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与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后缩短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段艳 左蕾 +6 位作者 张军 刘丽文 拓胜军 徐晖 朱霆 张景瑶 胡劼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7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与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issue velocityimaging,TVI)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局部心肌在等容舒张期出现收缩后缩短(post-systolic shortening,PSS...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与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issue velocityimaging,TVI)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局部心肌在等容舒张期出现收缩后缩短(post-systolic shortening,PSS)的一致性。方法 CHF患者30例(CHF组)与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采用2D-STI与TVI检测2组左心室节段心肌PSS,比较2D-STI检出PSS与TVI的一致性。结果 CHF组采用2D-STI检测CHF峰值应变低于对照组(P<0.05),峰值应变达峰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采用TVI检测CHF峰值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峰值速度达峰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CHF组2种技术检测PSS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CHF组2D-STI对PSS的检出率为29.6%,TVI对PSS的检出率为26.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值=0.83,P<0.05)。结论采用2D-STI检测CHF患者心肌局部PSS与TVI有较高一致性,可作为检测CHF患者局部PSS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 心肌 收缩后缩短
原文传递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早期收缩功能改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
作者 周丽 尚丽婕 +3 位作者 黄璇 纳丽莎 王婷婷 王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测量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早期左室纵向收缩功能,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非对称性HCM患者40例,包括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HCM)患者31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患者9例,...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测量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早期左室纵向收缩功能,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非对称性HCM患者40例,包括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HCM)患者31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患者9例,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2D-STI技术测量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并与部分超声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IVSd、LVEF、LVOT-PG以及LVMI明显增加(P<0.05),左室GLS减低(P<0.05)。GLS与LVEF等参数无相关性(P>0.05),与IVSd、LVOT-PG以及LVMI存在线性正性相关(r分别为0.479、0.316、0.374,P<0.05)。结论 HCM患者早期已出现整体纵向收缩功能减低,多种常规超声参数均与该变化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收缩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与收缩功能 被引量:16
3
作者 韩炫 朱文晖 陈文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3-1240,共8页
目的:冠心病的高患病率和高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其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恢复狭窄冠状动脉的通畅,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术后心肌功能的评估十分有限,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ime... 目的:冠心病的高患病率和高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其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恢复狭窄冠状动脉的通畅,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术后心肌功能的评估十分有限,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在评估心肌灌注及收缩功能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价值。本研究应用MCE和2D-STI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肌灌注及收缩功能的改变,评估MCE及2D-ST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行MCE检查,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2D-STI及常规超声检查,分别评估心肌灌注及收缩功能是否有改善,以左室壁运动恢复为标准评估MCE半定量分析预测心肌节段运动恢复的能力。结果:术后第1天MCE定量值(造影剂平台期信号强度、曲线斜率及两者的乘积)及术后1个月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置入支架的冠状动脉支配的心肌节段术前室壁运动异常的有90个,术后1个月有54个心肌节段运动恢复,MCE评分≤2时预测室壁运动可恢复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和53%。结论:MCE及2D-STI可评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与收缩功能,MCE半定量分析可有效预测室壁运动的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心肌灌注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左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的左室长轴舒缩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娟 田新桥 +5 位作者 苏超 胡臻 吴朝明 郑超 张超 茹翱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8期60-64,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早期患者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方法分别采集45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T2DM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者心尖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和心尖二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西门子公司专用...