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塞尔的Eidos与柏拉图的idea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秉江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6-62,共7页
关键词 胡塞尔 柏拉图 eidos IDEA “本质直观” “直觉”
原文传递
寻找艾多斯(Eidos):古希腊哲学的冲撞于“一”“多”之间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锡伟 张泽 朱光亚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8-73,共6页
本质不是艾多斯,但本质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艾多斯,因此,胡塞尔使用Eidos概念以区分古希腊的本质。但是,何谓古希腊哲学的本质,古希腊对艾多斯的寻找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应该说,从可变的"一"到不变的"多",再... 本质不是艾多斯,但本质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艾多斯,因此,胡塞尔使用Eidos概念以区分古希腊的本质。但是,何谓古希腊哲学的本质,古希腊对艾多斯的寻找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应该说,从可变的"一"到不变的"多",再经过不变的"一",达到可变的"多",是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艾多斯的回答。作为自然哲学的反动,智者学派丧失了艾多斯对象,但这个对象由苏格拉底重新拾起。苏格拉底启示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但理念论只能是从关于事实偶然性的理论走向本质可能性理论的过渡,是"多中之一",这个过渡被亚里士多德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亚里士多德对艾多斯的最终解决是:被理智所把握的共同之物,即,诸艾多斯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 “多” 艾多斯 理念 形式
下载PDF
基于Eidos BSB人工神经元网络的雷达脉冲分选方法
3
作者 王旭东 宋茂忠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3期6-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Eidos BSB人工神经元网络的雷达脉冲分选方法。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够通过对大量带有测量误差的雷达脉冲样本进行自联想学习,完成对脉冲模式的记忆,进而实现分选功能。与其他脉冲分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参数测量误... 提出了一种基于Eidos BSB人工神经元网络的雷达脉冲分选方法。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够通过对大量带有测量误差的雷达脉冲样本进行自联想学习,完成对脉冲模式的记忆,进而实现分选功能。与其他脉冲分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参数测量误差适应能力和更高的分选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dos BSB 自联想 雷达脉冲分选 仿真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诗学原则的哲学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水石 《长江学术》 CSSCI 2019年第2期47-56,共10页
《诗学》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完整呈现中占据关键位置。《诗学》是对诗艺的根据和原则在本质意义上的展现。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开端性原则先行规定了《诗学》原则。作为哲学的第一原因和最高原则,努斯自身的根本区分在逻各斯的自相区分中... 《诗学》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完整呈现中占据关键位置。《诗学》是对诗艺的根据和原则在本质意义上的展现。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开端性原则先行规定了《诗学》原则。作为哲学的第一原因和最高原则,努斯自身的根本区分在逻各斯的自相区分中得到把握。基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整体及其根本原则,《诗学》的诗学原则可以得到透彻阐明:1.逻各斯所担当的行动必须合乎逻各斯,亦即按照必然或者基于期待而为之可能来展开为如此这般的情节;2.逻各斯所要展开呈现为整一行动的“一切”通透地区分为开端、中段和结束;3.这一逻各斯的完满整体由此就其作为逻各斯技艺的如真现相而言是如此创制实现了的“这一个”。逻各斯在其区分中展开的本质之相必然实现为完满的整体“这一个”。完满地洞见逻各斯如此这般的“这一个”完满整体,这也是净化在爱智慧意义上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诗学》 逻各斯 "如真现相" "本质之相"
下载PDF
作为“无蔽”的真理:论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根本上的柏拉图主义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玉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4,共6页
海德格尔区分了"存在"与"存在者",认为"真理"的原初含义是"无蔽",而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则遗忘了存在的意义,把一个最高的存在者——"善的理念"看成了存在本身。文章通过对柏拉图《理... 海德格尔区分了"存在"与"存在者",认为"真理"的原初含义是"无蔽",而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则遗忘了存在的意义,把一个最高的存在者——"善的理念"看成了存在本身。文章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中洞穴喻和太阳喻的研究指出,正是通过柏拉图哲学,真理才具有了一种存在论上的"无蔽"含义,"Eidos"才取代了质料成为了"真理"的首要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真理 理念
