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7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机理及其预防探讨 被引量:61
1
作者 王宏伟 程佩萱 +1 位作者 陈绍军 鲁维伟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机理及丙种球蛋白对其防治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核酸杂交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结果川崎病患儿血清能够强烈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链蛋白;...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机理及丙种球蛋白对其防治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核酸杂交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结果川崎病患儿血清能够强烈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链蛋白;经川崎病血清作用后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ECM)亦能显著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PDGF受体mRNA,并强烈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丙种球蛋白则能显著抑制川崎病血清的上述诱导作用。结论PDGF-PDGF受体途径激活参与了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丙种球蛋白类 冠状动脉疾病 治疗
原文传递
雷公藤红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c-myc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mRNA的影响 被引量:42
2
作者 陈星 汪洛 +1 位作者 丰美福 朱国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红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中原癌基因 (c myc)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所培养的第 5~ 1 0代VSMC同步化培养 2 4h后 ,加入 2 0 %胎牛血清 (FCS)和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 (... 目的 :观察雷公藤红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中原癌基因 (c myc)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所培养的第 5~ 1 0代VSMC同步化培养 2 4h后 ,加入 2 0 %胎牛血清 (FCS)和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 (0 1、0 2和0 3mg/L) ,共同孵育 6h和 1 2h后 ,分别提取VSMC胞浆总RNA ,通过地高辛标记探针 ,采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c myc和PDGF的mRNA表达。 结果 :经雷公藤红素作用后 ,VSMC的c myc和PDGF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c myc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具有一定的药物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 :雷公藤红素可能是通过抑制VSMC的c myc和PDGF的mRNA的表达 ,而引起抑制VSMC的过度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血管平滑肌 血小板源性 生长因子
下载PDF
苦参碱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 被引量:40
3
作者 伍严安 高春芳 +2 位作者 王皓 黄超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24-726,共3页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BB(PDGF- BB)诱导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 ICR小鼠皮肤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和细胞计数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5 0~ 2 5 0 μg/ ml的苦参碱能...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BB(PDGF- BB)诱导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 ICR小鼠皮肤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和细胞计数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5 0~ 2 5 0 μg/ ml的苦参碱能剂量依赖地降低血清刺激的细胞增殖 ,撤除苦参碱后抑制作用能完全逆转。苦参碱 (10 0~ 5 0 0 μg/ ml)亦能剂量依赖地抑制PDGF- BB诱导的细胞增殖。结论 :苦参碱显示了很强的抗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可能通过抑制 PDGF- BB诱导增殖作用来介导的。提示苦参碱可能对皮肤纤维化疾病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皮肤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PDGF-BB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周围组织中PDGF及TGF-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0
4
作者 吕小星 曹大勇 +3 位作者 陈绍宗 李望舟 张翠英 李学拥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研究人慢性创面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后,创周组织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变化,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加速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对6例慢性创面患者给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d,对创周... 目的研究人慢性创面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后,创周组织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变化,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加速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对6例慢性创面患者给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d,对创周组织取材、匀浆、离心后得到创周组织的蛋白溶液,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和Kodak Digital Science ID软件系统观察和分析PDGF及TGF-β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前创周组织中PDGF及TGF-β表达较少,治疗后两者表达逐渐增多,治疗后第3天起较治疗前显著增加。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提高慢性创面创周组织中PDGF及TGF-β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 免疫印迹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慢性创面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8
