声辞之美,也呈现出明清词人融前代遗声与当代声乐的博雅趣味。百年来明清词调音乐研究主要集中在乐律宫调理论、文学与音乐的关系、乐谱校订与翻译三大方面。依托传统音乐史和乐律... 明清词调音乐是重要的词乐历史形态,承载着唐宋词独特的声辞之美,也呈现出明清词人融前代遗声与当代声乐的博雅趣味。百年来明清词调音乐研究主要集中在乐律宫调理论、文学与音乐的关系、乐谱校订与翻译三大方面。依托传统音乐史和乐律理论,论者就词调音乐发展流变和乐律学研究之成果尚称丰富;以明清词调音乐乐例阐释词的文辞、声情与音乐关系的相关论述仍显得片面,不少地方甚至是主观臆断;以现代简谱、五线谱重新解读和翻译明清词调音乐也因译谱方式的不同而存在争议及偏失。反思百年来明清词调音乐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依此取得的成就与不足,并以唐宋流行词调《木兰花》为例,阐明明清词调研究展现出的学术空间和张力,是推进明清词调音乐研究走向深入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 词乐 明清词调
下载PDF
词史之间:夏承焘学术志趣与近代新宋学
4
作者 张凯 薛宸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8-108,共11页
20世纪30年代前后,各派学人群趋编纂宋史,以期建立新宋学。一代词宗夏承焘此时在宋词、宋史与宋学之间徘徊不定,新近出版的《夏承焘日记全编》较为系统且鲜活地呈现了夏承焘治学的心路历程,及其与张尔田、金松岑、黄云眉、邓广铭等学者... 20世纪30年代前后,各派学人群趋编纂宋史,以期建立新宋学。一代词宗夏承焘此时在宋词、宋史与宋学之间徘徊不定,新近出版的《夏承焘日记全编》较为系统且鲜活地呈现了夏承焘治学的心路历程,及其与张尔田、金松岑、黄云眉、邓广铭等学者商讨宋词、宋史与宋学研究旨趣和方法的过程。以此为线索,在近代中西新旧学术融汇的语境中勾勒夏承焘早年学术道路与学术网络,不仅能深入揭示夏承焘的学术旨趣,更能展现近代宋学与宋史研究的多重面向,进而为时下反思分科之学视野下的宋学与宋史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承焘 词学 宋史 新宋学 学术志趣
原文传递
胡云翼词学思想的形成条件——胡云翼独特的人生经历与学术道路
5
作者 曾大兴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8期51-56,共6页
胡云翼的词学思想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进化论的词史观,白话文学的价值标准,豪放词的审美认同。他的词学思想在20世纪词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这些思想的形成,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学术道路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在新文学作家的影响... 胡云翼的词学思想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进化论的词史观,白话文学的价值标准,豪放词的审美认同。他的词学思想在20世纪词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这些思想的形成,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学术道路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在新文学作家的影响之下走上文学和学术之路的,他自己也曾经是一位有成就的新文学作家;他是词学界投笔从戎的第一人,在敌后抗日斗争中有过许多出色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云翼 词学思想 新文学 抗日战争
下载PDF
民国词选研究述论
6
作者 蒋昕宇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81-87,共7页
词选是词文体得以流传的重要文献载体,也是词学理论批评的重要体裁形式。民国时期编撰的词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民国词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对民国词选的研究已涌现出不少成果,但未有总体宏观的全面研究。学术界对民国词选内涵与... 词选是词文体得以流传的重要文献载体,也是词学理论批评的重要体裁形式。民国时期编撰的词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民国词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对民国词选的研究已涌现出不少成果,但未有总体宏观的全面研究。学术界对民国词选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未能达成一致,文献搜求的全面程度参差不齐,造成了研究方式局限于个案与专题,研究对象的主体性未得到确认和重视,套用固有的研究范式未能突出和挖掘民国词选的独特价值。如何在处处开花的个案研究、专题研究基础上,宏观把握民国词选的全貌进而完成理论升华,是民国词学研究者的新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词选 词学研究 文献整理 理论建构
下载PDF
再造传统:70余年来词论研究的演变与启示
7
