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铁蛋白和肿瘤相关因子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6
1
作者 许成新 褚邦勇 +1 位作者 徐玖飞 林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8-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铁蛋白(Fer)和肿瘤相关因子(TSG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原发性肝癌组、60例良性肝病组和60例健康人群的AFP、AFP-L3、Fer和TSGF分别采用化学发...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铁蛋白(Fer)和肿瘤相关因子(TSG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原发性肝癌组、60例良性肝病组和60例健康人群的AFP、AFP-L3、Fer和TSGF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亲和吸附法、微粒子酶促化学发光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含量。结果:AFP、AFP-L3、Fer和TSGF单个肿癌标志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7.5%、85.0%、90.9%、88.8%,特异性分别为94.8%、97.0%、86.5%、85.3%;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PHC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9%和99.8%,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与单项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AFP、AFP-L3、Fer和TSGF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 铁蛋白 肿瘤相关因子 原发性肝癌 肿瘤相关物质
原文传递
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4
2
作者 甘雨 于新发 +6 位作者 周成宇 罗美华 黄维 吕伟标 董嘉尧 林欣琪 陈思东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癌组织和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水平与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1月至2014年6月期间顺德人民医院收治的均经组织学病理证实为新发PHC患者62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化学发... 目的探讨癌组织和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水平与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1月至2014年6月期间顺德人民医院收治的均经组织学病理证实为新发PHC患者62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患者的AFP,分析不同AFP水平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PHC患者中,肝癌组织中AFP的表达程度与血清中AFP的浓度之间呈正相关的(χ2=22.71,P<0.001,r=0.488);PHC患者血清中AFP浓度高低与肿瘤大小有关(χ2=7.83,P=0.025);组织中AFP表达程度与有无HBV感染有关(χ2=4.08,P=0.043);PHC组织中AFP阳性组生存时间长于阴性组(39.0个月vs 24.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P>0.05)。结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浓度与原发性肝癌肿瘤大小有关;HBV感染影响肝癌患者甲胎蛋白的表达量,定期监测甲胎蛋白浓度变化,有助于早期肝癌的发现。肝癌组织中AFP阳性患者生存期高于阴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今后可加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光谱CT、MRI以及血清相关指标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3
作者 唐亮 郑晓东 郑佳连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9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光谱CT、MRI以及血清甲胎蛋白(AFP)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的表达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空... 目的:探讨光谱CT、MRI以及血清甲胎蛋白(AFP)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的表达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AFP和CA19-9的表达水平,使用双层探测器能谱CT对患者行腹部平扫和肝脏双期扫描,采用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和体部相控阵线圈对患者进行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种检测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血清AFP的表达均有所升高,观察组血清AFP及CA19-9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81,t=28.559;P<0.05)。采用血清AFP和CA19-9为单一标志物对PHC的检出率分别为68.75%和57.50%,而血清AFP联合CA19-9对PHC的检出率为87.50%。光谱CT和MRI单独检测对PHC的检出率分别为88.75%和90.00%,而光谱CT和MRI联合血清AFP和CA19-9检测对PHC的检出率分别为93.75%和96.25%。ROC曲线分析结果符合上述统计结果。结论:光谱CT或MRI联合血清AFP和CA19-9检测对PHC的检出率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且MRI联合血清AFP和CA19-9检测对PHC的检出率最高。MRI联合血清AFP和CA19-9检测对于PHC的早期诊断以及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筛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T 磁共振成像(MRI) 甲胎蛋白(afp) 糖类抗原19-9(CA19-9) 原发性肝癌(PHC)
下载PDF
超声、CT、MRI和血清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淑琴 李洪娥 +1 位作者 王燕 张天燕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了3种非创伤性影像检查方法超声(US)、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及血清AFP水平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以提高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比较46例原发性肝癌的US、CT和MRI及血清... 目的:探讨了3种非创伤性影像检查方法超声(US)、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及血清AFP水平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以提高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比较46例原发性肝癌的US、CT和MRI及血清AFP测定的优缺点。结果:原发性肝癌的确诊率US为76%、CT为86%、MRI为94%、AFP为73%,US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检出率较高,但确诊率较低。CT和MRI对原发性肝癌的确诊率较高,血清AFP的确诊率也较低。结论:US、CT、MRI和血清AFP各有其特点,合理的综合利用,可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超声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甲胎蛋白
下载PDF
AFP、AFU、β_2-MG、CA199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5