5
作者 袁农 王萍 +1 位作者 王宪智 王茁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研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受体(PDGFR)在慢性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和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21例慢性肝炎、42例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PDGF—A、PDGF-B、PD... 目的 研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受体(PDGFR)在慢性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和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21例慢性肝炎、42例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PDGF—A、PDGF-B、PDGFR-α、PDGFR-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分布状况、定量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织PDGF及其受体和α-SMA的表达主要分布于汇管区、纤维间隔和炎细胞浸润聚集区,尤其见带分支突起的梭形细胞(活化的HSC)有大量表达。PDGF-B和PDGFR-β表达分别强于PDGF-A和PDGFR-α,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α-SMA与 PDGF-A PDGF-B及PDGFR-α、PDGFR-β的表达、分布基本一致,定量分析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606(P<0.001)、0.772(P<0.001)、0.684(P<0.001)、0.825(P<0.001)。结论 PDGF及其受体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通过活化 HSC发挥效应,研究抑制PDGF及其受体的产生和作用是防治肝纤维化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慢性肝炎 免疫组织化学 受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PDGFR
原文传递
大鼠肺纤维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19
6
作者 吴浩 张月娥 +2 位作者 许祖德 张秀荣 赵仲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及其受体 (TGF-βR)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及其受体 (PDGF- R)表达的变化。发现 :(1)实验早期 (1~ 3天 ) ,TGF-β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所...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及其受体 (TGF-βR)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及其受体 (PDGF- R)表达的变化。发现 :(1)实验早期 (1~ 3天 ) ,TGF-β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所产生 ;7天以后直至实验结束 (2 8天 ) ,TGF- β阳性细胞主要为增生的间质细胞。TGF- βR的变化与之同步。(2 )实验 1~ 7天 ,病灶内单核巨噬细胞细胞 PDGF染色呈强阳性反应 ,少量间质细胞呈阳性反应 ;14天以后 ,病灶内 PDGF阳性的单核巨噬细胞减少 ,阳性间质细胞亦减少。PDGF- R的变化与 PDGF相似。结果提示 PDGF的主要来源是巨噬细胞 ,在肺纤维化的早、中期发挥重要作用 ,而 TGF- β主要由间质细胞自身产生 ,在肺纤维化的中、后期发挥重要作用 ,促细胞外基质合成 ,使肺纤维化进行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大鼠 表达
下载PDF
中药双龙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A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会玲 胡婉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12-615,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双龙丸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学作用机制 ,主要是对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A(PDGF 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 ,用高脂血清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 ,用中... 目的 :探讨中药双龙丸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学作用机制 ,主要是对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A(PDGF 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 ,用高脂血清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 ,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将药物血清作用于细胞模型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 ,观察双龙丸对PDGF A、MCP 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高脂血清能刺激细胞表达PDGF A、MCP 1mRNA ,双龙丸药物血清能使PDGF A、MCP 1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双龙丸能抑制细胞自分泌生长因子功能 ,这是其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丸 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疗法 PDGF-A MCP-1
下载PDF
冠心病痰瘀辨证与外周血单核细胞PDGF-A mRN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东生 袁肇凯 +3 位作者 黄献平 谢梦洲 卢芳国 殷文学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痰瘀”辨证与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A(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A ,PDGF A)mRNA表达的内在联系。方法 :冠心病病人 30例 ,随机分为 3组 ,非痰非瘀组、痰凝心脉组、痰瘀痹阻组 ,每组 10例 ;另有... 目的 :观察冠心病“痰瘀”辨证与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A(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A ,PDGF A)mRNA表达的内在联系。方法 :冠心病病人 30例 ,随机分为 3组 ,非痰非瘀组、痰凝心脉组、痰瘀痹阻组 ,每组 10例 ;另有健康志愿者 10例。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PBMCPDGF AmRNA的表达。结果 :痰凝心脉组、痰瘀痹阻组PDGF A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痰瘀痹阻组与非痰非瘀组比较 ,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PBMC中PDGF AmRNA表达的异常可能是冠心病“痰瘀”演变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痰证 瘀证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A