下载PDF
浅议《格萨尔》戏曲的表演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南拉太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11-113,共3页
《格萨尔》藏戏是藏族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藏戏的形式来演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格萨尔》故事。《格萨尔》藏戏艺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格萨尔》史诗的广泛传播,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格萨尔》文化氛围,在格... 《格萨尔》藏戏是藏族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藏戏的形式来演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格萨尔》故事。《格萨尔》藏戏艺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格萨尔》史诗的广泛传播,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格萨尔》文化氛围,在格学研究、格萨尔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格萨尔》文化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特点 格萨尔 戏曲
下载PDF
图像意志与时间意识:对看的方式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泰然 陈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3,共7页
在西方传统中,人之本性与其观看的本质,或以图像为中介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密切相关。图像既驱动了人的时间意识,使其从混沌一体的自然状态中进入"历史",但对图像的执迷同时也带来了某种将流动的时间、生命固化为某种空间"... 在西方传统中,人之本性与其观看的本质,或以图像为中介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密切相关。图像既驱动了人的时间意识,使其从混沌一体的自然状态中进入"历史",但对图像的执迷同时也带来了某种将流动的时间、生命固化为某种空间"形式"的危险。而借助海德格尔对"看"的现象学分析,可以发现源始的"看"总是与时间境域水乳交融,与人在世界中的操心、决断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时间 看的方式 海德格尔
下载PDF
超越论现象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以拜物教与事象化关系为核心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迎辉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1,共8页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胡塞尔与马克思不仅提出了共同的哲学问题,即绝对存在如何构造现实性,而且共同将之标明为"事象化"。所不同的是,这一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那里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深层的拜物教批判,而超越论现象学则将之...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胡塞尔与马克思不仅提出了共同的哲学问题,即绝对存在如何构造现实性,而且共同将之标明为"事象化"。所不同的是,这一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那里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深层的拜物教批判,而超越论现象学则将之理解为绝对存在的一种内在的本质性的构造。在此对立中,超越论现象学所揭示的善对存在的奠基构造受到了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的激烈挑战。马克思指出,善与存在,后者优先;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善"是资本剩余活动的产物,是被资本主义所伪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象化 拜物教 存在 理念 目的论
原文传递
意见“doxa”与知识“epistēmē”的张力——论柏拉图辩证法思想的前后期差异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士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61,共8页
人们容易把柏拉图的"辩证法"看作一个单纯性质的概念,然而基于意见与知识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柏拉图辩证法前后期有着明显差异。柏拉图前期为了批判智者派把意见与知识混淆,强调意见与知识的对立:意见是变动的、杂多的,知识... 人们容易把柏拉图的"辩证法"看作一个单纯性质的概念,然而基于意见与知识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柏拉图辩证法前后期有着明显差异。柏拉图前期为了批判智者派把意见与知识混淆,强调意见与知识的对立:意见是变动的、杂多的,知识的对象——理念(eidos)是静止的、不变的。后期辩证法反思前期辩证法的观点,而得出:意见对于知识的获得有着重要意义,真意见即知识;同时,理念是运动的、变化的、内在蕴含矛盾的、相互之间充满联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 意见与知识 辩证法 柏拉图
下载PDF
论洛谢夫的音乐现象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锟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22年第1期19-27,共9页