作者 付优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27-37,共1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词论研究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重思想,轻艺术”的批评取向和“重豪放,轻婉约”的审美标准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末,过分注重社会功能的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词论研究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重思想,轻艺术”的批评取向和“重豪放,轻婉约”的审美标准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末,过分注重社会功能的词学批评标准得到反思与纠正,词论研究进入反思、探索、再评价阶段。21世纪初至今,词论研究日益与数字人文技术的更新相结合,与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相结合,与海外词学研究的发展相结合。不断成熟的新技术工具,不但改变了词学领域知识生产的原料选择,而且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词学领域知识生产成果的流通与消费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论研究 范式转型 传统与新变
下载PDF
从“别是一家”到“弱德之美”——关于词的艺术个性探索之回顾与思考
8
作者 王靖懿 张仲谋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4-22,123,共10页
关于词的艺术个性的探索,是千年词学发展史上的一个专门话题。宋代李之仪说词"自有一种风格",李清照称词"别是一家";明代王世贞说词的特点在"香而弱";清代宋征璧说"词之旨本于私自怜",焦循说... 关于词的艺术个性的探索,是千年词学发展史上的一个专门话题。宋代李之仪说词"自有一种风格",李清照称词"别是一家";明代王世贞说词的特点在"香而弱";清代宋征璧说"词之旨本于私自怜",焦循说词的独特功能在抒发人性情中所寓之柔气,刘熙载说词"虽小却好,虽好却小";王国维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现代词学家杨海明先生说词是"心绪文学",叶嘉莹先生说词之所长在表现"弱德之美"。当代词学,应在保持词学文献研究良好局面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词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 艺术个性 别是一家 弱德之美
下载PDF
10-19世纪朝鲜半岛词人的中国地名运用浅谈
9
作者 汪超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1-38,共8页
中国诗文用地名创作的现象源流久远,并影响到东亚。10-19世纪朝鲜半岛的"词文学"运用中国地名的主要类型有:实指地名;用为代称;地名典故;地名原型。这四种类型的运用几乎未突破中国本土作家的运用范围。不过,仍然具有自身特点... 中国诗文用地名创作的现象源流久远,并影响到东亚。10-19世纪朝鲜半岛的"词文学"运用中国地名的主要类型有:实指地名;用为代称;地名典故;地名原型。这四种类型的运用几乎未突破中国本土作家的运用范围。不过,仍然具有自身特点:内容上,体现其群体关切与民族心理;发展趋向上,由实指地名逐步文学化、本土化。朝鲜半岛词人以中国地名入词的现象主要受人员往还、文化认同、知识传播和文学创作传统的影响。这一现象也体现了域外文人词作创作与中国文化认同的关系,映射出中国知识体系在域外的流播与变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 中国地名 文化认同 知识传播 韩国-朝鲜文学
下载PDF
郑文焯评柳永词“骨气高健”说探论
10
作者 张宇辰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51-156,共6页
郑文焯以“骨气高健”评柳永词,突破了宋代以来对柳永词的传统认识。柳永的一些词作,在内容、语言、情感、格调等方面确实体现出高健清空的特征,达到了内在情怀与外在艺术风貌的统一,具有鲜明的特色。郑文焯对柳永高度推崇的原因在于对... 郑文焯以“骨气高健”评柳永词,突破了宋代以来对柳永词的传统认识。柳永的一些词作,在内容、语言、情感、格调等方面确实体现出高健清空的特征,达到了内在情怀与外在艺术风貌的统一,具有鲜明的特色。郑文焯对柳永高度推崇的原因在于对其相似人生经历的同情,纠正词坛弊病的需要,以及转益多师的词学主张。他在丰富和发展“骨气”说新的内涵的同时,引发人们对柳永其人其词的重新认识与评价,对后世柳词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郑文焯 骨气 词学
下载PDF
词学“野狐禅”——网络词学初探
11
作者 万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27-32,共6页
通过对互联网上原创词学话语的分类与解析,从论说方式、审美旨趣和学术个性三个方面,揭示其异于学院词学的种种特征与新变,即网络词学的论说方式有极强的互动性,审美旨趣偏向深情凝练,学术观点与学术话语对学院词学既有借鉴也有游离。... 通过对互联网上原创词学话语的分类与解析,从论说方式、审美旨趣和学术个性三个方面,揭示其异于学院词学的种种特征与新变,即网络词学的论说方式有极强的互动性,审美旨趣偏向深情凝练,学术观点与学术话语对学院词学既有借鉴也有游离。网络词学与学院词学应互补长短,实现良性互动,才能让古老的词学在互联网时代重新焕发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词学 学院词学 词学
