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何以存在:规定、窘境与超越 |
唐玉溪
何伟光
|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
2022 |
33
|
|
2
|
走出技术批判的误区 |
许良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3
|
现代信息技术异化的根源分析及其消解的可能性 |
颜士刚
|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
2009 |
19
|
|
4
|
劳动、技术与人类解放——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探析 |
许良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5
|
绿色技术研究综述 |
衡孝庆
魏星梅
邹成效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6
|
人性与技术的共生:基础、困境与实现 |
范元涛
朱敬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7
|
数字消费异化:本质、影响及应对 |
陈鹏
龙玥儿
|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1
|
|
8
|
NBIC会聚技术的“后人类”议题 |
陈万求
黄一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9
|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师生主体性的缺失风险与复归策略 |
朱珂
张斌辉
张瑾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10
|
数字资本主义的技术批判与当代技术运用的合理界域 |
孟飞
冯明宇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1
|
|
11
|
对技术异化的新解读 |
万舒全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2
|
后现代技术观 |
张之沧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6
|
|
13
|
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 |
牟焕森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3
|
|
14
|
AI与教育融合的动力系统建模与演化机制 |
胡艺龄
赵梓宏
顾小清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5
|
技术异化的根源和规避 |
闫坤如
黄理稳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5
|
|
16
|
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 |
张刚要
王苏平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4
|
|
17
|
数字消费异化批判:表象形式、发生缘由及解蔽路径 |
谭静
刘文钦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4
|
|
18
|
技术人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本真诉求——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体会 |
张社字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5
|
|
19
|
农业技术异化与后现代农业技术观的建构 |
李繁荣
许继红
|
《科学.经济.社会》
|
2024 |
0 |
|
20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启示 |
刘海霞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