下载PDF
大鼠创伤皮肤组织VEGF、PDGF和bFGF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晓彤 沈若武 +3 位作者 卞明心 李玲 夏玉军 杨永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09-211,214,共4页
目的检测背部创伤模型大鼠不同愈合时间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探讨其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0只,手术法切除背部1cm×1cm大小的皮肤全层组... 目的检测背部创伤模型大鼠不同愈合时间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探讨其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0只,手术法切除背部1cm×1cm大小的皮肤全层组织建立背部创伤模型,分别在手术后第3、5、7、10、14天取创面组织检查,应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巴氏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VEGF、PDGF和bFGF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手术后3d时创面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毛细血管丰富。Masson染色显示,手术后5d时创面胶原纤维增生明显,缺损创面被填补完整后胶原纤维染色程度减弱。巴氏染色显示,手术后10d时表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14d时创面中心表皮完全再生,可见分化成熟的基底层、棘层等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EGF表达在手术后3d时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F=14.387,P<0.05);PDGF表达在手术后5d时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F=70.307,P<0.05);bFGF表达在手术后10d时达高峰(F=24.821,P<0.05)。结论大鼠背部创伤模型诱导了愈合过程的发生,VEGF、PDGF和bFGF的差异性表达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伤口愈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梁勇 黎晓新 +2 位作者 赵明威 姜燕荣 樊景禹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增生膜形成中的作用及PVR增生膜中是否存在PDGF的分泌细胞与靶细胞。方法 选择PVR患者的手术标本 ...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增生膜形成中的作用及PVR增生膜中是否存在PDGF的分泌细胞与靶细胞。方法 选择PVR患者的手术标本 ,其中视网膜前膜 (epiretinalmembrane,ERM)和视网膜下膜 (subretinalmembrane,SRM)标本各 7例。采用免疫电镜方法检测PDGF及其受体在ERM、SRM中的表达及其与ERM、SRM中两种主要细胞成分即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关系。结果 PDGF A在 7例ERM中均表达阳性 ,在 7例SRM中 5例表达阳性 ,标记物主要位于ERM、SRM部分细胞的胞质中。PDGF B在 7例ERM中均表达阳性 ,在 6例SRM中 5例表达阳性 ,标记物主要位于ERM、SRM的部分细胞胞质中 ,尤其集中于细胞质内一些电子密度高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分泌颗粒中。提示PDGF可由ERM、SRM局部细胞产生 ,其在ERM、SRM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中PDGF A和PDGF B分别与细胞角蛋白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双标记 ,结果显示细胞角蛋白标记阳性的细胞即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标记阳性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中的PDGF A、PDGF B蛋白表达阳性 ,表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是PDGF的分泌细胞。结论 PD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视网膜 增生膜 PVR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叶酸水平变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姚小健 黄红霞 陈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叶酸水平变化。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规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DGF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叶酸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叶酸水平变化。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规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DGF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叶酸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酶(HA)水平。结果 32例Child-Pugh C级患者血清PDGF水平为(190.7±11.4)pg/ml,显著高于42例B级或36例A级患者的(128.5±8.1)pg/ml或(79.5±4.9)pg/ml(P<0.05);Child-Pugh C级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为(2.7±0.5)μg/L,显著低于B级或A级患者的(5.3±0.5)μg/L或(7.1±0.8)μg/L(P<0.05);Child-Pugh C级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和INR水平分别为(102.4±6.9)U/L、(60.7±5.8)μmol/L和(1.9±0.2),均显著高于B级患者【分别为(78.9±4.5)U/L、(36.4±3.2)μmol/L和(1.5±0.2)】或A级患者[分别为(56.8±3.9)U/L、(26.8±2.8)μmol/L和(1.2±0.1),均P<0.05】;Child-Pugh C级患者血清白蛋白(ALB)为(23.9±2.4)g/L,显著低于B级患者的(30.8±2.7)g/L或A级患者的(41.0±3.3)g/L(均P<0.05);Child-Pugh C级患者血清PCⅢ、Ⅳ-C、LN和HA水平分别为(279.7±19.2)μg/L、(140.4±8.0)μg/L、(159.7±8.2)μg/L和(237.8±9.1)μg/L,均显著高于B级分别为【(238.5±17.8)μg/L、(94.8±6.2)μg/L、(129.5±7.3)μg/L和(174.1±8.6)μg/L或A级患者(分别为158.6±13.6)μg/L、(75.4±5.1)μg/L、(96.8±6.8)μg/L和(128.3±6.9)μg/L,均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PDGF水平与ALT、TBIL、INR和肝纤维化指标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均P<0.05),叶酸水平与ALT、TBIL、INR和肝纤维化指标均呈负相关,与ALB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肝硬化患者血清PDGF水平逐渐升高,而叶酸水平逐渐降低,其临床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叶酸 肝功能分级
