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世臣的荒政思想:衰世中的民生关怀 被引量:8
1
作者 周邦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1期80-85,共6页
包世臣是鸦片战争前后杰出的经世思想家之一。他了解灾情,深悉其害;褒扬循吏,反对讳灾;立足政治高度,把握荒政要领。鸦片战争前,他指出烟、酒、鸦片是使人民穷困而不能防灾的直接原因,建议陆续稳慎地控制烟酒经营,并严禁鸦片输入;战后,... 包世臣是鸦片战争前后杰出的经世思想家之一。他了解灾情,深悉其害;褒扬循吏,反对讳灾;立足政治高度,把握荒政要领。鸦片战争前,他指出烟、酒、鸦片是使人民穷困而不能防灾的直接原因,建议陆续稳慎地控制烟酒经营,并严禁鸦片输入;战后,他较早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是导致民贫而难以救荒的重要因素。他的荒政专论筹划周密:政法方面,他主张缓刑,同时加强治安,严惩粥赈舞弊,注重用人;社工方面,他建议利用富户捐赈,调节贫富对立;经济方面,他讲究救荒物质的掌握、采买,精打细算;技术方面,他精心考虑粥赈、平粜的程序,总结麦米加工方法。这些思想,表现了他对衰世民生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世臣 民生 关怀 荒政 思想
下载PDF
略论包拯的民本思想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国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5-82,共8页
为了挽救北宋王朝的统治危机 ,包拯向宋仁宗大力宣扬儒家治国的民本思想 ,从理论基础、君民关系、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为民制产 ,让农民有田可耕 ;为民请命 ,轻徭薄赋 ;为民父母 ,整顿吏治 ;为民作... 为了挽救北宋王朝的统治危机 ,包拯向宋仁宗大力宣扬儒家治国的民本思想 ,从理论基础、君民关系、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为民制产 ,让农民有田可耕 ;为民请命 ,轻徭薄赋 ;为民父母 ,整顿吏治 ;为民作主 ,改革法制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儒家民本与近代民主虽有某种联系 ,可是在思想主体、前提和经济基础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民本思想 政治思想 北宋时期 儒家思想 君民关系
下载PDF
1931年淮河水灾背景下民间报刊评论文章研究——以《申报》《大公报》为例
3
作者 周娅 殷明明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1931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重大事件,这一年被称为“我国民族生活史上最惨痛之一页”,以淮河流域为中心的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即为其中之一。灾民流徙、疾疠扩散、土地荒芜、粮食短缺、匪患猖獗,淮河水灾成为亟需政府以及社会各界... 1931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重大事件,这一年被称为“我国民族生活史上最惨痛之一页”,以淮河流域为中心的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即为其中之一。灾民流徙、疾疠扩散、土地荒芜、粮食短缺、匪患猖獗,淮河水灾成为亟需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民间报刊作为反映社会问题的一面“镜子”,可以为窥探1931年淮河水灾的社会景观提供研究方向。研究发现,《申报》《大公报》作为民间报刊的两大代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两大新闻媒体积极关注民生问题,发表淮河水灾与治理的相关评论文章,呼吁社会关注淮河水灾,在推动淮河治理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水灾 淮河治理 《申报》 《大公报》 民生
下载PDF
《保训》“中道”与桓公霸政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杰 石学军 《管子学刊》 CSSCI 2014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保训》的中心内容"中"或"中道"既包括"勿淫",又包括利民。它是周代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桓公霸政既是齐桓公治世思想的主要内容,又是霸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桓公霸政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保训》"中... 《保训》的中心内容"中"或"中道"既包括"勿淫",又包括利民。它是周代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桓公霸政既是齐桓公治世思想的主要内容,又是霸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桓公霸政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保训》"中道"。《保训》"中道"中的利民思想被桓公霸政所继承,"勿淫"内容则因时代原因被齐桓公所摒弃。这体现了霸政"以力假仁"的特色。但战国学者反思霸政时,认为理想霸政理应包括王道德政内容,即继承《保训》"勿淫"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桓公 《保训》 利民 勿淫
下载PDF
论鲍海宁先生的雕塑作品《漂移的城》
5
作者 黄文刚 《安顺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
文章针对鲍海宁先生的雕塑作品《漂移的城》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从作品的色彩、写实主义的表达方式、想象的空间意识等形式语言开始着手分析;最终从象征意义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内涵分析。
