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意定代理权授予之无因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骏 《交大法学》 CSSCI 2020年第2期95-113,共19页
德国法基于商事实践中的“经理人”制度,以概念法学的方法构造了代理权授予之无因性理论。在民事一般代理领域,授权是基础关系的具体履行,二者在存续、效力和权限方面紧密关联,授权行为之无因性所意图解决之善意第三人保护问题可借助表... 德国法基于商事实践中的“经理人”制度,以概念法学的方法构造了代理权授予之无因性理论。在民事一般代理领域,授权是基础关系的具体履行,二者在存续、效力和权限方面紧密关联,授权行为之无因性所意图解决之善意第三人保护问题可借助表见理论。《民法总则》未采该理论,授权行为属于委托合同之履行,但可进一步明确可有效授权予限制行为能力人。该理论内涵之一“代理权授予之独立性”却在商事代理领域取得了成功,包括公司代理机关、经理人,然并无必要将选任代理人的行为解释为单方行为而非合同。我国法可借鉴这一理论:确立公司代表权之概括性、不可限制性;第三人简单知情代表权违反内部限制的并不当然等于“恶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行为 无因性 独立性 经理权 表见理论
下载PDF
论代理制度的独立性——从一种法技术运用的角度 被引量:10
2
作者 尹田 《北方法学》 2010年第5期46-51,共6页
德国民法所创设的独立的代理制度所采用的抽象技术方法与物权行为理论同出一辙,代理权授予行为的独立性为提取意定代理和法定代理的共同规则并形成独立的代理制度创造了条件,而授权行为的无因性则使其独立性具有了保护交易安全的实质意... 德国民法所创设的独立的代理制度所采用的抽象技术方法与物权行为理论同出一辙,代理权授予行为的独立性为提取意定代理和法定代理的共同规则并形成独立的代理制度创造了条件,而授权行为的无因性则使其独立性具有了保护交易安全的实质意义。我国民法承认了授权行为的独立性,应进一步承认其无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 授权行为 无因性
下载PDF
高等代数的抽象性及其育人功能 被引量:9
3
作者 蔺云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90-192,共3页
概述高等代数的抽象性特点及其在数学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高等代数 抽象性 数学教育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育人功能
下载PDF
论物权变动的“清偿模式” 被引量:9
4
作者 孙维飞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1-240,共20页
假如中国法就买卖合同履行时的物权变动不采无因性模式,那么,由于可从清偿视角分析物权变动,独立的物权行为概念就是不必要的。由此,即无必要采取有因物权行为的模式。在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中,可停留于“清偿”“抛弃”等概念的中... 假如中国法就买卖合同履行时的物权变动不采无因性模式,那么,由于可从清偿视角分析物权变动,独立的物权行为概念就是不必要的。由此,即无必要采取有因物权行为的模式。在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中,可停留于“清偿”“抛弃”等概念的中度抽象状态。就履行过程中的意思瑕疵,基于清偿作为法律行为的视角,清偿概念可解决物权行为概念能够且应当解决的问题,而物权行为概念并不能解决清偿概念能够且应当解决的问题。因此,独立的物权行为概念对于问题的解决既显不足,又显多余。另外,自清偿视角看,通常对于所谓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的描述是不准确的,因为仅依债权行为和形式并不足以解释物权变动之发生,须辅之以清偿视角,即买卖合同之清偿导致所有权变动,清偿既包括交付等事实行为,也包括法律行为下的清偿意思。所有权变动的意思包括在清偿意思中。此种模式不妨称之为物权变动的清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形式主义 物权行为 无因性 契约原则
原文传递
英语延伸路径虚构运动表达的抽象度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范娜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43,共4页
英语中的两类延伸路径虚构运动表达(任意虚构运动和具体虚构运动表达),受运动主体和运动时间的任意性及运动路径的通行性影响,体现出不同的抽象度。延伸路径虚构运动表达中持续时间的表述与表达的抽象度有一定关系,抽象度越低,时间性越... 英语中的两类延伸路径虚构运动表达(任意虚构运动和具体虚构运动表达),受运动主体和运动时间的任意性及运动路径的通行性影响,体现出不同的抽象度。延伸路径虚构运动表达中持续时间的表述与表达的抽象度有一定关系,抽象度越低,时间性越强,时间的精确度越高;而表达中的距离描述则不受表达抽象度的影响,可存在于任意一种虚构运动表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运动表达 延伸路径 抽象度 持续时间 距离
原文传递