下载PDF
凝血酶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启贤 吕俊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了研究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凝血酶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 ,通过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以3 H -TdR掺入率作为评价凝血酶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指标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 为了研究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凝血酶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 ,通过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以3 H -TdR掺入率作为评价凝血酶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指标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链mRNA表达的影响 ;用Dotblot检测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链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凝血酶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基础状态下可检测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和B链mRNA表达 ,凝血酶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后 2h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链mRNA表达开始增加 ,4~ 6h达高峰 ,持续 12h ,2 4~ 48h恢复正常。提示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较强的促增殖作用 ,凝血酶促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部分可能是通过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链mRNA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PDGF VSMG 基因表达 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三七皂甙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罗健东 梁京生 +2 位作者 郑平香 聂胜利 钟南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研究三七皂甙对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采用间断常压缺氧法制备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腹腔注射三七皂甙(25,50和100mg·kg-1·d-1),连续给药21天。结果:三七皂甙能产生... 目的:研究三七皂甙对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采用间断常压缺氧法制备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腹腔注射三七皂甙(25,50和100mg·kg-1·d-1),连续给药21天。结果:三七皂甙能产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15.9%、43.9%和73.4%,并能明显抑制右心室肥厚,其抑制率分别为22.1%、55.6%和83.3%,而对颈动脉血压无明显的影响。三七皂甙(200g·L-1)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生长因子所诱导的离体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结论:三七皂甙有抑制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生长因子促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抑制肺血管结构重建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甙 肺动脉高压 中医药疗法 实验药理
下载PDF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所致鼠肾系膜细胞表型转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晓玫 唐嘉薇 +1 位作者 李彪 侯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7-351,共5页
目的 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对肾小球系膜细胞(MC)表型转化的影响,并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其作用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大鼠MC为对象,观察PDGF对细胞增殖、α-平滑肌肌... 目的 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对肾小球系膜细胞(MC)表型转化的影响,并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其作用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大鼠MC为对象,观察PDGF对细胞增殖、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表达和细胞内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活性的作用;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途径上游信号MEK-1阻断剂PD98059对PDGF所致上述作用的影响;应用raf-1基因转染并稳定高表达的MC观察其对α-SMA表达、细胞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PDGF可刺激MC持续增殖;刺激6~48 h可使α-SMA表达增加,但持续刺激72 h以上则可导致其表达被抑制近50%。PDGF对JNK活性无明显影响,阻断ERK活化不影响JNK活性及PDGF对α-SMA表达的短时刺激作用。Raf-l蛋白激酶稳定高表达的MC细胞内α-SMA表达缺失,同时细胞内微丝、微管结构减少,细胞形态改变。结论PDGF对系膜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表现为促进细胞持续增殖、短时作用刺激α-SMA表达而持续作用则抑制α-SMA表达,提示其为具有调控MC增殖和分化双重作用的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信号传递 MAPK 肾小球肾炎