作者 殷翠红 蒋龙凤 +6 位作者 严友德 张才田 党旖旎 刘齐琴 周裕松 吴玉英 刘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6期7124-712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а-L岩藻糖苷酶(AFU)、β2-微球蛋白(β2-MG)、糖类抗原-199(CA199)的含量及其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60名肝炎肝硬化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作为...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а-L岩藻糖苷酶(AFU)、β2-微球蛋白(β2-MG)、糖类抗原-199(CA199)的含量及其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60名肝炎肝硬化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比值法和化学发光法、生化法检测其血清AFP、AFU、β2-MG、CA199的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β2-MG、CA199含量均显着高于肝炎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AFP、AFU、β2-MG、CA199四种肿瘤标志物,其阳性率达(85.7%)明显高于AFP(53.6%)、AFU(55.4%)、β2-MG(48.2%)和CA199(42.9%)单项检测组(P均<0.05);且AFP、AFU、β2-MG、CA199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均高于单一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特异性显著低于AFU、β2-MG单项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AFU、β2-MG、CA199含量可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诊断率,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а-L岩藻糖苷酶 Β2-微球蛋白 糖类抗原-199
原文传递
血清AFU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6
作者 尹琍 赵宗豪 《安徽医学》 2010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a-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60例原发性肝癌和30例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U和AFP浓度。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和AFP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炎组和正常... 目的探讨血清a-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60例原发性肝癌和30例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U和AFP浓度。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和AFP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比单项检测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FU和AFP可提高PHC的诊断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清AFP对小肝癌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化冰 齐杰 +3 位作者 高战强 刘术昌 焦健 冯磊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0,共6页
将194例小肝癌患者纳入小肝癌组,185例肝细胞结节患者纳入结节组,所有患者均行MRI扩散加权成像(DWI-MRI),评估患者在DWI-MRI上的形态学表现及ADC值,检测患者血清AFP水平,比较不同检测方法诊断小肝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显示... 将194例小肝癌患者纳入小肝癌组,185例肝细胞结节患者纳入结节组,所有患者均行MRI扩散加权成像(DWI-MRI),评估患者在DWI-MRI上的形态学表现及ADC值,检测患者血清AFP水平,比较不同检测方法诊断小肝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显示,应用DWI-MRI联合血清AFP诊断小肝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DWI-MRI,或血清AFP(P<0.05)。表明DWI-MRI联合血清AFP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显著,可为病情评估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MRI扩散加权成像 afp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螺旋CT分别联合CA125、HE4和AFP用于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洁 王彦辉 +2 位作者 史志涛 朱来敏 姜鑫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9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螺旋CT分别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附睾蛋白4(HE4)、甲胎蛋白(AFP)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12例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卵巢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恶性肿瘤5... 目的分析螺旋CT分别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附睾蛋白4(HE4)、甲胎蛋白(AFP)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12例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卵巢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恶性肿瘤52例,良性肿瘤60例。收集所有患者的螺旋CT检查结果,以及血清CA125、HE4和AFP的检测结果,分析比较螺旋CT与不同标志物分别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良性肿瘤组患者相比,恶性肿瘤组患者的血清CA125、 HE4和AFT水平均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螺旋CT分别联合CA125、HE4和AFP对卵巢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应病理诊断(金标准)结果,螺旋CT、CA125、HE4和AFP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效果最好(灵敏度=92.3%,特异度=93.3%,准确率=92.9%)。结论螺旋CT联合血清CA125、CA199和AFP检测能够提高卵巢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糖类抗原125 附睾蛋白4 甲胎蛋白 卵巢癌
下载PDF
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建丽 李艺 +2 位作者 王亮开 蔡政 郭利华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AFP的相关性。方法:对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肝癌诊疗方案采集患者四诊信息,将患者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瘀湿互... 目的:观察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AFP的相关性。方法:对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肝癌诊疗方案采集患者四诊信息,将患者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瘀湿互结、肝肾阴虚5种基本证候,比较各证型构成比情况,以及各证型在不同临床分期(Ⅰ、Ⅱ、Ⅲ期)的分布情况,统计各中医证型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分析各中医证型与AFP的相关性。结果: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肝郁脾虚证比肝肾阴虚证、瘀湿互结证、气滞血瘀证多见;湿热蕴结证比瘀湿互结证、气滞血瘀证多见;气滞血瘀证最少;Ⅲ期患者36例,5个证型例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Ⅲ期最常见的为肝肾阴虚证,其次是湿热蕴结证。在肝郁脾虚证患者中,Ⅰ期、Ⅱ期的患者较多,Ⅲ期患者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瘀湿互结证患者中以Ⅲ期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5个证型中AFP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总体上肝郁脾虚证多见,Ⅲ期最常见的为肝肾阴虚证,AFP的阳性率与肝癌中医证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证候分布 临床分期 甲胎蛋白(afp) 阳性率
