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SIGN与免疫调节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永熙 周同 +2 位作者 赵亚鹏 吴开胤 陈楠 《生命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它既能启动初始免疫应答,也能负向调控免疫反应,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DC-SIGN属于DC表面C型凝集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它既是DC病原体模式识别和黏附受体,又作为DC特征性多...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它既能启动初始免疫应答,也能负向调控免疫反应,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DC-SIGN属于DC表面C型凝集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它既是DC病原体模式识别和黏附受体,又作为DC特征性多功能免疫分子,参与DC免疫调节作用。DC-SIGN在调节DC黏附迁移及炎症反应,激活初始T细胞及启动免疫应答,以及病原体与肿瘤的免疫逃逸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对DC-SIGN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调节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更深入研究,可为临床相关疾病机制探讨与防治进一步提供新的有力依据和干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DC-SIGN 模式识别受体 黏附迁移 免疫应答 免疫逃逸
下载PDF
胞外基质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6
2
作者 武越歆 葛高翔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3期415-422,共8页
胞外基质是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胶原蛋白、非胶原糖蛋白、蛋白聚糖等生物大分子在细胞表面或细胞之间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胞外基质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受到糖基化、共价交联等翻译后修饰的调控。胞外基质不仅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而且可作... 胞外基质是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胶原蛋白、非胶原糖蛋白、蛋白聚糖等生物大分子在细胞表面或细胞之间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胞外基质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受到糖基化、共价交联等翻译后修饰的调控。胞外基质不仅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而且可作为信号分子结合整合素等细胞表面受体传递信号。胞外基质网络同时结合并调控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信号。胞外基质网络在细胞黏附、细胞迁移、细胞周期、细胞命运决定过程起到重要调控作用,进而调控组织发育与机体稳态的建立与维持。胞外基质网络结构与功能的紊乱将导致癌症、组织纤维化、结缔组织异常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该文将简要介绍胞外基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胞外基质与细胞骨架的交互调控机制及其生理与病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组 胞外基质 信号通路 细胞黏附与迁移 细胞骨架 疾病
原文传递
细胞微环境对免疫细胞黏附与迁移的调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海龙 路玲 +2 位作者 郑雅娟 袁萌芽 陈剑峰 《生命科学》 CSCD 2016年第2期239-247,共9页
免疫细胞的黏附与迁移是机体免疫与宿主防御的关键环节,在机体免疫监视以及稳态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参与到癌细胞转移的过程中。免疫细胞在血管内皮表面的滚动、活化、稳定黏附和定向迁移依赖整合素功能,并受到细胞微环境,包括生物... 免疫细胞的黏附与迁移是机体免疫与宿主防御的关键环节,在机体免疫监视以及稳态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参与到癌细胞转移的过程中。免疫细胞在血管内皮表面的滚动、活化、稳定黏附和定向迁移依赖整合素功能,并受到细胞微环境,包括生物微环境、化学微环境以及物理微环境的多因子协同作用和调控。细胞微环境的紊乱往往导致免疫细胞黏附与迁移的异常,引发炎症性疾病,甚至肿瘤。将对细胞微环境通过整合素调控免疫细胞黏附与迁移进行概述,重点介绍生物微环境、化学微环境和物理微环境对免疫细胞黏附与迁移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微环境 免疫细胞黏附与迁移 整合素 炎症性疾病
原文传递
Paxillin在大鼠胰腺发育不同时期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静 石慧 +2 位作者 曹丽华 刘莉洁 张一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4-6,15,共4页
目的:研究桩蛋白(Paxillin,Pxn)在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方法:运用RT-PCR技术检测Pxn在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mRNA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时期桩蛋白在胰腺的定位。结果:RT-PCR结果显示Pxn的mRNA表达量胚胎期... 目的:研究桩蛋白(Paxillin,Pxn)在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方法:运用RT-PCR技术检测Pxn在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mRNA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时期桩蛋白在胰腺的定位。结果:RT-PCR结果显示Pxn的mRNA表达量胚胎期高于新生和成年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不同发育时期桩蛋白不仅在外分泌胰腺有表达,而且在胰岛也有表达。结论:具有调节细胞聚集、粘附迁移功能的桩蛋白可能参与出生后胰岛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ILLIN 胰岛重塑 细胞迁移粘附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黏附迁移相关指标影响的探讨
5
作者 姚菲 曹建雄 +1 位作者 柳景红 陈逸恒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25-2627,共3页