关键词 鲍海宁 雕塑作品 漂移的城 青年人 都市生活
下载PDF
《尚书》的历史意识及其普遍主义情怀
6
作者 陈金海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5-98,共4页
《尚书》记录了三代时期的一些王事,初步具有运用历史的意识。在"勤用明德"和"不敬厥德"两类正反不同类型的王事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天命视王"德"之有无而更替王权的力量,而且透过这种"以德配天"... 《尚书》记录了三代时期的一些王事,初步具有运用历史的意识。在"勤用明德"和"不敬厥德"两类正反不同类型的王事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天命视王"德"之有无而更替王权的力量,而且透过这种"以德配天"模式,看到其中人的因素的增长。这种增长是通过"保民"而体现出来的,最终以"人心"为天或天命中的核心因素,表明了《尚书》的一种普遍主义情怀。此观念既体现了我国先民最初的"天人合一"思想,又蕴含有一种于变易中追求永恒的辩证历史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保民 天命 人心
下载PDF
永昌白族先民聚居史证——永昌《栖贤山报恩梵刹记》考
7
作者 陈丽萍 《保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永昌《栖贤山报恩梵刹记》载有捐资修寺者苏庆父子事及其寺的格局,史证了白族先民曾在隆阳区,即古代永昌府聚居的史实;而记载碑文之《南园漫录》,则史证了白族先民在此地消失的开始。
关键词 永昌苏庆 白族 密宗 高氏
下载PDF
“机关刊物”与社会主义文学体制建设
8
作者 文宗理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64-67,共4页
自1949年开始,"机关刊物"逐渐成为中国文学期刊的主要组织形式。与1949年以前文学刊物的主要组织形式——"同人刊物"相比,它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色彩,是政府意志主导下的产物。因此,它是社会主义文学体制建设的... 自1949年开始,"机关刊物"逐渐成为中国文学期刊的主要组织形式。与1949年以前文学刊物的主要组织形式——"同人刊物"相比,它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色彩,是政府意志主导下的产物。因此,它是社会主义文学体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学体制下的"机关刊物"模式,至1955年左右始基本定型。在这个过程中,《文艺报》与《人民文学》这两份刊物奠定了"机关刊物"的基本范式。从1949-1955年间的《文艺报》与《人民文学》在办刊路线、组织架构、用稿制度等方面的沿革,可以发现"机关刊物"与社会主义文学体制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刊物” 《文艺报》 《人民文学》 胡风
下载PDF
战后乡镇自治运动中的保甲制度——以嘉兴县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杨焕鹏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6-104,共9页
本文运用大量档案资料 ,分析了战后保甲制度在嘉兴地区的运作情况。在文中作者着重分析了保甲机构在战后保甲运作过程中的变动 ,保民大会在战后的具体运作 ,以及保干事和保长在保甲运作中的具体作用 ,从而对战后国民政府推行的保甲自治... 本文运用大量档案资料 ,分析了战后保甲制度在嘉兴地区的运作情况。在文中作者着重分析了保甲机构在战后保甲运作过程中的变动 ,保民大会在战后的具体运作 ,以及保干事和保长在保甲运作中的具体作用 ,从而对战后国民政府推行的保甲自治的实质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兴县 国民政府 保甲制度 乡镇自治运动 保民大会 保长 保干事 保甲经费
下载PDF
控制阴影下的自治:战后杭州地区的保甲制度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焕鹏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4-132,共9页
本文运用杭州市档案馆所藏大量档案资料,分析了战后保甲制度在杭州地区的运作情况。在文中作者对保甲制度在法律层面及在实际操作层面作了细致的分析,作者着重分析了保民大会在战后的具体运作,保甲经费的筹集,从而对战后国民政府推行的... 本文运用杭州市档案馆所藏大量档案资料,分析了战后保甲制度在杭州地区的运作情况。在文中作者对保甲制度在法律层面及在实际操作层面作了细致的分析,作者着重分析了保民大会在战后的具体运作,保甲经费的筹集,从而对战后国民政府推行的保甲自治的实质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 保甲 控制 法律 保民大会 保甲经费
下载PDF
论《大公报》和平裁兵言论的民本主义倾向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桐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69,共7页
作为20世纪20年代主导性政治文化的和平裁兵思潮,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至为深远。《大公报》这一时期的言论也充分表达了其对于和平裁兵的热诚期盼,并带有明显的民本主义倾向。首先,《大公报》主张实现的真正意义上的文主武从之政治,与... 作为20世纪20年代主导性政治文化的和平裁兵思潮,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至为深远。《大公报》这一时期的言论也充分表达了其对于和平裁兵的热诚期盼,并带有明显的民本主义倾向。首先,《大公报》主张实现的真正意义上的文主武从之政治,与儒家以君为本位、依靠圣君贤相为民作主的民本思想相碰撞;其次,导源于战争一触即发的裁兵呼声始终是以出民水火、解民倒悬作为该报的首要出发点;再次,《大公报》主张废除私兵与实现军队国家化,将爱民与重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看重民众对于社稷江山的捍卫作用,正是“民惟邦本”意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 和平裁兵 民本主义
