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革文学”——失态的文学 |
杨鼎川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2
|
1949-1976年间的集体写作现象平议 |
黄擎
李超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3
|
余光中对“文革文学”的评论和研究 |
古远清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4
|
论“文革”时期手抄本文学中的爱情观 |
程春梅
高李莹
|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
2013 |
0 |
|
5
|
食指诗歌的意义 |
雷鸣
|
《凯里学院学报》
|
2010 |
1
|
|
6
|
笔记本、中转站与消隐的把关人——“文革”地下文学的手抄传播载体及其特色 |
井延凤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7
|
文学本体性与文革文学研究——文革文学研究的反省与展望 |
易光
|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3
|
|
8
|
“文革文学”研究述评 |
肖治华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
|
|
9
|
阅读生活的荒凉——“文革文学”接受简论 |
李伟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0
|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地下文学”——《第二次握手》的文学史意义 |
李建宗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1
|
历史的基因和政治的选择——“样板戏”和“样板戏现象”剖析(之一) |
刘景荣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2
|
口号背后的话语逻辑——对文革文学中“走资派”话语的一种考察 |
刘宏志
|
《中州大学学报》
|
2011 |
0 |
|
13
|
固化与消解:集体创作与文革文学的发生 |
毛伟东
|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4
|
“文革”主流文艺思想的构成与运作──“文革文学”研究之一 |
王尧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
8
|
|
15
|
高度理性化的独语——“文革”文学语言论 |
孙德喜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2 |
8
|
|
16
|
“文革文学”与现代性 |
赵树勤
杨贤美
|
《云梦学刊》
|
2005 |
5
|
|
17
|
刍议我国新历史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 |
王敬艳
|
《铜仁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8
|
似是而非:两个“为工农兵”时期的文学 |
刘江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9
|
“文革”文学中的台湾空间想象——以《一只绣花鞋》为例 |
张文诺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