目的观察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黏附迁移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各组裸鼠接种乳腺癌制备成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按照给药方案用药,计算各组抑瘤率并进行... 目的观察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黏附迁移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各组裸鼠接种乳腺癌制备成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按照给药方案用药,计算各组抑瘤率并进行比较;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标本黏附斑激酶FAK、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及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EK1/2的蛋白表达活性,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各用药组裸鼠体重生长情况及移植瘤体积与模型组相比较均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分别为预防组56.84%、治疗组36.49%、阳性对照组35.45%。模型组与各灌胃组比较,FAK、PI-3K及MEK1/2表达活性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骨镇痛胶囊预防组与参一胶囊阳性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镇痛胶囊可通过抑制黏附斑激酶FAK蛋白的表达,诱导下调乳腺癌移植瘤组织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及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EK1/2的蛋白表达活性,抑制癌细胞的黏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壮骨镇痛胶囊 裸鼠 黏附迁移 整合素
下载PDF
PP1195一个新的与纤粘连蛋白相互作用促进肝癌细胞迁移的基因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梅 杨胜利 +3 位作者 杨付叶 朱奕奕 王弢 万大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781-783,共3页
目的:PP1195是新近获得的一个基因,酵母双杂交发现PP1195与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相互作用。本文旨在说明该基因与FN间的关系及对肝癌细胞浸润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翻译表达PP1195基因和FN基因产物,体外结合实验观察两... 目的:PP1195是新近获得的一个基因,酵母双杂交发现PP1195与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相互作用。本文旨在说明该基因与FN间的关系及对肝癌细胞浸润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翻译表达PP1195基因和FN基因产物,体外结合实验观察两者之间的作用;采用细胞粘附实验观察PP1195基因表达对Hep3B细胞与FN结合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侵袭重建基底膜和划痕实验观察该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浸润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P1195和FN有相互结合作用;诱导PP1195基因表达可显著增加Hep3B细胞与FN的结合能力;以及SMMC7721细胞的浸润和迁移能力。结论:PP1195基因是一个新的与纤粘连蛋白相互作用并能够增加肝癌细胞浸润和迁移能力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1195 纤粘连蛋白 细胞粘附 浸润 迁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在人喉癌HEp-2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利军 洪莉 +5 位作者 陈宁 沈炳玲 邓艳秋 权伟 王蓓蓓 张丽莙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在人喉癌HEp-2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C.pn增殖培养后感染HEp-2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病变,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内C.pn包涵体的形态特点,透射电镜观察C.pn包涵体超微结...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在人喉癌HEp-2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C.pn增殖培养后感染HEp-2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病变,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内C.pn包涵体的形态特点,透射电镜观察C.pn包涵体超微结构.采用细胞黏附实验观察C.pn感染对HEp-2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采用创伤修复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C.pn感染HEp-2细胞后,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C.Pn感染HEp-2细胞72 h后,细胞内的空泡状结构(即包涵体)几乎占据整个胞浆.吖啶橙染色结果显示,细胞内的包涵体呈黄绿色葡萄串状.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包涵体内成熟的梨形原体明显增多,而圆形的网状体则较少.细胞黏附实验结果显示,C.pn感染HEp-2细胞2 h后,C.pn感染组黏附细胞的吸光度(A)值为0.669±0.0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A4值(0.558±0.005,P〈0.001),C.pn感染组的细胞黏附率为119.9%.创伤修复实验结果显示,C.pn感染HEp-2细胞24 h后,细胞向划痕中央迁移的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C.pn感染HEp-2细胞12 h后,C.pn感染组和对照组的细胞迁移数目分别为(23.40±2.41)个/视野和(10.40±1.67)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pn感染能增强HEp-2细胞的黏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HEp-2细胞迁移,提示C.pn感染可能在喉癌转移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衣原体 肺炎 细胞黏附 细胞迁移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细胞表面糖链末端唾液酸和岩藻糖与某些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英 张夏英 +2 位作者 刘飞 齐慧玲 陈惠黎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1-277,共7页
用神经氨酸酶和α-L-岩藻糖苷酶分别切除人肝癌细胞株7721细胞表面糖链中的末端唾液酸(SA)和岩藻糖(Fuc)残基来研究表面聚糖结构和某些细胞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选择细胞对纤连蛋白(Fn)、层黏蛋白(Ln)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黏... 用神经氨酸酶和α-L-岩藻糖苷酶分别切除人肝癌细胞株7721细胞表面糖链中的末端唾液酸(SA)和岩藻糖(Fuc)残基来研究表面聚糖结构和某些细胞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选择细胞对纤连蛋白(Fn)、层黏蛋白(Ln)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黏附能力、细胞趋化性迁移以及趋化性侵袭作为细胞行为的指标。结果表明:表面糖链末端SA对细胞黏附至Fn并不必需,对细胞黏附至Ln和细胞的趋化性侵袭却至为重要,而对细胞黏附至HUVEC以及趋化性迁移则为关键性残基。与SA相比,Fuc可能参与细胞Fn、Ln和HUVEC的黏附,但对趋化性迁移以及趋化性侵袭并不重要。细胞对HUVEC的黏附以及趋化性迁移和侵袭可被唾液酸化Lewis X(SLe^x)的单抗抑制,但不被未唾液酸化的Lewis X(Le^x)单抗抑制,这一结果支持SA在上述三种细胞过程中较Fuc残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 HUVEC 细胞黏附 细胞生物学行为 细胞表面 糖链 SA 趋化性 残基 单抗
下载PDF
Probing the mechanosensitivity in cell adhesion and migration: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 被引量:1
9