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早期患者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方法分别采集45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T2DM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者心尖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和心尖二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西门子公司专用分析软件脱机分析,测量左心室各壁(后间隔PS、侧壁LW、后壁PW、前间隔AS、下壁IW及前壁AW)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应变率(Ss、SRs)和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平均峰值应变率(SRe、SRa),并计算各室壁的SRe/SRa值。结果与正常组对照比较,糖尿病组左室各壁的Ss均减低,其中PS、PW、AW两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左室LW、PW、AS及IW的SRs较正常组减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左室各壁的SRe值均较正常组减低,且两组PS、LW、PW及AW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左室6个室壁的SRa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0.01);糖尿病组左室6个室壁的SRe/SRa值均较正常组减低,其中除PS外其余室壁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存在左室长轴功能损害,且舒张功能指标较收缩功能改变更为敏感;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射血分数 斑点追踪成像 2型糖尿病 舒张早期 舒缩功能 患者 二维 长轴
下载PDF
2D-STI在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室功能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杨 冯喆 曲红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1期3878-3881,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心室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LVEF保留的CLBB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心室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LVEF保留的CLBB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QRS波时间分为宽QRS组(QRS>150 ms,n=45)、窄QRS组(120 ms≤QRS≤150 ms,n=39),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行健康体检的40例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组患者均行2D-STI技术检查,比较3组心室功能[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血流速度(E峰和A峰)、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E/A及E/e’比值、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右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RVGLS)、室间隔整体纵向应变(LS-Sept)、左心室17节段纵向峰值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SDt)],并分析2D-STI技术对LVEF保留的CLBBB患者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结果宽QRS组LVEDD、LVEF、LAD值最高,其次为窄QRS组、健康对照组;窄QRS组A峰、E/e’值最高,其次为宽QRS组、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E峰、E/A、e’值最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宽QRS组LVGLS、RVGLS、LS-Sept最低,其次为窄QRS组、健康对照组,SDt、QRS波时限最高,其次为窄QRS组、健康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双变量Peason相关性分析证实,LVGLS、RVGLS、LS-Sept与QRS波时限呈负相关(r<0,P<0.05),SDt与QRS波时限呈正相关(r>0,P<0.05)。结论LVEF保留的CLBBB患者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收缩同步性减低,2D-STI技术对LVEF保留的CLBBB患者心室功能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室射血分数 心室功能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评价餐后低血压对左室心肌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艺彤 汪海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4-889,共6页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2D-STI)定量评价餐后低血压(PPH)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的早期损害。方法入选首次诊断PPH患者20例,21例非PPH患者对照。应用2D-STI测定2组餐前及餐后1.5 h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环周应变(GCS)和径向应变(...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2D-STI)定量评价餐后低血压(PPH)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的早期损害。方法入选首次诊断PPH患者20例,21例非PPH患者对照。应用2D-STI测定2组餐前及餐后1.5 h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环周应变(GCS)和径向应变(GRS),同时用常规方法测量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常规方法检测2组心脏结构功能无显著差异。餐前PPH组GLS显著低于非PPH组(P=0.02),GCS、GRS无显著差异。对比2组患者餐前、餐后心肌应变,发现PPH组餐后1.5 h GLS(P=0.045)显著下降,而非PPH组餐前餐后整体心肌应变无显著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餐前GLS(P=0.02,OR=0.46),餐后GLS(P=0.001,OR=0.27)、GCS(P=0.008,OR=0.41)、GRS(P=0.004,OR=0.33)和PPH具有显著相关性。餐后GL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6,P=0.001)显著大于24 h平均SBP(AUC=0.66,P=0.08)和左室射血分数(AUC=0.44,P=0.47)。结论 PPH可能会引起心脏功能隐匿性损害。相比常规心脏超声检查,STI技术能更容易发现PPH左心室心肌功能的早期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低血压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 心脏功能 心肌应变
下载PDF
超声二维应变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区域室壁收缩功能
7