原文传递
氧化型脂蛋白(a)对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水平 许丹焰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 探讨氧化型脂蛋白 (a)〔ox Lp(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链 (PDGF B)的影响 ,以阐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天然脂蛋白 (a)〔n Lp(a)〕与ox Lp(a)及天然低密度... 目的 探讨氧化型脂蛋白 (a)〔ox Lp(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链 (PDGF B)的影响 ,以阐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天然脂蛋白 (a)〔n Lp(a)〕与ox Lp(a)及天然低密度脂蛋白 (n LDL)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 ,37℃温育。用细胞酶联免疫检测PDGF B蛋白的表达 ,同时用荧光免疫方法证实PDGF B蛋白表达 ,并用Northern杂交检测PDGF BmRNA的表达。 结果 ox Lp(a)增加内皮细胞PDGF B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 ,并且 5nmol/L及 2 0nmol/Lox Lp(a)分别使PDGF B表达明显增加了 (15 6± 18) %及 (2 19± 42 ) %。同时用免疫荧光证实ox Lp(a)促使PDGF B表达增强。比较相同浓度的n LDL、n Lp(a)、ox LDL、ox Lp(a) 4种脂蛋白的作用 ,显示ox Lp(a)的作用最强 ,10nmol/L的n LDL、n Lp(a)、ox LDL、ox Lp(a)分别使PDGF B表达增加了 (96± 17) %、(138± 19) %、(12 7± 11) %、(2 48± 41) %。Northern杂交检测结果显示 ,ox Lp(a)能促使PDGF BmRNA表达明显增加。 结论 ox Lp(a)能诱导内皮细胞表达PDGF B增强 ,这可能与Lp(a)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脂蛋白(a) 动脉粥样硬化 PDGF-B
原文传递
肺泡Ⅱ型TGFβ_1和PDGF基因表达及其在肺纤维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曾庆富 赵勇 +1 位作者 钱仲棐 蒋海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在肺泡Ⅱ型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成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 ,建立大鼠矽肺模型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和矽肺病...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在肺泡Ⅱ型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成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 ,建立大鼠矽肺模型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和矽肺病变中的肺泡Ⅱ型细胞TGFβ1和PDGF B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1)体外培养的肺泡Ⅱ型细胞免疫组化染色TGFβ1强阳性 ,PDGF B弱阳性 ;原位杂交TGFβ1和PDGF BmRNA均为阳性。 (2 )大鼠矽肺实验组增生的肺泡Ⅱ型细胞明显表达TGFβ1和PDGF BmRNA和蛋白 ;对照组仅有部分正常肺泡Ⅱ型细胞TGFβ1mRNA呈弱阳性。结论 :增生的肺泡Ⅱ型细胞有TGFβ1和PDGF B基因表达 ,其在矽肺纤维化病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肺泡Ⅱ型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细胞培养 疾病模型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反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浓度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赵欣欣 张美婷 骆群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通过频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生成素(TPO)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因子的变化,探讨频采对献血者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名连续单采血小板时间>1年(2014年1月-2015年5月),每次间隔15-30 d的献... 目的通过频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生成素(TPO)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因子的变化,探讨频采对献血者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名连续单采血小板时间>1年(2014年1月-2015年5月),每次间隔15-30 d的献血者作为观察组,30名首次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作为对照组。献血前后检测其血常规及TPO、PDGF浓度。结果 1)观察组单采血小板前Plt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减小,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增大,TPO和PDGF浓度低于对照组:Plt(272.97±42.84)×109/L vs(248.70±31.94)×109/L(P<0.05),MPV(9.91±0.46)f L vs(10.31±0.72)f L(P<0.05),PDW(11.53±0.88)f L vs(10.95±0.77)f L(P<0.01),TPO(66.39±23.26)pg/m L vs(80.42±23.95)pg/m L(P<0.05),PDGF(89.78±16.22)pg/m L vs(99.80±21.41)pg/m L(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单采血小板后TPO均较采集前下降:观察组(66.39±23.26)pg/m L vs(57.80±21.11)pg/m L(P<0.01),对照组(80.42±23.95)pg/m L vs(87.92±18.18)pg/m L(P<0.01);3)观察组与对照组采集血小板后PDGF均较采集前下降:观察组(89.78±16.22)pg/m L vs(80.94±14.15)pg/m L(P<0.01),对照组(99.80±21.41)pg/m L vs(87.92±18.18)pg/m L(P<0.01)。结论频采对献血者巨核细胞的刺激增强,使其血小板数更高,消耗更多的TPO及PDGF,因此对频采献血者应关注相关因子的变化,以避免对献血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下载PDF