论债的科学性与统一性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永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在我国的债法研究和立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与科学性及统一性对立的趋势,甚至是以法典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解法典化趋势。法学既然是一门科学(即使是人文科学)就应当首先注重逻辑判断,然后才是价值判断,不能以主观价值判断替代客观的逻辑... 在我国的债法研究和立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与科学性及统一性对立的趋势,甚至是以法典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解法典化趋势。法学既然是一门科学(即使是人文科学)就应当首先注重逻辑判断,然后才是价值判断,不能以主观价值判断替代客观的逻辑论证。同时,应当坚持债的统一性。统一性的前提应该是坚持"物权二分"及其必然的逻辑后果,即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抽象性。坚持债的客体的统一性,即债的客体是行为而非现在通说的"债的客体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否则物权与债权的区分就要发生模糊;坚持用"请求权"统一债法,无论是合同、侵权、无因管理还是不当得利,后果都产生请求权;坚持物权救济措施与债权的救济措施相区分,坚持债权救济措施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 债权 独立性 无因性 债权行为 物权行为
原文传递
我国票据流通制度之完善与重构 被引量:4
7
作者 董翠香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9,共6页
实施十余年的《票据法》亟待修正。票据的生命在于流通,重塑票据流通规则与制度,是完善我国《票据法》的关键。应当修正现有立法技术缺陷,完善票据无因性原则,明确票据的背书与交付转让方式,全面承认空白票据效力,完善背书资格、再背书... 实施十余年的《票据法》亟待修正。票据的生命在于流通,重塑票据流通规则与制度,是完善我国《票据法》的关键。应当修正现有立法技术缺陷,完善票据无因性原则,明确票据的背书与交付转让方式,全面承认空白票据效力,完善背书资格、再背书限制、期后背书效力等规定,真正促进票据的高效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 无因性 交付转让 对价 空白票据 背书涂销 期后背书
下载PDF
思维模糊性与建筑抽象性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帆 高蔚 于慧芳 《华中建筑》 2008年第10期54-57,共4页
该文对模糊思维及建筑创作客体的各因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筑设计过程中模糊思维对建筑抽象性的具体影响,对如何利用模糊思维更加有效地进行建筑创作做出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 模糊思维 建筑设计抽象性 建筑形态 筑精神
下载PDF
近二十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方向思辨 被引量:5
9
作者 党争胜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0-35,共6页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深层危机。通过对近二十年国内翻译理论研究主流方向的思考与论证,指出了存在于理论之中的抽象化、玄惑化倾向,并针对这种倾向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张。
关键词 翻译理论 抽象化 玄惑化 思辨
下载PDF
知识结构图在《医用生物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屈德宁 杨鹏 +2 位作者 孙爱慧 王宏仁 付军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96,共4页
《医用生物数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相关本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医用生物数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知识结构图是表达和揭示知识体系中内部关联性的图表。采用知识结构图式的教学方法,把医用生物数学的知... 《医用生物数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相关本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医用生物数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知识结构图是表达和揭示知识体系中内部关联性的图表。采用知识结构图式的教学方法,把医用生物数学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直观和有机地展现出来,从而使学习路径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复杂关系,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结构图 医用生物数学 系统性 抽象性 逻辑性
下载PDF
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台形式语言的抽象性
11