作者 Bao-Hua Ji Bo Huo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69-484,共16页
Cell adhesion and migration are basic physiolog- ical processes in living organisms. Cells can actively probe their mechanical micro-environment and respond to the ex- ternal stimuli through cell adhesion. Cells need ... Cell adhesion and migration are basic physiolog- ical processes in living organisms. Cells can actively probe their mechanical micro-environment and respond to the ex- ternal stimuli through cell adhesion. Cells need to move to the targeting place to perform function via cell migration. For adherent cells, cell migration is mediated by cell-matrix adhesion and cell-cell adhesion.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especially at early stage of investigation, are indispensable to studies of cell mechanics when even qualitative behaviors of cell as well as fundamental factors in cell behaviors are unclear. Currently, there is increasingly accumulation of ex- perimental data of measurement, thus a quantitative formula- tion of cell behaviors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se fun- damental factors are highly needed. This quantitative under- standing should be crucial to tissue engineering and biomed- ical engineering when people want to accurately regulate or control cell behaviors from single cell level to tissue level. In this review, we will elaborat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ex- 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n cell adhesion and mi- gration, with particular focuses laid on recent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theoretical modeling, through which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the cell mechanics are sug- 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 mechanics ~ cell adhesion. cell migration.Modeling ~ Mechanobiology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粘附移行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晓红 孙慧敏 +2 位作者 陈桂彬 苑晓勇 袁佳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52-655,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 α)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上的粘附移行作用 ,以及在此过程中整合素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借助细胞粘附实验和移行实验研究TNF α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在细胞外...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 α)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上的粘附移行作用 ,以及在此过程中整合素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借助细胞粘附实验和移行实验研究TNF α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上的粘附和移行 ,以及整合素抗体封闭后对细胞的影响。TNF α对细胞表面整合素的表达调节经免疫荧光染色后由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TNF α可以明显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在Ⅳ型胶原、层粘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上的粘附移行。抗体封闭实验表明整合素 β1、α2、α3、α5亚基参与细胞的粘附 ,在细胞移行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α亚基而非 β亚基。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TNF α可上调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整合素的表达。结论 :胶原、层粘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是晶状体囊的主要成分 ,肿瘤坏死因子α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与晶状体囊膜成分的粘附移行 ,该作用的发挥至少部分通过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晶状体上皮细胞 粘附 白内障
下载PDF
α_5β_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细胞粘附与运动中的作用
11
作者 赵玲 叶志佳 唐毅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舌鳞状细胞癌Tca - 8113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受体α5β1的表达 ,及α5β1在Tca - 8113细胞粘附、运动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Tca- 8113细胞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细胞α5β1的表达 ;应用抗α5β1抗体结合细胞表面纤维连接蛋白受体... 目的 探讨舌鳞状细胞癌Tca - 8113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受体α5β1的表达 ,及α5β1在Tca - 8113细胞粘附、运动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Tca- 8113细胞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细胞α5β1的表达 ;应用抗α5β1抗体结合细胞表面纤维连接蛋白受体α5β1,分析α5β1在细胞粘附、运动行为中的作用。结果 α5β1在舌鳞状细胞癌Tca -8113细胞表面呈点状和团块状分布 ;抗α5β1抗体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在纤维连接包被表面的粘附和运动行为。结论 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存在α5β1的表达 ,α5β1在舌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连接蛋白 舌鳞状细胞癌 α5β1 粘附 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