下载PDF
阳羡派词论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克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2-59,共8页
阳羡词派是清初与浙西词派齐名的重要词学流派,其领袖陈维崧以独特的词风和词学理论著称于词坛并影响于后世。阳羡词派的词学主张主要包括:倡豪放词风,反对颓靡孱弱;推尊词体,存经存史;感物起兴,穷而后发。
关键词 阿羡词派 陈维崧 词学理论 词风 词体 清代
下载PDF
新旧融汇并行不悖:徐兴业《清代词学批评家述评》之述评
13
作者 何建 邱美琼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4-51,共8页
徐兴业《清代词学批评家述评》对晚清陈廷焯、谭献、王国维的词学批评展开评述。在批评立场上,以西方“纯文艺”和中国传统词学之“雅正”作为批评核心,但意蕴有所偏移,且主张以“雅正”补正“纯文艺”之弊端。在具体批评实践中,徐兴业... 徐兴业《清代词学批评家述评》对晚清陈廷焯、谭献、王国维的词学批评展开评述。在批评立场上,以西方“纯文艺”和中国传统词学之“雅正”作为批评核心,但意蕴有所偏移,且主张以“雅正”补正“纯文艺”之弊端。在具体批评实践中,徐兴业围绕着“六失说”集中评述了陈廷焯“雅正”“沉郁”的观点;赞成谭献的“清词三大家”的论断;服膺王国维纯文艺立场及其“境界说”。徐兴业对三家思想均有不同程度接受,评述往往一语中的。总之,站在新文学蓬勃发展和传统古典文学日渐式微的交点上,徐兴业的批评观、批评方法、批评立场融汇中西,《清代词学批评家述评》着力于词学理论研究,既是民国词学批评的重要成果,更体现出由旧词学向现代词学嬗变的历程,在近现代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同样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兴业 词学批评 民国词学 融汇中西 现代词学
下载PDF
引词证禅:宋代文人词的禅林传播与接受
14
作者 侯本塔 纪德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101,共8页
宋代文人词在禅林中的传播与接受,是宋词与佛禅关系研究的独特视角。具体而言,佛教僧人融摄宋词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语汇的吸收、成句的运用和全篇的演绎。这种“引词证禅”现象的产生,既有“文字禅”思想的理论前提和僧人熟悉宋词的现... 宋代文人词在禅林中的传播与接受,是宋词与佛禅关系研究的独特视角。具体而言,佛教僧人融摄宋词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语汇的吸收、成句的运用和全篇的演绎。这种“引词证禅”现象的产生,既有“文字禅”思想的理论前提和僧人熟悉宋词的现实基础,也不乏借助名家名作弘法的考虑,并且展现出对景语、禅语和哲语的偏好。作为词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引词证禅”不仅拓宽了宋代文人词的阐释空间,让原本没有禅意的作品具备了禅学解读的可能,还反映出禅宗僧人以服务佛事活动为最高准则,以清雅取向为审美尺度的词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人词 引词证禅 文字禅 禅宗词学 柳永
原文传递
2021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
15
作者 方铭 史凤云 《云梦学刊》 2024年第5期25-37,共13页
屈原及楚辞的学术研究历史悠久,2021年继续呈现出持久生命力,各类专著、学术论文等成果迭出,涉及屈原精神与文化影响研究、楚辞文本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宋玉研究、楚辞海外传播与翻译接受研究等诸多领域。
关键词 屈原 楚辞 楚辞学史 宋玉 楚辞传播
下载PDF
田能村孝宪《填词图谱》探析——兼及明清词谱对日本填词之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合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1-17,共7页
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出现了第一部汉语词谱,即田能村孝宪的《填词图谱》。该书参考了中国明清时期诸家所著图谱,共编订了116种词调的图谱:从其谱式符号以及标明各句次序来看,近于中国张綖的《诗余图谱》;详注韵法则从万树《词律》而来,词... 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出现了第一部汉语词谱,即田能村孝宪的《填词图谱》。该书参考了中国明清时期诸家所著图谱,共编订了116种词调的图谱:从其谱式符号以及标明各句次序来看,近于中国张綖的《诗余图谱》;详注韵法则从万树《词律》而来,词末补充说明字声规则,亦学《词律》体例,而内容则多袭取《词律》附注;但其例词不是从《词律》中来,而多选择香艳游戏之作,带有明显的词选痕迹。由于田能村孝宪《填词图谱》的示范,使得词在日本获得了迅速发展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词谱 田能村孝宪(竹田) 《填词图谱》 《词律》 日本词学