作者 许幼峰 陈立斌 +2 位作者 曹涌 尹凤英 陈伟英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12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二维应变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区域室壁收缩功能价值。方法对4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冠状动脉(冠脉)供血区室壁计算如下参数:左室区域峰值应变(Ter-PSS),区域室壁收缩指数(Ter-WMSI),区域组织收缩峰值速度(... 目的探讨利用二维应变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区域室壁收缩功能价值。方法对4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冠状动脉(冠脉)供血区室壁计算如下参数:左室区域峰值应变(Ter-PSS),区域室壁收缩指数(Ter-WMSI),区域组织收缩峰值速度(Ter-TVI),计算无狭窄冠脉、轻-中度狭窄冠脉(狭窄率<75%)所供血室壁之间各参数变化,并计算各参数鉴别冠脉重度狭窄与轻-中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同时选取15例正常人做对照分析。结果 (1)重度狭窄供血区Ter-PSS与轻-中度狭窄Ter-PSS、无狭窄Ter-P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度狭窄供血区Ter-WMSI与轻-中度狭窄Ter-WMSI、无狭窄Ter-WM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度狭窄Ter-TVI与轻-中度狭窄Ter-TVI、无狭窄Ter-TVI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诊断冠脉重度狭窄ROC曲线下面积(AUC):Ter-PSS、Ter-WMSI、Ter-TVI分别为0.794、0.752、0.533,Ter-PSS、Ter-WMSI取最佳界值点-12.5%、1.2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3.8%、88.0%;67.2%、76.0%。结论冠心病组Ter-PSS、Ter-TV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er-WMSI明显高于对照组,Ter-PSS、Ter-WMSI能较准确鉴别冠脉重度狭窄与轻-中度狭窄,且Ter-PSS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Ter-WM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狭窄 超声检查 二维应变 区域应变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妊娠高血压不同孕期孕妇心功能改变的临床评价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岩 肖秀娟 +1 位作者 庞远 王建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98-50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对妊娠高血压不同孕期孕妇心功能改变的评价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唐山市协和医院选取妊娠高血压(PIH)孕妇48例(PIH组),正常孕妇45例(正常妊娠组),健康未孕女性45例(健康对照组),应用STI...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对妊娠高血压不同孕期孕妇心功能改变的评价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唐山市协和医院选取妊娠高血压(PIH)孕妇48例(PIH组),正常孕妇45例(正常妊娠组),健康未孕女性45例(健康对照组),应用STI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记录3组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心底水平旋转角度峰值(Prot-MV)、心底水平旋转角度达峰绝对时间(Pti-MV)、达峰时间百分比(Perc-Pti-MV)、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峰值(Prot-AP)、心尖水平旋转角达峰绝对时间(Pti-AP)及达峰时间百分比(Perc-Pti-AP)。结果 Pti-MV在PIH组及正常妊娠组孕早期、中期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8.963、9.142,P<0.05),而在PIH组妊娠晚期时高于正常妊娠组孕晚期(t=10.236,P<0.05);Prot-AP、Perc-Pti-MV、Perc-Pti-AP、Ptw在PIH组及正常妊娠组孕早、中、晚期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_(Prot-AP)=7.855、8.023、9.141、10.022;t_(Perc-Pti-MV)=8.002、10.963、9.445、9.856;t_(Perc-Pti-AP)=11.263、8.022、9.102、8.012;t_(Ptw)=10.232、11.011、9.126、11.452,P<0.05),其中Prot-AP在PIH组孕早、中、晚期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同一时期(P<0.05),Perc-Pti-MV在PIH组妊娠中期、晚期及正常妊娠组晚期是其水平高于孕早期(P<0.05),Ptw在PIH组晚期水平高于妊娠组晚期(P<0.05),并高于PIH组孕早期(P<0.05)。Ptw与BSA、Pro-AP呈正相关(r=0.295、0.342,P<0.05),而与孕妇身高、LVEDV、LVEF、Pro-MV无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早期应用STI技术可观测到PIH患者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有助于对PIH患者早期心功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妊娠高血压 孕妇 左心室扭转运动 整体旋转运动
下载PDF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心肌节段应变的可靠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吴红宁 曹怡 +2 位作者 王燕 杨慧 李滨滨 《现代医学》 201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与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相比,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左室心肌纵向节段应变性(STR)的可靠性。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35例,应用2D-STI和TDI技术分别测量左心室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室间隔及前间隔的基底段、中... 目的:探讨与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相比,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左室心肌纵向节段应变性(STR)的可靠性。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35例,应用2D-STI和TDI技术分别测量左心室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室间隔及前间隔的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共18个节段心肌的纵向STR,观察其规律性。然后从35例志愿者中随机抽取10例,应用上述两种技术由同一观察者分别测量两次、再由两名观察者测量1次左室各壁基底段STR,对其测值进行变异系数、相关系数、平均差值等比较。结果:(1)2D-STI检测显示,STR基底段<中段<心尖段;TDI检测显示STR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两种方法测得的部分相同室壁不同节段的ST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室壁相同节段的S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应用2D-STI测出的左室各壁基底段、中段、心尖段STR的变异系数均较TDI测出值低(分别为-0.25、-0.23、-0.26 vs-0.33、-0.35、-0.40)。(3)同一观察者可靠性:两次应用2D-STI法测得各室壁基底段的S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两次STR值的相关系数为0.73(P<0.001),两次STR值的平均差值为(-0.00±3.19)%。两次应用TDI法测得各室壁基底段的ST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次STR值的相关系数为-0.10(P>0.05),两次STR值的平均差值为(3.98±9.36)%。两种方法测得的STR平均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观察者之间可靠性:应用2D-STI法两者测得各室壁基底段的S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两者STR值的相关系数为0.60(P<0.001),两者STR值的平均差值为(-0.02±3.87)%。应用TDI法两者STR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两者STR值的相关系数为-0.11(P>0.05),两者STR值的平均差值为(4.86±10.26)%。两种方法测得STR的平均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2D-STI法定量评价左室局部心肌长轴的收缩功能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组织多普勒成像 应变