原文传递
高尔基体蛋白73和甲胎蛋白联检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姚建华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73,GP73)和甲胎蛋白(AFP)联检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集57例PHC患者、30例良性肝胆疾病患者(胆结石和肝炎)和33例正常对照组血清。酶联免疫... 目的:为了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73,GP73)和甲胎蛋白(AFP)联检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集57例PHC患者、30例良性肝胆疾病患者(胆结石和肝炎)和33例正常对照组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GP7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 resolved fluorescent immunoassay,TrFIA)测定AFP。计算GP73和AFP诊断PH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以及阴、阳性预测值,并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对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57例PHC患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30例良性肝胆疾病组与33例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性肝胆疾病组血清GP73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P73和AFP联检,其敏感性为92.98%、特异性为88.89%、准确度为90.83%;阳、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33%和90.32%,与单项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P73、AF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e,AUC)分别为0.900、0.802;两项联检AUC达0.929,>各单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P73和AFP是PHC的肿瘤标志物,GP73诊断PHC的价值明显高于AFP。两项联检优于单一的肿瘤标志物,并可提高诊断PHC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蛋白73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联合测定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邹文卫 祖茂衡 黄光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BCS患者的平均血清AFP水平。结果①160例单纯性BCS患者的AFP水平为(3.96±2.45)μg/L(95%参考值范围:0—8.76μg/L),位于正...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BCS患者的平均血清AFP水平。结果①160例单纯性BCS患者的AFP水平为(3.96±2.45)μg/L(95%参考值范围:0—8.76μg/L),位于正常人群总体AFP水平区间(0—20μg/L)内。②9例BCS合并肝癌患者AFP水平:2例〉1000μg/L,5例为20—400μg/L,2例〈20μg/L。结论①单纯BCS患者平均血清AFP水平在正常范围;②合并肝癌的BCS患者血清AF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BC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甲胎蛋白 肝癌
下载PDF
甲胎蛋自对H-22腹水肝癌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兴旺 胥彬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7-329,共3页
用抗甲胎蛋白(anti-AFP)的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从脐带血中提纯AFP。通过MTT法体外观察人AFP对H-22腹水肝癌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H-22小鼠脾淋巴细胞经不同浓度AFP(12.5-100μ... 用抗甲胎蛋白(anti-AFP)的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从脐带血中提纯AFP。通过MTT法体外观察人AFP对H-22腹水肝癌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H-22小鼠脾淋巴细胞经不同浓度AFP(12.5-100μg/ml)处理后,对刀豆素A(ConA)诱导的增殖反应明显减弱,抑制率达39.8%-66%,并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而用不同浓度的人血清白蛋白(HSA,3.1~100μg/ml)体外处理,则无明显抑制作用。另外,我们用反证法证实,AFP抗体(55、110μg/ml)能明显阻断人AFP(50、100μg/ml)对H-22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抗体 H-22 MTT法 肝癌
原文传递
探讨孕11周~14周血妊娠相关蛋白A、癌胚抗原125、甲胎蛋白联合血栓调节素对胎盘早剥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静 刘永保 +1 位作者 张楠 张艳秀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孕11周~14周孕妇血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癌胚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联合血栓调节素(TM)对胎盘早剥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128例孕11周~14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查所有... 目的探讨孕11周~14周孕妇血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癌胚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联合血栓调节素(TM)对胎盘早剥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128例孕11周~14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查所有孕妇静脉血中PAPP-A、CA125、AFP、TM水平。根据分娩后胎盘情况及病理检查结果将孕妇分为胎盘早剥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孕妇血清中PAPP-A、CA125、AFP和血浆中TM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PAPP-A、CA125、AFP、TM单独及联合预测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结果胎盘早剥组孕妇血清PAPP-A水平低于正常组,CA125、AFP、TM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Ⅲ度孕妇血清PAPP-A水平低于胎盘早剥Ⅱ度和Ⅰ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Ⅲ度孕妇血清CA125、AFP和血浆TM水平高于胎盘早剥II度和I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PAPP-A、CA125、AFP、TM单独及联合预测胎盘早剥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9、0.689、0.754、0.680、0.837,截断值分别为3341.71mU/L、30.75kU/L、265.56μg/L、57.51μg/L,联合预测的AUC值高于单项预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PP-A≤3341.71mU/L、CA125≥30.75kU/L、AFP≥265.56μg/L、TM≥57.51μg/L是引起孕妇出现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11周~14周孕妇血清中PAPP-A降低、CA125、AFP、TM升高是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PAPP-A≤3341.71mU/L、CA125≥30.75kU/L、AFP≥265.56μg/L、TM≥57.51μg/L时提示可能发生胎盘早剥,4者联合诊断能够提高预测胎盘早剥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11周~14周 妊娠相关蛋白A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血栓调节素 胎盘早剥