洛谢夫哲学是现象学辩证法的哲学,而音乐哲学是其艺术哲学和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希腊哲学理念和俄罗斯精神文化传统的背景下,洛谢夫发展出独特的音乐现象学理论。在《作为逻辑对象的音乐》中,洛谢夫既把音乐作为表现存在意义的形... 洛谢夫哲学是现象学辩证法的哲学,而音乐哲学是其艺术哲学和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希腊哲学理念和俄罗斯精神文化传统的背景下,洛谢夫发展出独特的音乐现象学理论。在《作为逻辑对象的音乐》中,洛谢夫既把音乐作为表现存在意义的形式和理解存在意义的方法,同时又把非逻辑的音乐作为逻辑对象进行研究,用"纯粹的音乐存在"取代了普遍认知中的"纯粹的音乐经验",并借助数和时间等概念对其本质进行逻辑分析,体现出与现代性的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А.Ф.洛谢夫 音乐现象学 艾多斯 逻各斯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的分类学和近代生物学分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汉良 《符号与传媒》 CSSCI 2018年第2期1-25,共25页
分类性的定义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基础,盖分类为世界系统和语言系统建立对应关系,或透过语言为世界建码的工程。《范畴篇》关注"元类"(γενοs)、"次类"(εíδοs)和"区分特质"(δlαφορατ)这三元项的逻辑关系,... 分类性的定义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基础,盖分类为世界系统和语言系统建立对应关系,或透过语言为世界建码的工程。《范畴篇》关注"元类"(γενοs)、"次类"(εíδοs)和"区分特质"(δlαφορατ)这三元项的逻辑关系,这是西方分类学的开始。随着古典后期和中世纪的注疏,它影响了近代生物学的分类,18世纪的林奈为集其大成者。本文将从《范畴篇》出发,考察亚氏分类理则对后世的启发,及其修正扬弃,重点在探索亚氏分类概念对林奈代表的近代(前达尔文)生物分类学的影响,最后检讨达尔文和福柯对林奈分类系统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林奈 达尔文 福柯 《范畴篇》 知识树 元类 次类 符号编码
下载PDF
论形而上学与“形”的关系
12
作者 高斯扬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69-74,共6页
形而上学作为对自然、现实的组成和结构的本体性研究,其理论特点之一是与"形"的内在关系。"形"(ειδοζ)作为"理念"(ιδεα)的显现,是形而上学思想的基本语词,并作为"善"的表现而成为伦... 形而上学作为对自然、现实的组成和结构的本体性研究,其理论特点之一是与"形"的内在关系。"形"(ειδοζ)作为"理念"(ιδεα)的显现,是形而上学思想的基本语词,并作为"善"的表现而成为伦理学、政治学的基础。以考察形而上学与"形"的初始关系,梳理形而上学发展与"形"概念演变关系("形"在形而上学史发展中的概念层次有"相""形式""观念""概念"等)为线索,归纳形而上学与"形"的内在关系特点,得出:形而上学与"形"关系的奥秘在于人的理论观点。以此分析,拟提供一种对于形而上学的合理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黑格尔 形式 主体
下载PDF
Arche:柏拉图主义与西方政治的湮没
13
作者 郎友兴 达央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80,共14页
柏拉图主义通过创造理念和借助理念化,对现实和意见进行某种规范和确定,在人类的精神体系内引入了无限的概念,成就了伟大的形而上学,也衍生出现代的技术科学。而理念论被应用于古老的公共领域之中,不但颠覆了政治存在的特点(它将公共领... 柏拉图主义通过创造理念和借助理念化,对现实和意见进行某种规范和确定,在人类的精神体系内引入了无限的概念,成就了伟大的形而上学,也衍生出现代的技术科学。而理念论被应用于古老的公共领域之中,不但颠覆了政治存在的特点(它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颠倒),同时这种背离生活世界的去自然化也将理念的世界与生活的世界颠倒,并依据理念世界的标准对生活世界进行干预和影响,使人本身不再是居住于大地之上"存在"的牧人,而成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某种共振的"技术原子"。因为整个星球及其存在者已被摆置于技术研究的座架之上,而现代政治治理术的一整套统治逻辑和治理形式也与技术科学的本质呈现出逐渐契合的状态。政治学已经沦为一项专门的行政技术,被各种知识专家与技术群体置入计算性的轨道,政治本身已经变成了对象化的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主义 理念论 公共领域 政治哲学 技术科学
原文传递
浅析柏拉图《克拉底鲁篇》的命名理论
14
作者 王伟平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2-46,共5页
名称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成分。《克拉底鲁篇》[1]以询问名称的起源和性质的方式对命名进行了探讨,最终论述了语言和"型"的关系。首先,柏氏之苏格拉底,通过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进而否定名称是约定的、随意制定... 名称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成分。《克拉底鲁篇》[1]以询问名称的起源和性质的方式对命名进行了探讨,最终论述了语言和"型"的关系。首先,柏氏之苏格拉底,通过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进而否定名称是约定的、随意制定的,确认名称有其专门永久的本质而且他通过否定"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等观点而否定名称有其自然本质和神(最初名称提供者)能够提供正确的名称的观点,最终得出:名称是立法家在辩证法家(dialectician)的指导下依照理想的名称,用字母、音节以天然适宜的方式命名的,但是天然适宜的方式不能从约定论或自然论得出。再次,由名称组成的语言是不完善的,通过名称和语言学习事物可能会受到欺骗,知识不能从以"人是万物的尺度"或"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为基础的名称(以及语言)得出,只能通过对事物本身的学习和研究去寻求事物的真相,寻求绝对的善、美和存在,获得真正的知识即关于绝对的存在、"型"的知识,让灵魂得到安宁,而不是让灵魂被流变的世界现象所迷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称 “型” 自然论 约定论 模仿
下载PDF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精要
15