原文传递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与术中右心漂浮导管观察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薛超 何怡华 +6 位作者 韩杰 张海波 韩建成 张烨 谷孝艳 刘文旭 李治安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示技术与右心漂浮导管对照研究右心室收缩功能(RVEF),寻找右心功能的无创有效超声检测方法。方法:在安贞医院心外科行瓣膜手术的患者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5.4±5.1)岁,术中放置右心漂浮导管,获...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示技术与右心漂浮导管对照研究右心室收缩功能(RVEF),寻找右心功能的无创有效超声检测方法。方法:在安贞医院心外科行瓣膜手术的患者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5.4±5.1)岁,术中放置右心漂浮导管,获得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RVEF)。结果:三尖瓣位移与右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系数为r=0.910,P=0.001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很容易获得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与作为测量右心室收缩功能的金标准的右心漂浮导管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估测右心功能的无创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收缩功能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 右心漂浮导管 二维斑点追踪显示技术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单纯及合并冠心病或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晓光 丁玉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3期68-71,共4页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对单纯及合并冠心病或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5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归为单纯糖尿病组,20例合并高血压患者归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对单纯及合并冠心病或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5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归为单纯糖尿病组,20例合并高血压患者归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20例合并冠心病患者归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另选取2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2D-STI技术测量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以及整体纵向应变。比较四组常规超声测量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e’)]、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结果 四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AD、E/e’分别为(32.8±4.3)mm、(7.32±2.16),小于单纯糖尿病组的(37.8±4.2)mm、(10.49±3.2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38.1±3.9)mm、(11.32±2.86)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38.3±4.1)mm、(10.8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A(1.21±0.38)大于单纯糖尿病组的(0.83±0.28)、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0.81±0.2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0.76±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IVS、LVPW分别为(11.21±1.17)、(11.32±0.95)mm,大于对照组的(8.73±0.92)、(8.68±0.84)mm,单纯糖尿病组的(9.11±1.04)、(8.91±0.94)mm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9.31±1.07)、(9.02±1.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GLS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GLS绝对值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后左室扭转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金玲 郭瑞强 王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8期515-517,共3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左室扭转指标,以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前后左室功能。方法前壁心肌陈旧性梗死(心梗组)患者24例、对照组19例,获取两组患者左室心底及心尖短轴切面清晰二维图像;心梗组患...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左室扭转指标,以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前后左室功能。方法前壁心肌陈旧性梗死(心梗组)患者24例、对照组19例,获取两组患者左室心底及心尖短轴切面清晰二维图像;心梗组患者PTCA术后6~8周重复上述超声检查。脱机分析心内膜旋转角度(Rendo)、心外膜旋转角度(Rendo)、跨壁角度梯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梗组PTCA术前心尖、心底短轴切面左室Rendo、Repi及跨壁角度梯度均显著减低(P〈0.05);与术前比较,心梗组PTCA术后心尖、心底短轴切面左室Rendo、Repi及跨壁角度梯度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但仍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结论心内外膜旋转角度及跨壁角度梯度峰值是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后心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梗死 左室扭转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黎秀娜 陈庆研 林立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0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CHD)患者80例进行心脏超声2D-STI检查,根据CADi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的冠...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CHD)患者80例进行心脏超声2D-STI检查,根据CADi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评分,分别计算心肌纵向应变(longitudial strain,LS)、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及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判断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80例患者共检测506段心肌,2D-STI追踪成功416段,成功率为82.21%。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正常73段,轻度狭窄93段,中度狭窄114段,重度狭窄136段,其中单支病变29例,两支病变20例,三支病变31例。正常心肌与轻度狭窄的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的LS明显低于正常心肌和轻度狭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狭窄的CS和RS与正常心肌和轻度狭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的RS、CS、LS均明显低于正常心肌、轻度狭窄和中度狭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S判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82.35%、80.43%、0.831;GCS判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76.47%、76.09%、0.797;GRS判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97.06%、78.26%、0.880。