下载PDF
血清甲胎蛋白阳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顺利 李洪涛 +5 位作者 于建平 陈为凯 李安东 陈超 何清远 韩晓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AFP阳性胃癌(alpha-fetoprotein 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与普通型胃癌的差异以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胃癌手术的患者1... 目的:探讨血清AFP阳性胃癌(alpha-fetoprotein 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与普通型胃癌的差异以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胃癌手术的患者1321例,经筛选纳入研究1144例,分为血清AFP阳性组(53例)与血清AFP阴性组(1091例)。结果:AFPGC占同期胃癌患者的4.6%,AFPGC与血清AFP阴性胃癌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4.2%与92.2%、20.8%与45.1%、13.2%与25.7%,两者术前血清AFP、肿瘤大小、免疫组织化学HER2、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脉管侵犯、手术方式、术后肝转移相比,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GC单因素以及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脉管侵犯、手术方式、术后肝转移以及术后血清AFP再次升高是影响AFPG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AFPGC是一种特殊性的胃癌,具有临床分期晚、易发生术后肝转移和脉管侵犯且预后差,AFPGC患者即使肿瘤原发灶被切除后,仍有较高的肝转移风险,且术前血清AFP水平与患者预后无关,而术后监测血清AFP水平可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及术后肝转移,此外,早期行胃癌根治术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甲胎蛋白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对Ⅲ期结直肠癌复发或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苑琴 强黎明 秦金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对Ⅲ期结直肠癌(CRC)复发或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100例行根治术治疗Ⅲ期CRC患者术后随访1年,根据有无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n=16)和无复发转移组(n=84),收集2组...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对Ⅲ期结直肠癌(CRC)复发或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100例行根治术治疗Ⅲ期CRC患者术后随访1年,根据有无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n=16)和无复发转移组(n=84),收集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部位、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侵犯部位、肠梗阻和穿孔、术后辅助化疗情况,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血清AFP、CEA、CA19-9水平;采用logistic分析影响Ⅲ期CRC复发转移的因素,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3项指标水平对Ⅲ期CRC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AFP水平与血清CEA、CA19-9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复发转移组Ⅲ期CRC患者血清AFP、CEA、CA19-9水平高于未复发转移组,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低于未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及血清AFP、CEA、CA19-9水平为Ⅲ期CRC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FP、CEA、CA19-9水平联合预测Ⅲ期CRC复发转移的敏感度为96.40%,AUC为0.906,高于3项指标的单独检测(P<0.05);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AFP水平与CEA、CA19-9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Ⅲ期CRC复发转移患者血清AFP、CEA、CA19-9水平呈高表达,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Ⅲ期CRC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较高,血清AFP水平与CEA、CA19-9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复发或转移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预测价值 相关性
下载PDF
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对肝癌患者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东涛 孙桂芝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26-228,232,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影响。[方法]所选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疗前组、中药组、介入化疗组、中药加介入化疗组、正常组。AFP检测采用双抗...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影响。[方法]所选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疗前组、中药组、介入化疗组、中药加介入化疗组、正常组。AFP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TNFα与IL18检测均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结果]与疗前组比较,各用药组都能降低肝癌患者AFP水平,以中药加介入化疗组效果显著;肿瘤患者血清TNFα水平普遍比正常人高,中药组与介入化疗组虽比疗前组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加介入化疗组比疗前组有所降低;疗前组血清IL18水平比正常组高,介入化疗组比疗前组高,中药组不能提高肝癌患者IL18水平,却能使肝癌患者偏高的IL18水平降低,使之趋向正常,中药组与中药加介入化疗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能明显降低肝癌患者AFP水平,对失调的细胞因子TNFα及IL18水平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 甲胎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8
原文传递
PIVKA-Ⅱ与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泉宇 吴红樱 +2 位作者 雷泽华 高峰畏 蒋康怡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960-963,共4页