作者 盛夏 张麟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形式,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亦是构成舞蹈语言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一般而言,中国民族民间舞常常以既成风格系统的舞蹈语言作为形式表现的出发点,既成风格系统的舞蹈语言作为抒情性舞蹈语言表现的主要手段,通过素材提取、风格提纯,较为... 形式,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亦是构成舞蹈语言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一般而言,中国民族民间舞常常以既成风格系统的舞蹈语言作为形式表现的出发点,既成风格系统的舞蹈语言作为抒情性舞蹈语言表现的主要手段,通过素材提取、风格提纯,较为客观地再现民族审美特征。文章以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下舞台形式中语言形式的生成如何突破传统的“模拟再现”,走向元素重构基础上的“抽象表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台形式语言审美旨趣也从传统的“模拟再现”走向现代的“抽象表现”之审美建构。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作品创作基于编导的自主性与艺术创作的自由性,以“内在精神”作为创作导向和驱动力,以抽象性的舞蹈形式语言作为“内在精神”表达的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民间舞 形式语言 抽象性
原文传递
非受事宾语句的论元结构及推导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永忠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16,25,共10页
本文在对非受事宾语句进行充分描写的基础上,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对非受事成分如何在动态宾语位置上成为非受事宾语及其生成受制于怎样的句法条件提供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非受事宾语句的生成不同于受事宾语句,其底层结构中存在空论元和... 本文在对非受事宾语句进行充分描写的基础上,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对非受事成分如何在动态宾语位置上成为非受事宾语及其生成受制于怎样的句法条件提供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非受事宾语句的生成不同于受事宾语句,其底层结构中存在空论元和空谓词位置,而且为了实现与概念(语义)-句法系统的双重对应,论元和谓词具有双重特征,整个句法结构呈现动态性和层级性。材料成分宾语和工具成分宾语由于受事性程度不同,在被动句转换、宾语提取以及体标记、状态副词和语气词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抽象性程度等级与时体标记、副词修饰语、数量词、限定词、被动标记和"把"标记等成分或标记之间存在关联性。作为非受事宾语,材料成分宾语和工具成分宾语都必须满足"V`-再分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受事宾语 空谓词 空论元 抽象性 算子
下载PDF
音乐与哲学的共性——共同本质、共同媒介与共同表现方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智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42-46 82,82,共6页
音乐与哲学的共同本质是抽象。哲学是认识的抽象,音乐是感受的抽象。哲学以抽象的方式探求事理,音乐则是通过表现感情去调动欣赏者的审美感受能力,运用联想和想象在内心唤起一定的情感意境;音乐与哲学的共同媒介是情感。哲学是对智慧的... 音乐与哲学的共同本质是抽象。哲学是认识的抽象,音乐是感受的抽象。哲学以抽象的方式探求事理,音乐则是通过表现感情去调动欣赏者的审美感受能力,运用联想和想象在内心唤起一定的情感意境;音乐与哲学的共同媒介是情感。哲学是对智慧的爱和情感追求,音乐则对人类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并在格式塔"心理力"中找到对应关系;音乐与哲学的共同表现方式是创造,音乐和哲学的创造之独特性体现了思想的个性与作品的永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与哲学 共性 抽象 情感 创造
原文传递
沈从文作品风俗人事中的“抽象”追寻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梅仙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6-159,共4页
沈从文的"抽象"是一种对生活现实的超越,是精神对物质、历史对时代的超越;"抽象"是一种写作手法,是作者反对一种仅仅止于简单再现的手法,使"故事"成为"小说",使现象中隐藏道理;"抽象"... 沈从文的"抽象"是一种对生活现实的超越,是精神对物质、历史对时代的超越;"抽象"是一种写作手法,是作者反对一种仅仅止于简单再现的手法,使"故事"成为"小说",使现象中隐藏道理;"抽象"是对其时时代思潮下急功近利的文学的一种抗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风俗人事 抽象
下载PDF
情境信息还是公正世界信念?——影响司法公正感的两条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宇琦 伍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23-131,共9页
司法公正感是个体对司法秩序的基本感受,同时受情境信息与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研究司法公正感能为建设法治社会的心理基础提供更多启示。采用2(被试内设计,身份角色:受害者vs.加害者)×2(被试间设计,信息形式:具体vs.抽象)×2(... 司法公正感是个体对司法秩序的基本感受,同时受情境信息与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研究司法公正感能为建设法治社会的心理基础提供更多启示。采用2(被试内设计,身份角色:受害者vs.加害者)×2(被试间设计,信息形式:具体vs.抽象)×2(被试间设计,公正世界信念:高水平vs.低水平)的三因素混合设计开展研究,探究情境信息与公正世界信念对司法公正感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身份角色、公正世界信念对司法公正感的影响显著,且身份角色对其影响效应最大,信息形式对司法公正感的影响边缘显著,身份角色与信息形式存在交互效应,但是均不与公正世界信念产生交互效应。总体而言,情境信息与公正世界信念对司法公正感的影响相对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公正感 受害者 加害者 具体性 抽象性 公正世界信念