作者 高秉江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纯粹现象学通论》是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中期思想的代表作,该书对先验现象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阐释。其重点探讨的内容有:本质与事实,自然态度与哲学态度,现象学还原,纯粹自我和纯粹意识,意向作用和先验构造等。标示着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是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中期思想的代表作,该书对先验现象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阐释。其重点探讨的内容有:本质与事实,自然态度与哲学态度,现象学还原,纯粹自我和纯粹意识,意向作用和先验构造等。标示着胡塞尔由早期观念自在论向先验现象学的转向和现象学的主体性复归,是某种意义上的柏拉图主义转向康德式的先验构造。它是进入和了解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较好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现象学 先验 本质
下载PDF
知与识:论知识与技术及其关联
16
作者 郎友兴 达央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7-198,共12页
技术源于生命,而非基于知识的某种创新或属于知识的分支。物在认识论的层面即理论科学的层面,是经由"起诉"而被纳入"范畴"的存在物。由此,在范畴的序列中只要有物存在,它就是存在物,它不仅符合知识的秩序,而且服从... 技术源于生命,而非基于知识的某种创新或属于知识的分支。物在认识论的层面即理论科学的层面,是经由"起诉"而被纳入"范畴"的存在物。由此,在范畴的序列中只要有物存在,它就是存在物,它不仅符合知识的秩序,而且服从于作为生产的技术将其带向在场的摆置与设定。在技术停摆之处,知识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为技术打开新的生产视角与进程,而这一生产之完成又伴随着对知识的再创制、再生产。因此,如果将知识理解为存在物层面的知识,即科学知识,那么,技术与知识的关联便凸显为:作为"生产"的技术为存在物层面的理论科学奠基,而对知识的探求,实质上是对技术所擅长的"缘起—招致"的生产方法的探求,即对技术本身之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技术 理念 理论 形而上学
原文传递
《形而上学》之建筑四题
17
作者 刘东洋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5-77,共3页
通过研读《形而上学》,探讨了亚里士多德学说中四个跟建筑相关的基本概念。
关键词 《形而上学》 建筑空间 建筑形式 几何学
下载PDF
河道生态治理初探 被引量:12
18
作者 雷雨 冉春旺 马瑛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9年第4期332-334,共3页
从流域配置、水流形态规划、断面设计、生态护坡和修筑具有生态意义的水工建筑物等多个方面对河道生态治理的工程措施进行了建议。同时认为河道生态治理是一个现代的、系统的水利工程,这需要建设者治河理念的更新和社会多学科、多部门... 从流域配置、水流形态规划、断面设计、生态护坡和修筑具有生态意义的水工建筑物等多个方面对河道生态治理的工程措施进行了建议。同时认为河道生态治理是一个现代的、系统的水利工程,这需要建设者治河理念的更新和社会多学科、多部门的通力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治理 城市景观 生态护坡 治河理念
下载PDF
技术本质的现象学阐释 被引量:2
19
作者 傅畅梅 李春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2,共5页
技术本质问题是技术哲学的根本问题。厘清现象学家对技术本质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加强技术哲学两大传统——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的对话与沟通,为技术哲学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也是有效发挥技术哲学推动技术健康发展的理论... 技术本质问题是技术哲学的根本问题。厘清现象学家对技术本质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加强技术哲学两大传统——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的对话与沟通,为技术哲学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也是有效发挥技术哲学推动技术健康发展的理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本质 现象学 座架 装置范式 本质
下载PDF
人文精神:大众文化批评的核心理念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寒娥 张丽萍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6-120,共5页
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本质显现,是文化的核心理念。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形态,它本身生产和承载着正负两方面的文化效果,其负面效应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困扰着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寻求,也影响着大众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建构以&qu... 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本质显现,是文化的核心理念。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形态,它本身生产和承载着正负两方面的文化效果,其负面效应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困扰着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寻求,也影响着大众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建构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理念的大众文化批评模式,使大众文化逐渐接受价值理性的制约,这是遏止其负面效应的正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大众文化 核心理念 精英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