下载PDF
从《申报》看晚清上海人的娱乐生活及其特征(1872—1911)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益军 魏向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3-96,共4页
本文主要从1872—1911年的《申报》中钩稽出反映晚清上海城市娱乐的资料,从中探讨上海人的娱乐生活特征,将之归结为俗尚奢靡、追新慕异、中西杂糅三个方面,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以期从社会生活层面对中国城市近代化历程作一探索。
关键词 《申报》 晚清上海人 娱乐生活
下载PDF
《民报》宣传与辛亥革命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顺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2-156,共5页
晚清革命党人所办报刊对当时革命思潮的弥漫,产生过剧烈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尤以《民报》为最,其作用在于:宣传三民主义,公开揭橥同盟会的革命宗旨,辩驳改良保皇言论,催发革命排满风潮;唤醒近代民族意识,引领反清革命的正确方向;"革... 晚清革命党人所办报刊对当时革命思潮的弥漫,产生过剧烈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尤以《民报》为最,其作用在于:宣传三民主义,公开揭橥同盟会的革命宗旨,辩驳改良保皇言论,催发革命排满风潮;唤醒近代民族意识,引领反清革命的正确方向;"革命排满"口号经《民报》宣传而深入人心。《民报》所激发的,不论是革命与改良的论战,还是革命党人内部"一民主义"与"三民主义"的论争,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人忧患意识增强等多种因素交相作用下,最后都殊途同归——"排满革命",使整个社会把斗争的矛头都指向腐朽的清政府,促成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垮台。正如孙中山所说:《民报》"鼓吹三民主义,遂使革命思潮弥漫全国,自有杂志以来,可谓成功最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报》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宣传
原文传递
民本思想视域下包拯法治思想的实践及当代启示
14
作者 刘璐璐 马青连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35,共6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民心是国家安稳的定海神针。北宋名臣包拯以皋陶民本思想为支撑点,秉承儒家民本思想,撷取法家“依法治国”基因,主张轻徭薄赋,破除旧制,整饰吏治等,守法持正,救饥拯溺,巩固政权。新时代,将包拯法治思想与我国...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民心是国家安稳的定海神针。北宋名臣包拯以皋陶民本思想为支撑点,秉承儒家民本思想,撷取法家“依法治国”基因,主张轻徭薄赋,破除旧制,整饰吏治等,守法持正,救饥拯溺,巩固政权。新时代,将包拯法治思想与我国具体国情和群众路线有机结合,推进司法机关选人用人工作,蓄力司法为民实践,助推打造安徽司法文化品牌,使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迈向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法治思想 以民为本 礼法合治 基层治理
下载PDF
试论包拯的民本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宇 张小姣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3-57,68,共6页
民本思想自夏商周起源,为后世传承,其内涵影响着历朝代的法律政治和有识之士。宋朝的政治经济环境造就出包拯的民本思想,包拯为官多年,廉洁公正、不畏权贵、奉公执法、敬民爱民,后世尊称为包青天。法制方面,包拯要求为民立法,杜绝内降,... 民本思想自夏商周起源,为后世传承,其内涵影响着历朝代的法律政治和有识之士。宋朝的政治经济环境造就出包拯的民本思想,包拯为官多年,廉洁公正、不畏权贵、奉公执法、敬民爱民,后世尊称为包青天。法制方面,包拯要求为民立法,杜绝内降,增加诉讼透明性,肃清官场风气。此外,包拯心系民生,反对土地兼并,主张轻徭薄赋,提倡减轻民众负担。其民本观点也为现代中国依法治国,为了人民,坚持人民至上,保障公平正义和维护人民权利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民本思想 清官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主流报纸的科普“一克都不能马虎”——以近期沪上“两报”科普之疵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铁 《特立学刊》 2015年第5期50-54,共5页
当今社会,科普是提高人们素质和推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武器。主流报纸(大报)的科普作品是读者学习的样本,文字、细节是科普知识的"分子",它们无差错,科普知识才有辐射力、作用力,因而主流报纸的科普"一克都不能马虎"... 当今社会,科普是提高人们素质和推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武器。主流报纸(大报)的科普作品是读者学习的样本,文字、细节是科普知识的"分子",它们无差错,科普知识才有辐射力、作用力,因而主流报纸的科普"一克都不能马虎"。报人应具有强烈的文化、责任、质量意识,报社应健全、落实相应管理制度,以提高报纸的科普水平,避免讹误与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 《新民晚报》 《文汇报》 文化繁荣 国民素质
下载PDF