下载PDF
《数理逻辑和集合论》讲课用例的设计和构造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拥军 杨义川 宁云转 《大学数学》 2016年第6期117-122,共6页
《数理逻辑与集合论》是数学、信息、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但其高度的抽象性特点往往使得学生望而生畏.课程教学中不能只强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符号系统,而必须立足于使学生拥有很好的直觉认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 《数理逻辑与集合论》是数学、信息、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但其高度的抽象性特点往往使得学生望而生畏.课程教学中不能只强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符号系统,而必须立足于使学生拥有很好的直觉认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数学和信息科学中学生们熟悉的典型实例,精心设计和构造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抽象概念,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大大拓展了学生视野,对理解抽象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理逻辑 集合论 抽象 讲课用例
下载PDF
现代主义设计对现代艺术的抽象形式借鉴
17
作者 邵巍巍 《设计艺术研究》 2011年第1期91-95,共5页
民间的蓝染花布十分精美,而染制工艺却不复杂,由于是用油纸版刮浆漏印而产生防染的效果,所以蓝布上的花纹线线相断,有的则干脆用点组成画面。其作画方式是"断线为点,集点成线",是为典型的"点画"。
关键词 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艺术 抽象:设计形式
下载PDF
科学精神的具象化传播路径
18
作者 邵华胜 郑念 《今日科苑》 2023年第10期80-86,共7页
传播科学精神不仅有利于国家创新发展,而且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由于抽象性,科学精神在传播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内容单一、不适应新媒体传播形式、环境氛围不浓等。具象化传播为科学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角度。基于具象化传播的基... 传播科学精神不仅有利于国家创新发展,而且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由于抽象性,科学精神在传播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内容单一、不适应新媒体传播形式、环境氛围不浓等。具象化传播为科学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角度。基于具象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案例,科学精神的具象化传播可分为三个步骤:解构、取象、传播。首先,根据科学精神的来源,从主体、历史、现实等维度解构科学精神。其次,在不同维度对科学精神进行取“象”,构建科学精神的“象”体系。第三,以科学精神的“象”体系直接或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向公众开展科学精神具象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精神 抽象性 具象化传播
下载PDF
“未完成”的风骨论——重释“风骨” 被引量:1
19
作者 妥建清 《红河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5-46,51,共3页
刘勰提出的风骨论,由于意义重要,引起人们隆重而热烈的讨论,形成诸家的种种说法。从诸家说法中抽绎出共识,以求对“风骨”概念进行诠释。“风骨”概念是抽象而非形象的,模糊而非清晰的,宽泛而非狭隘的,统一而非对立的。总之,“风骨”应... 刘勰提出的风骨论,由于意义重要,引起人们隆重而热烈的讨论,形成诸家的种种说法。从诸家说法中抽绎出共识,以求对“风骨”概念进行诠释。“风骨”概念是抽象而非形象的,模糊而非清晰的,宽泛而非狭隘的,统一而非对立的。总之,“风骨”应是一种美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 抽象性 模糊性 统一性
下载PDF
自主导航船案例在《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庆松 许哲 +1 位作者 王世明 吴青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51期53-54,共2页
为降低《控制理论基础》课程中所涉及的模型、性能分析、稳定性等概念的抽象性,借助所研发的BDS自主导航投饵船控制系统软硬件,将授课中的知识点和投饵船控制系统的相应模块进行对应,有效减少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抽象性。
关键词 自主导航 控制算法 控制理论 抽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