目的探究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与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乐山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就诊的12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原发性肝癌85例,肝硬化43例。测定术前、术后血清及组织中PIVKA... 目的探究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与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乐山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就诊的12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原发性肝癌85例,肝硬化43例。测定术前、术后血清及组织中PIVKA-Ⅱ及AFP的浓度。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PIVKA-II及AFP的检测效能,确定其检测HCC的临界值及敏感度和特异度。对HCC患者进行变量分析,以确定肿瘤组织微血管侵袭性(MVI)的潜在预测因子。对术中采集的肿瘤及各相邻非瘤肝块进行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并予以评分。结果 HCC组患者的PIVKA-Ⅱ中位浓度为136 m AU/m L,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的26 m AU/m 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的AFP中位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IVKA-Ⅱ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为[0.544(95%CI:0.444~0.645)],优于AFP诊断HCC的能力[0.453(95%CI:0.350~0.555)]。对于HCC的诊断,PIVKA-Ⅱ检测早期HCC的最佳临界值(Cut-off)为42 m AU/m L,此时检测HCC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82%;AFP检测早期HCC的(Cut-off)值为5.8 ng/m L,此时其检测HCC的灵敏度为61%,特异度为50%。PIVKA-Ⅱ>90 m AU/m L(HR 3.5;95%CI,1.08~11.8;P=0.043)和中度/低分化肿瘤(HR 3.4;95%CI,1.04~11.05;P=0.037)是MVI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 PIVKA-Ⅱ比AFP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此外,将PIVKA-Ⅱ血清水平和组织表达作为MVI的术前生物标志物使用,可以提高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对肿瘤预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异常凝血酶原-Ⅱ 诊断
下载PDF
DCP、AFP-L3和AF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付水 齐娟飞 +2 位作者 朱海燕 祁志荣 陈红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脱γ一羧基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单独和联合诊断的意义,为PHC诊治提供一种新方法,以及对高危人群作筛选。方法:采集53例PHC、51例肝硬化、60例慢性肝炎和52例健... 目的:探讨血清中脱γ一羧基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单独和联合诊断的意义,为PHC诊治提供一种新方法,以及对高危人群作筛选。方法:采集53例PHC、51例肝硬化、60例慢性肝炎和5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分别检测DCP、AFP-L3和AFP,并对其统计分析。结果:PHC患者的DCP、AFP-L3和AFP均显著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和健康对照者,DCP、AFP-L3和AFP在PHC组中的灵敏度分别为77.36%、69.8 1%和60.38%,特异性分别为89.57%、88.34%和77.91%。三者联检时,其诊断的敏感度可提高至94.34%。结论:DCP对PHC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联检DCP、AFP-L3和AFP可有效提高PHC尤其是AFP阴性PHC的诊断效率,对PHC的早期诊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脱γ一羧基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异质体
下载PDF
加味茵陈蒿汤联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肝癌腹水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振民 宋会群 宋沛沛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肝癌合并腹水的疗效及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方法:将肝癌合并腹水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腹腔注射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加味茵陈蒿汤。于治疗前...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肝癌合并腹水的疗效及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方法:将肝癌合并腹水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腹腔注射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加味茵陈蒿汤。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及采血检测谷草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NK细胞活力;检测治疗前后腹水的CD4^+/CD8^+,NK细胞计数及NK细胞活力。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68.9%,对照组42.2%,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AST、ALT、AFP,腹腔积液CD4^+/CD8^+、NK细胞计数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AST、ALT、AFP,腹腔积液CD4^+/CD8^+、NK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茵陈蒿汤可以减轻肝癌性腹水患者的症状,增强NK细胞的活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性腹水 茵陈蒿汤 自然杀伤细胞活力 谷草转移酶(AST) 谷丙转氨酶(ALT) 甲胎蛋白(afp)
原文传递
蛋白芯片法与化学发光法在检测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永能 彭秀娟 +5 位作者 杨自力 刘姗 任皓月 曾华军 陈娟娟 刘国雄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11-14,41,共5页
目的对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A19-9、AFP、CEA、CA724等采用蛋白芯片法和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评价蛋白芯片法多肿瘤标志物与贝克曼或罗氏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的可比性。方法对照方法(考核试剂盒)采用蛋白芯片多肿瘤标志物("男芯&quo... 目的对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A19-9、AFP、CEA、CA724等采用蛋白芯片法和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评价蛋白芯片法多肿瘤标志物与贝克曼或罗氏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的可比性。方法对照方法(考核试剂盒)采用蛋白芯片多肿瘤标志物("男芯")检测试剂盒,标准方法(参比试剂盒)采用贝克曼或罗氏化学发光试剂,分别用这两种试剂对恶性肿瘤患者,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患者血清进行CA19-9、AFP、CEA、CA724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两种试剂在恶性肿瘤组、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血清样本中检测的CA19-9、AFP、CEA、CA724各单指标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两者符合率均大于90%,相关系数r均大于0.95。结论对于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A19-9、AFP、CEA、CA724采用蛋白芯片法(考核试剂)与化学发光法(参比试剂)测得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采用蛋白芯片法检测上述指标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芯片 糖类抗原199(CA199) 糖类抗原724(CA724) 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CE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