养生益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白云 谢明映 +1 位作者 黄波铃 邓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养生益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气阴两虚证病情延缓作用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170例患者区组随机化按数字表法分为西... 目的:探讨养生益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气阴两虚证病情延缓作用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170例患者区组随机化按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85例。西医组给予生活方式指导;控制血糖和降压,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厄贝沙坦片,1片/d,内服。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生益肾汤,1剂/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并进行18个月随访。记录24个月内由DNⅢ期发展为DNⅣ期和肌酐(SCr)升高1倍等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血脂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和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CR)等指标,进行气阴两虚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TNF-α,TGF-β,PDGF和VEGF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7.41%,低于西医组的19.51%(χ2=5.113,P<0.05);在治疗后3个月时,中西医结合组ACR较治疗前下降,并低于同期西医组水平(P<0.05);在治疗后6个月时,中西医结合组UAER,SCr,ACR,Hb Alc,LDL-C均低于同期西医组水平(P<0.05),HDL-C则高于同期西医组水平(P<0.05);中西医结合组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气阴两虚证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后TNF-α,TGF-β,PDGF和VEGF水平均低于西医组(P<0.01)。结论:采用养生益肾汤配合西医常规干预方法对早期DN进行防治,能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对DN病情起到延缓作用,降低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TGF-β,PDGF和VEGF等细胞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证 养生益肾汤 终点事件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合并脑外伤肢体骨折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高伟 陈游 谭丽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36-138,192,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在骨折患者及合并脑外伤骨折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探讨VEGF、PDGF在骨折合并脑外伤后的骨折加速愈合中...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在骨折患者及合并脑外伤骨折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探讨VEGF、PDGF在骨折合并脑外伤后的骨折加速愈合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促进骨折愈合的细胞因子疗法寻找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单纯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20例,合并脑外伤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20例,分别于伤后第3天、第10天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VEGF、PDGF含量。结果 a)第3天,单纯骨折组、合并脑外伤骨折组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分别为(77.96±20.05)pg/mL和(134.79±20.39)pg/mL,P<0.05,有统计学意义。单纯骨折组、合并脑外伤骨折组患者血清中PDGF含量分别为(193.37±51.56)pg/mL和(248.01±94.14)pg/mL,P<0.05,有统计学意义。b)第10天,单纯骨折组、合并脑外伤骨折组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分别为(155.11±25.42)pg/mL和(210.63±24.63)pg/mL,P<0.05,有统计学意义。单纯骨折组、合并脑外伤骨折组患者血清中PDGF含量分别为(346.99±92.91)pg/mL和(486.20±88.09)pg/mL,P<0.05,有统计学意义。c)患者血清VEGF与PDGF含量呈正相关,r=0.885。结论脑外伤后血清VEGF、PDGF含量升高是加速骨折愈合的因素之一,且两者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相互协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脑外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受体在皮肤溃疡中表达特征及其对溃疡形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3 位作者 孙同柱 杨银辉 赵志力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515-517,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的两个亚基 (A、B)和两种受体 (PDGFRα和 PDGFRβ)在正常皮肤、溃疡边缘和溃疡组织中的分布、表达特征及其与溃疡形成的关系。方法 :2 4份被测标本来自 8例不同类型的溃疡患者 ,取其溃疡皮肤组织 ...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的两个亚基 (A、B)和两种受体 (PDGFRα和 PDGFRβ)在正常皮肤、溃疡边缘和溃疡组织中的分布、表达特征及其与溃疡形成的关系。方法 :2 4份被测标本来自 8例不同类型的溃疡患者 ,取其溃疡皮肤组织 8份、对应的溃疡边缘组织 8份及正常皮肤组织 8例。用常规病理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定这 4种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在正常皮肤组织中 ,PDGF A和 PDGF B的阳性颗粒主要见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和内皮细胞中 ,两个亚基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5 .2± 5 .6 ) %和 (2 2 .4± 7.4 ) % ;PDGFRα存在于表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 ,该受体表达较多 ,阳性表达率为 (36 .7± 4 .3) % ;PDGFRβ在正常皮肤中表达较弱 (15 .3± 4 .8) % ,蛋白颗粒主要集中于表皮基底层细胞膜上。从正常皮肤组织经溃疡边缘到溃疡中心 ,PDGF A和 PDGF B的蛋白表达呈升高趋势。在溃疡组织中 ,PDGF A和 PDGF B蛋白主要分布于角质形成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胞质内 ,两者的阳性细胞率分别升至为正常皮肤的 1.4 1倍和 1.13倍。 PDGFRα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 ,而含有 PDGFRβ阳性颗粒的细胞主要为表皮生发层细胞。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 ,α和β型受体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形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难愈性皮肤溃疡 皮肤组织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