结论:2D-STI技术可为冠心病左室同步性的评价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时,其支配心肌收缩功能已减低,纵向应变可准确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冠状动脉 狭窄 诊断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及血清学参数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室功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珊 张卫平 +2 位作者 王健 李媛 朱剑芳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20年第5期312-315,共4页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肝硬化患者右心室功能,结合血清学参数,探讨评价肝硬化性心肌病的检测方法。[方法]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学参数包括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N末...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肝硬化患者右心室功能,结合血清学参数,探讨评价肝硬化性心肌病的检测方法。[方法]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学参数包括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依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6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 A级组(A组,23例)、Child B级组(B组,20例)、Child C级组(C组,17例),应用2D-STI测量各组右心室游离壁收缩期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结果](1)各组心脏血清学测值比较:C组NT-proBNP与其他各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NT-proBNP与正常对照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各组右心室常规测量参数比较:C组中右心房内径、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Em)、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与各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RA、TAPSE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各组右心室游离壁心肌病变及应变率参数比较:C组S、SRe、SRa与各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SRs与正常对照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A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TI联合血清CK-MB、NT-proBNP指标能有效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室功能,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右心室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血清学
原文传递
心肌分层应变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津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5期44-45,共2页
心肌分层应变技术是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基础上发展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通过追踪每层心肌的斑点信号,获取每层心肌不同方向的运动参数,可同时分析左室壁3层心肌运动情况,为更详细地评估左室壁心肌... 心肌分层应变技术是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基础上发展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通过追踪每层心肌的斑点信号,获取每层心肌不同方向的运动参数,可同时分析左室壁3层心肌运动情况,为更详细地评估左室壁心肌功能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突破了常规心脏超声对整体室壁运动分析的限制,能准确反映疾病对左室壁各层心肌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为临床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文章就分层应变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应变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 心室
下载PDF
蒽环类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左右心室心肌纵向力学的变化
16
作者 彭悦 谢玉环 +6 位作者 陈桂武 黄锦杭 余苏 罗维远 陈巧琼 郑锐年 陈丽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及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估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7月-2021年11月首诊并术前接受蒽环类化疗的乳腺癌患者3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对术前乳腺癌患者化疗前、第2次化疗后24 h内...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及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估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7月-2021年11月首诊并术前接受蒽环类化疗的乳腺癌患者3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对术前乳腺癌患者化疗前、第2次化疗后24 h内、第4次化疗后24 h内、化疗周期结束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超声心动图常规参数、3DE及STI获得心功能的各参数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功能各参数与药物剂量的相关性。结果LVGLS、RVGLS及RVFWLSap与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呈负相关性。与化疗前比较,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各周期LVEF、3D-LVEF、3D-RVEF、LVGLS、RVGLS、RVFWLSbas、RVFWLSmid、RVFWLSap各参数均有减低,其中化疗周期结束后LVEF、3D-LVEF、3D-RVEF、LVGLS、RVFWLSmid、RVFWLSap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LVEF出现显著性差异早于LVEF,RVFWLS各节段比RVGLS较早出现显著性差异性。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蒽环类化疗后可造成心肌功能损害,3DE及STI可早期为临床提供关于蒽环类化疗药致乳腺癌患者心功能损害的有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乳腺癌 蒽环类化疗药 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右心室功能
下载PDF