下载PDF
徐釚《词苑丛谈》与江顺诒《词学集成》词学观比较
17
作者 戴倩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8-86,共9页
徐釚《词苑丛谈》与江顺诒《词学集成》,是清代辑录类词话中为数不多关注体例编目的作品。两部作品时间横跨清代,其词学观的差异代表了清代词学批评的趋向。目前,学界对二者词学观的发掘比较尚未足够重视。通过对二者的体例意识、词史... 徐釚《词苑丛谈》与江顺诒《词学集成》,是清代辑录类词话中为数不多关注体例编目的作品。两部作品时间横跨清代,其词学观的差异代表了清代词学批评的趋向。目前,学界对二者词学观的发掘比较尚未足够重视。通过对二者的体例意识、词史意识及审美意识的比较解读,以期窥见清代辑录类词话中词学意识的衍变趋向,丰富清代词学批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釚 词苑丛谈 江顺诒 词学集成 词学观
下载PDF
明末词学雅化的苗裔——陈子龙词学理论及其在词学史中的地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雅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97-108,共12页
云间词派以突出的词学理论与创作表现振兴明词之衰,并开启了清词中兴之格局。该派的主将陈子龙被誉为"明词第一",且其词学理论在明清之交的词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历来针对陈子龙词学理论的探讨却非常有限,论文从承传与发... 云间词派以突出的词学理论与创作表现振兴明词之衰,并开启了清词中兴之格局。该派的主将陈子龙被誉为"明词第一",且其词学理论在明清之交的词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历来针对陈子龙词学理论的探讨却非常有限,论文从承传与发展的角度来探讨陈子龙的词学理论,以见其在词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并确立其对于明代与清代词学之承传、融通、影响的词史地位。全文先从其重要的词学观点入手,探讨其复古源流观、辨体论、词境说、风骚寄托说、体性观、审美技巧论,透过这些观点的阐述以见陈子龙的词论在词史的重要位置,他在明词中衰的困境中接续了词统的最早努力,开启了清代词坛的盛衰之辨与南北宋之争,使词既能维护其本质特性,又可朝雅化尊体的路上前进,为清代词论写下了第一页。陈子龙代表明末词坛雅化的星星之火,即将在清代成为燎原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龙 云间词派 明词 尊词
下载PDF
危机时刻的词学批评——现代词学发展史中的民族国家话语
19
作者 孙启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7,共9页
20世纪前半叶,身处民族危机时刻的中国学人,努力建构起想象性的文学传统,以唤醒民众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在此一历史语境中,词学的社会政治功能也被不断地激发和征用。在国难之际,现代词学家赋予词体政治表达的现代意涵,从“依经论词”到... 20世纪前半叶,身处民族危机时刻的中国学人,努力建构起想象性的文学传统,以唤醒民众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在此一历史语境中,词学的社会政治功能也被不断地激发和征用。在国难之际,现代词学家赋予词体政治表达的现代意涵,从“依经论词”到振兴国族,实现了词体功能论的现代转向。他们通过鼓吹稼轩词风、宣扬爱国词人、撰述民族词史和编录民族词选等多种方式,强化中国古典词史中所蕴蓄的“民族国家”精神。由此而言,承载着民族国家话语的现代词学成为抗战文学的重要一极,也促使着其自身理论话语的现代转型,理应被视为中国现代文论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词学 民族国家话语 爱国词人 民族词史 民族词选
下载PDF
清代词学批评对两大传统词学宗尚的消解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建次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50-55,共6页
清代词学批评对传统词学宗尚的消解主要体现在两大维面:一是对婉约与豪放词风宗尚的消解,二是对南北宋词宗尚的消解。上述维面中,前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体派与风格高下之论的破解,后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艺术表现模式优劣之论的破解。此两... 清代词学批评对传统词学宗尚的消解主要体现在两大维面:一是对婉约与豪放词风宗尚的消解,二是对南北宋词宗尚的消解。上述维面中,前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体派与风格高下之论的破解,后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艺术表现模式优劣之论的破解。此两方面共构互渗,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标示出清代词学批评的理论水平与历史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批评宗尚 词风之宗 南北宋之宗 消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