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抚触对减轻新生儿采集末梢血所致疼痛的效果,以降低疼痛给新生儿带来的损伤。方法选择2017年11~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二区分娩的正常足月的35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两组新生儿...目的探讨抚触对减轻新生儿采集末梢血所致疼痛的效果,以降低疼痛给新生儿带来的损伤。方法选择2017年11~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二区分娩的正常足月的35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两组新生儿均采集末梢血,其中观察组从出生第2天开始进行抚触,2次/d,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评估两组新生儿疼痛程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采血前、中、后的哭闹持续时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采血前的心率比较[(124.37±6.58)次/min vs (123.16±6.35)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时和采血后心率均加快,观察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血时,(145.82±7.06)次/min vs (161.53±7.41)次/min;采血后,(134.79±6.88)次/min vs (149.27±7.01)次/min],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采血中和采血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采血中,(4.01±0.69)分vs (5.47±0.73)分;采血后,(0.58±0.46)分vs (1.03±0.51)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采血前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中和采血后,观察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1.43±2.44)%vs (83.51±2.37)%;(98.59±2.64)%vs (91.28±2.0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抚触能有效减轻新生儿采集时的疼痛,且操作简单、可行、安全,为非药物治疗缓解疼痛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和社区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溶血等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接受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四项检查2586份标本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溶血标本与合格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586份标本中发现不合格血检样本1...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溶血等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接受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四项检查2586份标本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溶血标本与合格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586份标本中发现不合格血检样本18份,发生率为0.70%(18/2586),对不同科室来源的样本的不合格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不同科室之间血检样本的不合格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36, P >0.05)。在18份不合格血检样本中因技术问题而发生不合格的样本所占比例最高,达88.89%(16/18);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技术因素所导致的不合格样本明显多于仪器因素或固定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63、98.52,均 P <0.05)。另外,在技术因素中因溶血导致的不合格样本最多。对选择在输液的同侧部位或异侧部位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钾、钠、氯、肌酐、尿酸、葡萄糖检测发现,在输液同侧抽血对上述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钾、氯、肌酐明显下降,而钠、尿酸、葡萄糖等指标则明显上升(t =4.51、4.98、5.50、3.25、10.18、15.25,均 P <0.05)。溶血样本的γ-转肽酶、磷酸肌酸激酶、钠及尿酸等指标明显低于正常样本,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钾、磷、肌酐、肌酸激酶等指标则明显高于合格样本(t =14.85、21.21、7.15、4.86、10.33、4.02、3.11、8.20、7.54、5.11,均 P <0.05)。从采集血液后到送至检验室的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葡萄糖、肌酸激酶及α-羟丁酸等项目的1 h 后送检均值明显低于规范送检均值,而1 h 后送检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则明显高于规范送检均值(t =2.95、4.82、2.88、5.44、4.05、3�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抚触对减轻新生儿采集末梢血所致疼痛的效果,以降低疼痛给新生儿带来的损伤。方法选择2017年11~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二区分娩的正常足月的35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两组新生儿均采集末梢血,其中观察组从出生第2天开始进行抚触,2次/d,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评估两组新生儿疼痛程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采血前、中、后的哭闹持续时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采血前的心率比较[(124.37±6.58)次/min vs (123.16±6.35)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时和采血后心率均加快,观察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血时,(145.82±7.06)次/min vs (161.53±7.41)次/min;采血后,(134.79±6.88)次/min vs (149.27±7.01)次/min],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采血中和采血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采血中,(4.01±0.69)分vs (5.47±0.73)分;采血后,(0.58±0.46)分vs (1.03±0.51)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采血前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中和采血后,观察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1.43±2.44)%vs (83.51±2.37)%;(98.59±2.64)%vs (91.28±2.0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抚触能有效减轻新生儿采集时的疼痛,且操作简单、可行、安全,为非药物治疗缓解疼痛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和社区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溶血等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接受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四项检查2586份标本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溶血标本与合格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586份标本中发现不合格血检样本18份,发生率为0.70%(18/2586),对不同科室来源的样本的不合格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不同科室之间血检样本的不合格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36, P >0.05)。在18份不合格血检样本中因技术问题而发生不合格的样本所占比例最高,达88.89%(16/18);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技术因素所导致的不合格样本明显多于仪器因素或固定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63、98.52,均 P <0.05)。另外,在技术因素中因溶血导致的不合格样本最多。对选择在输液的同侧部位或异侧部位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钾、钠、氯、肌酐、尿酸、葡萄糖检测发现,在输液同侧抽血对上述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钾、氯、肌酐明显下降,而钠、尿酸、葡萄糖等指标则明显上升(t =4.51、4.98、5.50、3.25、10.18、15.25,均 P <0.05)。溶血样本的γ-转肽酶、磷酸肌酸激酶、钠及尿酸等指标明显低于正常样本,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钾、磷、肌酐、肌酸激酶等指标则明显高于合格样本(t =14.85、21.21、7.15、4.86、10.33、4.02、3.11、8.20、7.54、5.11,均 P <0.05)。从采集血液后到送至检验室的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葡萄糖、肌酸激酶及α-羟丁酸等项目的1 h 后送检均值明显低于规范送检均值,而1 h 后送检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则明显高于规范送检均值(t =2.95、4.82、2.88、5.44、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