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早期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刘魁军 王秀丽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筛查诊断、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1例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的101例疑似早期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心电图及二...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筛查诊断、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1例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的101例疑似早期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心电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心电图、2D-STI检查对早期冠心病诊断结果、诊断效能,比较心电图有无ST-T改变冠心病检出率,并比较不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级患者心电图ST-T改变情况及心房颤动率,分析心电图ST-T改变与IMT分级及心房颤动相关性。结果经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01例疑似早期冠心病患者中,阳性62例,阴性39例。经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阳性59例,阴性42例,经2D-ST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51例,阴性50例;与2D-STI检查比较,心电图检查对于早期冠心病诊断灵敏度91.94(57/62)、准确度93.07(94/101)较高,漏诊率8.06(5/62)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ST-T改变患者比较,ST-T改变患者冠心病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IMT分级患者ST-T改变、心房颤动患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随IMT分级升高ST-T改变率、心房颤动发生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ST-T改变与IMT分级、心房颤动发生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可用于冠心病早期诊断中,为临床评估冠心病病情提供参考,以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冠脉造影 早期冠心病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长轴应变
18
作者 陈娟 陈金玲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8-390,共3页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静息状态下冠心病患者左室长轴应变,探讨该参数在评判冠心病不同危险程度中的价值。方法:疑诊冠心病患者5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高危组、冠心病低危组及对照组,获得清晰的心...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静息状态下冠心病患者左室长轴应变,探讨该参数在评判冠心病不同危险程度中的价值。方法:疑诊冠心病患者5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高危组、冠心病低危组及对照组,获得清晰的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图像后存盘供脱机分析。测量参数:左室18节段平均长轴应变(MLS),基底水平、中段水平及心尖水平6个室壁节段平均长轴应变(PL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高危组基底水平、中段水平、心尖水平PLS及MLS均显著减低,冠心病低危组基底水平、中段水平PLS及MLS均显著减低,而心尖水平PLS较对照组无变化;与冠心病低危组比较,冠心病高危组基底水平、中段水平PLS及MLS显著减低。结论:STI能无创测量左室长轴应变的微小变化,为静息状态下准确评价不同危险程度冠心病患者心脏长轴收缩功能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冠心病 长轴应变 左室
原文传递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替米沙坦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19
作者 林琍 王娟 +1 位作者 陈金玲 丁国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9期596-598,共3页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方法6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血肌酐≥700μmol/L),分为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50~100mg/d)及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或尼群地平)各30例,记录用药前后患者血压,二...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方法6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血肌酐≥700μmol/L),分为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50~100mg/d)及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或尼群地平)各30例,记录用药前后患者血压,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左室基底和心尖水平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及跨壁扭转峰值。结果治疗后血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下降(P<0.05)。治疗后心尖和基底水平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跨壁扭转峰值,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基底和心尖水平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跨壁扭转峰值比较,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降低(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行持续性血透的CRF患者具有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且不依赖于其降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替米沙坦 持续性血透
下载PDF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吸毒人员心肌运动的研究
20
作者 邱磊磊 田瑞霞 陈杰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8期140-142,共3页
目的 分析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吸毒人员心肌运动评价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9月安徽宣城南湖戒毒所46例有5年以上海洛因摄入史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1医院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二维斑点... 目的 分析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吸毒人员心肌运动评价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9月安徽宣城南湖戒毒所46例有5年以上海洛因摄入史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1医院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收缩期位移峰值(Ds)、收缩期组织峰值速度(Vs)、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LSR)、收缩期纵向应变(LS)测量结果。结果 实验组心尖四腔心切面,Ds在心尖段、中段、基底段检查结果均小于对照组,Vs在心尖段、中段、基底段检查结果均慢于对照组(P<0.05);LSR在心尖段、中段、基底段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LS在心尖段、中段、基底段检查结果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毒品海洛因可导致摄入者心肌运动功能异常,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可准确反映其心室壁运动情况,在心肌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吸毒人员 心肌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