岂忍金簪雪里埋?——略论薛宝钗的管理才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祝秉权 《铜仁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4-39,共6页
从历史的发展和曹氏《红楼梦》的主旨看,探春改革虽然并不完全值得肯定,但也有某种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薛宝钗在这场改革中的谋士之才,更应予注意和研究,薛宝钗重视经典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用朱子《不自弃》文,为探春改革的名正... 从历史的发展和曹氏《红楼梦》的主旨看,探春改革虽然并不完全值得肯定,但也有某种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薛宝钗在这场改革中的谋士之才,更应予注意和研究,薛宝钗重视经典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用朱子《不自弃》文,为探春改革的名正言顺提供依据;在知人用人教育人方面有其独到的可取之处;她的"小惠全大体"的作法。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不无裨益,宝钗的管理思想,含有某种现代"行为科学"的远源成份,对我们有某种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来主义 薛宝钗 探春改革 管理才能
下载PDF
包拯廉政思想要义及其当代传承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小姣 吕世伦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03,共6页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最受赞誉的清官,包拯的法治反腐思想是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精华部分,时至今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廉政思想渊源于古代圣贤的训导,并切合当年治国实践而形成。民本主义为其廉洁施政之观念基础,选贤任能、整顿吏治为良...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最受赞誉的清官,包拯的法治反腐思想是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精华部分,时至今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廉政思想渊源于古代圣贤的训导,并切合当年治国实践而形成。民本主义为其廉洁施政之观念基础,选贤任能、整顿吏治为良策执行之关键,刚性的立法执法为营造廉政之风、施以良策的保障,包拯期望达致国强民富的目的。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传承和发挥包拯所集中体现的古代廉政的精神遗产,借以卓有成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治理的伟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廉政思想 以民为本 吏治整顿 依法反腐 当代传承
下载PDF
1894~1949年大陆民众对台湾认识的变化——以《申报》对台湾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尤淑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126,共9页
1895年,大陆民众叹息台湾割让给日本,并希望台湾民众能抵抗日军,回归祖国。后来,因台湾籍民在中国大陆拥有治外法权,屡违法走私,中国政府却无法惩罚其犯罪行为,使大陆民众多厌恶台湾籍民,指为无赖。再加上日本侵华的影响,大陆民众虽同... 1895年,大陆民众叹息台湾割让给日本,并希望台湾民众能抵抗日军,回归祖国。后来,因台湾籍民在中国大陆拥有治外法权,屡违法走私,中国政府却无法惩罚其犯罪行为,使大陆民众多厌恶台湾籍民,指为无赖。再加上日本侵华的影响,大陆民众虽同情台湾籍民被迫征召、死伤惨重,但逐渐视台湾籍民为日军爪牙,心生厌恶。1947年"二二八事件"后,大陆民众同情台湾受害者的遭遇,并大力抨击台湾行政公署的贪腐问题,反映战后大陆民众对国民政府的失望之情。而且,国民政府的差别待遇,也让台湾民众无法信任国民政府,使台海两岸的文化记忆难以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台湾籍民 台民抗日事件 二二八事件 文化记忆
原文传递
冥律:人间刑狱的再现——以《冥报记》为例
20
作者 方蓬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2-75,共4页
《冥报记》是唐临编纂的一部宣传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小说集。冥报故事中对不孝、偷盗、欠债、残害生命等罪行的严厉处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不正之风起到了威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冥报记》与官方强调的治国安民之策相吻合,起到了维... 《冥报记》是唐临编纂的一部宣传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小说集。冥报故事中对不孝、偷盗、欠债、残害生命等罪行的严厉处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不正之风起到了威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冥报记》与官方强调的治国安民之策相吻合,起到了维护国家政治安定的作用;从民间的角度看,《冥报记》中记载的栩栩如生而又看似真实可信的冥报故事,使那些有冤无处诉的百姓们找到了心理平衡的支点,成为了他们强大的精神寄托。同时,《冥报记》中较为完善的司法体系及生人判冥事故事题材的出现,折射出冥律亦如人间刑狱的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报记》 教化民风 冥判公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